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玉米DH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通径分析表明:行粒数、穗长、穗粗GCA对单株产量C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5个Reid类群骨干系作测验种,测交6个Lancaster、旅大红骨类群的自选DH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设置3个不同密度,对单株产量的遗传稳定性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在6.0万株/hm2条件下组合的单株产量均值最高,9.0万株/hm2条件下最低;不同密度条件下30个组合中单株产量均值排前3位的组合是PH6WC×JD9,PH6WC×JD26和PHGJ4×JD26;其中组合PH6WC×JD9和PHGJ4×JD26在6.0万株/hm2密度下种植单株产量较高,而组合PH6WC×JD26在3种密度条件下差异不显著。DH系JD6、JD11、JD28在6.0,7.5,9.0万株/hm2密度下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为正值,对密度选择压力不敏感,稳产性较好;而DH系JD7、JD9、JD26在3个密度下GCA效应值波动大,对密度选择压力敏感。  相似文献   

3.
以82份改良PH6WC的DH系及PH6WC、WG6320为母本,以相对应优势群通A6、通694、WG5603、PHB1M、PH4CN为父本,作(84×5)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主要农艺性状的GCA相对效应值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株产量GCA相对值达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7个,即出苗期、株高、穗长、行粒数、容重、籽粒水分、抽雄期SPAD值。单株产量GCA效应值为正值的有38份材料,占89个供试自交系的42.7%。在5个父本系中,只有PHB1M的GCA效应值为正值,说明DH母本系与PHB1M构成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4.
玉米黄改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 NC-II遗传交配设计 ,对黄早 4及其 9个改良系的单株粒重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测性状配合力在被测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 ,H2 1的单株粒重 GCA显著高于黄早 4,SCA方差与黄早 4大体相同 ,多数性状 GCA对 F1 有利 ,是较理想的黄早 4改良系。昌 7-2、5 2 3 7、文黄3 1 41 3、齐 3 1 0单株粒重 GCA较黄早 4高但达不到显著水平。它们的 SCA方差高于黄早 4或与黄早 4大体相当 ,这几个自交系可以在育种中直接利用。 K1 2、5 0 2、武 3 1 4组配的个别组合 SCA较高而其 GCA低于黄早 4,只能利用其 SCA或做为基础材料利用其个别优良性状。 5 2 1 0 6与黄早 4类自交系间配合力较高 ,有可能选出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利用黄淮海玉米区6个代表自交系与自选的10个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分析10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0902、10950和11502的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0902×PH4CV、10913×昌7-2、10950×昌7-2、10950×新A3、11502×郑58、11502×9058、11520×9058和11575×9058单株粒重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早代选择;穗粗、行粒数、单株粒重等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强杂种优势且高商品价值的甜玉米杂交种,选用13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5号和6号是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筛选出3个产量较高的杂交组合(4×A2,5×A7,6×A6);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不宜早代选择,穗长和行粒数可以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13个德国玉米种质选系及其组配的5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分析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52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13个德国玉米种质选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明显,单株产量GCA效应值高的自交系G215、G336、G386和G401,其部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的GCA效应也较高,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不同组合穗粒重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不同,G336×Mo17、G215×Mo17和G354×Mo17在穗粒重SCA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水平.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稳位高、穗长和百粒重等4个性状宜做早代选择,而其他性状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3份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自交系J216-12642、J216-12622和J216-13FA14为被测系,以1256-1131、3568-2114和PH6WC为测验种,配制成9个杂交组合,对出籽率、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产量等7个性状就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份姊妹自交系在产量、穗长和穗粗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和百粒重上差异不显著;3个姊妹自交系中,J216-12622是产量一般,但配合力最高、穗部性状表现较好的自交系;组合J216-13FA14×PH6WC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和综合表现。本研究可为选择新自交系、选育出优良玉米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方法,以郑58、昌7-2、PH6WC、PH4CV为测验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7份新引抗粗缩病材料的穗部性状和产量配合力。结果显示,由7份新引材料穗部性状和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综合分析来看,Y7和Y4易组配出高产组合,Y6易组配出稳产组合;从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得知,产量SCA效应值较大的组合有Y4×PH4CV、Y7×PH6WC、Y6×PH4CV、Y7×郑58,其产量分别为11.3、11.4、11.2、11.1 t/hm~2,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郑单958和先玉335。综合来看,Y4×PH4CV、Y7×PH6WC、Y6×PH4CV、Y7×郑58等组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是最有直接利用价值的自交系 .980 5 ,980 6自交系单株产量的GCA为极显著正值 ,但未组配出超对照的杂交组合 .其余 6个自交系无直接利用价值 .各自交系可用于改良其相应非优势类群自交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现有玉米自交系产量等性状进行详细了解和在新品种选育中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和小区生物产量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叶面积的特殊配合力外...  相似文献   

