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白腐真菌处理皂素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富集培养和逐级驯化的白腐真菌,对皂素生产废水进行了好氧处理的生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当皂素生产废水的CODC r在20 000 m g/L左右时,向废水中补充KH2PO410 g/L、M gSO40.05 g/L和酒石酸铵2.0 g/L,在起始pH 5.0、温度28℃左右、接种量150 mL/L、处理时间4 d、摇床转速120 r/m in的条件下,白腐真菌对皂素生产废水的CODC r去除率为80%以上,对色度的去除率为10%,从每升处理后的废液中可回收干菌体28.2 g;该研究结果既可用于皂素生产废水的一级处理,也可用于二级处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铁氧化-活性污泥串联耦合工艺去除水中甲草胺的效能。高铁首先氧化降解废水中的甲草胺分子,然后进一步氧化其降解中间物。优化工艺条件下(高铁/甲草胺摩尔比2∶1,pH 7.0),高铁可在10 m in内完全去除40 mg/L甲草胺,但无法实现对甲草胺的完全矿质化,氧化后水体中仍有大量CODC r残留。延长高铁氧化时间可提高甲草胺废水的可生化性,并降低废水对活性污泥处理能力的抑制。优化工艺条件下高铁处理含40 mg/L甲草胺废水20 m in可去除44.3%的CODC r;其可生化性指标(BOD5/CODC r)提高到0.87以上。该高铁氧化废水与市政污水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后,可进一步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最终对其实现完全矿质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把亚铵法制浆废液当做复合肥料施入农田后,其增产效果早已为有关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对施用亚铵法制浆废液,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施用后对土壤主要性状有何影响?对此已有专文阐明。另一是施用制浆废液或综合废水对环境和土壤条件有无污染?其程度又如何?……等。此处仅就施用造纸综合废水对稻田地下水质量影响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为了解灌施亚铵法造纸综合废水对稻田地下水质量的影响,自82年春开始对北京农业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对比了水稻分蘖期施肥后不同水位管理下稻田表面水体中氨氮、硝氮含量变化特征以及水稻植株的自身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尿素施用后,各处理小区田表水中氨氮和硝氮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加,并在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对比不同水位下的情况:水层越浅,水中氨氮的衰减速率越快。同时水中氨氮的最终含量也越低,水层深度与氨氮的最终含量值呈线性正相关。但在深水位管理下,水中硝氮含量的衰减速率最快,最终含量值最低;而水层深度与水稻的分蘖数呈线性负相关。基于试验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分蘖期宜采用浅水灌溉的方式,有助于田间地表水中氮含量的下降和水稻自身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加气灌溉模式下稻田土壤水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小区试验资料研究了加气控制灌溉模式下稻田土壤水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气灌溉均能够提高不同灌溉稻田土壤的水溶解氧(DO),灌水后根区较高的土壤水溶解氧含量一般能够持续5 d左右,72 h内控灌+高加气量处理的土壤水溶解氧均值与其他处理差异明显;稻田土壤水溶解氧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表明加气灌溉对0~20 cm土层土壤水溶解氧含量影响显著,对深层土壤影响较小。因此可知,制定合理的水稻加气控制灌溉制度,可为水稻生长提供有利的根区供氧条件,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增氧灌溉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水稻深优958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自制增氧装置增加灌溉水中的氧容量,研究增氧灌溉对杂交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增氧灌溉处理水稻的根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根粗和根尖数均具有明显优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增氧处理的根系干物质积累不断增加,且明显优于CK处理,但是根冠比整体呈降低趋势;同时,所有增氧处理水稻的根系TTC还原强度均明显强于CK处理,说明增氧灌溉处理能明显提高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芸薹根肿菌的致病作用、采用水培法研究根肿菌毒素对油菜胚根和胚芽生长尧幼苗致萎性尧细胞 膜透性尧叶绿素含量尧根系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院根肿菌毒素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能够抑制油菜胚根 和胚芽的生长、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萎蔫级数逐渐增加。毒素的作用可使油菜细胞膜透性 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其中叶绿素b 的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仍低于 对照。油菜幼苗的株高和主根长随毒素浓度的提高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85%和100%毒素浓度胁迫下、油菜幼苗 株高及主根长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植株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土壤水氮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控制雄安新区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建设“蓝绿雄安”具有重要意义。在雄安新区以耕地、林地和菜地3种农用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容重等土壤指标,分析不同农用地的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和铵态氮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土层垂向上,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耕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耕地、林地和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在时间上,耕地含水率波动较大,林地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小。菜地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比较平稳,10月后明显下降。林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耕地则随时间呈正弦波动。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林地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小且含量最小。3种农用地土壤含水率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和灌溉呈显著正相关(P<0.05)。耕地土壤容重与土层深度极显著相关(P<0.01)。耕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均与土层深度、降水量以及灌溉量呈显著负相关。3种农用地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和菜地的水氮含量分布对地下水污...