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奶牛乳和血中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抗体检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给妊娠后期奶牛免疫,使之产生抗这两种病原的抗体,定期采血和乳,分别用试管凝集反应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抗体,并比较血和乳中抗体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说明:奶牛在未免疫情况下,只在初乳中才能检出抗体;在人工免疫情况下,在初乳和近2个月的常乳中均可检测到抗体,但乳中抗体比血中抗体低2个滴度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本实验室制备的4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家兔和牦牛初次和再次倍量接种均是安全的,皮下和肌肉接种也是安全的.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当免疫机体体内抗体效价达到1:128时,即可产生可靠的免疫力,抵抗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攻击.家兔对免疫攻毒保护率为80%,牦牛保护率为95%.说明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对于预防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痢是带有肠上皮细胞吸着素和能生产肠毒素(Ent)的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下痢病。近几年来,通过对肠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开始应用 K_(88)疫苗免疫怀孕母猪,使初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对黄痢的被动免疫。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培养特性、形态染色、鞭毛检查、血凝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抗原性、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同时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种C83907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可形成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类型的菌落,在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上无溶血现象;具有运动性,对家兔红细胞表现出强凝集,而对牦牛、绵羊、马、鸡、猪、鸭的红细胞不凝集,能发酵大多数糖类;其0抗原血清型为026、0142、0148和0158混合型;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物对家兔具有致病性,用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油乳剂疫苗2次免疫家兔14 d后检测抗体效价,抗体效价≥2<8>.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鸡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2血甭型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对15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以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免疫后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周后可监出抗体,2-3周抗体达到高峰,抗体可持续10周左右,抵抗同型大肠杆菌攻毒的最低抗体滴度为1:16-1:32,免疫保护期可达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在牛比较多见,在乳用家畜中愈来愈引起兽医的关注.80%的乳房炎病例是由该群病原体所致。已报导与牛乳房炎有关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多种血清型。但是,在印度与这种情况有关的是特定的血清型,还是广泛的血清型尚不清楚。本通讯提供印度牛乳房炎有关的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的一些资料。本研究所用的565份乳样是采集于旁遮普州有组织的乳用畜群,患有临床和亚临床乳房炎的乳牛和水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动物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了轮状病毒SA11株的外壳蛋白VP4,并测定了该纯化产物免疫豚鼠后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轮状病毒VP4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VP4纯度为80%,与弗氏佐剂混合接种豚鼠后,所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500。  相似文献   

8.
获得高浓度特异抗体母牛的免疫法在防治犊牛传染病(在犊牛中广泛流行的细小病毒、齿冠状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埃希氏菌病)的工作中,提高其特殊防治措施的效果是一个新课题。本试验的目的是深入研究对有价值的怀孕和泌乳母牛免疫方案,以使在初乳和常乳中最大限量的积...  相似文献   

9.
作者制备了3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蜂胶疫苗。制备了蜂胶佐剂和培养基,进行了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培养、纯粹检验、活菌计数、灭活及无菌检验,配苗、分装及成品检验。3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蜂胶疫苗无菌检验为阴性;物理性状检验为:静置后上层是乳黄色液体,下层为土黄色沉淀,振荡后呈均匀混浊液;经家兔安全检验结果为安全;经家兔效力试验,免疫后家兔抗体效价≥12.709lg2,对家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蜂胶疫苗经防冻试验证明,随着蜂胶含量的增高,防冻效果越好。本试验为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9株人肠道病原菌(包括埃希氏菌属3株、杀门菌属3株、志贺菌属3株)作为免疫原制成混合疫苗,对怀孕奶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菌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犊牛饲喂试验表明,免疫乳对犊牛的肠道疾病的发生起到了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从而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这是由于免疫乳中特异性抗体IgG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细菌耐药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大肠埃希氏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大肠埃希氏菌染色体中存在多重耐药操纵子(maroperon),该操纵子编码的蛋白产物MarA可通过对数个远程基因的调控,影响大肠埃希氏菌细胞膜通透性、主动外排泵系统,形成大肠埃希氏菌  相似文献   

