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沃柑适宜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长期定位试验,分别对嫁接在酸橘、枳、资阳香橙砧木上的沃柑树体和果实品质进行持续(2016—2018年)对比研究,分析其树体指标(树高、挂果数量和冠幅)、果实外观指标(单果重、果实横径和纵径、果型指数、果皮厚度、可食率)及生理指标(固酸比及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和总糖的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枳砧沃柑相比,酸橘砧沃柑呈现出生长势强、树冠高大等特点,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与资阳香橙砧嫁接树树势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枳砧沃柑初果期挂果最多,表现出早结丰产的自身特性;枳砧沃柑在初果期各项果实生理指标含量均高于酸橘和资阳香橙砧沃柑,但进入盛果期后,3种不同砧木沃柑果实的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资阳香橙砧沃柑初果期表现中等,但进入盛果期后,果实品质好,且能够持续稳产;从沃柑持续稳产优质角度出发,资阳香橙是桂南地区沃柑主产区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以枳壳、酸桔和香橙为砧木嫁接的沃柑在桂北地区的综合表现,在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对桂北地区9个不同砧木果园的砧穗亲和性、果实品质、稳产性、溃疡病发病率、受冻害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3种砧木均与沃柑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树体可正常生长;果实品质最好的是香橙砧、枳壳砧,其中枳壳砧沃柑降酸最快;早结丰产最好的是枳壳砧,稳产性最好的是香橙砧、酸桔砧,而枳壳砧“大小年”明显,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花果管控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溃疡病发病率较低的是酸桔砧、枳壳砧,而香橙砧相对易感难防;在受冻害影响方面枳壳砧、酸桔砧比香橙砧影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伦晚脐橙的最佳砧木组合,以湖北清江流域的枳砧、红橘砧、香橙砧、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5种砧木靠接组合的10年生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验材料,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砧木靠接组合对伦晚脐橙树体营养、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枳+香橙砧和香橙砧对铁、铜和锌的吸收效率高于其他的砧木组合,红橘砧和枳+红橘砧对钙和镁的吸收效率较高,枳砧对硼吸收效率最高;营养生长和树势方面,株高、冠幅和枝梢长度表现为红橘砧>枳+红橘砧>枳+香橙砧>香橙砧>枳砧;果实品质方面,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表现为枳+红橘砧>枳砧>枳+香橙砧>红橘砧>香橙砧;另外,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率和枯水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砧木组合。综合来看,枳+红橘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的营养吸收效率较高,树势较强,果实综合品质最优,适宜在清江流域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红柠檬、酸桔、江西红枯和小叶大花枳(简称枳)作贡柑的砧木,对不同砧穗组合贡柑的亲和力、树体生长情况、早结丰产性、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贡柑接穗的亲和性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亲和力强;各砧木贡柑嫁接苗均能较早形成树冠,其巾枳砧贡柑植株生势缓和,树冠矮化;枳砧和红柠檬砧贡柑表现早结丰产性好,初果期产量与酸桔砧和江西红桔砧贡柑的差异显著,而进入盛果期后各砧木贡柑的产量差异不大;枳,酸桔和江西红桔作贡柑砧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较高,果实品质好,而红柠檬砧贡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较低,果肉枯水严重,品质差.依据研究结果认为枳、酸桔和江西红桔是广东值得推广的优良贡柑砧木,而红柠檬一般不宜作贡柑砧木.  相似文献   

5.
