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鸵鸟新城疫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2月,红河州个旧市某鸵鸟场暴发了一种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新城疫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1发病情况 2000年11月3日,该鸵鸟场从外地引进106只90日龄的鸵鸟.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1998年 4月,某场饲养的 500余只鸵鸟中, 3~ 6月龄幼鸵鸟栏内 一只鸵鸟突然发病,本栏存栏 40只幼鸟,在一月前混群时进入该栏的。病鸟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在发病第二天夜晚迅速死亡。从此以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有 25只幼鸵鸟发病,发病率 62.5%,死亡 11只,死亡率达 44%。最小的 2月龄,最大的 7月龄,以 3、 4月龄最多,病程一般 4~ 5天,最长的可达 15天左右。 2临诊症状   病鸵鸟首先出现食欲下降,离群呆立,赶其到食槽边,偶见啄食而不吞咽 ,两翅散开,张口呼吸,有的出现跛行,有的头不停地摇摆,大多数病…  相似文献   

3.
鸵鸟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湘南某鸵鸟场饲养的 45 0多只非洲鸵鸟中 ,3~ 4月龄鸵鸟发生一种疫病。我们从发病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到 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将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及该次疫病的控制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湘南某鸵鸟养殖场共饲养非洲鸵鸟 45 0多只 ,新城疫按常规免疫 ,1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 ( ND)也称亚洲鸡瘟 ,是由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致死率均很高 ,是长期以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 ,本病毒毒力越来越强 ,感染范围也越来越广 ,以前鸡、火鸡、珍珠鸡最易感染 ,发病率最严重。后来 ,有较多关于鹌鹑和鸽暴发新城疫的报道 ,近几年来 ,孔雀、观赏鸟类、野禽 ,尤其是鸵鸟也频繁暴发新城疫 ,发病严重 ,死亡率高 ,难以控制 ,让刚刚兴起的孔雀、鸵鸟等珍禽养殖业者促不及防 ,损失惨重。我们对辽宁省某鸵鸟场的一起鸵鸟新城疫采取一般药物和抗 N…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玉溪市某养殖场饲养的860只雏鹅于26日龄时暴发了急性球虫病,开始死亡112只,死亡率13.02%,共发病380只,发病率44.19%,经及时治疗,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中的副粘病毒Ⅰ型(PMVI),多种禽类均出新城疫病毒的天然易感宿主,新城疫在鸵鸟中感染率较高,各种年龄的鸵鸟均易感。2004年9月武夷山市某鸵鸟场发生新城疫,该场共有鸵鸟24羽,发病死亡2羽。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某鹦鹉场所饲养的鹦鹉于1996年8月爆发了一种以神经症状、腹泻、产蛋量下降等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12.5%以上。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检查、病原分离和鉴定,诊断为新城疫,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病。经采用紧急防疫措施、高免抗体治疗等,同时辅以抗生素治疗、补液盐调解鹦鹉体内电解质平衡,获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1.发病情况某鹦鹉场饲养虎皮鹦鹉(也叫澳州长尾鹦鹉,Budgerigarflegling)4000对。该场于1996年2月从一些小繁育场购进种鹦鹉,8月中旬(12月龄)时,突然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嗜睡…  相似文献   

8.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合肥市某美国王鸽养殖场暴发一起鸽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达79.9%。经病理检查,人工复病、病毒分离、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A)试验检测。结果,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分离出鸽新城疫毒株.HA试验滴度达1:256,HI试验测得新城疫抗体效价大于Log24。表明该场是鸽副粘病毒病(鸽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2006年6月26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某养羊户给其饲养的16只山羊一次性增喂玉米面(每只达0.65千克)。采食后4~5小时,其中8只相继发病,发病率50%,最后死亡1只,死亡率为6.2%。  相似文献   

