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以新疆果树为试材,研究了山桃、蟠桃、桃杏、杏、巴旦杏、李子、李子幼林、水蜜桃、黄果山楂、新疆梨、石榴共11个果树原胶的出胶率和出胶量.结果表明:山桃、蟠桃、巴旦杏、桃杏和杏的出胶率和出胶量较大,高达90%的树木都出胶,且单株出胶量多在40~50 g;李子和水蜜桃的出胶率则较小,一般在25%,单株出胶量1~3 g;黄果山楂、新疆梨和石榴未发现出胶.  相似文献   

2.
《食药用菌》2015,(3):146
<正>近日,江苏南京三元制冷宣布,可通过智能设备实现灰树花工厂化出菇。该设备能够对出菇环境进行智能化调节,能够为食用菌提供最舒适的"生育室"。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技术人员经过了2年多的探索、试验成功开发出这套灰树花智能出菇设备。设备能达到机械化、工业化、智能化、无人化出菇管理,一键智能出菇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出菇四大要素温、光、湿、气全程由机器智能协调。该  相似文献   

3.
出芝方式对灵芝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通过研究和试验示范,集合人工扶助栽培袋发菌、定向出芝、出芝管理等技术,集成灵芝人工扶助定向出芝技术。  相似文献   

4.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朋  马瑞霞  蔡敏 《北方园艺》2010,(22):172-173
对平菇6种不同出菇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的出菇时间、菇形、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菌墙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平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6.
晁金生 《食用菌》2008,30(4):41-42
通过对6种冬季室内出菇方式进行培养料测温、春节前、后出菇产量及收入和盈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以菌棒用栽培料地栽出菇方式效果较好,菌棒间距为4cm出菇方式盈利最高,为直接垒墙出菇方式盈利的2倍以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出菇管理水平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影响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定位出菇是出菇管理阶段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黑木耳、杏鲍菇、滑子蘑、猴头菇、白灵菇等食用菌应用定位出菇技术的方法为典型,阐述了定位出菇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黄磊 《食用菌》2013,35(1):37-39
采用新式“移动制冷”机组对秀珍姑菌包冷刺激出菇,有效地解决秀珍菇夏季栽培旧式出菇方法“投资大、费用高、菌包破损多,产量不高”的问题,探索出适应宜州市桑枝秀珍菇夏季出菇技术.  相似文献   

9.
引进和收集12个毛木耳品种,采用河南地区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出菇早晚、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优质菌株。结果表明:‘川耳5号’出菌丝长势好、出耳早、产量高,鲜耳、干耳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187%、14.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茬口安排芹菜于4月上、中旬直播于覆盖顶膜的大棚内,7月初采收结束出地。芹菜出地后,在棚内直播散叶生菜,应用遮阳网覆盖,9月上旬出地。生菜出地后直播茼蒿,茼蒿于11月下旬出地。茼蒿出地后,棚边加设裙膜保温,棚内播种菠菜,加强保温措施,使秋冬菠菜早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了花期、活性炭和取蕾时间对大白菜小孢子出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萌78盛花期取蕾培养的出胚率为每蕾79.5个胚,是初花期的3.0倍、末花期的6.3倍;科萌45盛花期取蕾培养出胚率为2.8个胚,而初花期和末花期的出胚率都为0。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800 mg/L)后,金夏55出胚率提高了71.5%,科萌45的出胚率由0增加为3.2个;新三包头下午取蕾的出胚率是上午的2.0倍,科萌45上午取蕾出胚率为0,下午出胚率为4.1个。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毛木耳墙式两头出耳、一头出耳和吊袋出耳3种出耳方式在产量、商品性状及抗病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为:吊袋出耳产量最高,感病率低,商品性状较好;其次为墙式两头开口出耳;墙式一头出耳后开另一头口,用工较多,较困难,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种因素对尖顶羊肚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火土、杨树浸泡液对羊肚菌出菇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当用4kg杨树枝浸泡液喷洒时,出菇量最高,平均每堆出菇重量为1.34kg;当施用2kg石灰时,出菇重量达到O.849kg;当施用4kg火土时,出菇量达到1.089kg,各因素的刺激作用顺序为杨树浸泡液〉火土〉石灰。  相似文献   

14.
初步总结一套灰树花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选择、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开袋、出菇管理、采收、废料再利用等内容。并讨论原基状态与出菇的关系,开袋时机掌握,出菇阶段管理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对蝴蝶兰出瓶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广泛应用的基质:苔藓、蛭石、珍珠岩、草炭以及当地资源:落叶松针叶、油松针叶、沙松针叶、炭化稻壳做蝴蝶兰组培苗出瓶移栽基质,分析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质,观测根系、叶鲜重、出瓶成活率情况,从而比较不同基质的差异性,选择最适宜的出瓶基质.试验初步确定,用落叶松针叶做蝴蝶兰出瓶基质与苔藓无明显差异,且价格低、来源广泛,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5个平菇菌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出菇试验,调查现蕾的早晚、菇蕾疏密度以及菌柄长度、菌盖大小、菌盖厚度、产量等指标,筛选出品质好、出菇早、产量集中、适应能力强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立体的、自动注水的香菇出菇新模式——串袋出菇模式,其优点是可以提高土地和菇棚利用率、减少注水用工、节约水资源。试验比较串袋出菇法和斜靠出菇法的出菇效果表明,两种方法出菇总量和生物学效率都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日常的食用加工方法是否能充分利用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中的活性成分,用苯酚硫酸法和HPLC法分别检测龙芝二号子实体片经水煮、焖烧、水泡、酒浸四种加工处理的提取液中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含量,结果水煮、焖烧、水泡40min后多糖基本全部溶出,三萜溶出率分别为85.5%、83.1%、51.1%;50%的白酒浸泡7d后三萜溶出率为95.0%,而多糖溶出率仅为0.31%;用这些方法比较龙芝二号与菌草灵芝的处理结果,结果多糖和三萜溶出效果基本相同;通过比较,焖烧40min能使灵芝片中有效成分大部分溶出。  相似文献   

19.
八、假鳞茎假鳞茎之于迷你文心兰非常重要,可以说,养迷你文心兰,养的就是假鳞茎。假鳞茎越胖越大,则花剑越多,花量越大。我私将迷你文心兰的假鳞茎分为三种一今年之前生长出的开过花的老假鳞茎、今年春天生长出的新假鳞茎(图8)、今年秋冬季生长出的假鳞茎。1.今年之前生长出的开过花的老假鳞茎一今年不会再出花剑。  相似文献   

20.
以香菇为试验材料,结合分析坝上高原气候特点,对适宜该地区生产的香菇品种、生产周期(茬口)、栽培设施、出菇环境调控、出菇模式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坝上高原适宜栽培香菇品种为"L808"和"灵仙1号",于每年4月底前完成养菌转色,每年5—10月栽培出菇;栽培设施选择半地下日光温室或连体菇棚与大中拱棚相搭配;出菇环境综合运用定时风筒鼓风通风、高压微雾控湿装置或微喷方式进行调控;出菇模式采用层架式或侧立式出菇等配套技术,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