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油料作物油脂合成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饲料蛋白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提高油料作物油脂含量、改善种子油品质是目前油料作物改良的主要目标.基因工程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对种子油生物合成途径的全面认识,文中分析了种子油和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举例说明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种子油及脂肪酸含量所涉及到的关键基因及其研究进展,为油料作物高油育种及种子油改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节、幼胚、胚尖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周期长,而发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具有转化效率高、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花生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但低效的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严重制约着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花生品种的研究,该研究旨在利用嫁接的方法提高花生再生和转化苗的成活率,缩短再生周期.[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劈接、斜接、插接的方法将再生和转化的花生苗嫁接到实生花生砧木上.[研究结果]利用嫁接技术将组培苗或转基因苗嫁接到实生苗砧木上,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达到700%~100%,远远高于转基因幼苗直接诱导生根移栽的成活率.[主要结论]实验证明,嫁接可提高花生再生和转化苗的成活率,可广泛应用于花生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传统油料作物种植耕地受限,在植物营养器官内合成和储存油脂已成为新的全球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在植物营养器官中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调控参与种子中油脂合成的相关基因,会有效提升其甘油三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LEAFY COTYLEDON 2(LEC2)是具有B3结构域的DNA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参与调控胚胎发生、种子储藏蛋白合成、脂肪酸代谢等重要生物学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都选择该转录因子作为改造植物营养组织产油的关键因子,笔者对上述研究作了简要的综述,并探讨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本文可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调控植物营养器官内的油脂含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作为世界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强、耐贫瘠等优良特性。随着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向日葵用途的日益扩大,耐旱耐盐、抗虫抗病、提高品质已成为向日葵育种的更高目标,但这些目标通过传统育种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而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的分子育种,为培育和改良向日葵新品种提供了一条便捷和实用的途径。对过去20多年来,向日葵的体外再生、遗传转化、转基因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综述,分析了目前向日葵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甜菜基因工程是目前甜菜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和转基因技术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甜菜新品种(系)。从植物基因工程在甜菜中的应用、转基因研究方法、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对甜菜基因工程研究的近期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转基因甜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验证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基因工程化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方法]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pCPN230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PNRAD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子叶节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H1 65,获得转基因植株,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CR、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在RNA水平获得表达,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到转基因油菜叶片中γ-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证明目的基因获得功能表达.同样,用改变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的基因RAD6-1所构建的转基因酵母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而且各种目的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提高.[结论]初步建立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基因工程化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方法】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pCPN230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PNRAD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子叶节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H165,获得转基因植株,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CR、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在RNA水平获得表达,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到转基因油菜叶片中γ-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证明目的基因获得功能表达。同样,用改变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的基因RAD6-1所构建的转基因酵母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而且各种目的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提高。【结论】初步建立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9.
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过氧化氢酶是生物体内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其功能是催化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过氧化氢的毒害。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存在过氧化氢酶。在植物中过氧化氢酶主要清除光呼吸、线粒体电子传递以及脂肪酸β-氧化等过程中产生的H2O2。本文主要介绍了过氧化氢酶的生理功能,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论述了过氧化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转基因遗传改良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自1992年第1例转基因小麦问世以来,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主要对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小麦遗传改良(如改善品质、提高抗病虫性、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以及抗穗发芽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在关注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科学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社会公众也日益关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2个方面。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保障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针对第一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研发状况以及转基因安全法规和管理机构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艳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324-8326
回顾了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的历程,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特性和潜在的风险,并对未来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与商品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是转基因作物生产和推广的前提,全面了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对于指导当前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实施以来的数据为依据,全面分析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中使用的基因、改变的性状、转化方法和推广的面积等参数标准,试图阐明当前转基因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当前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成果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最大的成果就是转基因作物,本文从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几个问题出发,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利用价值及其安全性的分析,认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可持续发展及其食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转Bt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人们对转基因作物释放后潜在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转Bt基因作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或植株残体的形式将Bt蛋白释放到土壤中,残留的Bt蛋白在富集的过程中有可能对土壤生态环境中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等造成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因不同的Bt作物和不同的土壤环境而不尽相同。商业化转Bt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可能影响仍需要在不同生态区开展长期定位检测和评价。本文对转Bt基因作物的发展及其种植和秸秆降解过程中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为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国内外转Bt基因作物在土壤中降解特性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土壤有机、无机组分与毒素蛋白的关系,阐明了转基因毒素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影响因素,揭示了转Bt基因作物在土壤中降解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颖  王颖  韩成贵 《农学学报》2022,12(10):44-50
针对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改良中的应用,笔者简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回顾了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品种改良中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及品质改良中的主要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可以更好地了解转基因植物,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回顾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两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转基因植物产业化以及规范政策和管理现状,包括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