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大麦(HordeumsativumL.)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20、40、60mg/L)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喷施对产量直接影响不大,年度间反应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品种经烯效唑加钾混合处理后,因穗、粒、重产量构成因素均明显改善,均显著或极显著增产;②烯效唑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处理后明显提高大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加钾处理能强化延缓衰老作用.其原因与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超氧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关;③提高植株总氮量,灌浆初期,促进氮元素向籽粒运转;也可进一步提高植株总钾量.加钾和赤霉素可提高烯效唑作用;④烯效唑对三类型大麦(二棱、四棱和六棱)敏感性基本一致,均有50%左右品种(系)不敏感或敏感性较弱,10%左右品种(系)极敏感,35%左右品种(系)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1992~1994年,在杭州对大麦(HordeumsativumL.)进行烯效唑(S3307)的多种处理,结果表明:①91-46等4个品种(系)经烯效唑(40mg/kg)在20~25℃浸种处理20h后,幼苗植株比对照矮壮,叶色浓绿;对浙农大6号进行浸种(0,1,10,20mg/kg)的幼苗叶片均比对照短而宽厚,叶宽/叶长(W/L)显著增大.此外,烯效唑处理还提高了幼苗的抗旱力,但播在田间(10~15℃)出苗率却较低.②浙农大6号等4个品种拔节初期经烯效唑3个浓度(20,40,60mg/kg)喷施处理后,株高比对照下降显著;由于缩短了基部节间,茎粗增大,茎横切面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茎壁厚度增加,薄壁细胞层数增加,维管束增大.烯效唑加钾处理可强化烯效唑降矮作用;加外源赤霉素可以逆转烯效唑的降矮作用.烯效唑的降矮作用与抑制细胞内源赤霉素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晋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03-1106
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冬小麦03116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烯效唑浸种处理(烯效唑浸种处理分别设15,30,60,120 mg/kg,同时以清水浸种为对照)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使得小麦分蘖增加、叶色加深、叶片变短且宽度增加,通过增加茎秆粗度抵抗倒伏,其中,30 mg/kg烯效唑处理时小麦地上部长势最佳;烯效唑浸种小麦的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以30 mg/kg烯效唑浸种处理最为明显,用量过高则不利于小麦根系活力和次生根数的增加;烯效唑浸种可促进下层根系的发展,从而能够延缓小麦根系后期的衰老;烯效唑浸种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从整体上看,30 mg/kg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对水稻后期源、库调节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施药时期(浸种、孕穗期喷施)和不同浓度(0、20、40mg/kg)烯效唑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剑叶特性与物质生产、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具有延缓剑叶衰老、促进物质生产及转运的效应。能提高剑叶衰老期间的叶绿素含量和绿叶面积,灌浆前、中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而成熟期其含量与对照基本相同;烯效唑处理后,籽粒内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强势粒)或前中期(弱势粒)提高,为籽粒内淀粉的合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烯效唑前中期抑制而后期促进强势粒中淀粉的积累,对最终淀粉含量影响不大,但具有促进弱势粒中淀粉积累的效应,其淀粉含量提高;烯效唑处理有提高产量的作用,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穗实粒数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品种川麦30、川麦107为材料,探讨不同剂量(0、10、20、40 mg/kg)烯效唑干拌种对三叶、七叶、旗叶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不同叶序叶片衰老期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全氮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MDA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速率减慢,在衰老后期烯效唑处理较对照叶片具有较高水平的氮含量,叶片衰老进程得以延缓。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烯效唑对谷子抗倒伏性状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32-1236
选用2个谷子品种,通过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于谷子拔节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谷子抗倒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对谷子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个品种均在75 mg/L处理时矮化效果最佳;同时,烯效唑处理能够显著缩短和增粗节间,在75 mg/L处理时各节间长度均达到最短,各节间粗度均达到最大;喷施烯效唑后谷子倒二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比CK均显著提高,各处理在75 mg/L时均达到最大,光合色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叶面喷施烯效唑质量浓度为75 mg/L时,谷子倒二叶光合色素含量最高,抗倒伏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烯效唑对鲜食甘薯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心香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4个不同浓度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所有处理的地上部与地下部鲜重比均低于对照,鲜薯产量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说明喷施烯效唑能相对地延缓地上部生长,降低地上部能耗,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本试验中,以喷施75 mg·L-1烯效唑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其667 m2鲜薯产量为2 528.46 kg,比对照增产13.35%,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和烯效唑调控油菜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种子播各前进包衣处理,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于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种子包衣和烯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了包衣在苗期能显地促进的幼苗生长,增加最大叶的长度和宽度,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地上部的干物重显增加,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使其绿叶数增多,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茎杆增粗,延缓其衰老、种子包衣对油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氮钾配比下杂交稻组合B优827剑叶不同时期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以揭示其对B优827叶片衰老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钾配比对B优827剑叶衰老过程中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各处理下不同时期剑叶衰老生理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灌浆期尤为明显.高氮中钾(N180K135)水平下,剑叶在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和蛋白质水平,有利于延缓衰老,增加B优827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李京冈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50-5150,5274
于2005年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30 mg/L)烯效唑处理对火棘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火棘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和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都明显增加。烯效唑处理的火棘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增高,不同浓度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20 mg/L处理为最高。同时经烯效唑处理后火棘幼苗新梢长度降低,而根茎粗度、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都有所增加。证明了烯效唑具有明显的促根壮苗作用,其中以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对6年生板栗树叶片解剖结构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板栗生长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板栗‘燕山早丰’为试验材料,研究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对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及对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1)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提高板栗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角质层最厚可达5.46 μm,为90 mg/L烯效唑处理,下角质层最厚可达1.76 μm,为60 mg/L烯效唑处理;(2)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增加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效果最显著的为100 mg/L多效唑处理;(3)3种延缓剂均能增加叶片栅海比值,栅海比最高可达1.52,为90 mg/L烯效唑处理;(4)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有效增加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处理后120 d增加的最为显著。结论在板栗花芽分化期对叶面分别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影响板栗叶片解剖结构,从而提高板栗对光能的捕获,增强其光合作用,其中100 mg/L多效唑的效果最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有效促进板栗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成,本研究中60~90 mg/L烯效唑的效果最佳,延缓剂使得叶片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同化物增多,进而提高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2.
