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茶叶绿色食品的生产,关键性技术是如何解决好病虫防治与农残的矛盾,以期获得茶叶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本文从茶树病虫生防对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意义和茶叶中农残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新挑战角度,论述了生防在茶叶绿色食品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详细叙述了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和申报茶叶绿色食品的程序,同时还总结了茶树病虫生防现状,提出发展茶树病虫生防,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粟措施:1.加强茶树病虫生防的宣传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使茶叶中农残量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要求;2.建立茶叶绿色…  相似文献   

2.
“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课题在宁德市农校教学实习茶场,设立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1.5bm^2。试验基地在虫情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对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系统测报,分期研究制定防治指标,及其综合治理措施。几年来,宁德市农校教学茶园的病虫危害逐年减轻,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茶叶质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品(1998~2004年)已达到农残未检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仅就农校教学实习茶场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冬季茶园使用石硫合剂防治黑刺粉虱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茶树病虫害防治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使用农药,减少和降低茶叶农残,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广大农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课题。为此,本试验在冬季菜园使用石硫合剂进行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各防清园,为降低越冬的病虫基数,减少病虫的发生与为害,取得显著效果,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地点:试验地分别在溪柄镇的北山、立峰、戽山3个行政村千亩连片的优质高产洲地茶园和镇茶果场的山地茶园中进行。千亩连片茶园由洲地发展而来,具有土层深厚、肥沃、地下水位高、茶树茂密等特点,茶树…  相似文献   

4.
范曼 《茶叶通讯》2003,(3):30-33
阐述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论述了实现茶叶清洁生产。降低茶叶农残的主要技术措施和途径,建立生态环境好、茶叶自然品质优的生产基地。以生物防治为主,综合治理茶树病虫害。提高茶叶加工卫生水平,实行质量卫生监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安溪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和质量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以“降残”为中心 ,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为重点 ,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等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今 ,安溪县已有 6家茶叶企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 0 0 0年 8月 ,在浙江新昌召开的全国茶叶农残降解工作会议上 ,安溪县作为茶叶农残降解先进典型在会上作经验介绍。总结几年来的工作体会 ,主要采取了以下十大措施 :1 认识农残产生根源 ,增强降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来源。茶农盲目施用、滥用一些高毒…  相似文献   

6.
如何控制好茶叶的农残,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坚决杜绝茶叶农残源头,禁用茶园不能使用的农药;茶园大力示范推广无农残的生物防治技术;实行科学用药,酌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加强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农残检测监控.由茶叶生产与加工企业或政府质检部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农残抽检,把好茶叶的进出厂关,突破"茶叶绿色技术壁垒",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茶叶.  相似文献   

7.
病原微生物在茶树病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玫  陈文品 《中国茶叶》2003,25(5):16-17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高湿,树冠茂密郁蔽,生态条件相对稳定,易使病虫蔓延孳生。据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茶树害虫有840多种,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茶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品,并被称誉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当今全球有近半数人饮茶。茶叶是以嫩梢为主要收获物的经济作物,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给茶叶产品带来农残超标、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问题。随着现代绿色消费和重返自然观念的兴起,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成为当今无公害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如何有效解决茶园病虫害的无公害…  相似文献   

8.
宁德地区农校教学实习茶场现有茶园48hm2,有福云六号、福云七号、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毛蟹、梅占、水仙等品种。1997年5月按照“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课题计划,设立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2hm2。试验基地在虫情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对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系统测报,分期研究制定防治指标,在室内外开展了大量的药剂筛选和药效防治试验及其他综合治理措施。三年来,宁德地区农校教学茶场、茶园的病虫危害逐年减轻,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茶叶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品已达到农残未检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松溪县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是我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做好无公害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是我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5-2006年我们在松溪县河东茶场建立了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现将示范区建设措施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大田坑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2.7hm2(十年生茶树,品种铁观音),应用茶叶农残降解技术,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具体操作的初步经验,做如下介绍:1首先是解决农残超标问题,做到合理用药1.1在茶树上严禁使用19种不易降解的农药具体是:三氯杀螨醇、六六六、DDT、1605、1059、氧化乐果、甲胺磷、水胺硫磷、氟乙酰胺、苯硫磷、异丙磷、久效磷,呋喃丹,毒杀芬、七氯、氯丹、稻脚青、杀虫脒,磷胺。1.2开展病虫预测预报虫情预测预报是制定科学治理措施的依据。我们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1.
朱俊庆 《茶叶》2004,30(2):103-103
发展无公害茶叶是当今茶叶生产的热点。在无公害茶园的病虫防治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才能降低农药残留,使茶叶中的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茶叶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当前,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农残新标准的出台,发展以无污染、安全、优质为基本内涵的绿色食品茶叶,无疑对保护我省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茶叶出口,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l、产地选择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镇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地区,远离繁华都市、工矿企业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空气质量稳定,周围没有…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其无公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虫害防治是茶叶生产上的重要环节。而盲目滥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用药成本高,天敌大量伤亡,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容易导致茶叶中的农残超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削减,以农残检测为标志的绿色壁垒将成为今后茶叶国际商贸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突破绿色技术壁垒,唯有大力开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才是根本出路。九十年代以来,在我省闽东的福安、福鼎、福州的罗源和闽南的安溪等茶区连续多年田间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的基础上,已掌握了我省发生的茶树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  相似文献   

