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物质颗粒燃料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欧盟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CEN/TC 335)试验检测了中国和瑞典典型的10种生物质颗粒燃料,重点对中国的秸秆类颗粒燃料与瑞典的木质颗粒进行了对比,并分析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瑞两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都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瑞典木质颗粒具有较高的性能参数;中国的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发热量比瑞典木质颗粒低20.9%,挥发分低,燃烧后灰渣中的硅含量高20%,灰熔点低,燃烧后灰分多,易结渣,对燃烧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颗粒燃料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欧盟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CEN/TC 335)试验检测了中国和瑞典典型的10种生物质颗粒燃料,重点对中国的秸秆类颗粒燃料与瑞典的木质颗粒进行了对比,并分析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瑞两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都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瑞典木质颗粒具有较高的性能参数;中国的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发热量比瑞典木质颗粒低20.9%,挥发分低,燃烧后灰渣中的硅含量高20%,灰熔点低,燃烧后灰分多,易结渣,对燃烧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抗结渣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燃烧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秸秆类生物质颗粒燃料灰含量高、灰熔点低而导致燃烧过程中易结渣、燃烧器易熄火、燃烧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多级配风原理,设计出高效双层燃烧筒装置,实现三级配风,同时研究了螺旋清灰破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采用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和落叶松木质颗粒燃料进行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燃烧器的多级配风结构和破渣清灰机构设计合理,燃烧效率达到91%,能够有效地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排出,结渣率明显下降,实现了连续稳定燃烧。与瑞典PX-20型燃烧器相比,以玉米秸秆颗粒为燃料时,本燃烧器燃烧效率提高了9%、结渣率降低了25.94%,燃料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压力和温度是影响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品质的重要工艺参数。为此,在湿度12%、粉碎机筛眼直径2 mm、压力4.5 k N的条件下,研究温度为8 0℃、9 0℃、1 0 0℃、1 1 0℃、1 2 0℃对菌苞、木屑和烟秆3种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品质的影响;在湿度12%、粉碎机筛眼直径2 mm、温度100℃的条件下,研究了压力为1.5、3、4.5、6、7.5 k N下对以上3种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品质的影响;最后,通过对3种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后的密度与径向抗压力进行对比分析,找到3种生物质颗粒材料成型品质达到最佳时所需的温度和压力,为不同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辊式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性能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模辊式成型机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过程中存在能耗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成型机模辊间隙、主轴转速和模孔直径等参数对生产率、吨燃料能耗、颗粒燃料的成型率、机械耐久性和颗粒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模辊间隙仅对成型率有影响,间隙为0.2mm最优。吨燃料能耗和颗粒密度随主轴转速增大而减小;模孔直径大,生产率高,吨燃料能耗低,颗粒密度小;为保证生产率,主轴转速应大于等于160r/min。不同因素试验,颗粒燃料的成型率大于95%,机械耐久性大于96%,均符合生物质颗粒燃料要求。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原料持续供应条件下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大兴某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厂为例,研究了不同季节供应的玉米秸秆、花生壳、木屑3种生物质原料物理和热化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屑的全水分质量分数较高,超过40%,花生壳和玉米秸秆为10%左右,不同种类原料的堆积密度、流动特性、发热量、灰分、挥发分等特性有一定差异.木屑的堆积密度较大,挥发分含量较高,灰分含量较低.木屑和花生壳的干燥基发热量较玉米秸秆高,但由于木屑的水分过高导致其收到基发热量较低.不同季节的同类原料理化特性也有差异,特别是水分、发热量、灰分差异显著.全水分含量随当地气候条件而变化,6月份之后,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木屑的干燥基发热量分别降低约7%、3.5%和5%.因此,在生物质原料储藏、运输、压缩成型等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种类原料堆积密度、流动特性等物理特性的差异,而生物质原料的燃烧过程,不仅涉及不同种类原料的差异,还应考虑不同季节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葵花在北方有广袤的种植面积其秸秆纤维强度高、油性好,适于制作固体燃料。为提高燃料成型效果,降低储运过程中燃料损耗率,采用田口法优化成型工艺参数,提高燃料品质;试验模拟储藏环境研究储藏湿度对燃料表面形貌、密度、全水分以及磨损率的影响,确定储藏条件。以LBT-5024型振动台模拟运输振动状况,研究燃料包装材料和运输振动频率对葵花秸秆固体燃料振动后质量缺损的影响,确定最佳包装材料以及合理的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葵花秸秆固体燃料成型工艺参数对密度的贡献率分别为含水率59.26 %、温度1.59 %、压力32.96 %以及粒径0.59 %,最佳工艺组合是含水率9 %、温度110 ℃、压力120 MPa、粒径0.16~0.63 mm,为保证固体燃料的物理品质符合使用要求,储藏湿度应低于60RH,包装材料的选择为铁箱>木箱>蛇皮袋>纸箱,运输过程中应将振动频率控制在2Hz左右。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和木质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原料在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上,采用罐采样-GC/MS采集方法,研究分析了燃烧后烟气中的VOCs排放系数和组分,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的VOCs排放系数分别为0.447、1.111、0.601、0.104 g/kg,与散烧秸秆相比,成型燃料的VOCs排放系数仅为其50%;燃烧后VOCs排放组分占比最大的为卤代烃和酮,分别为49.8%和36.1%;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VOCs排放总的臭氧生成潜势(以O3计)分别为4.792、25.737、9.598、4.502 g/kg,臭氧生成潜势比较高的化合物依次为:苯系物、酮、烯烃和卤代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秸秆类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结渣问题,通过在玉米秸秆中分别添加4种添加剂,对其结渣率、灰熔融特性、燃料特性等开展试验研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3%的MgCO3、CaCO3、Al2O3添加剂均可有效改善结渣效果,其中MgCO3的抗结渣效果最好,结渣率近似为零;CaCO3添加剂结渣率低于10%,抗结渣效果性价比最高。同时,添加添加剂对燃料的燃烧性能无明显影响。这为解决玉米秸秆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结渣问题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于磊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S1):350-357
