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3,(12):20-20
冬季来临,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河蟹就很少摄食或不摄食,蜇伏在池埂或池底洞穴中,处于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很少活动。为了使河蟹能够安全越冬,除了改善河蟹越冬的池塘环境外,还有必要加强河蟹越冬管理和制订提高河蟹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秋末,当水温降到10℃下时,河蟹的摄食量大减或停止摄食;当水温降到5℃以下时,河蟹开始潜伏在池埂或池底的洞穴中,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待翌年春天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河蟹才出来活动。当年蟹苗养到秋末如未达到商品规格就需要继续越冬。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如管理不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要做好越冬管理。1 越冬前加强饲养管理 河蟹在越冬期尽管代谢水平很低,但仍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其能量来源主要靠体内积蓄的脂肪和蛋白质。如果越冬前河蟹的  相似文献   

3.
河蟹安全越冬措施冬季来临,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河蟹就很少摄食或不摄食潜伏在池埂或池底洞穴中,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很少活动。为了使河蟹能够安全越冬,提高河蟹越冬成活率,特提出如下措施:一要加强河蟹越冬前的饲养管理。在漫长的冬季,河蟹往往抵抗不了冷...  相似文献   

4.
鳖又称甲鱼,是变温动物,喜欢温暖环境,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鳖的摄食生长水温范围是20~35℃,以30℃为最适温度。20℃以下食欲降低,15℃便停止摄食,行动呆滞,10~12℃鳖进入休眠状态,这时的鳖便寻找水底较厚的泥沙处潜藏其中不食不动。当水温上升到15℃,鳖苏醒,开始摄食活动;28  相似文献   

5.
巴西龟习性活跃,喜欢生活在水中,不怕人,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32℃,最佳生长水温在25~30℃之间.20℃以下时摄食减少,活动较不活跃;15℃以下时基本停止摄食;10℃以下活动明显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6.
崔利军 《齐鲁渔业》2020,37(1):35-36
黄鳝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28℃,在28℃以上时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而水温降到10℃时,黄鳝进入休眠状态。一般当年11月至次年2月是黄鳝的越冬期,必须加强管理,使其顺利越冬。常见的越冬方法有以下几种:1水中越冬黄鳝水中越冬,鳝池的进水缓冲坑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保持池底不结冰,黄鳝可潜入池底洞穴深处越冬。若气温短期升高,黄鳝白天还可出洞呼吸或捕食。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黄鳝就停止摄食,入穴冬眠。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状态下,锯缘青蟹在水温低于16℃时,每日活动时间缩短,摄食量明显减少,当水温12~14℃,开始挖洞穴居;水温降至7℃,入洞穴,进入休眠状态。浙江省三门县青蟹越冬除自然池塘越冬外,人工设施下控制水温越冬,在青蟹出售之前的一段时期,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之很快长肥的过程。通常指把已交配的雌蟹经过较短时间强化培育,使其卵巢完全成熟,成为膏蟹;或  相似文献   

8.
一、摄食越冬期间,冰下水温一般为1-4℃,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大多数养殖鱼类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草食性鱼类在越冬水体内有天然铒料条件下,可少量摄食,其肠管充塞度一般在2-3级,其他鲤科鱼类在越冬期间一般很少摄食,越冬期肠内含物多为有机碎屑、藻类、水草、底栖生物及泥沙等。有些肉食性鱼类仍然摄食,如鲶鱼、怀  相似文献   

9.
从能量角度谈鲤鱼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地区进入10月、下旬水温10℃以下的低温期,鲤鱼的摄食就不活泼。当水温达到7℃时,鲤鱼就不再摄食,停止给饵。  相似文献   