11.
重庆某鸵鸟养殖场于2010年3月份从云南引进60日龄鸵鸟30余只,饲养半个月后开始间断性发病,表现为不食、拉黑色、白色稀粪,急性病例发病2d就出现死亡,先后使用了一些健胃止泻等对症药物,病情未得到控制,至2010年6月16日,发病20只,死亡15只,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50%,  相似文献   

12.
鸽新城疫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徽省合肥市某美国王鸽养殖场暴发一起鸽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达79.9%。经病理检查,人工复病、病毒分离、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A)试验检测。结果,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分离出鸽新城疫毒株,HA试验滴度达1∶256,HI试验测得新城疫抗体效价大于Log24。表明该场是鸽副粘病毒病(鸽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蒲江县某养殖户鸭群暴发以肝肿大和出血性斑点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25.6%,死亡率为用.9%。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随即紧急注射高免卵黄(西南民院产),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7月,蒲江某养殖户的5日龄的一批近200只麻肉鸭开始发病,发病率为25.6%,死亡率为61.9%。由于该养殖户根据多年养殖经验认为从未发生过鸭病毒性肝炎阳VH),故未对麻肉鸭进行该病的免疫。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鸭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以头触地,排黄色或黄绿色稀粪。不久即出现神…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K_(88)、K_(99)、9879三价灭活苗对仔猪黄痢病的免疫效果仔猪黄痢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仔猪,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阻碍养猪生产。我场年饲养生产母猪150余头,10月份暴发仔猪黄痢病,发病率71.31%。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猪暴发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暴发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张旺助(江西省新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36504)1993年10月至1994年3月间,在江西省新余市某猪场暴发了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为20.99%(343/1634),死亡率为81.34%(279/343)。主要感染3周龄以后...  相似文献   

16.
某鸵鸟场饲养150余只鸵鸟。于2003年2月先后有50余只幼龄鸵鸟发病,死亡30只,发病率为33%,病死率为60%。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生化试验、显微镜观察,可确诊为鸵鸟大肠杆菌病,现将临床诊治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某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218只獭兔(其中幼兔120只,成兔98只),暴发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等为主的疾病。发病率63%,死亡率27%。其中幼龄獭兔全部发病,死亡率较高,占死亡獭兔总数的80%以上。我们  相似文献   

18.
1999年2月—4月,我市某肉鸽场发生一种以下痢、头颈歪斜、腿翅麻痹、生产性能急剧下降、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90%,死亡率为56%。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新城疫。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该场自1998年建立以来,未进行过任何预防免疫接种。到1999年2月发病时,共有肉鸽900羽。其中种鸽260羽,青年鸽(1月~5月龄)510羽,幼鸽130羽。鸽不分年龄大小,皆发生本病,共发病810羽,发病率为90%,病程长短不一,多数在1d~5d内死亡,少数可达1月一2月。死亡504羽,死亡率为56%,病死率为62.2%。其…  相似文献   

19.
1发病经过 2004年5月25日,邢台市某犬场邓某求诊,称该场自3月份以来,母犬陆续产仔,共产9窝82只仔犬,当饲养到32~38日龄时,每窝发病,共发病80只,发病率97.5%,死亡60只,死亡率75%。  相似文献   

20.
鸽场暴发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莘县某鸽场饲养成年鸽 2万余对、幼鸽1 .6万多羽 ,于 1 999年 5月暴发新城疫 ,持续流行2 0余天 ,成年鸽发病 1 0 0 0余只 ,死亡 50 0余只 ,发病率 5% ,死亡率 50 % ,幼鸽发病 80 0 0余只 ,死亡率 1 0 0 %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 2万余对种鸽分 2 0舍饲养 ,建场 2年来 ,除部分老鸽一年前注射过新城疫油乳剂苗外 ,其余鸽未进行过任何免疫 ,种鸽一直生长发育良好 ,未见任何传染病发生 ,而于 1 999年 5月初 ,一舍幼鸽及部分种鸽突然发病 ,随后其它鸽舍也相继发病 ,但免疫过新城疫的鸽群几乎没有发病。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