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饶丹 《中国猪业》2022,17(2):74-76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河南新乡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PR)的防控情况,对猪场内的健康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免疫猪群体内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由试验得出,母猪妊娠初期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90%,妊娠中期和后期达到100%;哺乳期仔猪也达到了100%;5~6周龄保育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70%;7~8周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为50%;9~10周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40%。由试验可知,该猪场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斯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严重,保育期猪只疫情逐渐减少,育肥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建议长期检测猪伪狂犬病抗体,逐步淘汰阳性母猪,培养阴性后备猪群。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猪场的免疫效果,对促进养猪场经济平稳运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监测湖南省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来自省内140个场户113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gp I抗体和g B抗体检测,结果显示,gp I阳性率为45.5%,场阳性率为66.4%;免疫血清g B抗体阳性率为65.3%,免疫场阳性率63.0%,表明我省猪伪狂犬病感染流行面广范围大,部分免疫猪场存在免疫失败,免疫猪场的感染流行情况好于非免疫猪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省楚雄地区猪伪狂犬病病(PR)的野毒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在楚雄州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采集的30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楚雄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的猪伪狂犬g E抗体阳性率为28.81%,其中规模化养殖场为16.43%,散养户为58.43%。说明楚雄地区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毒免疫效果不理想,免疫程序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和疫苗免疫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四川省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川中5个片区的17个规模猪场进行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采集的1 388份血清样品中,PRV-gB抗体总阳性率为84.51%,PRV-gE抗体总阳性率为15.63%;17个规模猪场中,PRV-g B抗体场阳性率为100%,PRV-g E抗体阳性猪场10个,场阳性率为58.82%;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猪PRV-g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52%、71.98%、77.58%、94.29%、88.33%、86.27%,PRV-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2%、13.74%、21.71%、15.53%、1.67%、10.78%。结果表明,四川省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总体免疫效果较好,但部分猪场免疫抗体水平不高,野毒感染情况也较严重,尤其是哺乳仔猪、育肥猪和经产母猪群。结果提示,四川省猪伪狂犬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需要继续加强猪伪狂犬病的系统性防控,有计划开展猪群PRV净化。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6,(4)
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的免疫效果或感染情况,实时监测猪群免疫状态,及时发现目前存在问题及潜在风险,从猪群中采集血样93份,分离血清,应用MEDIAN公司生产的猪瘟、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试剂盒,以及IDEXX公司生产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 B与g 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场主要疫病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g B、猪O型口蹄疫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79.57%、79.57%、98.92%、79.57%;种公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及哺乳仔猪4种疫病抗体阳性率较高,保育猪除蓝耳病及伪狂犬病g B抗体阳性率较高外,猪瘟及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较低,分别为62.5%及66.67%;该场猪伪狂犬病g E抗体阳性率高达83.87%,且各类猪群中阳性猪所占比例均较高。在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和猪场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对该猪场主要疫病的免疫提出了一些调整意见,以化解疫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漯河市为全面实施种猪扩繁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在2016年对全市31个猪场开展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摸底调查,试验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采集到的887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g B和g E总阳性率分别为87.15%(773/887)和51.75%(459/887),其中舞阳县、临颍县、源汇区、召陵区、郾城区和直属分局猪场样品g B和g E阳性率分别为84.10%和77.95%、95.90%和75.37%、93.38%和30.88%、53.27%和1.87%、100%和33.33%、73.33%和60.00%。说明了漯河市各县(区)猪场在猪伪狂犬病免疫保护率很高的情况下仍有养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感染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及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指导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采用ELISA方法对滨州市4个县区43家不同规模自繁自养猪场453份血样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和gE抗体检测。检测发现,母猪样品gB抗体阳性率为75.58%,育肥猪样品阳性率为68.67%;猪场阳性率高于70%的猪场占比为74.42%。母猪和育肥猪样品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1%与26.67%,猪场阳性率分别为46.51%与44.33%,且各县区之间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在规模化猪场的净化效果,采用ELISA对规模化猪场血清检测样品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的水平进行判定。结果显示:净化前,3个规模化猪场共检测34份血清样品,其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阳性3份,抗体阳性率达8.8%。采取净化措施后,3个猪场共检测34份血清样品,未检出猪伪狂犬病病毒gE阳性抗体,净化措施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集10个规模猪场种公猪112头、生产母猪200头、后备母猪158头、肥育猪200头共670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 B和g 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龙海市10个规模猪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良好,但对于肥育猪的免疫却有所忽视,D、J两场的肥育猪g B抗体阳性率分别只有70%、60%。10个猪场全部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肥育猪g E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1.96%、37%、32.28%、40.5%。种公猪带毒现象较为严重,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压力大,显然对龙海市伪狂犬病控制和最终净化是十分不利的。该次调查将为科学评估龙海市伪狂犬病的防控现状和下一步制定伪狂犬病的净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估计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率和群间分布情况。[方法]通过科学合理抽样,采用针对性的检测方法,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试剂盒,对采自厦门市一种猪场不同猪群的1561份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该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真实流行率为90.8%(95%CI:87.9%~93.7%);不同猪群中,种公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次为育肥猪,哺乳仔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品种间,黑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大白和长白,杜洛克的g E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该种猪场可能感染了新的伪狂犬病毒,导致血清学流行率较高;在今后类似的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率研究中,可以考虑把哺乳仔猪排除在研究群外;如无法在短期内淘汰所有PRV g E抗体阳性种猪,建议首先要淘汰阳性种公猪,其次要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为应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分别对某规模化猪场送检的70份血清进行猪瘟病毒抗体、猪蓝耳病病毒抗体、猪伪狂犬病病毒g B抗体检测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上述4种试剂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9%、90%、58.6%和1.4%。据此对该猪场免疫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种畜禽场和奶牛场疫病净化工作情况调查的通知》,笔者对某县市有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6个养猪场随机抽取8%~15%的生产母猪血样各30份,共离心分离血清样品180份,用ELISA方法检测该6个猪场的伪狂犬病g E抗体存在情况。检测结果显示,该县6个猪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伪狂犬病g E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高达100%;个体阳性率高的达60%;低的只有6.67%。笔者对这6个猪场的病死猪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猪伪狂犬病野毒的存在对猪场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9):111-113