砂糖橘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柑橘品种,筛选合适的砧木对提高砂糖橘的产量、果实品质等园艺性状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粗柠檬、枸头橙、红?檬、枳橙、酸橘、香橙、枳壳、砂糖橘(本砧)8种柑橘砧木嫁接砂糖橘,研究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砧木相比,以枳橙为砧木的砂糖橘果面粗糙,果顶放射沟纹明显,果实亮度低;以香橙为砧木的果面较光滑,果皮较厚,果实红色度指标较亮,果实偏向圆形,果肉硬度显著大于其他砧的砂糖橘果肉硬度,中等糖酸型,但产量低;以枳壳为砧木的砂糖橘果皮色泽较亮,果皮较粗糙,果实纵横径、果肉汁胞、可滴定酸、单果重显著小于其他砧果实,可溶性糖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其他砧果实,单果轻,单株高产。说明枳砧的柑橘果实品质优于其他砧,可考虑作为广东省砂糖橘主产区的合适砧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砧木砂糖橘树体内Ca素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株肢解法,于果实成熟期(2008-01-05)将7年生酸砧和枳砧砂糖橘树体分为23个部位,分别测定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和Ca素含量。【结果】枳砧砂糖橘根部的Ca素含量显著高于酸砧,枝干、叶和果实Ca素含量与酸砧差异不显著。砂糖橘枝干和枝干木质部Ca素含量均随着部位粗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枝干皮部Ca素含量变化则相反,枝干和枝干木质部Ca素含量变动幅度以枳砧较大,枝干皮部则以酸砧较大;砂糖橘果皮Ca素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叶片和叶柄之间Ca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种砧木中,除根颈外,砂糖橘根部Ca素含量均为须根侧根主根,但枳砧根颈、须根Ca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酸砧。【结论】砧木对砂糖橘根部Ca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叶、枝干、果实Ca素含量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特色地方柑橘资源"资阳香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方柑橘资源"资阳香橙"(Citrus junosSieb.ex Tanaka)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细胞学以及砧木利用效果进行了多年研究。"资阳香橙"植株树势中等,叶片狭长,翼叶大而较长。果实短椭圆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66 g,果皮橙黄色、较粗糙,囊瓣数9~10瓣,味酸。种子较大而多(每果24~33粒),子叶白色,多胚。染色体2n=18。实生苗4年可开花结果。试验用作甜橙、宽皮橘、柠檬、杂交柑橘、金柑的砧木,结果早(3年),丰产性强,果实较大。在四川盆地紫色碱性土壤上(pH7.2~8.4)其抗碱性和植株长势均显著强于枳砧(Poncirus triforliata)。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6种砧木对菲诺47柠檬幼树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及年周期内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砧木和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6种不同砧木(卡里佐枳橙、沃尔卡默、枳、红桔、香橙、斯文格枳柚)的菲诺47柠檬幼树为试材,对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年周期内叶片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砧木对菲诺47柠檬树体生长有不同影响,其中以卡里佐枳橙处理的柠檬植株树高和冠径最大;卡里佐枳橙和斯文格枳柚处理的柠檬新梢生长量较大,生长势旺盛;沃尔卡默处理的末级枝梢数最高。不同砧木处理的柠檬开花习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斯文格枳柚处理的柠檬3年生幼树春花量最大,秋花量则以香橙处理最大。各处理的柠檬果实品质也有不同,其中以斯文格枳柚处理的平均单果重最大,以沃尔卡默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以枳和香橙处理的果皮较薄且油胞细小,以香橙处理的果实出汁率最高。不同砧木处理不影响菲诺47柠檬幼树叶片N、P、K含量的年变化动态,但不同时间各处理的N、P、K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沃尔卡默和斯文格枳柚为菲诺47柠檬的较适宜砧木,可在生产上适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归湖酸、红柠檬、福橘、化橘、江西红橘和枳壳6个砧木品种嫁接孚优选蕉柑,从中对不同砧穗组合孚优选蕉柑的亲和力、树体生长特性、早结丰产、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枳壳不宜作孚优选蕉柑砧木,红柠檬不理想,归湖酸、福橘、化橘、江西红橘适宜作孚优选蕉柑砧木,特别是江西红橘砧综合性状最好,适宜在丘陵山地密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分子光谱技术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著差异的11年生的3种砧木哈姆林甜橙植株,研究柑橘果实油斑病敏感期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及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和果实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图谱变化。【结果】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哈姆林/枸头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DO)最高;哈姆林/李齐16-6枳果实油斑病发生率(RO)最高;而哈姆林/印度酸橘有较高的RO值,最低的DO值。FTIR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3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叶片在3420、2927、1625和1069 cm-1处波峰分别代表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叶片细胞壁中的组织成分变化、蛋白质稳定程度和叶片内膜质过氧化平衡破坏程度,以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吸收峰强度最高受影响较小,以印度酸橘为砧的次之,以李齐16-6枳为砧哈姆林甜橙叶片受影响程度最大。相反,果皮红外光谱以印度酸橘和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受高温胁迫影响显著高于以李齐16-6枳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同时,3种砧木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分别与其果皮和叶片红外光谱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率高低可能跟叶片高温逆境响应机制有关,而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高低直接与果皮代谢相关,通过分析夏季高温期叶片和果皮FTIR分别预测本年度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是可行的。