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是湘西历史时期农业开发的高峰时段。文章以地方志及相关史料为基础,并借鉴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比照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首先抽绎清代湘西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然后着重探究清代湘西农业开发的具体表现以及缘由。力图从农业开发的角度来把握其内在本质,以审视当代湘西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福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经是全国的主要产茶区域之一。清代以前,福建茶叶仍然一起在全国占有主要地位。清代福建茶叶生产经历了迅速发展、高度繁荣、急剧衰落三个明显的阶段,文章论述了其概况和原因,重点分析了茶叶生产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即:推动了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外来人口大批涌入:推动了山区开发和经济的繁荣;促使了茶商人数骤然增加,势力空前膨胀。  相似文献   

3.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4,2(3):104-109
清代中前期,江西的农村社会经济如同全国其他各地区一样,在康乾盛世的大背景中得到较大发展:山区被开发,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大量种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传统的稻作技术也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4.
湘西地处武陵山区东麓,群峰叠翠、千岩环抱,这里是土地革命时的根据地,也是我省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开发治理武陵山区,尽快改变湘西的落后面貌,是振兴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的大事,也是严肃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为此,我院将科技扶贫和开发湘西作为“七五”重点课题之一。1986年组成了“湖南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5.
地方官与农田水利的发展——以清代四川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四川地方官从当地实情出发,大力推动堤堰工程建设,推广冬水田技术,为四川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社会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锦伟 《农业考古》2024,(1):95-102
随着改土归流的不断深入、国家权力的不断延伸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明清时期武陵山区的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农村手工业的进步较为明显,推动了山地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农村商品经济不断活跃,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该区域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为当今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WFP3779项目──湘西分项目工程湘西3779项目是国家农业部在湘西扶贫期间引进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无偿粮食援助以帮助武陵山区贫困农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国际援助项目。确定花垣、保靖、永顺三县为项目实施地区,于1991年11月19—21日分别在上述...  相似文献   

8.
乾嘉之后,清廷在湘西苗疆施行了一项重要的农业政策——"均屯田"。因屯田与屯政构建了新的社会阶层,产生了多重的社会影响。其后又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丰富了湘西苗疆的农业结构,改善了民众的经济状况和饮食结构,引发了地域社会变迁。历史上的苗疆并不是一个无国家的社会,从清代湘西苗疆的农业发展历程分析,进一步证实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Scott)"Zomia"概念论述的偏颇。  相似文献   

9.
清代,大量移民进入和定居山区,兴起云南山区开发的热潮。移民开发山区、巩固祖国边疆的同时,带来很多难题,尤其是人口、生态和贫困问题。以反思视角去审视移民事件,希望能够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清代陕南地区的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而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经济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客观上促进了陕 南移民迁入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移民人口的过度增加和大规模的掠夺性开发,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而积,致使陕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综合开发我国南方山区资源,发展和繁荣山区经济有关问题,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以及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从1982年起开展了湘西武陵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几年来,在由点到面进行全面调查整个山区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同时,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合作,选定该县连洞乡作为基点,采取农业资源调  相似文献   

12.
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各种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合理保护。本文根据永顺县连洞乡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实践和湘西武陵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系统特点,提出建设“生态农业”和实行“立体开发,综合发展,形成产业,讲究效益”的资源生态经济战略思想。同时,对该山区当前重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和建立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湘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湘西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其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种质资源的丰富性、价值的多元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用植物有银杏、红豆杉和篦子三尖杉等。湘西还具有大量以土家族为代表的民族民间特色药用植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保护开发。针对湘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结合湘西地区药用植物抚育模式,本文论述了有关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产业化方面的思路,强调在保护方面既要采取科学的就地保育措施、建立抚育基地及良种选育、申请地标保护;在产业化应用方面,既要依靠当地高校、企业和药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也要建立基于循环经济原理的高效综合开发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湘西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发展,在指出目前所面临问题的同时也给出四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湘西武陵山区重点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现状及贫困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治穷脱贫的基本途径和措施,并根据该山区贫困乡(镇)的特点,提出了治穷脱贫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惠富平 《古今农业》2007,4(3):49-58
我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三次农业开发高潮分别出现在汉唐盛世和清代前期。不论国力强弱、疆域大小,历代王朝开发西部农牧业的举措均以移民屯田、水利兴修和农牧技术引进、革新为主,农牧关系调整及边疆经营策略变化也对农牧业开发有重要意义。农牧业开发是古代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保卫边疆,维护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同时,不合理的农牧业开发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负面生态效应,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崇阳县为例,指出绿色食品正在成为21世纪农业支柱性产业。阐述了山区发展绿色食品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开发绿色食品对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培植山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崇阳县发展绿色食品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湘西北旱地粮食经多熟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旱地粮食(粮食作物)经(经济作物)分厢间套作多熟制是一种保粮增收的耕作方式,是开发高效旱作农业的有效途径,在湘西北及武陵山区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各地名产     
霍山竹扫帚安徽霍山县供销社唐家模皖西霍山县毛竹资源丰富。取材于毛竹枝桠扎制竹扫帚,为该县山区的传统产品,年产量20-30万捆(每捆10把),产值300-500万元,行销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是山区农民重要经济来源。霍山竹扫历史久远,在清代《霍山...  相似文献   

19.
湘西黄牛是主产湖南湘西的一优良地方黄牛品种,它体型中等,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被毛短密,富有光泽,皮肤较厚,富有弹性,具有免疫力强等特点,湘西黄牛肉质优良誊肉味鲜美、脂肪少,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牛肉,是理想的肉类食品,是一个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黄牛品种。当前由于湘西山区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所养的黄牛日趋下降,同时农民也没有留种保种的意识,长期这样.湘西黄牛的优良性状将会退化,甚至会有消亡的可能,所以保护这样一个优良的黄牛品种迫在眉睫,本文就对如何保护湘西黄牛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湖北省恩施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行以"五改三建两提高"(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经济致富园,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和农村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开启了新时期山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