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早期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因颅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患者240例,按颅骨缺损修补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n=150)和对照组(n=90),分别在术后30~ 60 d、90~ 180 d进行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Barthel指数.结果 超早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去骨瓣减压术后4个月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早期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安全、有效,有助于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6例,分两组,一组是大骨瓣治疗组(n=50),行单侧或双侧额颞顶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另一组是常规骨瓣对照组(n=46),行单侧或双侧额颞或颞顶瓣开颅术。结果按伤后6个月随访预后结果(GOS),大骨瓣组恢复良好25例,重残植物状态16例,死亡9例;常规骨瓣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重残植物状态19例,死亡1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自制弹力伸缩帽的效果。方法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8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自制弹力伸缩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脑水肿和脑膨出的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56.1%和53.7%,实验组分别为19.5%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弹力伸缩帽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经验。方法对21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漏口缝合、切缘皮下穿刺抽液和(或)置管持续引流及术区加压包扎治愈7例,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愈9例;行开颅手术修补治愈1例,行鼻内窥镜修补治愈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愈1例。结论 "不透水"缝合硬脑膜、术中恰当处理敞开的副鼻窦,是避免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对已发生脑脊液漏者,卧床、早期穿刺抽吸皮下积液伤口加压包扎或腰大池持续置管引流脑脊液对大部分患者有效,无效及晚期患者需要再进行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5.
双侧去骨瓣减压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在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对同时期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5倒。A组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B组行伤情重侧去骨瓣减压术,两组术中在减压的同时行血肿清除及碎化脑组织切除,术后常规综合治疗。结果:A组死亡、植物生存、重残、中残、良好的例数分别为6、1、3、7、8例,B组则分别为11、2、4、6、2例,差异有显著性(Hc=4.841.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是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去骨瓣减压术在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采用脱水、降温、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 常规颞顶瓣23例,死亡1例;扩大额颞顶瓣10例,死亡2例.手术共死亡3例,病死率为9.1%.生存者中良好22例,中轻残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及时抢救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进行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试验组)或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7 d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损伤因子(NSE、S-100β)水平.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NIHSS评分及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颅内减压术和二次脑损伤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化型颅内高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传统术和改良术各40例,比较其预后并对发热、低血压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改良组的重残植物状态或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组(35.0%vs57.5%,P<0.05);有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高危因素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此高危因素者(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恶化型颅内高压行减压术后二次脑损伤的预后受手术方式、体温、血压等多种因素影响,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及消除二次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53例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固定术的患者手术进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植骨块达良好愈合。结论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并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伤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对侧DTIH的发生率、血肿类型、出现血肿时间、出血量。结果11例(22.0%)发生对侧DTIH,其中3例术中出现3例,7例为术后3h内出现,1例于术后12h常规复查CT发现;出血量最小40mL,最大150mL;4例血肿侧合并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内血肿1例。结论颅脑伤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对侧DTIH时间短,出血速度快、出量大、硬膜外血肿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对5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 52例中50例行腹腔镜下单纯缝合修补术,术后无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出院。2例为胃癌穿孔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网球弹力帽在后颅窝减压术后的使用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术后观察组采用网球弹力帽,对照组采用普通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术后枕2部头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例发生皮下积液,对照组9例出现皮下积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569,P〈0.05)。结论网球弹力帽能加强后颅窝枕颈肌的张力,尽量减少硬脑膜外腔隙,减少后颅窝减压术后患者枕部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配合常规治疗方法。结果:良好14例(占46.6%),中残9例(占30.0%),重残2例(占6.7%),植物生存2例(占6.7%),死亡3例(占10.0%)。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力争将血肿完全清除干净,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可达到此目的,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开腹修补组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大部切除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时间、住院时间和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胃大部切除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腹修补组(P0.05)。胃大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修补组(P0.05)。胃大部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修补组,(P0.05)5。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6例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8例患者使用铬制肠线与丝线缝合为对照组,178例患者使用华利康双线缝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征、伤口疼痛、术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硬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利康双线可明显缩短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 疗效。方法将24例(34髋)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2例,2组均采用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治疗组同时结合中药治疗,疗 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积分、影像评分、疗效总积分等指 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 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arris评分、影像学评分、疗效总评分较治疗 前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较单纯髓芯减压 植骨内支撑术治疗能较好地减轻甚至消除患髋疼痛、改善痛髋活动度和下肢 生理功能,促进了骨组织再生及修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和并发症。力法:对我院1998~2003年手术治疗68例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分离脓肿壁及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时,致小肠壁破裂8例,盲肠壁破裂3例。均予一期修补;术后切口感染5例,行二期缝合;2例术后解柏油样便,予制酸及止血治疗。6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阑尾周围脓肿不是手术的禁忌症。积极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能及早控制炎症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LASEK术中去瓣与留瓣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角膜上皮瓣的保留与否对术后视力恢复、疼痛、角膜愈复、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接受LASEK近视矫正手术患者263例,术中随机保留一眼角膜上皮瓣者为留瓣组,而去除一眼角膜上皮瓣者则为去瓣组。于术后第1、3、5、7d,2周、1、3个月和6个月复查,观察记录包括裸眼视力、眼痛、角膜上皮愈复、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瓣组术后眼痛刺激症状好于留瓣组,角膜上皮平均愈复时间亦短于留瓣组(P〈0.05)。结论:LASEK中去除角膜上皮瓣不影响矫正视力,且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耳内镜下颞肌筋膜与生物羊膜两种不同材料移植施行的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施行鼓膜修补手术的病例83例87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1例43耳,实验组42例44耳。对照组采用自体颞肌筋膜鼓膜修补术,实验组42例44耳,实验组采用生物羊膜移植鼓膜修补术,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鼓膜修补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3.02%)略低于对照组(95.45%),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手术全程时间短,手术中出血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内窥镜下施行的颞肌筋膜移植鼓膜修补手术的效果同生物羊膜移植鼓膜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无差异,但是实验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全身状况采用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和侧脑室引流术。结果综合GCS和Barthel评分,128例中,优25例(19.5%)、良49例(38.1%)、中30例(23.4%)、差3例(2.3%)、死亡21例(16.4%)。结论个体化选择术式及熟练操作技巧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超早期微创手术能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