同时,叶片和果皮FTIR分析有利于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分子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沃柑(Orah)是“坦普尔”桔橙与“丹西”红桔的杂交种,由于其在广西武鸣等地三年生栽培的优异表现,近年来在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快速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3万hm2,但在生产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出现叶片黄化、感染溃疡病等.其叶片黄化原因主要为生理性障碍和病虫危害两大类,笔者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广西南宁沃柑溃疡病病原菌种类,筛选田间能抑制该病害的药效,为当地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16S rDNA序列分析与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选用14种药剂,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不同药剂对沃柑溃疡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选取室内毒力测定具有一定抑菌效果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确定广西南宁沃柑溃疡病病原为柑桔黄单胞柑桔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系A菌系.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的14种药剂中只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6%噻霉酮涂抹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病原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在500、1000、2000、4000和8000倍稀释浓度下,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7.4%、75.2%、64.7%、63.0%和58.3%,有效中浓度(EC50)较低,为49.09 mg/L;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抑菌率为73.5%、67.4%、64.5%、61.5%和51.2%,EC50较高,为81.47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6%噻霉酮涂抹剂对沃柑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3.45%和71.07%.[结论]从广西南宁分离出的沃柑溃疡病病原菌为强致病性柑桔黄单胞柑桔亚种A菌系,田间可选择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沃柑感染黄龙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各症状与感染黄龙病的相关性,为种植者尽早鉴别黄龙病树和及时做好黄龙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地区沃柑果园采集沃柑黄龙病疑似样品,对样品按症状分类并记录,用试剂盒法提取叶脉和果柱基因组DNA,采用黄龙病亚洲种的16S rDNA特异引物fD1/fD2和OI1/OI2进行巢式PCR(Nested-PCR)扩增,扩增结果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统计不同症状样品的阳性率.[结果]收集的214份黄龙病疑似样品中,不同症状样品均检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菌,检出阳性率表现为典型红鼻子果=斑驳黄化叶>果蒂稍红果>均匀黄化叶>叶脉黄化叶>僵果>缺锌黄化叶>其他黄化叶>正常叶.各症状类型与感染黄龙病均存在相关性,但存在差异,其中,典型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阳性率均为100.0%,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最大;其次果蒂稍红果阳性率为90.9%,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很大;夏、秋梢均匀黄化叶阳性率为46.5%,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大.沃柑感染黄龙病后症状复杂,大多出现两种以上复合症状,结果树最初症状为出现果蒂稍红果,落果较多,未结果树以夏、秋梢黄化居多,根系容易受损;正常叶阳性率达16.7%,说明沃柑感染黄龙病早期不易显症.[结论]沃柑出现典型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可田间诊断为黄龙病树;出现果蒂稍红果,并严重落果,基本可田间诊断为黄龙病树;夏、秋梢均匀黄化黄龙病检出率高,但确诊还需与其他疑似症状(叶脉黄化叶、僵果、缺锌黄化叶、其他黄化叶和正常叶)一样通过PCR进一步检测.Nested-PCR检测技术灵敏性高,可作为沃柑感染黄龙病的早期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1—2016年全州站地面观测资料,对全州县沃柑在各生长期内可能遇到的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气象灾害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结果发现,对全州沃柑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是低温冻害、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和大风;通过气象为农服务直通方式,果农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加强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失),提高沃柑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黎新荣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27-1832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进行检测分析,为快速判断沃柑的新鲜度及建立沃柑品质快速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PEN3电子鼻系统获取不同贮藏时间沃柑的气味特征值,通过载荷分析法分析传感器对沃柑芳香物的相对重要作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对气味特征值进行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并以样品果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会产生不同气味响应信号,经载荷分析发现传感器7(W1W)、9(W2W)、6(W1S)、2(W5S)和8(W2S)在沃柑贮藏期识别中影响最大;建立模型时选取90~92 s时的稳定响应值作为特征值;采用PCA无法对贮藏间隔5 d的沃柑进行区分,而应用LD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总贡献率85.12%.预测模型能对样品果进行贮藏时间的初步判别,平均准确率达98.23%.[结论]电子鼻结合LDA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气味特征进行识别并区分,可应用于沃柑贮藏时间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16.