12.
应用间接ELISA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um parvum)子孢子表面抗原CPl5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间接ELISA。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大肠埃希氏菌CPl5抗原包被量为1μg/孔,用100mL/L的兔血清进行封闭,以正常大肠埃希氏菌裂解上清液稀释待检血清。试验结果表明,应用CPl5重组蛋白作为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抗原具有特异性高、抗原易纯化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畜禽粪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及耐药状况,采用建立的畜禽粪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对山东省内牛粪污、猪粪、鸡粪、鸭粪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进而对检测阳性样品进行分离,并对药敏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株进行耐药基因预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检测畜禽粪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重复性好,特异性高。从80份畜禽粪污样品中分离到的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耐药;34株大肠埃希氏菌对氟苯尼考、利福平的耐药比例高于50%,高于25%以上的还有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异噁唑、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呋;耐药基因预测结果显示,鸡粪、鸭粪、牛粪和猪粪中的4株大肠埃希氏菌分别携带10、8、20和15种耐药基因;鸡粪中的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11种耐药基因。说明山东地区畜禽粪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状况严峻,菌株普遍多重耐药,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4.
某牧场母牛产后发生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乳汁中带血等症状,发病牛衰竭死亡,针对此种情况,采取病死牛的心脏、肝脏、子宫、乳汁等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对其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还对牛的饮用水进行细菌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沙雷氏菌和产色葡萄球菌。在毒力基因检测试验中,从病料及饮用水分离出的20株大肠埃希氏菌中有3株携有毒力基因hlyA、STb、F17。致病性试验显示,在分离出的8株大肠埃希氏菌中4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分离出的沙雷氏菌和产色葡萄球菌对小鼠均有致病力,可使部分小鼠死亡。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普遍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敏感;黏质沙雷氏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等5种药物敏感,产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等11种药物敏感。水质检验显示,该牛场牛的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埃希氏菌数量均严重超出国家标准。研究结果对预防、治疗奶牛产后败血症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鸡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2血清型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对15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以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免疫后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周后可监出抗体,2~3周抗体达到高峰,抗体可持续10周左右.抵抗同型大肠杆菌攻霉的最低抗体滴度为1:16~1:3.免疫保护期可达2个目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在同犊牛传染病(口蹄疫、齿冠状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埃希氏菌病)的斗争中,提高特殊预防措施的效果和特殊治疗措施的效果是一个新课题。 本试验的目的是深入研究有前途的怀孕和泌乳母牛免疫方案,以使在初乳和常乳中最大限度地积累特异抗体,用于保护新生犊不受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消除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及耐药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9株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而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有4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基因位于质粒上。通过对中草药煎煮、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耐药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发展大蒜油等对大肠埃希氏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有消除作用;鱼腥草、紫草等对大肠埃希氏菌庆大霉素而药性及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2.98%和4.20%。  相似文献   

18.
对自制乳房炎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进行评估.用甲醛37℃过夜灭活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分别制备蜂胶灭活疫苗、转移因子灭活苗及无佐剂疫苗,接种泌乳期奶山羊后,分别在不同时间采集免疫羊的血清和乳汁,ELISA测定血清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抗体效价.研究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经甲醛灭活彻底;与免疫前相比,血清和乳汁中的...  相似文献   

19.
细菌外膜成分布劳恩脂蛋白(Braun lipoprotein,BLP)在调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导致的宿主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分析了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BLP表达阳性)、大肠埃希氏菌JE5505(BLP表达阴性)和大肠埃希氏菌JE5505与BLP联合刺激小鼠后,体内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抗炎因子(IL-10)和趋化因子(RANTES)分泌的情况,以及小鼠的存活率和脏器的损伤水平。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JE5505组感染小鼠后导致死亡的速度比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组和大肠埃希氏菌JE5505与BLP联合刺激组更迅速;JE5505与BLP联合刺激组在感染20 h后小鼠不再出现死亡。在大肠埃希氏菌JE5505感染的小鼠血清、肝脏和肺脏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抗炎细胞因子显著低于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组和大肠埃希氏菌JE5505与BLP联合刺激组的小鼠(P<0.01)。此外,BLP的存在可下调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导致小鼠脏器中组织损伤标志物HMGB1和HABP2的蛋白表达(P<0.05)。说明细菌外膜成分BLP耐受可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产生,进而对细菌感染导致宿主脏器损伤和炎症反应发挥调控和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小鼠在被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后出现快速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以9株人肠道病原茵(大肠杆茵3株、志贺氏茵3株、沙门氏茵3株)制备的混合抗原对孕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茵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其免疫初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茵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11-2^12,为非免疫初乳的128-256倍;免疫常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茵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6-2^8。为非免疫常乳的16-64倍。动物实验表明,免疫初乳及效价为1:64的免疫常乳对肠产毒性大肠杆茵、鼠伤寒沙门茵、福氏志贺茵所致小鼠腹泻均有保护作用,这是由免疫乳中特异性IgG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