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田美指’是以‘牛奶’葡萄作母本,‘美人指’葡萄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葡萄新品种。平均单穗质量802.0 g。果粒长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10.5 g。果皮鲜红色,着色一致,果粉较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品质上等。在冀东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2.
 ‘金田翡翠’是以‘凤凰51’葡萄作母本,‘维多利亚’葡萄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晚熟葡萄新品种。平均单穗质量920.0 g。果粒近圆形,平均单粒质量10.6 g。果皮黄绿色,中等厚,脆,果粉薄。果肉白色,有香味。肉质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在冀东地区9 月上旬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3.
丁潮洪  李汉美  章根儿  刘庭付 《园艺学报》2015,42(Z2):2927-2928
‘丽芸2号’菜豆是由‘丽芸1号’ב浙芸3号’杂交选育而成。蔓生,早中熟。商品豆荚平均长、宽、厚分别为19.2 cm、1.0 cm、0.87 cm,单荚质量11.85 g;商品豆荚浅绿色,豆条直,不易鼓籽,嫩荚不易纤维化,耐贮藏,品质好。抗锈病,中抗枯萎病、炭疽病。适宜在浙江省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丹参新品种‘丹杂1号’和‘丹杂2号’是以‘冀丹2号’为母本,分别以‘D0501’和‘冀丹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两品种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抗根腐病能力较强。‘丹杂1号’产量为5 629.5 kg · hm-2,比河北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4.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5%,丹酚酸B含量为8.10%;‘丹杂2号’产量为5 578.5 kg · hm-2,比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3.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9%,丹酚酸B含量为11.7%。  相似文献   

5.
 ‘双早’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四川乡土核桃‘夏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坚果壳薄(0.69 mm),光滑。平均单果质量11.3 g,出仁率55.4%,粗脂肪含量68.84%,粗蛋白含量20.74%。4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465 g · m-2。  相似文献   

6.
 ‘春艳’是从‘雷尼尔’ב红灯’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大果型早熟优质甜樱桃新品种。果实黄红色,短心脏形,果柄短,平均单果质量8.1 g。果肉黄色,肉质细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总糖含量11.55%,可滴定酸含量0.93%,维生素C 83.8 mg · kg-1,甜味浓,微酸,风味浓郁,品质上佳。适应性强,早果性和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7.
王永博  李晓  王迎涛  韩彦肖  王亚茹  李勇 《园艺学报》2017,44(Z2):2621-2622
 ‘冀翠’梨是以‘黄冠’为母本,‘金花’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晚熟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绿黄色,平均单果质量3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果肉白色,质地细脆,汁液丰富,石细胞及残渣少,味酸甜。在石家庄地区9月上旬成熟,盛果期产量43 t ? hm-2。  相似文献   

8.
 ‘徽香’梨是从砂梨品种‘清香’的早熟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成熟期比‘清香’早7 d,果实阔卵圆形,果形指数0.97,平均单果质量228.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总酸含量0.88%,维生素C含量2.2 mg · kg-1,硬度11.8 kg · cm-2;果肉细腻,甜酸,微香,石细胞少;综合性状优于‘清香’。  相似文献   

