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血型因子频率和蛋白多态遗传监测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培育工业化蛋鸡品系的效果。结果表明,培育育种过程中,各品系遗传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ONBS可以缓冲育种中突出的遗传抽样所导致的抽样偏关一个因此引进鸡优秀的遗传背景仍被培育后的群体所维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配子抽样导致群体遗传特性的随机波动是小群体育种的一个技术难点.ONBS中连续迁移的效应往往导致亚群和总体间基因频率、群体均值、群体方差更加接近,群体间同质性增加.与CNBS相比,ONBS以其特有的迁移同质化效应,可以缓冲小群体复制育种中突出的源于配子抽样的群体遗传特性随机波动和抽样偏差,从而以渐进方式与总体保持遗传同质性.迁移和选择的联合遗传效应往往使得ONBS的遗传进展远大于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祖代X褐壳蛋鸡的B系以及复制B′系自1991到1995年有关数量性状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并通过MIVQUE法估计了方差组分.结果表明,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复制模板群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开放的基因流入获取模板群体的育种进展,单位遗传进展的费用最低,因此,在中国目前国情下是培育和维持具国际水准工业化家禽品系的一个理想的育种方法.连续世代的群体方差表现出多样化的变化趋势.遗传方差并非都随选择而减少,上向选择在最初世代可能有利于群体变异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引进的祖代X褐壳蛋鸡的B系以及复制B‘系自1991年到1995年有关数量性状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并通过MIVQUE法估计了方差组分。结果表明,开放各育种体系复制模板群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开放的基因流入获取模板群体的育种进展,单位遗传进展的费用最低,因此,在中国目前国情下是培育和维持具有国际水准工业化家禽品系的一个理想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配子抽样导致群体遗传特性的随机波动是小群体育种的一个技术难点。ONBS中连续迁移的效应往往导致亚群和总体间基因频率,群体均值,群体方差更加接近,群体间同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随机抽样测定了雪峰乌鸡和优黄2000肉种鸡、ISA B-380父母代CD系母鸡血浆酯酶的遗传多态性,并借助所测位点基因频率估计了平均基因杂合度。结果表明:三种鸡血浆酯酶均存在遗传多态现象。优黄2000肉种鸡和雪峰乌鸡Es-1区有二条多态性酶带即A带和B带,ISA B-380父母代CD系母鸡除A和B带外还存在C带,但C带的频率很低。肉鸡和乌鸡Es-I^B频率大于Es  相似文献   