以作物秸秆为原料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燃烧热效率高等优点,可以用来替代煤炭作为农村家庭生活炊事与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但生物质颗粒燃烧会排放较多的氮氧化物,目前生物质脱氮一般应用于大型工业炉内,农村家用的生物质锅炉基本没有氮氧化物处理装置。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所设计秸秆成型燃料专用炉具的结构和关键燃烧技术,对玉米秸秆成型燃料进行燃烧试验研究。采用KM9106型烟气分析仪测量燃烧时烟气中NO、NO2和烟气氧含量。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二次风的风量比例、进气位置、充气角度,在炉具内形成不同的风压射流,以强化热质传递,确保燃尽效果,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二次风量比例为3∶1、扰流形成的风压射流配送二次风时,秸秆成型燃料烧温度最高,燃烧充分,满足高效清洁燃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DL104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试验装置,采用静态法分别测得香菜在温度为25℃和35℃、相对湿度为1 0%~9 5%范围内的解吸和吸湿平衡含水率数据,绘制了相应的香菜解吸和吸湿等温线,分析了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对香菜平衡含水率的影响,确定了香菜干制品的安全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香菜的平衡含水率存在吸湿"滞后"现象;环境相对湿度比温度对香菜平衡含水率的影响更大;当香菜样品干基含水率大于50%时,出现霉变现象;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时,霉变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2.
白腐菌降解玉米秸秆条件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白腐菌对木质素的独特降解能力和玉米秸秆在制取燃料乙醇方面的应用,对白腐菌降解玉米秸秆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较好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玉米秸秆为5g,酒石酸铵为1 g/L,pH值为4.5,微量元素的体积为15mL, VB1的质量为100ug, 吐温80的质量浓度为0.01%,最佳诱导剂是二甲苯胺,表面活性剂是吐温80,最佳通气状况是用4层纱布封口.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玉米秸秆的组分成分特点,探讨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的机理,以及玉米秸秆预处理、水解、发酵丁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工艺进行比较,以便为玉米秸秆原料制取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的搂集清理工作劳动密集度高且费时,如果雨天没有及时收获,很容易导致秸秆的变质[1].现阶段玉米秸秆基本上由搂草机搂集,由于作物和耕种方式的不同,引进国外的搂草机存在适应性问题,且搂草机搂集的玉米秸秆含土量大、漏搂率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多参数可调节的指盘搂草机实验台,在满足搂草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5.
稻谷收获、干燥和储藏是收获后处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是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国策,这三个环节不是独立事项,互有关联,前者影响后者。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生产者不在最佳时期收获水稻,少部分割晒提早收获,大部分为好脱粒而在完熟初期后期收获,北方还有在下霜后收获;南方稻谷干燥前在场地上堆放,时间一长就会霉变和腐烂;稻谷常温通风储藏,高温高湿天气易使仓内稻谷发热、结顶、病虫害等。这些传统的方式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稻谷损失和营养损失。所以本文重点对我国稻谷收获、干燥和储藏三个环节的现存问题和节粮减损的具体措施,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法,供研究探讨和逐步实施,以促进三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使稻谷的损失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玉米秸秆收储、利用难及现有秸秆收获机械可靠性低、适应性差等问题,从切割揉碎打捆理论与试验研究角度,探明秸秆切割揉碎打捆作业技术。设计了一种对田间直立、铺放或散状整株玉米秸秆可一次性完成切割、揉碎、输送和打捆作业的牵引式玉米秸秆切割揉碎方捆打捆机。对牵引架、切割揉碎装置、网筛式物料导流装置和压缩打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开展了样机试制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样机破节揉碎率91.3%,成捆率99.0%,秸秆捆密度167 kg/m3,规则秸秆捆率95.6%,秸秆捆抗摔率93.5%,样机作业性能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研究成果实现了直立、铺放或散状整株玉米秸秆切割、揉碎和打捆一体化技术融合,可为秸秆打捆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驱动链式、驱动圆盘式和带状旋耕式3种小麦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具有不同性能和适应性.通过田间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装有不同防堵装置的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性、土壤扰动量、单位油耗、返青期小麦苗情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3种防堵装置在不同秸秆覆盖量的免耕地均能满足通过性要求,但在100%秸秆覆盖量情况下,带状旋耕式防堵装置通过性最好,驱动链式和驱动圆盘式防堵装置存在轻微堵塞;在土壤扰动量、单位油耗、小麦返青期苗情以及产量上,驱动链式防堵装置效果要优于驱动圆盘式防堵装置和带状旋耕式防堵装置.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和玉米秸秆一年两季种植模式为例,调研现有运行的收储站点,按照秸秆原料供应时间、数量、收储成本和收储便利性选择站点常用设备、场地,估算站点的投资、占地面积和收储覆盖半径范围,并以此来建议收储站点最适宜的收储规模,圆捆以≤4 000 t/年为主,方捆以≤7 000 t/年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