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盲肠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急性小肠球虫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和慢性小肠球虫病(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引起)。感染球虫的途径是啄食感染性球虫卵囊,凡被卵囊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可传播该病。经消化道感染,3月龄以下、3~6周龄的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50%~100%。鸡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2.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鸡肠道寄生虫病。该病感染途径是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存在非常普遍,对养禽业危害十分巨大。鸡球虫病主要感染3月龄以内的鸡,不同日龄鸡的球虫发病率统计表明,0~14日龄的鸡发病率为20%,15~50日龄高达85%,51~100日龄下降到54%,100~140日龄仅为30%。常见感染鸡的球虫有7种,虽然各种球虫生活史相似,但在寄生部位、致病性和卵囊大小等方面有差别,其中以柔嫩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而堆型、巨型、和缓艾美耳球虫虽很常见,但致病性弱,布氏艾美耳球虫虽很少见,但具有高度致病性。自然感染球虫的病例多是几个虫种的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致病性更强,危害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及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鸡肠道寄生虫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而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最易发病。病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凡被球虫卵囊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鸡群一旦发病可引起大批鸡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近日遇到一例美国雉鸡病例,经确诊为球虫病。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肠粘膜内而引起。其中寄生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称为盲肠球虫;另一种是侵害小肠粘膜的毒害艾美白球虫,又称小肠型球虫。通过球虫卵囊传播,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幼鸡,特别是15~45日龄的鸡最易发生,暴发时常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所引起的常见的原虫病,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和危害极大。其在肠壁上繁殖,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导致采食和消化过程中营养吸收紊乱。临床上以消瘦、血痢和贫血为主要特征[1]。根据其在肠道寄生的部位不同,主要分为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两种,盲肠球虫主要易感鸡龄为3~5周龄,而小肠球虫易感日龄常在60日龄左右。1病原学病原为原虫中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球虫。世界各国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种。如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等。  相似文献   

7.
刘素玉  贾英 《动物保健》2005,(11):39-39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严重。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雏鸡.3~7周龄最易感。主要特征是患鸡消瘦、贫血和血痢。鸡的球虫主要是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它们寄生于鸡的肠道中,其中对鸡危害最大的有两种.即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小肠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8.
四种兔艾美耳球虫卵囊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4种兔艾美耳球虫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感染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兔。感染后4d~20d,以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天排出的卵囊。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多,为365.76×106个,中型艾美耳球虫为317.26×106个、黄艾美耳球虫为304.36×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少,为200.12×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6.5天有卵囊排出,第10.5天达到高峰(66.50×106个/只),占总量的33.23%;肠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3天达到高峰(138.40×106个/只),占总量的37.83%;黄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1天达到高峰(102.80×106个/只),占总量的33.78%;中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4.5天有卵囊排出,第6.5天达到高峰(167.8×106个/只),占总量的52.89%。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的鸡胚培养体系,用毒害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分别接种8~11日龄鸡胚以确定最佳接种日龄,用不同剂量子孢子接种同一日龄鸡胚以确定最佳子孢子接种剂量,并在子孢子混悬液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和叶酸以观察对球虫在鸡胚中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接种9日龄的鸡胚,其卵囊产量(平均每只胚的卵囊量)和卵囊成熟率均为最高,成熟率达到99%;当每个鸡胚接种子孢子1×104个时,其卵囊产量最高;在子孢子混悬液中分别加入胰岛素1 000 U/mL、叶酸0.05 mg/mL,均能明显增加鸡胚中的卵囊产量.本文通过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鸡胚接种日龄、子孢子接种剂量、营养物质添加等因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毒害艾美耳球虫的鸡胚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指标,考察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致病性的影响(体外试验)和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效果(体内试验)。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均能提高相对增重率,降低盲肠病变计分和卵囊值。抗球虫指数(ACI)检测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球虫孢子化卵囊有微弱的抑杀效果,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预防效果较差,不宜作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多种病原的孳生和传播,其中鸡球虫病是集约化养鸡场易发生的二种寄生虫病,能引起发病鸡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鸡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华南地区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2.
安徽合肥市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采用饱和盐水漂浮、重铬酸钾培养等方法,对合肥市79份鸡的粪样进行了鸡球虫感染情况的检查。结果表明:鸡球虫感染率为62.03%(49/79)。经鉴定,所获7种球虫均隶属艾美耳属,即: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和缓支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和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文中还对鸡球虫与地区、日龄的关系及优势虫种等进行了分析,得出合肥市鸡球虫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和日龄差异,鸡球虫优势虫种为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养禽业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艾美耳科的8种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为严重。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故称盲肠球虫病;其余7种球虫寄生于小肠,因而称为小肠球虫病。病鸡表现贫血、消瘦和血痢,急性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中轻度感染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多次传代后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YL株的致病性,分别以不同剂量的36代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通过临床症状、死亡率、血便程度、潜隐期、盲肠病变、平均增重及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鸡均在感染后3d~4d出现血便,球...  相似文献   

15.
鸡球虫病是由鸡感染艾美耳属球虫后引起鸡的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原虫病,其中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急性小肠球虫病,由于其易感鸡龄较大,此时饲养者往往放松了对球虫病的防治,加之易并发魏氏梭菌等细菌感染,常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5月笔者接诊了一起放养土鸡突发急性小肠球虫病病例,经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交叉免疫试验黄兵,赵其平,何林华,吴薛忠,陈兆国,史天卫(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鸡感染球虫后会产生一种抵抗再次感染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具有种的特异性,即感染某种球虫不能保护抵抗另...  相似文献   

17.
8301多糖配合柔嫩艾美耳球虫诱导雏鸡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8301多糖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卵囊免疫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8301多糖配合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印囊免疫雏鸡后7天,应用强毒攻击,雏鸡存活率为100%,增重率为71.07%,抗球虫指数为170.55。单用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卵囊免疫的雏鸡存活卒、增重率及抗球虫指数分别为66.7%、46.27%及114.93。在明8301多糖能增强鸡球虫免疫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就诊病死球虫阳性鸡小肠中段内容物中的球虫卵囊,恒温培养至孢子化后,用2%琼脂薄板进行球虫单卵囊分离,分别感染7只5日龄雏鸡,对据形态学鉴定为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分离株进行2代单卵囊分离和雏鸡感染,取其后代以每只1.0×104个卵囊感染10只10日龄雏鸡进行卵囊扩增,获得大量纯种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结果表明,刀片切割琼脂薄板单卵囊分离法操作简便,单卵囊感染成功率较高,准确率达100%,适用于纯种卵囊的分离与扩增。  相似文献   

19.
将收集到的新排出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于29℃静态系统中孢化。以30min为间隔,对卵囊孢子发育的4个阶段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1h为间隔,用发育中的卵囊连续接种无球虫鸡,以确定最短孢子发育时间(MST)。对影响孢子发育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比较不同卵囊浓度,不同悬液深度在卵囊孢化过程中第20h时子孢子形成的卵囊百分率。E.acervulina与E.tenella的MST分别为11b与18b。卵囊浓度和悬液深度与孢子发育时间呈明显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柔嫩艾美耳球虫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柔嫩艾美耳球虫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卵囊形状、以及卵囊产量的影响因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日龄与粪便卵囊产量进行科学的分析,旨在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