12.
新选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个从攀西地区玉米地方品种选育的玉米自交系与3个杂交组合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4个杂交组合,对单穗粒重、穗长和穗行数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表现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穗长和单穗粒重受加性、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早熟玉米自交系不同性状配合力测定和分析.[方法]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用NCⅡ分析方法对4个新育成早熟玉米自交系和6个早熟核心自交系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24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武314、新自349、新自3113-1、ZPA82/9这4个自交系单株产量配合力较高,新自3112、新自3119、新自4202需要改良后利用,新自3113-1可直接利用但要控制株高和穗位高,ZPA82/9、武314、新自349秃尖的负向配合力效应值大,可以用来改良秃尖,早314L的株高和穗位高配合力负向效应值大.新自3113-1×OS87-24、新自3112×JL02、新自3119×早314L、新自3112×武314、新自4202×新自349、新自4202×ZPA82/9这6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单株产量较高.[结论]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F_1代杂交种的11个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11个性状都存在极显著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4.
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C11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穗长、穗重、秃尖长、穗行数、穗粒数、穗粒重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2711、2713、2716的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2709×2715、2709×2716、2710×2712、2713×2714、2713×2715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在性状选择时,穗长、穗行数宜早代选择,穗重、穗粒数、穗粒重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广8优165’和‘宜优673’两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双亲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比较试验。研究发现,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显著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易裂颖品种的裂颖率,利于在遭遇不利天气时择机抢收和规避机械混杂,可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增加制种效益。研究证明,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提升种子质量,增产又增收,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灌浆期耐热性强的玉米自交系。【方法】在花后7~17 d以自然生长为对照,分析玻璃温室高温处理下10份新疆骨干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变化,采用产量热稳定性分析与千粒重热感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供试材料的耐热性。【结果】LX9801、PH6WC、PHB1M、海014和武314在热胁迫下产量稳定性好,其中PH6WC丰产性突出。502、KW4M029、PH6WC、PHB1M和海014等5份自交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小于1。综合产量热稳定性及千粒重热感指数,PH6WC和PHB1M的耐热性突出,海014耐热性较好。武314可作为耐热育种亲本材料。【结论】灌浆期热胁迫下千粒重的降低,是玉米自交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九禾6929可作为耐热育种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的穗粒性状特征及进一步改良的途径,研究了108个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质量4个穗粒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在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类群内各性状变异分析,并比较了郑单958和先玉335两大杂交种的4个核心骨干自交系与同类群其他自交系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玉米自交系间各穗粒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表现为行粒数!百粒质量!穗长!穗粗;供试自交系可分为10个类群,其中类群G1—G6包含101个自交系,占93.52%,百粒质量和穗粗均以类群G10最高,穗长和行粒数均以类群G7最高;两大杂交种的4个核心骨干自交系各自所属类群相比,4个类群分别有单个或多个自交系单个性状较优,M33、M68、M69、M73、M88、M93 6个自交系的4个穗粒性状均较优,可以分别用于单个或多个穗粒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玉米育种组选育的10个优良稳定自交系和7个外引骨干。为供试材料(自选系为母本,骨干系为父本),按NCII设计组配70个杂交组合,对7个穗部性状和小区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的GCAT和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10个自选系中,N575、N194、N503、N324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N575×丹340、N503×吉853,N324×丹340是产量较高、性状比较理想的组合。相关分析表明:单穗粒重与穗长、行数、穗粗、百粒重有较大的正相关,与行粒数、秃尖长有较小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农艺、光合、经济性状的比较 ,应用 6× 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 ,对各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玉米自交系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单株叶面积、生物产量、单株粒重等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 ,农艺穗部性状、穗粗、穗行数、收获指数、结实率、空杆率也有部分改良效果 同时 ,单株叶面积、叶向值、叶片保绿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及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 部分经济性状 ,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穗重、穗长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 除此之外 ,虽然有些自交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或不明显 ,如 :收获指数、雄穗长度 ,但综合起来这些改良和配合力的变化 ,除了对自交系的光合生理 ,农艺、经济等性状有积极作用 ,还对提高自交系产量、增强抗逆性、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冀东生态区的夏玉米育种 ,应当在重视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传统性状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光合生理性状的改善和配合力的提高 ,尤其是秃尖度配合力效应值增加 ,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 ,在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和选育方法要有创新 ,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改良综合起来 ,才是冀东夏玉米育种的?  相似文献   

20.
几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6个自交系按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64个组合,研究其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粒数、小区籽粒产量等14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4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14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少;本试验材料中561、B603-6-1、8954、4781tl41、268、549、478C4等7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根据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6个自交系划分成6个类群:549、8954为一类;268、478C4、冬4011、N7931、478G为一类;4781tl41、苏11为一类;561、B603-6-1为一类;WJ01、石79、1058为一类;吉1037、200H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