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是浙江省海盐县主导产业,近年来大力发展稻菇生态循环模式,即利用稻草栽培蘑菇,将蘑菇菌渣用作水稻有机肥,使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农业生产循环可持续发展。现对稻菇生态循环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宣县“稻-稻-菇”生产实践,建立“稻-稻-菇”生态循环技术模式。该模式以水稻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使双季稻和蘑菇生产的两个相对独立单元,发展为“早稻+晚稻+(双孢)蘑菇”的周年循环生产的全新生产模式,其技术核心是生产季节的有机链接和高效的稻田地棚式蘑菇栽培。该模式的成功建立和应用,实现了双季稻和蘑菇双丰收,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该模式的生产季节要求和技术要点,并对该模式的生产效益和应用前景作出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稻—菇轮作栽培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露天栽培双孢蘑菇是近几年在我国四川、湖北等省出现的一种新的"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据初步统计,2007年湖北安陆市的稻田栽培双孢蘑菇面积已发展到近400亩,笔者对这种稻田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及出菇现场情况进行了考查,以下就稻-菇轮作栽培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于稻秸秆资源丰富的中国南方地区工厂化生产栽培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和育种的亲本菌株,比较了AS2796、W192、W2000、8301、8302、J5、A15共7个双孢蘑菇菌株分别在稻秸秆为主要培养基质和麦秸秆为主要培养基质的条件下的出菇时间和产量等方面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在稻秸秆基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双孢蘑菇菌株W2000、W192和J5出菇最早,A15出菇最慢;白色菌株8301产量最高,棕色菌株8302和J5产量最低; 8302、W192和AS2796菇型较好、菌盖较厚,8302和J5菇质最好。综合分析认为,白色菌株8301、W2000和W192是较为适合的栽培菌株和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多年的稻菇轮作种植经验,从水稻栽培和蘑菇栽培两个方面介绍了稻菇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希望能为广大种植能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稻茬田栽培蘑菇,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新课题,是种植业增加经济收入,发展粮、菇生产的一条新途径。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7.
稻菇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国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1):26-27,14
稻菇高效栽培技术采用种稻后稻草种菇,菌渣还田,充分利用稻田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2007年广西全州县绍水镇豆家底村稻菇高效栽培示范点,连片种植8.6hm^2超级稻Y两优1号,秋冬种蘑菇3.2万m^2.稻菇栽培模式共增收280410元.示范点人均纯增收801元。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滨海稻区拥有丰富的稻田资源,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进行小棚栽培蘑菇,通过水稻品种的筛选、平菇品种的引进以及种植技术、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出适宜滨海区稻菇轮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这种稻菇轮作模式延长了稻田种植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仅能满足滨海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高品位蔬菜的需求,更有利于沿海盐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盐碱地高效利用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探索一条新途径,为滨海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探索出一  相似文献   

9.
浙江温岭县栽培蘑菇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以往一直采用大床栽培、平面出菇的传统技术。这种传统栽培技术产量较低,又不稳定。近年求该县菇农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技术——垅条栽培、立体出菇技术,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垅条栽培比大床栽培出菇面积增加80%,而且省工、省料、质量好、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节省成本2781元,一级标准菇可增加10~20%,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产菇量达4.5公斤,比传统的大床栽培平均增产50%。蘑菇垅条栽培,是改平面出菇为立体出菇的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技术,菇床外形成垅条或立体梯形,  相似文献   

10.
蘑菇栽培可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减少农村环境污染,菌渣还是高效生物肥料,可用来生产有机食品,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良资源。大棚栽培蘑菇,空气、湿度、温度易于控制,极易夺得高产,实践证明,采用下述菇棚设计与栽培工艺,每平方米秋冬两季可产鲜蘑菇11~13千克。  相似文献   

11.
蘑菇废料包括蘑菇覆土和废菇料,它是蘑菇栽培的废弃物,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钾素营养分,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钾素再利用的好资源.我市是蘑菇生产重要基地之一,蘑菇年栽培面积超过500万m2,可提供蘑菇覆土20多万m3和废菇料4万多t.本试验旨在探讨含钾丰富的蘑菇覆土和废菇料在中低产田对中稻的增产效应,为两系中稻推广施用蘑菇覆土和废菇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河北省邢台县农业局利用山区丰富的玉米芯、牛粪等资源,在周边农村开展双孢菇栽培,建造40米×9米规格的蘑菇大棚投资约10万元,年产双孢菇1.5万公斤以上,产品销往河北、北京、浙江、福建、山东等地,每公斤售价6.0~6.5元,每棚产值近1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下面将邢台县双孢菇栽培关健技术介绍如下:一、菇棚的建造种植双孢菇以建设房屋式标准化菇棚为宜,菇棚为东西走向,菇棚间距  相似文献   

13.
对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基质的非麦粒蘑菇栽培种进行出菇试验,以麦粒菌种为对照,比较菌种吃料、爬土、纽结时间及产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非麦粒基质蘑菇栽培种在蘑菇堆肥上的表现正常,产量与麦粒菌种相当。  相似文献   

14.
施兴凤 《北京农业》2007,(21):23-24
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在贵州省温凉地区采用旧房或烤烟房经改造后栽培秋菇,或用塑料中棚、小棚栽培秋菇,效益好。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对温凉地区双孢蘑菇秋菇生产技术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正> 榆黄蘑菇又叫金顶蘑菇、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原产于东北,近年来,我们通过在露天栽培,认为它不仅品质好,而且生活力强,出菇整齐,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于农村在露天进行大面积栽培。一、菇床的建造:菇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长6米,宽0.8—1米,深35厘米为宜。床底成龟背形。如果是座北向南的菇床,北端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高山台地双孢蘑菇错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市售的双孢蘑菇和高温蘑菇上市季节分别为10月上中旬至次年4月和6月至8月,9月份双孢蘑菇尚未上市,高温蘑菇已基本结束。因此,9月仍然是鲜蘑菇市场的淡季,市场价格高,栽培效益好。“长三角”地区利用高山台地夏季冷凉气候条件,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双孢蘑菇错时高效栽培,出菇期提前到9月初,与低海拔地区栽培相比可提早20-30d,主要包括菇棚设计、栽培适期、发菌管理技术和出菇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稻麦秸秆室外栽培蘑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稻麦秸秆室外栽培蘑菇技术,主要包括培育料准备、大堆通气发酵、栽培场地选择与三角棚搭建、消毒与播种、覆土及出菇前管理、出菇管理、采菇后形成的下脚料再利用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夏邑县自1999年从福建漳州引进利用菇房发展立体棚架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技术以来,结合当地气候、资源等特点,在生产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栽培技术,形成独具夏邑特色的"一料双菇"栽培模式,即利用稻草/麦秸种植草菇,草菇废料结合麦秸发酵后再种植双孢蘑菇。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节约原料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一、栽培季节根据夏邑县当地气候条件,栽培草  相似文献   

20.
蘑菇栽培后自第一潮菇的原基发生至栽培料清除是蘑菇的产菇期。云南蘑菇栽培的产菇期多为11月~翌年4月。此期科学有效的管理是蘑菇优质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