从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PR)的山东某猪场中,采集流产母猪的血清及发病仔猪和死胎等样品,进行实验室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是:流产母猪血清PRV-g E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00%(12/12);同群表现正常母猪血清g E抗体阳性率100%(10/10)。病料提取DNA的g E-PCR检测阳性率为80%(8/10);同时从阳性病料中分离到猪伪狂犬病病毒SD2015,对分离株g B、g C、g E、TK、RR1和RR2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该分离株与Ea株和Bartha株的g B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8.1%,且与我国近年分离的PRV毒株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此外,该场分离株与我国2012年以来流行毒株在g C、g E、TK、RR1和RR2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9.3%~99.9%。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该场发生了猪伪狂犬病。使用伪狂犬病疫苗(HB98株)紧急接种,1个月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对四川省、重庆市6个规模化养猪场的409份血清,分别进行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口蹄疫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A、B、C、D、E和F等6个猪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85.71%、92.5%、79.8%、75%和97.33%,猪伪狂犬病g 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80.2%、100%、93%、75%和96%,猪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6.7%、79.59%、80.8%、0和82.67%,场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显示,母猪中的这3种疫病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仔猪。其中,母猪、仔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1%、27.27%,猪伪狂犬病g 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1%、42.5%,猪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41%、42.5%。本研究结果可为川渝地区规模化猪场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6,(5)
为了解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新疆北疆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情况,试验从北疆地区的17个规模化猪场(克拉玛依、沙湾、石河子、玛纳斯4个不同区域)采集血样932份,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抗体水平,结果发现有139份阳性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4.91%。对4个不同区域PRV g E蛋白抗体分析发现,玛纳斯区域的平均阳性率最高,为18.27%。试验对猪场的PRV g E蛋白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个体进行分析发现,玛纳斯区域的阳性个体平均S/N值最大,为0.269 1。研究表明,虽然北疆地区PRV g E蛋白抗体阳性率较低,但各猪场普遍存在PRV,希望该试验对北疆乃至全疆各猪场PR的预防和净化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5):131-133
2015—2016年在浙江省7家规模不等猪场采集680份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 (IDEXX)进行伪狂犬病g E、g B抗体检测。结果发现:猪场存在0%~100%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其中一家新建阴性猪场也在一年时间由0%转阳至38%;对猪免疫伪狂犬病疫苗虽然能产生抗体但不能阻止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场应加强种猪净化及日常管理,阳性较高猪场需做好1~3日龄仔猪伪狂犬疫苗滴鼻免疫,加强免疫时间应根据自身猪场抗体消长情况灵活制定。  相似文献   

17.
了解规模化猪场PR野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效果,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控制和净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采自11个规模场户的379份血清进行PR-g E野毒抗体检测,对其中的195份血清进行PR-g B抗体检测。被调查的11个规模场中有6个规模场PR-g E抗体为阳性,群体阳性率为54.55%,个体阳性率54.09%。阳性率公猪为58.33%、母猪为83.44%,仔猪为5.08%、育肥猪为39.10%;PR-g B抗体阳性率公猪为100%、母猪为100%,仔猪为73.33%。甘肃省规模猪场PR-g E抗体的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免疫猪群的高PR-g E抗体阳性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甘肃省猪伪狂犬病上升势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良圻原种猪场2003年开始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通过全群采血检测、淘汰野毒感染种猪、采用伪狂犬病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引入阴性后备种猪、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疫制度和日常饲养管理等综合性措施,成功地在大于6 000头母猪的种猪场净化了猪伪狂犬病,构建阴性种猪群。建立了伪狂犬病毒感染低阳性率的大型种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模式。2011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国内部分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疫情(后证实为变异株),为应对疫情,良圻场在2012年12月再次开展不同疫苗比对试验,发现应用优质"活+灭"疫苗可显著提高猪只中和抗体水平。被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的规模猪场,执行净化方案时,对基础猪群加免灭活疫苗,可缩短基础猪群猪伪狂犬病净化的进程,进一步表明多年前制定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了解云南省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采用ELISA-gB和ELISA-gE抗体检测方法对云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602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检出疫苗免疫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阳性率为92.73%,未免疫疫苗的猪场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为38.46%。说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在云南省猪场中普遍存在,疫苗免疫过的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水平较高,但不同阶段猪的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8):81-83
为了解富源县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的感染情况,采用阻断ELISA方法,从富源县10个规模化养猪场和5个散养户中随机采取863份猪血样,进行猪伪狂犬病gE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15个猪场总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是2.2%;富源县墨红镇散养户的猪场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11.76%,10~30 d仔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40%,规模化饲养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比散养户要低。从检测结果来看,富源县总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比较低,但是部分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有漏洞,对本病的防控要提高警惕,在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防护方面应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