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种试验表明,适合湖南冬闲田种植的小黑麦为NTH 2337,W OH 939,中饲237和NTH 1408品种,每公顷鲜草产量分别达到63.80,61.35,61.80和59.14 t。鲜草产量的高低与播种期迟早有一定的关系,但无明显的相关性;亦与播种量和基本苗的多少密切相关,基本苗一般应控制在300万~375万/公顷之间。在栽培技术上应根据小黑麦分蘖特点和再生能力的强弱,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快发,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麦田套稻的基本苗和施氮量的合理配置与调节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扬州地区中籼杂交稻每公顷套播基本苗45万~60万,有利于个体、群体兼顾协调,达到花后高积累,获得较高产量.合理的肥料运筹是获得高产的调节手段,每公顷施纯氮210~225 kg左右较为适宜.肥料运筹上,分蘖肥∶穗粒肥比例以6∶4或7∶3有利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小黑麦新品种——中饲237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饲 2 3 7是用冬性小黑麦不育系与小黑麦品系杂交 ,经轮回选择选育而成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新品种 ,具有植株高大、分蘖力强以及高产、优质、抗病、抗寒、耐旱、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1 998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1 997~ 1 999年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近 1 0万 hm2。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性好 中饲 2 3 7植株高大 ,分蘖力强 ,丰产性好。在 1 992~ 1 994年的品比试验中 ,3年平均 ,每公顷鲜草产量为 47.1 2 t(吨 ) ,比对照品种固安大麦增产 44.7% ;干草产量为 1 4.48t,比对照增产 50 .9% ;籽粒产量为 3 784kg,比对照增产 …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小黑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饲草型、粮饲兼用型和粮用型)小黑麦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小黑麦随生育进程推移,植株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逐步上升,鲜草产量多数品种在开花达最大值,少数品种在孕穗期或籽粒形成期达最大值,干重产量至灌浆期或成熟期达最大值,品种间和类型间存在差异。②小黑麦冬前或籽粒形成期割青,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大麦,在拔节期至开花期收割,产量相差较小。③不同类型小黑麦植株蛋白质含量开花之前呈下降趋势变化,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整个生育期植株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大麦品种,粮饲兼用型品种各生育期蛋白质积累量均高于对照。植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生育期推移呈先上升再下降或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积累量亦呈"S"型曲线关系。植株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生育进程呈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④综合产量和品质表现,不同类型小黑麦饲用的价值存在差异,粮饲兼用型品种中饲237可于拔节期至孕穗期割青作青或干饲料;饲草型品种OH1881在越冬期、开花期收割作青或干饲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超高茬麦套稻的产量结构、源库参数等性状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超高茬麦套稻高产栽培应依据不同穗型,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和N肥运筹措施,在大穗型品种单株成穗5个左右,穗粒并重型品种单株成穗4个以上,每公顷有效穗330万~360万时,群体综合性状最优。同时提出降低基本苗、调节肥水运筹等具体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小黑麦苗期耐盐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小黑麦苗期耐盐性差异,以8个不同基因型小黑麦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NaCl(0、50、100、200、300 mmol·L-1)处理三叶期幼苗,15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除50 mmol·L-1 NaCl处理外,随NaCl浓度的升高,供试小黑麦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也大幅度上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以上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得出,耐盐性强的品种为NTH1048和NTH1887,劲松49、黔中3号、中新830属于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稻棵套播小麦轻型栽培技术 ,1997~ 1999年在张湾乡和平明乡进行了 6种密度和 7种施氮量的试验。通过分析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关系 ,初步明确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单产 6 0 0 0 kg/ hm2 的基本苗范围为 2 2 9.5 0~46 4.85万 /公顷 ,施氮量为 2 47.80~ 2 6 9.2 5 kg/ hm2。为提高群体质量 ,基本苗以 2 2 5~ 30 0万 /公顷为宜 ,施氮量以 2 2 5 .0kg/ hm2增产增收效果较好 ,比空白区增产 3133.35 kg/ hm2 ,每公顷增收 2 5 48.35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直播稻密度与不同类型中粳品种产量的关系。[方法]以镇稻99、连粳7号和淮稻5号为试验品种,分析基本苗密度对3个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基本苗密度对3个品种产量影响不显著,淮稻5号基本苗密度为121.50万/hm2时产量最高;连粳7号基本苗密度为98.55万/hm2时产量最高;镇稻99基本苗密度为100.00万~111.00万/hm2时产量较高。[结论]直播稻镇稻99、连粳7号基本苗密度定在105.00万/hm2左右较为合适,而淮稻5号基本苗密度定在120.00万/hm2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啤酒大麦的栽培高产与优质同等重要 ,高产栽培以主攻足穗 ,稳定粒数 ,增加粒重为目标 ,品质要求控制麦粒蛋白质含量 ,提高粒重 ,提高发芽率为关键。1 )适期播种 :啤酒大麦属春性大麦 ,切忌早播 ,以防早播引起冬前拔节 ,抗寒性差 ,冻害加重而影响产量。江苏以 1 0月底至 1 1月上旬播种为宜。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协调穗、粒、重三因素的关键 ,根据土壤肥力、生产水平合理确定基本苗。肥力中等条件下 ,纯作田基本苗每公顷 2 2 5万~ 30 0万为宜 ,套作田每公顷 1 50万~ 2 2 5万为宜。3)科学施肥 :每公顷产量 6 0 0 0kg以上田地 ,一生施纯…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