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孔蛋白(AQP)是主要内在蛋白(MIP)家族重要的组成成员之一。研究发现,寄生虫水孔蛋白不仅能够调节虫体的渗透稳态、参与营养物质的转运、排出代谢产物,还可以使抗寄生虫药物进入虫体,因而成为研制新型寄生虫疫苗和抗寄生虫药物的潜在靶点。因此,研究水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对寄生虫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作者通过综述寄生虫水孔蛋白的作用机制和结构特征,以期为抗寄生虫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是一类大的蛋白激酶家族,属于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酶,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原生动物中,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随着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对顶复门原虫CDPKs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蛋白家族成员参与调控寄生虫入侵、外出宿主细胞、配子形成、宿主体内移行等顶复门原虫生活史的多个重要时期,其特殊的分子结构或可成为研究抗寄生虫疫苗或药物的候选靶标.本文以疟原虫、弓形虫和艾美耳球虫CDPKs为重点,综述了顶复门原虫CDPKs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展望了顶复门原虫CDPKs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以期为研究顶复门原虫的致病机理及研发抗原虫生物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入侵宿主和入侵后在宿主体内生存的机制非常复杂,但是影响这两个过程的主要因素目前已逐渐被揭示。Ca2+是寄生虫体内的一种重要的金属离子,它影响着寄生虫的许多生理生化活动,如运动、信号转导、渗透压的维持等。而Ca2+信号蛋白则是Ca2+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直接承担者,钙离子信号蛋白是直接可以与Ca2+结合的蛋白质,它被Ca2+激活以后又可以与下游和他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合,从而使寄生虫发挥相应的生理生化作用。对能够与Ca2+信号蛋白结合的蛋白进行研究,有助于研制抗寄生虫的新药物和生物制剂,因为它们可能是一种存在于寄生虫体内潜在的新药物受体和靶标,而只有Ca2+信号蛋白被Ca2+活化以后才可以对这一互作蛋白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在寄生虫体内存在的4种Ca2+信号蛋白的重要性质和作用机制,对开展寄生虫Ca2+信号蛋白及其下游的互作蛋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基础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周璇  王璐  谢跃 《畜牧与兽医》2023,(9):125-133
寄生虫小G蛋白(small G-proteins或small GTPases)是一类结合和水解GTP的蛋白。作为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桥梁,寄生虫小G蛋白与虫体不同调控因子和效应器分子相互作用,介导了寄生虫的营养、发育与寄生等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大量运用,寄生虫小G蛋白种类及其功能也在被不断更新。研究表明,寄生虫小G蛋白家族不仅参与虫体的生长和发育,而且在寄生虫与宿主互作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有关寄生虫小G蛋白的研究缺乏系统、全面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本文在介绍小G蛋白家族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寄生虫小G蛋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小G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抗寄生虫药物靶点候选,为寄生虫病防控药物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曦  魏铭  朱亚杰  高旭  于威 《蚕业科学》2021,47(1):41-49
晚期表达因子6(late expression factor 6,LEF-6)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复制的非必需因子,能促进病毒晚期基因的转录,提高病毒粒子的产量.BmNPV感染家蚕细胞前后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差异组学结果显示,在病毒侵染过程中,LEF-6有2个赖氨酸残基(K85和K94)发生了乙酰化修饰.为了深入探究LEF-6乙酰化修饰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Red重组技术和Bac-to-Bac系统分别构建lef-6敲除型(lef-6-KO-Bacmid)和补回型(lef-6-RE-Bacmid)的病毒,再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赖氨酸(K)突变为谷氨酰胺(Q)模拟乙酰化修饰,将赖氨酸(K)突变为精氨酸(R)模拟去乙酰化修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情况.结果发现lef-6-KO-Bacmid型病毒基因组拷贝数显著下降,2个赖氨酸位点的乙酰化修饰对病毒基因组复制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去乙酰化修饰没有显著影响;病毒增殖能力检测和滴度分析结果也显示乙酰化修饰可以显著抑制病毒活力,降低子代病毒的产量;LEF-6乙酰化修饰对病毒晚期基因vp39转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析LEF-6的亚细胞定位,发现乙酰化修饰后该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BmNPV与家蚕细胞之间的互作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2样蛋白3(SIRT3或Sirtuin3)是位于线粒体的主要去乙酰化酶,是机体脂代谢及抗氧化防御的重要调节者。SIRT3对脂肪酸β-氧化关键酶长链酰基CoA脱氢酶(LCAD)等进行脱乙酰化修饰调节脂代谢,还可活化AMPK通路调节脂代谢。SIRT3还可对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SOD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的赖氨酸活化位点脱乙酰化增强抗氧化防御。论文总结SIRT3在脂代谢和抗氧化防御的调节作用,以期为揭示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启示,进而为探寻防治新靶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是一种复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通过入侵宿主细胞、分裂和诱导宿主细胞破裂等一系列的过程,在温血动物体内进行增殖。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受基因组、表观遗传及转录等多种因素的调控。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如磷酸化、泛素化、巴豆酰化、棕榈酰化、琥珀酰化、乙酰化、甲基化、糖基化和二羟基异丁酰化等,是弓形虫调节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和生命周期转变的主要机制之一。弓形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改变靶蛋白的定位、结构、活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增加蛋白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在虫体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点都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重点对弓形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深入研究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磺胺药的比较代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磺胺二甲嘧啶(SDM)为例,揭示磺胺药在人和动物的代谢差异。SDM在动物体内主要通过乙酰化和羟化消除。各种动物对SDM代谢的速度和程度有着自身规律,存在着明显差异。人和单胃动物主要是乙酰化,其次是羟化;草食动物则主要是羟化,乙酰化程度较小。乙酰化具有多态性、可逆性、普遍性和无时序性。痉化对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肾清除率有重要影响,羟化物往往还可继续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相似文献   

