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1 体重 蛋鸡6周龄体重与开产体重、300日龄蛋重和72周龄产蛋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4和0.63,所以有"五周龄定终身"之说,而开产体重对产蛋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高蛋鸡产蛋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提高育成期及开产鸡体重,获得满意蛋重和产蛋率  以往认为影响蛋重的因素,如蛋白质、蛋氨酸、亚油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取量,对产蛋初期几乎没有影响。吴连福(1994)报道,决定开产初期蛋重的因素是体重。该因素不仅在产蛋初期,而且在产蛋全过程都将影响蛋的大小,而18周龄时的体重与开产时蛋的大小呈正比,因而控制18周龄的体重是关键。产蛋数不仅受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制约,而且很大程度取决于育成期的管理。育成期体重小的鸡,产蛋时体重仍然较小(轻型鸡群)。体重大的鸡到产蛋时体重仍然较大(重型鸡群)。当给轻型鸡群喂高营养饲料(20%…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蛋种鸡育成前期体重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为该品系蛋种鸡的体重管理及选育分析提供科学数据和管理思路。本试验将10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按体重分为4组,并记录和分析产蛋鸡的开产日龄及不同周龄下的体重、产蛋数以及蛋重指标。结果表明:10周龄不同体重对蛋种鸡的开产日龄、产蛋期体重、产蛋数、蛋重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体重越大开产日龄越小,A组开产日龄最大(P<0.05),D组最小(P<0.05),B组与C组的开产日龄处于A组与D组之间,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除56周龄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外,28周龄和36周龄各组体重随10周龄体重增大而增大(P<0.05);产蛋后期(48周龄和56周龄),B组和C组的产蛋数显著高于A组和D组;A组的36周龄蛋重显著小于B、C、D组,而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提示,10周龄体重处于平均体重的90%~110%范围内,京红1号蛋种鸡后期的综合产蛋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杨倩 《中国家禽》2003,25(23):52-53
1不要将“五周定终身”当成玩笑话育成好的鸡群可以一生高产。饲养时注意“满月要胖鸡,俩月要高鸡,仨月要称鸡,四月要匀鸡”满月要胖鸡:蛋鸡“五周定终身”,是说五周龄的体重决定一生的产蛋性能。五周龄的体重大,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成活率才高,开产才早,产蛋高峰保持的时间长。李  相似文献   

5.
1育成期的饲养管理1.1体重蛋鸡6周龄体重与开产体重、300日龄蛋重和72周龄产蛋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4和0.63,所以有“五周龄定终身”之说,而开产体重对产蛋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资料表明:罗曼褐商品代蛋鸡18周龄标准体重组最高,产蛋率达94.8%,而超重组最高为92.2%,严重超标者最高仅为85%,且产蛋高峰仅持续3个月。体重偏低,则影响更大。1.2胫长骨骼的发育和体型的发育相一致,而胫长和骨骼发育相一致,所以,可用胫长来评判体型的发育。现代养鸡把体重和胫长看作是蛋鸡育成期的两个主要标准,可以通过体重和胫长来衡量鸡群的生长发育程度及…  相似文献   

6.
1 产蛋高峰前 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生长同时进行,这时起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7.
1开产前后母鸡养至18周龄时要测称体重,与该品种标准体重对比,决定其后期的饲料营养水平,控制其开产期。同时把育成母鸡转移到产蛋鸡舍或成年鸡笼。  相似文献   

8.
在蛋鸡生产中,一些养殖户比较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而忽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往往造成产蛋效果不理想。育成期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7~20周龄。育成期又可分为育成前期(7~12周龄)、育成后期(13~18周龄)、产蛋前过渡期(19~20周龄)三部分。其特点是:育成  相似文献   

