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牛舍保暖检查牛舍门窗是否完好,房顶是否漏雨。关好门窗,门窗上要悬挂草帘,减少门窗开关次数,禁止冲洗圈舍,注意空气流通。给犊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逐步培养犊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犊牛舍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5℃,犊牛易发生冷应激。冬春季节产犊,应让母牛舔干犊牛体表,并转到暖室饲养。(二)犊牛护理初生犊牛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和适应性差,易患病死亡,必须细心护理。  相似文献   

2.
1清洁栏舍犊牛舍应阳光充足,排水畅通,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切忌阴、冷、湿、脏。犊牛出生后,立刻移到产房内可移动的保育栏养育,栏的大小为1~1.2m2,每栏放一头,一般饲养10~15d之后再移出产房至犊牛舍集中管理。犊牛栏要勤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常换垫草,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3.
犊牛饲养的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初生的护理 犊牛出生后首先用毛巾或软草把鼻腔内的黏液擦净,然后把犊牛身上的黏液擦干。多数犊牛生下来脐带可自然扯断,如果没有扯断可在距胎儿腹部10-12cm处涂擦碘酒,然后用消毒的剪刀剪断,在断端上再涂上碘酒,处理好脐带后将犊牛放入保育栏内,准备喂初乳。  相似文献   

4.
1.犊牛舍要做到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防败风,防潮湿。由于初生犊牛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低温或高温抵抗力都很弱,因此牛舍冬季要注意保暖防寒,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防潮湿。牛舍最适温度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5.
(1)清洁栏舍.犊牛舍应阳光充足,排水畅通,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切忌阴、冷、湿、脏.犊牛出生后,立刻移到产房内可移动的保育栏养育,栏的大小为1.0~1.2 m3,每栏放1头,一般饲养10~15 d之后出产房至犊牛舍集中管理.犊牛栏要勤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常换垫草,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监测犊牛舍环境质量,发现冬季石河子地区犊牛舍内环境条件较差。根据实地查看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改进前后环境质量的对比分析,得出冬季犊牛舍环境质量差是该场犊牛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且通过改善舍内环境条件可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防治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做好新生犊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不但有利于犊牛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对促进养牛业具有积极的作用。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舍要严格消毒,辅柔软垫草,注意保温;刚出生的犊牛要及时清除口鼻粘液,理好脐带,留8~10cm剪断,然后作好消毒工作;犊牛初生后,必须在2h内哺食初乳,越早越好。做法:中、食指置桶内乳中倾斜让犊牛吮舔饮,3~5d习惯后,犊牛可自行舔饮。犊牛生后第一次喂奶量为1~2kg,以后每天按体重…  相似文献   

8.
正一、犊牛培育关键技术1.建立舒适、合理的犊牛舍。(1)哺乳犊牛舍。犊牛出生后可以和母牛一起生活在产房中一段时间,但不宜提倡,更不能让犊牛直接吃母乳,应建设专门的哺乳犊牛舍。哺乳犊牛舍应具备如下功能:哺乳犊牛应当单独关养,防止犊牛相互吸吮、舔舐;在避免穿堂风的前提下,要保证空气的流动,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创造干燥、清洁的舒适环境。建议采用犊牛岛、隔离式犊牛舍等形式进行饲养,如图1~图3所示。(2)断奶犊牛舍。犊牛断奶后相互吸吮、舔舐的习惯逐渐减少,断奶犊牛可以分组饲养。将单独饲养了一段时间的犊牛圈养在一起会引起应激反应,他们不仅要相互学习适应,还必须掌握竞争饮水和采食的能力。因此断奶后的犊牛舍与哺乳犊牛舍基本相似,只不过是将4~6头体型大小接近的犊牛饲养在一起。断奶犊牛舍每头犊牛至少要有1.5~2.2平方米的活动空间,每个畜栏的面积为6~12平方米。畜栏可以排式排列布局在具有屋顶的畜舍内,可以是单列式,也可是双列式,畜舍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为开放式、半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牧业》2014,(3):46-49
<正>一、犊牛培育关键技术1.建立舒适、合理的犊牛舍。(1)哺乳犊牛舍。犊牛出生后可以和母牛一起生活在产房中一段时间,但不宜提倡,更不能让犊牛直接吃母乳,应建设专门的哺乳犊牛舍。哺乳犊牛舍应具备如下功能:哺乳犊牛应当单独关养,防止犊牛相互吸吮、舔舐;在避免穿堂风的前提下,要保证空气的流动,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创造干燥、清洁的舒适环境。建议采用犊牛岛、隔离式犊牛舍等形式进行饲养,如图1~图3所示。(2)断奶犊牛舍。犊牛断奶后相互吸吮、舔舐的习惯逐渐减少,断奶犊牛可以分组饲养。将单独饲养了一段时间的犊牛圈养在一起会引起应激反应,他们不仅要相互学习适应,还必须掌握竞争饮水和采食的能力。因此断奶后的犊牛舍与哺乳犊牛舍基本相似,只不过是将4~6头体型大小接近的犊牛饲养在一起。断奶犊牛舍每头犊牛至少要有1.5~2.2平方米的活动空间,每个畜栏的面积为6~12平方米。畜栏可以排式排列布局在具有屋顶的畜舍内,可以是单列式,也可是双列式,畜舍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为开放式、半开  相似文献   