7.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系与广亲和、特异性亲和、籼粳型杂交稻、籼粳型常规稻、粳型亲籼系、掺粳籼稻、籼粳架桥等的关系。粳型亲籼系不能作为常规稻品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的培育效率低下,难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培育效率低下和较小的育种规模,但在籼粳交育种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粳型亲籼系在常规稻育种中显现出重要的利用价值,阐明了如何发挥其价值的育种策略,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稻品种的育种效率高,初步开展了粳型亲籼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大豆育种过程中亲子遗传关系的RAPD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组合80024×中19亲本及其育成品系B_1,B_2为材料,用RAPD技术对其亲子关系进行了研究.10个随机引物(10bpse)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双亲在遗传上有较大差异,母本80024有13条特征带,父本中19有6条特征带.其在子代中能够重组,使B_1,B_2均具有双亲RAPD标记的特征.但经过多代选择,双亲RAPD特征在育成的子代品系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B_1更多地继承了母本80024的绝大部分RAPD特征,遗传上更近于母本.B_2则表现出倾向于父本.这一结果与田间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用RAPD追踪育种过程,探讨亲子遗传关系是可行的.另外,试验观察到子代品系在继承双亲RAPD特征的同时,还出现了新的子代所特有的RAPD特征.产生这种超亲RAPD特征的真实原因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岭南黄鸡4个配套品系及其3个配套组合5种基因型的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在A、B、C、E4相配套品系中,12周龄饲料转化率以矮小型鸡E系最高、B系最低;在杂交组合AE、BE、CE中,以中速型岭南黄公鸡配矮小型母鸡的CE组合饲料转化率最高,12周龄时的杂种优势率达到5.65;在不同基因型中,公鸡组合和母鸡组合分别以DWdw和dw-的饲料转化最高。带有dw基因的矮小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配套系育种的最大特点是选育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实现各专门化品系的最大、最快遗传进展;选择配合力最优的专门化品系进行多系杂交,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杂交肉猪。为支撑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温氏集团针对国内生猪市场需求,以产仔数高、生产效率高、上市体重大等为育种目标,开展五元杂交配套系选育。为做好新配套系选育工作,制订温氏WS501猪配套系育种目标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稻直立穗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籼稻直立穗型育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立穗型基因是水稻中与株型相关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通过对直立穗型的性状遗传、籼稻直立穗型与弯穗型品系的性状比较、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和杂交后代的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立穗无论在粳稻还是在籼稻遗传背景中均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遗传,显性度达到73.3%-93.7%。直立穗型基因与第9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566、RM24423和RM7048紧密连锁,图距分别为5.8、0.43和0.85cM,用这3个标记对杂交后代辅助育种选择的准确率在66.7%-100%之间,其中RM24423辅助选择的准确率为100%。与弯穗型杂交后代育种品系比较,籼稻直立穗型品系株高和穗长略短、穗数略少,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均增加且达显著水平,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降低,但只有结实率达显著水平。因此,育种上可依据这些性状效应来探索直立穗型籼稻的株型设计和品种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5,(14):38-38
江苏省家禽育种中。原名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实验禽场,三十多年来,潜心从事家禽遗传育种、饲养营养、繁殖等研究工作,后经江苏省编委批准建立江苏省家禽育种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的重点开发部门。应市场需求,该中。利用优秀地方鸡种基因.成功培育出了各系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优质鸡种。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8个优质鸡群体(包括纯系和配套系)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主要营养成分在不同品系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D与D×E两群体鸡肌肉粗脂肪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品系间的肌肉粗脂肪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品系鸡肌肉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上具有较大的变异,说明从品质育种的角度,还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山东省地方鸡种及其培育品系(种)中绿壳蛋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设计了多重PCR引物对部分山东地方鸡种及绿壳蛋鸡专门化品系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汶上芦花鸡绿壳系公鸡、母鸡中的绿壳基因型频率(LS/LS)分别为0.9667和1.0000;某绿壳蛋鸡专门化品系中绿壳基因纯合型(LS/LS)个体比例只有7.69%,杂合型(LS/NN)比例高达92.31%;在琅琊鸡、汶上芦花鸡和鲁禽鸡中均未检测到绿壳基因型。本检测结果与各供试群体的遗传背景相符,说明本检测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15.
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近等不育系是指除对雄性不育细胞质具有育性恢复能力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存在差异外,其他遗传背景与不育系完全相同的水稻品系,培育近等不育系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不育系。介绍了水稻近等不育系的选育途径和育种实践,指出并分析了水稻近等不育系在选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近等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和加快不育系育种进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中科院遗传所研制的10个抗鸡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3个基因位点,10个等位基因),以平板凝集法对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选育的吉林肉鸡配套系3个亲本品系(1个父系2个母系)300只成年鸡进行了血型测定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父系与母系品系间的群体遗传差异大于母系品系间的差异;父系的血型基因纯合系数高于母系品系的纯合系数;父系品系群体的遗传同质性高,整齐度好;母系品系群体的遗传同质性低,遗传多样性大。这些结果都符合利用免疫遗传学方法选配杂交亲本的原则。证明我所选育出的肉鸡配套系具有遗传基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生产中该配套系商品代杂交鸡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与本试验得出的血型群体遗传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优质鸡育种的历史与成就1980年国家科委下达“六·五”攻关课题进行优质黄羽肉鸡品系选育,标志着现代优质鸡育种工作的开始。此后每个五年计划国家都设立优质鸡育种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研究:Ⅴ.抗TuMV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研究Ⅴ.抗TuMV遗传研究曹光亮,曹寿椿(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95)STUDIESONBREEDINGFORDISEASERESISTANCEINNON-HEADINGCHINESECABBAGEⅤ.ASTU...  相似文献   

19.
在玉米杂交使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启示下,畜牧业者开始从一般的杂交利用转向配套杂交的研究。首先在鸡的配套杂交方面取得成功,继后又进行了猪配套系的研究。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人进行猪近交系的培育,但由于近交衰退的严重影响,这些近交系并不成功,因此在生产上没有发挥作用。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通过品种间杂交逐渐探索出培育猪配套系的路子。我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培育出几个猪的配套系,由于猪的配套系育种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本文就猪配套系育种的若干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和探讨。配套系育种的概念配套系育种是以品种…  相似文献   

20.
抗白粉病基因Pm8在四川小麦中遗传表达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Giemsa-C带技术鉴定了48个含1RS/1BL染色体的小麦材料,并对其抗白粉病基因Pm8的遗传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对Pm8非毒性的小麦白粉菌系接种这些品系,结果表明:21个小麦品系1RS/1BL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Pm8未表达,24个具有Pm8抗性,3个品系可能含有除Pm8外的其它基因或组合。我们认为,在四川小麦中的含1RS/1BL染色体的品种(系)中Pm8基因的不表达也是白粉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在利用1RS/1BL染色体于四川小麦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其抗病性,并发掘新的抗白粉病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