9.
作者旨在探讨罗曼褐祖代D系母鸡育成后期体重对其开产后早期种用性能的影响。从18周龄的大群“罗曼褐”祖代鸡D系中选择90只作为试验鸡。用台秤逐只称重,按体重分为3组:大体重组30只(平均体重1.65 kg,大于标准体重),中体重组30只(平均体重1.45 kg,略高于标准体重1.382 kg),小体重组30只(平均体重1.25 kg,低于标准体重)。均按照“罗曼褐”祖代鸡的营养标准和饲养管理要求进行饲喂,测定育成后期体重与开产早期产蛋性能的关系,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中体重组在试验期内产蛋率曲线变化更符合该品种的标准,大体重组开产早,但是产蛋率下降也早。在试验期内各组的种蛋合格率变化趋势与产蛋率变化相似。在蛋用育成鸡的培育过程中要使其后期体重达到标准体重或略高于标准体重能够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的划分为产蛋前期,即开产到42周龄,42周龄后为产蛋后期。产蛋后期母鸡体重几乎不再增加,产蛋率下降,为节约饲料,防止母鸡过肥,每隔4周应抽样一次。此期蛋白质每日每只15-16g,代谢能普通气温310大卡,炎热时280大卡。所以在产蛋高峰期后除要更换产蛋率小于80%的产蛋日粮外,还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的划分为产蛋前期,即开产到42周龄,42周龄后为产蛋后期。产蛋后期母鸡体重几乎不再增加,产蛋率下降,为节约饲料,防止母鸡过肥,每隔4周应抽样一次。此期蛋白质每日每只15-16g,代谢能普通气温310大卡,炎热时280大卡。所以在产蛋高峰期后除要更换产蛋率小于80%的产蛋日粮外,还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体尺和体重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尺控制、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种鸡生产中的关键。1育雏、育成前期(0~10周龄)1.1体重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尺均匀度。体尺和体重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蛋鸡的生长性能与其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四大要素密切相关。虽然直接受益是在产蛋期,但育雏和育成期的营养与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可造成延迟开产、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蛋品质差、产蛋期死淘率高等现象。这些情况少数是由于疾病原因,而多数是由于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不合理造成的。1蛋鸡5周龄体重对产蛋性能十分重要 蛋鸡在育成期5周前后及10~16周龄之间有“生长高峰”。雏鸡5周龄时体重与产蛋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5周龄体重越大,入舍母鸡产蛋率越高,产蛋持续期越长,死淘率也越低。因为雏鸡在…  相似文献   

14.
(一)育成期限制饲养限制饲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效能,控制体重适时开产.蛋鸡限饲从8~12周龄开始,至18周龄转群上笼前结束.  相似文献   

15.
鸡的产蛋期一般从19周龄起计算到72周龄,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率降到50%左右淘汰母鸡,这段时间约一年。现代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19~24周龄为产蛋前期(预产期),25~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51~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期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时才能代表全群开产,  相似文献   

16.
正控制光照时间石家庄牧工商总公司彭亚飞经理:春季因日照时间变长,光照强度变大,开放式鸡舍一定要控制育成期鸡群的光照时间,防止性早熟。因为鸡育成期光照时间的长短决定着鸡只开产的早晚,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鸡只开产早,反之,开产晚。但是如果鸡只开产过早体重尚未达准,就会导致鸡只总生产效益降低。所以,为了避免鸡只在未达到标准体重前开产,应在雏鸡6~7周龄时让其达到16周龄的光照时间(16周龄的光照时间因各地区均有不同,可在网上查询,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某养鸡场连续引进的2批肉种鸡群出现开产推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光照控制不当和后期增重不达标是导致肉种鸡晚产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肉种鸡育成期的管理,重视体重、均匀度及光照的控制,并通过相关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肉种鸡育成期时间较长,从4~22周龄,在整个育成期内,管理重点在于体重控制和均匀度的管理,育成期体重和均匀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鸡产蛋性能,所以,为了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育成期的管理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20.
固始鸡G2系母鸡8、18周龄体重与开产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50只固始鸡G2系母鸡8周龄、18周龄及开产体重的分析,结果发现:8周龄体重与18周龄体重、8周龄体重与开产体重以及18周龄体重与开产体重之间均存在着中等以上强度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3,0.3916,0.6776。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周龄与体重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固始鸡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