9.
寄生虫是包括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的总称,可引起重要的人畜寄生虫病。抗寄生虫药物的长期使用甚至是滥用使得寄生虫对现有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急需开发新型药物以有效控制寄生虫感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途径的末端酶,在还原型辅酶Ⅰ(NADH)和氧化型辅酶Ⅰ(NAD+)的辅助下,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的可逆反应,释放能量供寄生虫所需。本文针对抗寄生虫药物靶标的鉴定方法以及寄生虫LDH作为潜在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阐明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及研发新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91年Ehrlich应用染料甲烯蓝供抗疟疾治疗开始,迄今出现了各种各样用于化学治疗的抗寄生虫药物,但药物的抗寄生虫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据目前所知,药物可作用于寄生虫体膜和代谢过程中的酶类,以及药物在作用过程中生成对寄生虫有害的自由基,可干扰虫体的生理过程。其中能量代谢、膜的机能、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途径等环节均可成为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标靶。对寄生虫膜功能的影响干拢寄生虫体膜对物质运输的磺酰胺类(Sulphanilamides)是第一类抗家禽球虫的药物,40年来共发现了30多种有效衍生物。这种多醚类的离子载体抗菌药剂,能影响离子穿膜运动。其分子结构具有一个有机酸基团和  相似文献   

11.
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保护鸡群,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药物的选择、给药时间、方法、途径和剂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希望能对一线的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抗虫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农村和城市畜牧业的初级发展是畜牧业的初级发展,随着农村和城市畜牧业的发展,对国家农业结构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畜牧业的主要问题已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 主要动物疾病分类1.1 寄生虫引起的动物疾病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寄生虫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十分复杂,寄生虫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所有物种。寄生虫的外形可分为原生动物、蠕虫和节肢动物。这些寄生虫主要是寄生虫的外皮和内脏的动物,特别是原生动物和蠕虫会稀释动物体内影响动  相似文献   

13.
正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个具有跨膜转运水分子功能的蛋白家族,属于主要内在蛋白超级家族成员,能够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的跨膜水转运。研究发现,AQPs不仅运输水,还能运输一些小的溶质如甘油、尿素,甚至是气体(如CO_2等)和离子通过细胞膜~[1]。AQPs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在哺乳动物、植物、昆虫、蠕虫、原生动物、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各种有机体中均有AQPs的存在~[2]。作为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3],  相似文献   

14.
1氨基酸日粮蛋白的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在猪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与供给量尤为重要,实际饲料配制往往需在日粮中额外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是合成人和动物机体组织蛋白的必需物质,也是体内酶、激素、抗体等重要物质的主要成分。早期断奶仔猪赖氨酸摄入量不足会影响胰腺组织的功能,从而影响组织蛋白的快速合成,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在仔猪早期断奶阶段添加赖氨酸,能有效降低仔猪的腹泻率。赖氨酸添加的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15.
在脊椎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结构多样、动态变化的微生物群,它们对肠道的生理、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和真核生物(如蠕虫、原生动物、真菌等)共同存在于脊椎动物肠道内。寄生虫与微生物群均可显著改变机体肠道生理与免疫环境,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机会。肠道微生物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极大地影响感染的结果,进而对宿主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促使或保护宿主免受细菌的侵害。另一方面,菌群又会影响寄生虫的定植、繁殖和毒性,使其沿着与宿主寄生性-互惠共生性的生存模式发展。这些相互作用的机理与结果是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之间交叉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肠道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可能未考虑到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为肠道寄生虫病防控及肠道菌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赖氨酸是合成体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在酶蛋白、生殖细胞、骨骼肌及血红蛋白等的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是某些多肽激素的组分之一。并参与体内能量代谢过程,是生酮氨基酸之一。 不同阶段猪对赖氨酸需要的推荐用量:1、断奶仔猪 日粮赖氨酸的浓度为1.08%时,观察仔猪生长性能最佳。2、生长猪 赖氨酸含量为1.10%(相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伊维菌素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伊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多组分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正>1抗寄生虫药物概述1.1抗寄生虫药物发展历史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共列了30多种驱虫药物。抗疟药常山及楝实、雷丸、贯众等成为世界上最早记载的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正外寄生虫是严重危害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一类重要寄生虫。随着抗寄生虫药物的大量使用,寄生虫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杀虫药物,对防控动物外寄生虫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异噁唑啉类杀虫剂Afoxolaner已被证实是极好的昆虫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氯离子通道有效的阻滞剂,与有机磷酸酯杀虫剂赛灭磷(Cythioate)、新烟碱类的吡虫啉(Nitenpyram)和多杀菌素(Spinosad)相比,其具有更持久、更安全和更广泛的杀虫活性~([2])。  相似文献   

20.
家畜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病,多为混合感染。目前所用的驱虫药只是对这类寄生虫有效而对另一类寄生虫则无效,因此要驱除这些寄生虫,对同一宿主来说往往是用多种药物多次驱虫,给人力、财力造成极大浪费。多年来从事兽药研制及兽医临床工作者就希望能研究出用一种药物既能驱线虫也能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