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形态对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对不同氮形态(全铵、铵硝混合(75:25)、全硝营养)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硝混合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最高,全铵和全硝营养之间差异不明显。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全铵处理次之,全硝处理最低。全硝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约为全铵和铵硝混合处理的4倍,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高于全铵处理,增幅为18%。培养时间为0~5 d时,铵硝混合和全硝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全铵处理。从第5天开始,铵硝混合和全铵处理的根系总长增加迅速,培养到7 d时水稻的根系总长已显著大于全铵和全硝处理,增幅约为35%。全铵和全硝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差异不显著。不同氮形态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变化主要是由侧根总长的变化引起的,而侧根数的变化是侧根总长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外源添加镉模拟土壤镉污染,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分蘖盛期和灌浆期)淹水以及淹水时间对水稻产量及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处理(CI)相比,其他不同淹水时间处理均出现一定程度减产,其中全生育期湿润灌溉(WI)、分蘖盛期开始淹水1~4周(T1、T2、T3和T4)5个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23.7%、16.0%、15.5%、20.2%和18.6%。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糙米Cd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以全生育期淹水处理(WF)的糙米Cd含量最低,仅为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处理(WI)的3.4%。在相同淹水时间条件下,分蘖盛期开始淹水1~4周处理的糙米Cd含量较灌浆开始淹水1~4周处理的分别降低了27.1%(P<0.05)、46.6%(P<0.05)、56.0%(P<0.05)和35.2%(P>0.05),平均降幅为41.2%。水稻茎叶Cd含量与糙米Cd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水稻茎叶对Cd的转运效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的水稻茎叶和糙米Cd富集系数变异极大,其中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处理(WI)和全生育期淹水处理(WF)相比,糙米Cd富集系数相差28.0倍,茎叶Cd富集系数相差17.8倍。可见,淹水能有效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这种抑制效果与淹水时间呈正相关,且分蘖盛期淹水对水稻茎叶和糙米Cd累积的抑制效果优于灌浆期淹水。  相似文献   

11.
EM用于污水灌溉对小白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灌溉指标和方法,是污水灌溉安全高效进行的主要保证。在污水灌溉中引入EM技术,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盆栽试验为手段,研究了在奶牛场废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条件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场废水灌溉不会导致小白菜减产,而且能够增加土壤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在污水中添加EM进行灌溉,对土壤养分增加的效果更为明显。试验结果还显示70%和80%W间持水量的灌溉下限对污水灌溉较为适宜。但长期灌溉奶牛场废水是否会发生氮、磷的淋溶,污染地下水,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能够提高水分利用率。但是,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探明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效应。【方法】 在本研究中,以持续淹水灌溉为对照,节水灌溉为处理,筛选出了34篇文献,建立了包含263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试验类型、节水灌溉类型、种植制度、水稻类型、节水灌溉时期、土壤全氮、土壤质地、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探究了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从总效应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从不同的节水灌溉类型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糙米率(+0.9%)、精米率(+1.5%)和整精米率(+2.3%),对水稻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22.1%)、糙米率(-2.7%)、精米率(-2.7%)和整精米率(-3.6%),同时显著增加了稻米垩白粒率(+28.0%)和垩白度(+46.7%),对稻米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此外,从不同的种植制度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在我国双季晚稻区进行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9.8%);而在双季早稻区、中稻区和单季稻区进行节水灌溉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对水稻产量、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对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评估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田试验和盆栽模拟试验,对南方水稻的浅沟渗灌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气候条件下,当粘质水稻土的含水量为饱和田间持水量的75%时,土壤水分渗透速率达115cm/h,说明浅沟渗灌栽培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通过浅沟渗灌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水稻栽培的用水量并显著提高产量,早稻、晚稻浅沟渗灌栽培可分别节水50%和40%,可分别增产约12%和8%。在晚稻盆栽模拟试验条件下,由于缺乏地下水的补充,节水率仅有38%。在总节水量中,减少蒸腾量节水约占1/4、减少蒸发量节水约占1/4、减少渗漏量节水约占1/2。  相似文献   

14.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对柠檬生长及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灌溉农作物既能节约用水,又能有效缓解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矛盾.以清洁河水为对照,探讨了灌溉不同量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对柠檬生长及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对柠檬树体生长和柠檬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灌溉量多的树体生长快,主干和树冠生长迅速,产量较高,果实着色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减少;果园杂草生长茂盛,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15.