14.
茶园合理使用农药知识问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决农残问题,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外,对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的产区和单位一下子全部禁用农药还是不现实的,而当前最紧迫的是全面而尽快的把全省茶叶中的农残量控制在国家允许标准以下,这就要求所有茶叶生产单位和茶农引起重视,坚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既保证防治好病虫,又不致使农药超标,在此我们汇编了有关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除虫菊素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试验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为福建省茶区的主要害虫,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用药不当,存在着农残超标的危险.此外,由于欧盟等对茶叶的农残实施了严格的限量标准,许多茶区正在谋求发展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的生产,其生产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来控制茶树病虫害.除虫菊素水剂系植物源杀虫剂,是由天然除虫菊等多种植物提取配伍而成,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环保型生物农药的特点,适宜于无公害茶叶生产上的应用.为了探讨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茶园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作者90代初以来茶树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情况,介绍乌龙茶区和绿茶区典型示范基地的推广经验,通过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技术和切实可行的示范推广策略的灵活应用,使推广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茶青增产33%以上,防治成本下降约32%~24%;茶园生态平衡得到改善,蜘蛛数量提高178%以上;示范区农残达标,多个示范基地获得茶叶绿色食品认证,推广工作得到茶区的认可,推广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为我省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的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叶农残与茶树病虫的科学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食品(包括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给茶树病虫的科学治理和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茶树病虫的防治现状、茶叶农残面临的形势及茶树病虫科学治理的对策等谈点看法。一、茶树害虫种群的变动及其防治现状茶树栽培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随着种茶时间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茶树害虫的种类不断增加,种群数量也发生很大变化。正如陈宗您(1979)分析我国茶树害虫种群的演变趋势,大体可以归纳为4点:1)由体型大的害虫向体型小的害虫演变;2)由食叶性害虫向吸汁性害虫演…  相似文献   

18.
我省山区县(市),有大量的适宜种茶山地和传统生产茶叶的习惯,在发展山区经济的热潮中,茶叶又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各级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发展山区经济,脱贫奔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我省地处亚热带地区,天气炎热,广大人民历来有以茶解渴的风习,茶之销量在全国之冠。因此,我省茶叶生产和销售市场充满活力。近年来,由于媒体连续报道茶叶品质和农残超标的问题,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特别在欧盟对进口茶的农残新标准出台后,国内外茶叶市场呼唤:“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和优质茶之声日益高涨,同时也成为各茶叶生产厂家特…  相似文献   

19.
尹钟 《茶叶通讯》1999,(4):32-34
茶叶作为天然保健饮料而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茶叶的农残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今年7~8月分以来,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茶叶进口商的欧盟诸国纷纷要求加强对中国茶叶农残含量的检测,并对农残最高限量的标准进行了调整(见附表),该标准于2000年7月1日实施。我省作为一个产茶大省,如何严格控制农残、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笔者下面就湖南出口茶叶农残量的现状、造成原因及解决方法谈一些看法。1 出口茶叶中农残量的现状湖南茶叶以直接出口和其他的口岸转口的形式主要销…  相似文献   

20.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有较大的影响,据估计,因病虫为害,茶叶产量每年要损失10%~15%,同时还严重影响茶叶质量.因此,茶树病虫防治历来是茶叶生产上的重要管理措施.随着工业的发达,茶树病虫防治已由传统的农业措施防治过渡到使用农药的化学防治,并且形成一套相应的技术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