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椰糠基质与泥炭基质培育番茄苗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工厂化育苗逐步走进农业生产,育苗基质得到了普及应用。椰糠作为育苗基质材料与传统泥炭基质相比,容重适中、孔隙性和保水性好,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同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缓冲能力强,成本低廉,有益于蔬菜苗期根系生长;而且椰糠pH值适中,天然环保,无任何有害物质。为验证椰糠替代泥炭作为育苗基质材料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椰糠基质与泥炭基质培育番茄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泥炭基质培育的番茄苗相比,从苗期地上部的株高、节位数、叶片数、茎粗、鲜重、干重和地下部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直径、鲜重、干重等指标来看,椰糠基质培育的番茄苗苗期地上部生长更加健壮、根部更加粗壮发达、鲜重和干重增加显著。椰糠是一种可以替代泥炭的优良育苗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2.
番茄工厂化育苗基质配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筛选出育苗效果好、成本低的专用育苗基质。[方法]以椰糠、泥炭、珍珠岩为原料,将3种原料按照不同比例(V/V)混合复配成8种育苗基质,选取康成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方的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以椰糠∶泥炭∶珍珠岩分别为4∶5∶1、3∶6∶1、2∶7∶1及泥炭∶珍珠岩为9∶1的基质配方所培育的番茄幼苗各生理状况较为理想。[结论]以椰糠∶泥炭∶珍珠岩为4∶5∶1、3∶6∶1、2∶7∶1及泥炭∶珍珠岩为9∶1的基质配方育苗效果较好,结合成本,可推荐为番茄育苗的专用有机营养基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红叶椿科学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红叶椿根段按粗度分成0.5~<1.0、1.0~<1.5、1.5~<2.0、2.0~<2.5、≥2.5 cm5个等级,用泥炭2+蛭石1、发酵花生壳2+沙壤土1、发酵花生壳2+珍珠岩1、发酵花生壳、沙壤土5种基质进行扦插育苗,调查育苗效果。[结果]粗度1.0~<1.51、.5~<2.0 cm处理生根率均达92.2%,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2.8%、91.6%;沙壤土、泥炭2+蛭石1处理的生根率分别达92.2%、91.1%,移栽成活率分别达90.4%、91.5%。[结论]用直径1.0~<2.0 cm根段,泥炭2+蛭石1、沙壤土基质进行营养钵插根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穴盘育苗技术中基质配比与穴盘规格。以泥炭、蛭石、木屑、园土、河沙为基质,筛选出黄精穴盘育苗最佳基质;采用相同表面积不同孔目的穴盘,筛选黄精穴盘育苗最佳穴盘规格。结果表明,泥炭或泥炭和蛭石混合作为穴盘育苗基质在各方面效果最好;在试验所涉及的穴盘规格中,54 cm×28 cm×40 cm,72孔,容积40 cm~3为最佳穴盘规格。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配方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腐熟中药渣、腐熟菇渣、泥炭、蛭石、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复配成6种育苗基质,选取淮安育苗基质(简称淮安)和当地农民的育苗土(简称土办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方的育苗基质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2和基质3培育的辣椒在株高、茎粗、根长、根表面积上均显著优于其他配方的育苗基质,育苗效果显著提高,可推荐作为辣椒育苗的专用型有机营养基质.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毛桃苗基质育苗技术体系,研究了以园田土、菇渣、泥炭为材料的9种育苗基质和3个规格的两种育苗容器对毛桃苗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理化性状显著影响毛桃苗的生长发育,酸性过强会降低株高、主干粗、侧枝发生数等,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育苗容器规格达到一定大小后,规格增大对毛桃苗生长量的提升作用有限;其中,基质配方以园田土:菇渣=6:4或园田土:菇渣:泥炭=6:2:2较为适宜,容器可选用规格为11 cm×10 cm的塑料育苗钵或规格为10.8 cm×14.5 cm的美植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油茶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方法]在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中,将黄心土、松林表土、食用菌残料、泥炭、粪土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制成5种基质配方,以园土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各基质对一年生油茶容器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基质配方。[结果]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的苗木移栽存活率、苗高、地径粗度,高径比、侧根长度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黄心土40%+松林表土15%+食用菌残料20%+泥炭20%+粪土5%为配方的基质培育的油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及其余基质配方,因此可将其作为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用于推广。[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油茶容器育苗的最优基质配方,为油茶的容器苗培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腐熟中药渣、泥炭、蛭石、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复配成4种育苗基质,选取南京市蔬菜所的通用型育苗基质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B培育的黄瓜在株高、茎粗、根长、根表面积以及壮苗指数上均显著优于其他配比的育苗基质,育苗效果显著提高,可推荐作为黄瓜育苗的专用型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有机复合基质在西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抗病苏蜜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复合基质、进口泥炭和营养土3个处理进行西瓜育苗试验。