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绿洲2号和绥粳3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实行不同程度的控水灌溉处理,研究控水灌溉对水稻的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绿洲2号和绥粳3号在控水处理Ⅱ的水稻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高于相应的CK处理,其中产量比相应CK处理分别增产11.04%和8.2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控灌处理条件下两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均低于CK,精米率和综合食味评分高于CK,说明适当控水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是促进农田养分循环的重要方式,也对提升农田地力有较好效果。以南方典型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三个秸秆还田水平和两种水分管理方式的两因子田间定位试验,于定位试验开展后的第5年通过测定早稻和晚稻季稻田土壤无机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动态、植株吸氮量动态以及收获期主要土壤肥力因子、水稻产量和植株各部分氮素累积量,分析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制度下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p H,长期淹水较之间歇灌溉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在氮肥用量一致条件下,早稻季秸秆还田降低了分蘖期土壤氮素有效性,导致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显著下降,且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较对照下降2.0~7.6个百分点,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晚稻季秸秆还田提高了生育期内土壤氮素有效性,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增加水稻产量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较对照提高8.6~13个百分点,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早稻季秸秆还田配合长期淹水灌溉将加剧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下降。双季稻稻田实行间歇灌溉下的早稻季秸秆不还田、晚稻季秸秆全量还田(6 t/hm2)有利于获得较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1988~1989年的研究表明,水稻在总施肥量相同情况下,适当减少前期施氮比重,增加中后期施氮比重有利于增产.增产原因主要是无效分蘖显著减少,中后期水稻群体适中,个体生育健壮,颖花退化减少,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老化指数提高,最终达到稳穗、增粒、增重目的.当水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通过十天左右深水控蘖,分蘖明显减少,成穗率显著提高,因而也具有上述良好的生理效应.深水控蘖后短期内提高了土壤还原物质总量,但对根系活力未见不良影响.作者还就深灌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育的影响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东农428和松粳10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阿城实验实习基地开展分蘖期不同天数(0、5、10、15 d)冷水灌溉处理试验,分析分蘖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根系活力、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内源激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根系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正常灌溉相比均显著升高,增幅随冷水灌溉时间延长而上升,东农428增幅大于松粳10,但松粳10的O_2~-、H_2O_2和MDA含量增幅大于东农428。冷水灌溉下,两个品种根系内源激素IAA、GA3、ZR含量随冷水胁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ABA含量随冷水灌溉时间延长而升高。分蘖期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产量随冷水灌溉天数增加显著下降,松粳10比东农428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方式对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明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品质对不同灌溉方式的响应特征。【方法】于2018—2019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上高创新基地,开展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稻米品质影响的大田试验,水分处理设置常规灌溉(CK)、持续淹水灌溉(CFI)和间歇灌溉(AWD),供试品种为优质食味籼稻泰优871与普通食味籼稻荣优华占,分析测定稻田水分利用率、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结果】不同灌溉方式对供试品种的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影响,且2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与CK和CFI处理相比,2年AWD处理总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8.2%—62.5%、41.2%—91.7%。相比CK,AWD与CFI处理有增加2个供试品种产量的趋势,但优质食味籼稻品种产量无明显变化,仅2018年普通食味籼稻品种产量在AWD处理下增加显著,增产原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增加明显。AWD处理总体有利于稻米加工品质,而与CK和AWD处理相比,CFI处理则显著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有利于外观品质的改善。不同灌溉处理下不同食味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存在年度间差异,2019年AWD较CFI处理显著增加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同时,2年AWD较CFI处理也显著增加不同食味类型品种的胶稠度、峰值黏度及崩解值,且降低了消减值,提升了稻米的适口性,而CFI处理较CK与AWD处理则显著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但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食味籼稻品种直链淀粉、营养品质与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效应要高于普通食味籼稻品种。【结论】间歇灌溉处理提高了供试品种的水分利用率,有利于增加优质食味籼稻产量,改善了稻米加工,但不利于外观品质的改善,同时间歇灌溉处理可降低消减值及稻米蛋白质含量,提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及崩解值,有利于改善稻米蒸煮食味的适口性;而持续淹水灌溉有利于改善稻外观品质。间歇灌溉方式可作为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品种高质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选择某商品猪场将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与农业和林业生产相结合,进行废弃物处理模式及效果的探讨。结果表明,沼气池→沉淀池→废水外排→生态水沟→稻田灌溉系统处理模式能彻底降解猪场废弃物,其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较好的因地制宜养猪废弃物处理模式。沼气池排出的沼液在一沉淀池及二沉淀池的作用下CODCr、氨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解了96.10%、82.50%、98.12%,沼气池及沉淀池对养猪废弃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此后,在生态草沟及稻田的作用下,得到彻底降解。搞好沼液农用和林用,足以消化猪场排出的沼液,既降低猪场的排污成本,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