沃柑作为我国新推出的晚熟柑橘品种,有着长势强、品质好、采收期长、价格高等优势。近些年沃柑在我国柑橘主要产区迅猛发展,但是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发展我国晚熟沃柑产业,本文分析了晚熟沃柑在我国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晚熟沃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柑橘品种沃柑的落花落果规律,为制定沃柑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分别在5年生枳砧和枳橙砧晚熟脐橙上高接沃柑,2016年和2017年于沃柑花蕾露白时开始,每天收集落蕾、落花和落果数,统计花蕾、花及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数量,稳果后统计单株坐果数,绘制落花落果曲线,分析不同年份、不同砧穗组合沃柑的落花落果动态.[结果]沃柑落蕾落花高峰期一般出现在落蕾落花开始后的3~4d(4月中旬),以落蕾为主,落花较少;第一次生理落果率最高,两年均超过59.00%,第二次生理落果率较低,约2.00%.2016年,沃柑落蕾集中在4月中旬,落花在4月下旬中结束,4月13日开始第一次生理落果,4月16日出现落果高峰,6月3日结束,历时52 d,6月1日开始第二次生理落果,6月7日达峰值,7月15日结束,历时45 d;2017年,落蕾时间在4月中旬—4月下旬初,5月上旬落花结束,4月13日开始第一次生理落果,4月21日达峰值,6月14日结束,历时62 d,6月二日开始第2次生理落果,6月10日达峰值,7月19日结束,历时48 d.2016和2017年枳砧沃柑坐果率平均为3.98%,枳橙砧沃柑坐果率平均为6.34%,均属于柑橘较高着果水平.综上可计算得出,不同年份、不同砧穗组合沃柑各时期生理落花落果率不同;各时期生理落花落果率排序为第一次生理落果率>落蕾率>第二次生理落果率或落花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落花率、落蕾率与成花总量呈负相关,落花率与落蕾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率与成花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最终坐果数与落花率及落蕾率呈负相关.[结论]不同年份、不同砧穗组合沃柑的成花量和坐果率不同,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保花保果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沃柑树冠内膛遮阴果实和树冠外围光照充足果实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光照条件对果实外观色泽及内在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与光照充足的沃柑果实相比,遮阴的沃柑果实呈现更深的橙红色,其果皮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2.87倍,其中主要呈色色素β-柠乌素(红色)和9-顺式紫黄质(橙黄色)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6.93倍和6.47倍;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主要结构基因均在遮阴果实中显著上调表达,其中β-柠乌素合成关键基因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4b)的表达量增加了11.78倍。结果表明,遮阴可以通过诱导沃柑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最终使沃柑果皮呈现深橙红色;与光照充足的沃柑果实相比,遮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有机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均显著降低,表明光照条件影响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9.
沃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Orah)作为我国新推出的晚熟柑橘品种,因长势强、品质好、采收期长、价格高等优势,近些年在我国柑橘主要产区迅猛发展,但是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为能更好地发展我国晚熟沃柑产业,本文分析了晚熟沃柑在我国发展的优势及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旨在为晚熟沃柑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