[结果]3个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有机复合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在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上都显著高于营养土(CK),有机复合基质培育的西瓜幼苗表现为长势旺、叶色绿、植株健壮,易于培育;在苗期补充肥料的条件下,进口泥炭的西瓜幼苗长势稍优于营养土,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有机复合基质可作为西瓜育苗适宜基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索适合菇娘育苗的基质配方,为菇娘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体积的椰糠和河沙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菇娘生长、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及育苗时间的影响。[结果]源农泥炭及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的基质物理性能优良,容重小,总孔隙度及通气空隙度较大,透气保水性能较佳。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处理的菇娘株高、真叶数、根长、真叶宽、真叶长等生长指标,叶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物质积累指标及壮苗指数均最高,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成苗时间最短。[结论]因此,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是菇娘育苗的理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不同组合蚯蚓粪复合有机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蚯蚓粪与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的8个不同复混组合试验表明,蚯蚓粪与无机肥复合能够不同程度提高肥效,蚯蚓粪90%+无机肥10%效果最佳。配合草炭会降低蚯蚓粪效果,草炭含量越高效果越差,含量超过60%效应变负。施用蚯蚓粪含量超过40%的蚯蚓粪复合有机肥,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施用的蚯蚓粪复合有机肥的蚯蚓粪含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张扬  韩霁昌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37-2039,2060
[目的]为了研究在裸岩石砾地不同覆土厚度作物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春玉米产量的变化。[方法]在2011~2012年陕西富平基地设置裸岩石砾地,通过30、40、50、60、80和100 cm 6种不同覆土厚度,分析各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化学性状、农艺性状和春玉米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覆土厚度对土壤0~5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10~30 cm土层,C50处理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分别比C30、C40、C60、C80和C100处理高3.92%、12.51%、17.51%、3.39%和11.26%。在0~30 cm土层,C50处理土壤的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30、C40、C60、C80和C100处理高14.57%、9.57%、2.31%、4.14%和4.91%;在0~50 cm土层,C50处理土壤的平均速效钾含量最大,为112.51 g/kg,即C50处理较其他处理具有保肥作用。不同覆土厚度对春玉米株高、生物量影响显著。覆土厚度不同,直接影响春玉米干物质积累。C50处理春玉米从拔节期到灌浆期的平均株高最高,为150.03 cm;春玉米从拔节期到灌浆期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8.65、69.09、72.48、68.91、69.10和68.12 g。不同处理对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C50处理平均籽粒产量最高,为6 832.89 kg/hm2;各处理春玉米的平均籽粒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50处理>C40处理>C60处理>C80处理>C30处理>C100处理。[结论]C50处理具有保肥作用且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得出半干旱地区在供试土壤条件下土壤有效养分在0~20cm时氮、磷肥都呈现出高低的不稳定性,在20~40cm时氮、磷肥的肥效及肥料利用率也比较低,说明在宁夏旱作农业区由于耕作层的深度不一致,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性比较大.结果表明,在中壤黏土区,目标产量在200~300kg/666.7m2时建议施入氮肥35~45kg/666.7m2,施入磷肥40~50kg/666.7m2,同时在施肥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适当增加氮肥和磷肥,减少或者少施钾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黄鑫春  周强  任凤伟  吴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02-1950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镉污染对火炬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的火炬树的播种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镉(10、30、50、100mg/kg)处理的土壤条件下,每月定期随机测量植株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结果]土壤中含镉量较低即10 mg/kg时,除了火炬树的地径,树高和生物量的增长都要高于对照,并随着土壤中含镉含量的增加,火炬树树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均低于对照且差距逐渐增大。[结论]低浓度的镉处理能促进火炬树的生长,高浓度的处理对火炬树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对火炬树树高和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说明火炬树具有较强的抗镉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比较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土壤肥力质量,探索更加合理的配肥模式,为核桃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共设置5种配肥模式: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T1);3)化肥配施有机肥(T2);4)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5)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T4)。在核桃成熟期,对不同配肥模式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0~60 cm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模式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T4处理的土壤全N、全P含量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硝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最高,分别是CK处理的1.60、1.31、1.49、1.27倍(P<0.05);在50~6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硝态N含量最高,较T4处理高了29.67%(P<0.05);在10~2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铵态N含量最高,是CK处理的1.43倍(P<0.05);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30~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EC值最高,是CK处理的1.11倍(P<0.05)。