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火龙果、羊肚菌的生长和生物学特性,利用11月至翌年4月火龙果过冬管理期在火龙果行间套种羊肚菌,探讨了火龙果套种羊肚菌的生产模式,总结了火龙果套种羊肚菌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羊肚菌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油菜下部阴凉潮湿的环境空间,基于羊肚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介绍油菜套种羊肚菌的关键栽培技术,分析油菜-羊肚菌套种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油菜套种羊肚菌的投资回报率最高,减少单种羊肚菌中搭建遮阳大棚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保障种植户的利益。油菜套种羊肚菌将成为油菜种植户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提高设施冬闲期的利用率,探索羊肚菌生产新模式,根据樱桃、羊肚菌的生长和生物学特 性,利用11月至翌年4月樱桃过冬管理期,在樱桃树行间套种羊肚菌。从品种选择和羊肚菌菌种制备、设 施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栽培技术,并形成设施樱桃套种羊肚菌的生产模式,实现了667 m2 产鲜羊肚 菌180 kg,产值达3.6万元,较传统栽培667 m2 净增效益3万元。  相似文献   

4.
林下规范化套种多花黄精关键技术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地质条件、林地透光率以及种植带整种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的实用性,做好套种多花黄精关键技术创新。在多花黄精栽培过程中,可以使用林下栽培方法和大田栽培方法,多花黄精是草本植物,属于传统药材类型,其具有的主要功效为,健脾、润肺、益肾等。本文对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做好种植推广工作,将林下规范化种植作为主要模式,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多花黄精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根据湖南凤凰近三年的罗汉果栽培指导经验,探索出七叶一枝花、黄精、生姜、花生等适合高寒干旱地区罗汉果间作套种的栽培方法,对湖南乃至高寒干旱地区罗汉果的间作套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羊肚菌小拱棚栽培模式栽培形式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茬口安排、土壤处理、羊肚菌栽培技术、辣椒栽培技术等开展小拱棚羊肚菌与露地辣椒轮作技术研究,并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且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羊肚菌和辣椒的双丰收,具有实际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桂芹 《食用菌》2005,27(5):21-21
羊肚菌是世界著名的食药用真菌。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羊肚菌的分类、分布、生态、生理、生物学特性及细胞亚显微结构等均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工作。但未见采用羊肚菌子囊孢子育种方面的报道。本试验旨在为羊肚菌的驯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陕北实施了倒“L”可移动悬挂“V”字形日光温室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实践,结果表明,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生长所需空间,而且能够缓解果粮、药粮争地矛盾,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9.
尖顶羊肚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惠群  刘洪玉 《食用菌》1995,17(5):18-19
羊肚菌(Morchellaceae)是一类珍贵的食、药用真菌,肉质脆嫩可口,其珍贵程度在欧洲被认为仅次于块菌。近年来,野生的羊肚菌资源由于受各种因子的制约,产量距外贸的需求甚远,使之价格不断上涨。为了更好地开展羊肚菌的驯化栽培研究,我们对尖顶羊肚菌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陕北实施了倒“L”可移动悬挂“V”字形日光温室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实践,结果表明,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生长所需空间,而且能够缓解果粮、药粮争地矛盾,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省卢氏县九龙实业有限公司在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凡村苹果树行间套种羊肚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高效生态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利用苹果枝栽培羊肚菌,羊肚菌废料还田培肥地力。羊肚菌10月份栽培,次年4月份收获完毕;果园管理5月份开始,10月份采收结束。两  相似文献   

12.
周帅  闫延梅  陈悦  张潘 《北方园艺》2022,(10):153-156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羊肚菌市场潜力巨大。露地番茄4月底定植,7月中旬拉秧;夏白菜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羊肚菌10—11月播种,4月底收获。番茄-夏白菜-羊肚菌周年轮作种植模式可实现全年土地无闲置,既充分利用了土地,也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菜农的收入,是菜农理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胡栓红  杨志刚  张红世 《辣椒杂志》2013,11(1):17-18,22
红干椒与玉米组合套种是一种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且种植效益非常好的套种栽培模式。通过套种利用辣椒和玉米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使两种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互补,可提高作物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增产和增效。在栽培过程中,应该根据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以使红干椒套种玉米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1套种的优越性红干椒和玉米因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对生长环  相似文献   

14.
根据藏红花生物学特性和果园果树种类特性及栽培管理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果园套种藏红花的技术研究。经过2年多的观测与试验,基本形成了每年11月中下旬到翌年的4月上旬在落叶果树的休眠期进行露地或设施避雨果园土地的空闲期套种藏红花的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7,(10)
目的:在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可以探索多花黄精的种植新途径,从而为黄精的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毛竹的疏密程度以及竹林的地势进行土地的平整,采用根茎繁殖方法,并进行一系列的种植管理和采收加工。结果:在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3年后就可以收回种植成本并获得收益,黄精的种植质量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黄精的质量标准。结论:在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不用占用耕地,资金投入少,对于发展林下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竹农收入、扩大黄精种植途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菌核及营养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翠  崔晋龙  刘磊  范黎 《食用菌》2008,30(2):1-3
珍稀食药用菌羊肚菌的营养生理、人工栽培一直受到菌物学学术界、食用菌工作者和栽培者的关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其中引起争议的焦点是羊肚菌的营养方式以及菌核的形成及其作用。有学者认为羊肚菌菌核的发生是子实体形成的必要前提,但在野外采集时很少见到菌核,实验室研究的菌株也并非全部产生菌核,羊肚菌是否形成菌核可能与羊肚菌种类、菌株有关。此外,不同的羊肚菌菌株形成菌核的条件也不尽相同;羊肚菌的营养方式一直被认为是腐生型,但近年来一些实验结果表明羊肚菌能够形成前菌根或菌根结构,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羊肚菌可能兼有腐生型和菌根型两种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羊肚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肚蘑,日本人称编笠菌,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珍贵食用和药用真菌,在欧洲被认为是仅次于块菌的美味食菌.羊肚菌见于我国最早记载《本草纲目》(1590年)至今已近四百年.在这期间,人们从一般的记载、采食,到它的分布、分类、生态和栽培傲了不少研究.上世纪末主要探讨了种、属问题,本世纪40—50年代初,基本上掌握了羊肚菌营养要求等生理特性,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美、法等国成功地进行了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并发展为大规模菌丝发酵工业化生  相似文献   

18.
幼龄果树套种春毛豆,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又能增加经济效益。简述了毛豆生物学特性和食用价值,主要介绍了园地和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及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点,意在推广高效套种模式,规范配套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成都花木种植面积大,花木市场疲软、行情低迷,林地资源丰富的情况,研究总结出花木林下套种羊肚菌关键技术,为成都市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多年生宿根植物芦笋根系发达、入土较深,需要较大行距的生长特性,同作时提高全年土地利用率及早期复种指数,依据化感作用原理总结出了芦笋间作套种的原则、间套作最佳时期及间套作作物种类的选择条件,阐明了芦笋间作套种栽培的特点及其注意的问题。例如:主要利用幼苗移植后的1~2年内及植株长大后的秋冬休眠与早春采笋时间段,进行全年或秋冬、早春茬套种;利用草莓、大蒜、洋葱等蔬菜根系较浅、植株矮小,较为耐寒的特性,与芦笋进行全年或秋冬茬间作;利用生菜、小白菜、油菜等蔬菜生育期短、早熟性突出的特性,与芦笋进行早春茬套种;还重点介绍了上述几种芦笋间作套种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提高芦笋产量、品质及土地利用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