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蜂胶的保肝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基于此,对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机制及蜂胶和蜂胶活性成分对其防治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肝损伤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上期)2蜂胶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关于蜂胶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但蜂胶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目前蜂胶作为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信赖,如果对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强烈,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或者使正在服用的药物降低药效或者失效。动物实验表明,蜂胶中的CAPE,artepillinC,clerodane型双萜类物质能够预防胸、皮肤、肾和结肠肿瘤的发生。Scheller等(1989)认为蜂胶化合物和肿瘤化疗药物(博来霉素)两者无协同作用,却降低博来霉素的活性,增强肿瘤细胞对博来霉素的抵抗力,所以蜂胶与博来霉素不能同时应用在…  相似文献   

3.
蜂胶护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蜂胶对化学物质或其他因素致动物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不是蜂胶的某一种成分,而是多种活性成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长期饮酒、处于对肝脏有损害的工作环境或者是有慢性肝脏病变的人,长期服用蜂胶制品可以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将国外学者在蜂胶护肝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1 蜂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四氯化碳可致动物肝脏发生病变,肝脏的生化指标改变和组织病变。近年来研究表明,蜂胶对四氯化碳致动物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M ahran 等[1]研究发现,预先将不同浓度的水溶性蜂胶与肝细胞温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62-1966
为了阐明LPS诱导小鼠肝损伤过程中TLR4信号分子的变化,本试验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LPS,从形态学和肝功能指标变化判定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利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TLR4、IL-10、TNFα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肝窦不同程度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呈现点状、小片状或多灶性坏死;血液和肝脏中GPT和GOT的活性升高,升高幅度依赖LPS作用时间,提示成功建立了肝损伤模型;RT-PCR结果显示,LPS诱导肝组织TLR4、IL-10、TNFα表达增加,且具有时间依赖性,TLR4、IL-10在3h表达开始升高,12h达高峰,TNFα变化幅度不如TLR4、IL-10变化显著,提示TLR4、IL-10、TNFα的表达水平依赖于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红茂草异紫堇碱灌胃10 h,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16 h后测定小鼠肝指数、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变化。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异紫堇碱灌服10 h,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IL-1β、IL-2、INF-γ和TNF-α含量变化,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异紫堇碱给药组血清中AST、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NF-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红茂草异紫堇碱作用后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地减轻,高剂量的异紫堇碱(330.96 mg/kg)对肝组织的保护程度最为明显。说明红茂草异紫堇碱对实验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DLF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长柱金丝桃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和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白酒灌胃的方式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脏指数。结果表明:长柱金丝桃乙酸乙酯部位组能极显著抑制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长柱金丝桃正丁醇部位组能显著抑制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且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肝脏指数(P0.05);长柱金丝桃乙酸乙酯部位组能抑制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且能降低肝脏指数(P0.05)。说明长柱金丝桃提取物对CCl4和酒精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千世杨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0.2%CCl4植物油建立肝损伤模型,再给胃灌低、中、高剂量的千世杨药液,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含量,以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千世杨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P<0.05);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TP和ALB水平的降低,其中ALB达到显著水平(P<0.05)。低、中剂量的千世杨使小鼠肝匀浆中GSH-ST、ALP活性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GLU含量及中、高剂量组MDA含量均未出现统计学意义。说明千世杨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二)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北京香山,邮编:100093)黄文诚(接上期)二、蜂胶的生物学和药理活性人们使用蜂胶已有数千年之久,古埃及的祭司掌握着医药、化学和制木乃伊的方法,他们对蜂胶的防腐性已经有所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9.