2)在5~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4)在0~5、5~1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肥力质量得分为正,且高于下层;T4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得分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提高土壤的整体养分水平,防止N素损失及P、K的固定,具有提高土壤肥力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基于30a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07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全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无机氮肥、单施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无机氮肥、氮磷钾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全硫含量,且施用的有机肥和氮肥越多,土壤全硫含量增加的幅度越大.单施高量有机肥和低量有机肥的处理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39.9%和20.2%.高量有机肥配施高、低量无机氮肥,低量有机肥配施高、低量无机氮肥土壤全硫含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92.2%、115.6%、70.6%和115.1%.氮磷钾配施和氮磷配施土壤全硫含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57.8%、116.8%,而且氮磷配施土壤全硫积累量最高,0~20cm和20~40cm土层分别为883.3mg/kg和265.2mg/kg.  相似文献   

17.
采用修正的Hedley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各种磷素形态都有提高,但不同处理提高的幅度不同,其中,对活性态磷(H2O-P+NaH-CO3-P)的提高幅度依次为:无机肥+有机肥+菌肥>无机肥+菌肥>无机肥+有机肥+基质>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CK,对中等活性态磷(NaOH-P)的提高幅度依次为:无机肥+有机肥+菌肥>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菌肥>无机肥+有机肥+基质>无机肥>CK。无机肥+有机肥+菌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对土壤的活性态磷和中等活性态磷分别提高了149.6%和73.3%。  相似文献   

18.
徐仁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18-21020
[目的]研究了7种施肥处理对青海水地蚕豆产量、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西宁市城北区,采用连续3年的小区定位试验开展研究。[结果]与对照相比,施肥可提高水地蚕豆产量4.80%~37.19%,其中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蚕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对提高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显著作用,可较对照增加1.5~3.3倍,有机肥-无机肥连续配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改善土壤结构;与对照相比,连续施肥可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14.19%~202.5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增加10.92%~38.0%。[结论]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各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和恢复。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肥对甜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在甜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产量比空白对照增产133.33%,达极显著水平;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基质增产7.47%,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生物有机肥基质、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27%、4.82%、6.22%,3.16%、2.08%、10.11%,6.15%、1.54%、22.47%,5.66%、4.35%、16.67%;施用生物有机肥每千克氮磷钾纯养分分别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基质和常规施肥提高肥效13.73%、56.76%,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27年长期试验,采集0~20 cm和20~40 cm两土层原状土样,研究施氮磷钾化肥及配施有机肥对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物理性状及团聚体中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后两土层内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2.6%~8.3%、-3.0%~23.5%,土壤容重则降低3.0%~11.6%,其影响效应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在0~20 cm土层均达显著水平(P<0.05)。长期施肥后粒径>5 mm具不良孔性的团块结构数量明显减少,两土层中0.5~2 mm和2~5 mm大团粒结构体比例则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7.3%~94.3%和25.8%~103.8%(P<0.05),土壤物理结构得以改善。随粒径减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分别呈现逐渐增加和降低的变化趋势,长期施肥均显著提高两土层特别是0~20 cm层土壤及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P<0.05)。施肥主要影响且显著提升粒径<5 mm特别是0.5~2 mm和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储量。研究表明,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增强团聚体固碳能力的效应较氮磷钾化肥单施更为突出,且随有机肥施用比例增加,其效应愈趋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