烯效唑对甘薯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在高肥力条件下烯效唑对甘薯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全国主栽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进行了7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所有处理的茎叶干质量、T/R均低于对照,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高于对照,说明喷施烯效唑能延缓地上部生长,减少蔓长和茎叶质量,降低地上部能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密度群体,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试验中,以栽后50 d喷施22.5 g/hm~2烯效唑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其鲜薯产量为60 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5.72%,薯干产量为18 840 kg/hm~2,较对照增产28.17%,在商薯19生产中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对夏谷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谷新品种济谷17和济谷1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烯效唑不同处理时期、不同处理浓度对谷子籽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抑制两个谷子品种的株高,增加茎秆直径,以60 mg/L处理效果最显著,施用时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烯效唑处理还增加谷子旗叶叶绿素含量。但烯效唑不同处理时期、不同处理浓度对济谷17、济谷16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调查处理后种子萌发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烯效唑浸种处理对芽和根的伸长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适当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芽和根有增粗作用;高浓度的烯效唑浸种能延缓川糯粱1号的出苗,使幼苗叶色浓绿、植株矮化;适当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可增加植株茎粗、单穗重、单穗粒重,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加产量;烯效唑浸种处理对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长、单株干重等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35 mg·L-1烯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川糯粱1号种子,能有效壮苗、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18年生妃子笑荔枝树为试材,采用烯效唑等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花穗喷施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妃子笑雌雄花开放动态、坐果、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能够推迟开花物候期,延长花期,显著提高雄花量,有利于提高初始坐果量,产量明显增加,并能够诱导果实种子的败育,提高焦核率;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明显加速开花,缩短花期,并减少开花总量;氯吡苯脲处理显著延缓花穗衰老,延长花期,增加开花量和开花批次,有利于坐果和促进果实发育,且明显增加果皮厚度;萘乙酸处理下雌花率仅5.04%,初始坐果量3.50粒,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的23.16%和25.17粒,说明萘乙酸处理不利于雌花发育和提高坐果,导致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对小麦叶片生长发育的调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小麦品种川麦 30、川麦 - 10 7为材料 ,研究了烯效唑拌种后对小麦生育期间叶片生长的调节作用 ,结果表明 :烯效唑处理降低了中、下部叶片的叶长和叶面积 ,其抑制效应随浓度增大而增强 ;烯效唑的抑制效应至倒二叶时发生逆转 ,倒二叶和旗叶的长度及面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品种间和浓度间有差异 ;烯效唑处理的旗叶与倒二叶的叶面积之和显著高于对照 ;烯效唑处理后叶片出叶速度加快 ,总叶片数增加 ,品种间的药效有差异 ;烯效唑低浓度处理的主茎总叶面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品种间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江苏沿海地区大麦品种(系)在产量与产量构成三要素间的关系,在2007—2014年,每年利用12~15个不同大麦品种(系),进行了大麦产量与产量构成三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麦品种(系)产量水平较高,最高达到8 562.0 kg·hm-2。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系)的有效穗数和实粒数与产量间相关性有正有负,千粒重与产量间相关性均为正。结合多年数据,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9,0.29和0.43。不同年份,对照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三要素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有效穗数与产量相关性在不同品种中均为正值。不同品种(系)中,千粒重与产量相关性最大;不同年份,同一品种的有效穗数与产量相关性最稳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00个不同类型的大麦品种在不同季节经过长日(16h-18h)、春化(0℃-3℃,20天)处理后,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的对应关系不同,春性品种在小花原基分化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基本与药隔期同步;冬性品种在三联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处于雌雄蕊分化期,长日与短日(对照)结果基本一致。长日对春性品种叶龄与穗分化对应关系影响较大,而对冬性品种影响较小.春播穗分化各期的叶龄均表现为比秋播大,说明温度对出叶有促进作用。长日对冬性品种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短日则有抑制分蘖的作用;而春性品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不同烯效唑浓度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冬种免耕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烯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秆变粗,产量提高。烯效唑为60mg/L处理浓度时,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夏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产量的影响效应,为该品种钾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钾肥施用量(0、75、150、225、300、375 kg/ha)对甘薯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夏甘薯龙薯24号各处理间茎粗无差异,各处理间平均单株蔓重差异显著(P<0.05,下同),低钾处理有所增加,高钾处理下受到抑制;施钾可以提高基部分枝数.不同施钾量间块根干率存在差异,不施肥处理虽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最低,但其薯块干物质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低钾处理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高钾处理大中薯率反而下降.施钾能提高块根膨大期(移栽后90~120 d)的块根膨大速率峰值、块根干重积累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地上部茎叶重量与地下部块根重量的比值(T/R).以鲜薯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50 kg/ha,以薯干和淀粉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12.5 kg/ha,以生物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162.5 kg/ha.钾肥吸收利用率呈现肥料报酬递减的规律.[结论]在土壤含钾量为120mg/kg的肥力水平下,施N 90 kg/ha、P2O590kg/ha、K2O 300 kg/ha,夏甘薯龙薯24号获得最高鲜薯产量57190.5 kg/ha,最高薯干产量为15876.1 kg/ha,最高淀粉产量为10174.2 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