蜂胶对糖尿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关于蜂胶防治糖尿病的报道较多,本文介绍了蜂胶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疗效,重点阐述了蜂胶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理:降血糖、修复受损胰岛、增强免疫功能、抗菌消炎、清除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环、保肝、供能、常量和微量元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探讨丹参对高铜日粮所引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能够通过调节肝内AST和ALT的活性改善铜中毒大鼠肝脏功能;通过降低肝内MDA含量,提高GSH、SOD和CAT活性,显著缓解肝内脂质过氧化所引起的肝损伤,从而起到保肝护肝的功效。通过对热应激蛋白HSP70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丹参可以下调肝内HSP70的合成,进而减少由高铜应激所引发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蜂胶研究进展:化学成分及植物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1,52(6):42-42
1、引言蜂胶是蜜蜂从植物采集的暗色粘性物质 ,混合上蜂蜡 ,用于它们蜂巢的建造。蜜蜂在蜂巢或巢穴的内壁涂上薄层的蜂胶 ,用于堵塞孔洞和裂缝 ,修理巢脾 ,加强巢脾薄的边缘。也用蜂胶做“防腐剂” ,包裹已经杀死但无法运出巢外的入侵者。蜂胶含有不使入侵者尸体腐败的物质 ,可降低蜂巢内细菌和霉菌的发生率。蜂胶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性以及其它有益的生物学活性 :抗炎症、抗肿瘤、局部麻醉、保肝、抗癌、调节免疫等等。因此 ,蜂胶作为一种大众药物 ,广泛地应用于民间医疗和蜂疗上 ,也被用于“生物化妆品”、“健康食品”以及其它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了牛膝水煎液对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将ICR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牛膝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4、2、1 g/kg)和联苯双酯对照组。试验结束时计算各组小鼠肝指数、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肝组织匀浆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分析了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灌胃牛膝水煎液可明显降低肝损伤所致血清ALT活性的异常升高,而提高了肝组织匀浆中GSH含量和SOD活性,并减轻了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但不能降低肝损伤所致肝指数和血清AST、NO的上升。提示牛膝水煎液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蜂胶的化学多样性及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胶是西方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粘液等再混合蜜蜂的舌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从远古时代。民间就把蜂胶作为一种药物来使用,直到今天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人们仍然用蜂胶治疗伤口、烧伤、烫伤、咽喉肿痛、胃溃疡等疾病。由于蜂胶在民问使用非常普遍,近30年来研究者对蜂胶的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发现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症、保肝、抗氧化、抗肿瘤等,而且蜂胶化学成分主要由蜜蜂采集的植物决定,因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所采集的蜂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5,(12):41-4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是蜂胶最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之一。蜂胶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是蜂胶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十多年来蜂胶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物质,以及蜂胶在破坏菌体细胞膜及细胞壁的完整性、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细菌毒力因子活性和其相关基因表达等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蜂胶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蜂胶和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HCT116)、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肝癌细胞(HepG-2B)、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25、50、100、200μg/mL)和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25、50、100、200μg/mL)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中国蜂胶和巴西蜂胶均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浓度的中国蜂胶细胞毒性比巴西蜂胶大。结论:中国蜂胶和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替代剂。  相似文献   

16.
蜂花粉抗化学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发现蜂花粉具有显著的保肝功效,国内外学者已对此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蜂花粉及活性成分对化学性肝损伤(四氯化碳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氨基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柴芪颗粒抗菌及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柴芪颗粒的保肝、体外抗菌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 氨基半乳糖(D 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柴芪颗粒(15、10、5 g/kg体重),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研究表明柴芪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 )及D 氨基半乳糖(D GalN)所引起的小鼠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减少了CCl4 肝损伤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体外试验有一定抑菌作用。可见柴芪颗粒具有抗菌、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中药成分的免疫增强活性及其作用效果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测定了黄芪多糖等9种中药成分对正常小鼠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并观察了这些中药成分对兔瘟组织灭活疫苗的增强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人参皂甙、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和蜂胶黄酮能显著增强伴刀豆球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兔抗体水平和延长抗体持续时间;板蓝根多糖能增强ConA和LPS的诱导活性,蜂胶多糖能促进ConA的诱导活性,黄芪皂甙和淫羊藿黄酮能促进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但它们都不能提高兔瘟组织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蜂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生物学活性和抗氧化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蜂胶抗氧化活性是蜂胶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主要介绍了近年来蜂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藏药五脉绿绒蒿对小白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五脉绿绒蒿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花生油(0.12%)方法制作染毒小鼠模型,醋氨酚造成小鼠肝坏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五脉绿绒蒿剂对模型动物进行干预性保护,测定不同实验组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并观察醋氨酚中毒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剂能降低模型小鼠ALT、AST活性,并能提高醋氨酚中毒的小鼠生存率,对模型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