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广西鹿寨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县土地整治项目中10个子项目的效益影响因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等级;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可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50-53
土地整治是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的重要途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可以保证土地整治良好发展,笔者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最终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得出宋圣宫村土地整治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本文以华池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由整治前的39.2、43.8、35.2、37.4提高到整治后的72.6、69.6、65.6、70.0,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庆阳市华池县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5年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为"中等",经济效益为"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为"中等";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意识,参与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实施后项目效益评价以及水利设施等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43-1548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质量以及自然环境方面,土地整治项目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项目效益后评价可以衡量土地整治工程的效果,亦可以为其他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借鉴。结合湖南省宁乡县2个村的土地整治项目,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法构建了相应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处于良好的等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部分的评价结果来看,生态效益远不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发展明显失衡,导致总体评估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6.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综合整治预期收益的体现,对于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将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定陶县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睿  宗积章  邓家彬  张杰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5-119,134
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规划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质量检测提供方法借鉴,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方法基础.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威宁石头海子片区生态恢复土地整治项目开展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威宁石头海子片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项目区耕地数量,提高了质量,同时带动了项目区贫困群众增收.威宁石头海子片区生态恢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良好,项目实施后土地生态环境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研究与应用需要,将文化效益纳入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之中,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起构成效益评价的4大指标,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研究做出有益探索。[方法]采用AHP法确定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特尔斐法对效益评价指标划分影响等级,运用多层次AHP_FCE模型综合评价土地整治效益。[结果]广水市土地整治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效益评价分值分别为85.175 0、81.446 5、76.602 0、72.397 5,对应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良好、合格;综合效益评价分值为79.613 5,等级为良好,符合研究区实际。[结论]多层次AHP_FCE评价模型充分地考虑了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系统性和模糊性,是较合理、科学且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能为鄂西北地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建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选取6个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作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综合模型,对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排名.结果表明:6个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效益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大格勒乡整治项目、北郊复垦整治项目、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土地整治项目、河东河西农场整治项目、柯鲁克镇土地整理项目和茶汉村土地整理项目,且土地整治优于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对于规范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衡量项目的成功度,实现土地整治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下峪口地区高岸及滩地持续坍塌,土地利用粗放、盐碱化严重,危及到了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土地整治,部分河道成为滩涂,并开发成为耕地,有利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韩城市下峪口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实际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权重法,选取下峪口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的指标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项目实施前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对下峪口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生态建设都发挥了良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当地农民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图运用柯氏评估模型的方法和基本原理,结合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于读者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这对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读者培训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取色泽、口感、香气和滋味为评价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8种市售酱干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客观而准确地区分出不同产品的质量等级,但在感官评价结果与质构仪分析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农业网站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信息的迅速传播,农业网站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三农"、推动产业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通过对当前农业网站建设情况的分析,结合农业行业特点,总结了开展农业网站评价的方法与原则,提出了一套适合农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法,构建了哈尔滨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状态评价法,并结合2016年哈尔滨统计数据,找出了哈尔滨土地承载力的短板因素和制约性因素。结果显示,哈尔滨土地承载力在水土协调度、人均居住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人均道路面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这为促进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该地区的土地承载力,完善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筑工程评标是招投标活动的关键环节,而评标方法又是评标活动的核心.综合评估法在我国建筑工程评标方法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是目前适合我国建筑工程评标市场特点,并激励投标者竞争的评标方法.建筑工程综合评估法包括符合性评审、技术评审、商务评审、信用评审四部分评价指标体系,且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同.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从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3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讨论了各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方法.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从综合用地的定义出发,对综合用地分块出让的定义、出让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着重应用基准地价分类系数修正法对综合用地分块出让地块的地价进行了评估,在探讨方法存在误差时,同时阐明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归纳广东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取共性评价因子构建9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的优劣程度,为相关农业园区规划编制质量提供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剖析,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结合所选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经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属优级,经济效益属于良好,该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结果为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图书馆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提出了图书馆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图书馆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