10.
<正>当犊牛初生期(7日龄)结束后,就可以从护仔栏转入犊牛舍,进入初生期后的饲养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哺喂常乳、补饲草料,并逐渐过渡到断奶,而以固体性饲料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1.
犊牛保育设施,是指犊牛出生后与母牛分开.为犊牛提供相对独立的生长环境的设施.即隔栏设施,也称犊牛保育栏。保育栏能够有效地将犊牛与母牛分割开来,既能达到较好的人工哺乳效果,又能够保证犊牛生长环境的卫生要求。实现防风保暖的目的。同时,由于保育栏的限制,犊牛间的接触减少,能够有效地减少犊牛疾病在犊牛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引起新疆石河子垦区多个牛场犊牛腹泻的原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课题组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致病菌分离鉴定、研制灭活疫苗并应用于生产等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与发病犊牛产毒性大肠杆菌菌毛抗原对应的灭活菌苗免疫产前怀孕母牛,通过初乳使犊牛获得抗感染被动免疫,是有效控制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有效措施之一;初生犊牛及时获得足够量的优质初乳是防止初生期病原感染的关键;改善犊牛舍内环境与卫生消毒,做好保暖、通风,地面清洁干燥,是新疆北疆地区冬春季控制犊牛腹泻与肺炎的必要措施。本研究建立的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可有效降低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对天津市郊区半开放式和联栋式犊牛舍环境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在每种类型犊牛舍中央纵轴上均匀选取三个测定点,每个点距离地面1.0 m,测定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和NH3浓度。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犊牛舍冬季一天平均气温低达4.4 ℃,不能满足犊牛正常生长需要;联栋式犊牛舍内空气质量好,气温较高,但舍内南北两侧温度差异较大,南侧一天平均气温在10 ℃左右,北侧只有6 ℃左右,应加强联栋式犊牛舍内北侧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当联栋式犊牛舍温度过低时,使用红外线灯可使舍内温度提高2~3 ℃。  相似文献   

14.
犊牛保育设施,是指在犊牛出生后与母牛分开,使用隔栏提供给犊牛一个相对独立环境的设施,也称犊牛保育栏。保育栏可以有效的保证犊牛与母牛分割开,既能达到较好的人工哺乳效果,又可以保证犊牛生长环境的卫生要求,起到防风保暖的效果。同时,由于犊牛间的接触减少,可以有效的减少犊牛疾病在犊牛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34.对初生犊必须加强卫生管理 初生犊,除护理好、喂足初乳外,加强卫生管理非常重要。其要点如下: (1)饲养人员应保持清洁,最好穿工作服,禁止吸烟。 (2)初生犊放入犊牛笼前,犊牛笼一定要清洗并用2%火碱水消毒,铺足垫草;犊牛入笼后笼内要保持干燥  相似文献   

16.
1初生犊牛的护理 初生犊牛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差,易受各种病菌的侵袭而引起疾病.所以犊牛应生在预先准备好的清洁、干燥柔软的垫草上,用消毒过的软布将犊牛口鼻周围黏液擦去以免窒息.一旦发生窒息,进行紧急救治.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犊牛死亡的原因,尤其是奶犊牛。这多与养殖户在犊牛接生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有关系。如果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1注意保暖搞好棚圈建设,我国北方冬春时间长,2011年冬季又经历了极寒天气,注意犊牛舍的保温、通风、光照,给犊牛创造  相似文献   

18.
许丽  张琴 《中国奶牛》2009,(7):61-61
牛毛虱病是一种通过体表直接接触感染的常见外寄生虫病.牛毛虱以牛体表被毛及表皮鳞片为食.2008年2月气温零下30多度,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对124头犊牛进行舍饲过冬,但由于犊牛舍面积小(共计148.45m2),犊牛密集饲养,畜舍及牛体卫生差.犊牛粪尿多使舍内湿度大,犊牛舍的防寒保暖、通风换气性能较差等多种原因,使犊牛发生牛毛虱病.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9.
1 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 初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缺乏免疫力,适应性差,易受各种不良环境影响而发病死亡,因此给初生犊牛创造适宜环境,加强犊牛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1 管理要点 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去口鼻粘液,避免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一旦窒息时,进行人工呼吸救治。擦干其身上的粘液,放置于铺有垫草的犊牛舍或犊牛厢内,以防受凉感冒。正常情况,母牛会自行舐干,不必人工帮助。冬季气温较低,最好帮助擦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