10.
对南隍岛近海网箱6个月的水温监测和对3个重复网箱内许氏平鲉的日摄食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在水温15~20℃时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水温>20℃或<15℃时摄食量、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当水温<10℃时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急速下降,水温<7℃后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极低;许氏平鲉在水温<24...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水温时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对圆斑星鲽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圆斑星鲽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适宜水温条件下的5倍.圆斑星鲽的适宜摄食温度为15~24℃,最佳摄食温度为18~21℃,每天的平均摄食率为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18℃或>21℃时,摄食量开始迅速下降,到了12℃时,摄食率比最高时下降了80%左右,6℃时几乎不摄食.2~26℃水温是圆斑星鲽养殖生产的安全上下限.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2006,(12):73-73
黄鳝越冬有哪些方法?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低至10℃以下时,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层打开防止黄鳝缺氧。2.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水温对不同规格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摄食和生长的影响,采用自制饲料在不同温度(6℃、10℃、14℃、18℃和22℃)下对小(7 g)、中(68 g)、大(169 g)三种规格的细鳞鲑进行饲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细鳞鲑在18℃时获得最大摄食率,中规格细鳞鲑在14℃和18℃获得最大摄食率,而大规格细鳞鲑在14℃时获得最大摄食率(P0.05)。小、中规格细鳞鲑在14℃和18℃时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而大规格细鳞鲑特定生长率在14℃时有最大值(P0.05)。相同水温条件下,细鳞鲑的最大摄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特定生长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鱼体能值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最大摄食率(C_(max))的影响可以用下式模拟:lnC_(max)=–6.8282+1.1603ln W+0.3729T–0.0095T~2–0.0157Tln W;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湿重特定生长率(SGR_w,%/d)的影响可用下式拟合:ln SGRw=–1.9390–0.2184ln W+0.4376T–0.0147T~2,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能值E_t(k J/fish)的影响可用如下方程进行较好拟合:ln Et=1.0012+1.2070ln W–0.0002T~2–0.0021Tln W。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最大摄食率和鱼体能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湿重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细鳞鲑养殖的适宜水温范围是14~18℃。  相似文献   

14.
条石鲷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名贵海水鱼类,养殖前景广阔。条石鲷生存水温为6~32℃,最适生长水温为18~26℃,水温高于10℃时正常摄食,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养殖16~18个月可达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15.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以下时,鱼类将很少或停止摄食,活动减弱,新陈代谢减缓,生长基本停滞,进入越冬时期。对于幼小的鱼种,这时要切实做好并塘越冬,以提高越冬鱼种的体质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水温环境中(5~25℃)多棘海盘车(4~8 cm)对菲律宾蛤仔(20~40 mm)的摄食选择性,本实验利用饵料收益率、摄食规格选择性、摄食量与摄食率等指数,分析了温度、多棘海盘车规格及饵料规格对多棘海盘车摄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下,捕食者及被捕食者规格对饵料收益率影响显著,温度对饵料收益率影响不显著;根据饵料收益模型,4种规格多棘海盘车依次在摄食20、23、30和35 mm蛤仔时的饵料收益率最大,收益率分别为0.62、0.70、0.83、0.94 mg/min;5~15℃条件下,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大,15℃为多棘海盘车摄食蛤仔的最适水温,此时5~8 cm多棘海盘车摄食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37、0.45和0.54 g/d,之后随水温升高摄食量减小;摄食率昼夜差异显著,夜间显著高于白天;青岛近海5—6月的水温(13~18℃)为蛤仔春季繁殖的适宜水温,也是多棘海盘车最适生长和摄食温度,此时应加强对多棘海盘车的防治和清除。  相似文献   

17.
彭湛峰 《齐鲁渔业》2008,25(4):39-39
1 黄鳝生长最适水温23—25℃,水温降至10℃时钻泥冬眠水温高于30℃时停止摄食。繁殖水温23~26℃。  相似文献   

18.
我县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冰期长,给鱼类越冬造成很大困难.当水温下降到7-10℃以下时,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就会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在结冰情况下,不冻水层温度为1-4℃左右,这些鱼类基本不摄食,新陈代谢减缓,停止生长.这时如果不加强越冬管理,就会造成鱼类死亡,从而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认真搞好鱼类安全越冬工作,已成为发展我县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提高越冬鱼成活率呢?  相似文献   

19.
刺参休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刺参休眠的临界温度及其休眠期间体特征的变化情况.试验在室内育苗车间和室外刺参养殖池塘同时进行,室内水温人工调控,池塘水温为自然水温,试验选择体质量为<0.5 g、0.5~1.0 g、2~3 g、5~10g、30~50 g和100~200 g等6种规格的刺参苗种作为试验对象;室内试验,通过人工控制水温,观察体质量为<0.5 g和0.5~1.0 g两种规格刺参的摄食情况;室外试验主要根据自然水温的变化,观察不同水温阶段体质量为2~3 g、5~10 g、30~50 g、100~200 g等4种规格刺参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体质量<10 g的刺参未进入夏眠,体质量>30 g的刺参当水温升到>22℃时,逐渐进入夏眠,冬季当水温降到<1℃时,刺参逐渐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影响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ns punctatus)在一个生长季节里不能达到上市规格,因此该鱼必须越冬养殖。秋季,水温降到15—22℃时,斑点叉尾鮰摄食力就显著下降,而且直至翌年春季水温达12℃后才重新摄食(Randolph与Clements,1979)。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