9.
 ‘碧香无核’是以‘1851’ב莎巴珍珠’育成的极早熟无核新品种。平均单穗质量600g,平均单粒质量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28%。具浓郁的玫瑰香味,甜,品质佳;果皮黄绿色,肉脆可切片;早花早果,连续坐果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鄂西瓜16 号’是以‘01P005’作母本,‘01P01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西瓜品种。 平均单瓜质量3.0 ~ 3.5 kg,产量30.0 ~ 37.5 t · hm-2;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锯齿状条带;果肉 鲜红色,中心糖含量11.13%,边糖含量8.36%。肉质细嫩爽口,汁多味甜,风味佳。果皮薄而韧,不易 裂瓜。抗病性、抗逆性较强,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11.
黄苏珍  顾春笋  原海燕  佟海英 《园艺学报》2015,42(11):2327-2328
德国鸢尾‘幻舞'是以‘93E41076-10'与‘Elizabeth of England'杂交选育成的新品种。属常绿、旱生、耐寒型。花蓝色,花茎50~60 cm,单花茎着花4~6朵,花期4-5月。具有茎矮,花大,花色艳丽,抗倒伏等优点。适宜江苏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浙薯259 是从以浙薯81(浙73 半2× 花G-2)为母本,开放授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甘薯新品种。薯块长纺锤形,
红皮淡橘红肉。薯块平均烘干率25.45%。每667 m2 鲜薯产量2 700 kg 左右,可作鲜食和加工,适宜在浙江、江苏南部、江西、
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种植,不宜在有茎线虫病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无筋1号是以沙克巴303为母本,以草原1号为父本杂交后经8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全生育期80.1d(天),花白色,始花节位为第4节。豆荚圆棒形,深绿色,整齐,粗细均匀,无筋,结荚集中,单株荚数29.3,荚长12.3cm,单荚质量5.4g,每667m~2平均产量950kg左右。适宜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安豇长青是由以08-11为父本,以10-3为母本的杂交后代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春季栽培全生育期94 d(天)左右,出苗至始收54 d(天)左右。第1序花着生于第4.4节,花浅黄色,种子黄色。商品荚青绿色,平均荚长66.6 cm,横径0.83 cm,单荚质量22.3 g,荚条粗细均匀,无鼠尾,商品性好。春季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田间对锈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之豇28-2,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地春、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姜燕琴  韦继光  曾其龙  於虹 《园艺学报》2015,42(Z2):2845-2846
南方高丛蓝莓新品种‘新昕1号’是从美国引进的蓝莓优选系‘NC1074’בUS237’的人工杂交种子选育而成。叶色亮绿,椭圆形或卵圆形,叶渐尖,叶长4.82 cm,叶宽2.43 cm。花梗长0.90 cm,总状花序,每花序3 ~ 6朵小花。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质量1.22 g,坚实,蒂痕小,深蓝色,味酸甜可口,果粉厚。在南京地区6月上旬成熟。丰产性强,对江苏省南部夏季高温多湿气候和粘重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青菜豆3 号是从委内瑞拉引进的矮秧材料A2007-1 的田间变异单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秧型菜豆新品种,直立性、 抗病性、丰产性较好,荚长圆棍状,嫩荚长15.57 cm,宽1.05 cm,平均单荚质量6.59 g,单株荚数23.7 个。适合一次性集中 采收。从播种到采收需要68~75 d(天),全生育期120 d(天)左右。每667 m2 平均产量达2 000 kg,高产田每667 m2 产量 可达2 500 kg。适宜在青海省各地日光温室周年栽培及海拔1 650~2 300 m 的地区露地栽培或复种。  相似文献   

17.
绵紫豇1号是从龙豇24单株优选株系403-2和春秋红紫皮长豇豆优选株系2441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紫色豇豆新品种。中熟,生育期71 d(天)左右。始花节位为第5~6节,花淡紫色,种子肾形,红褐色。商品荚长45~55 cm,单荚质量15 g左右,紫红色,肉厚,粗细均匀,顺直不弯曲,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少。综合性状优良,花青素含量为0.97 mg·g~(-1)。春季栽培产量为1 800~2 100 kg·(667 m~2)~(-1),适宜四川豇豆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之豇618是以从四川引进的麻子豇豆为母本,以从辽宁引进的ZH优选株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抗枯萎病鉴定育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花紫色,主侧蔓均可结荚,平均单株结荚14.4条;商品荚油绿色,条荚顺直,喙绿色,鼠尾少,平均荚长63.7 cm,单荚质量26.6 g,豆荚肉厚,粗纤维含量低,口感糯、微甜,可溶性糖含量为24.0 mg · g~(-1);对日照长短不敏感,中抗枯萎病和病毒病,早期产量与之豇106相当,总产量2 000 kg · (667 m~2)~(-1)左右,适宜在全国各地(除高寒地区外)种植。  相似文献   

19.
宁豆4号是以宁镇3号为母本,以苏豆8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属春播晚熟品种,播种至采收青荚95d(天);出苗势强,生长稳健,亚有限结荚习性。基部叶片为椭圆形,中部为长椭圆形,顶部为披针形,叶色较深。株高75.2cm,主茎13.4节,分枝3.8个,单株结荚67.2个,多粒荚率为65.9%,标准荚312个·kg-1,二粒荚长5.6cm、宽1.2cm,鲜籽百粒重70g以上,出仁率53.8%。鲜荚平均产量为740.4kg·(667m2)-1,鲜粒平均产量为375.5kg·(667m2)-1。干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鲜籽口感香甜柔嫩。宁豆4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江苏省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作春播鲜食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