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垄宽、密度对多粒型品种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院花1号适宜90 cm垄宽,密度14万穴/hm2,本试验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达到3533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玉米适宜的种植方式,以玉米新品系庆301为试验材料,在1m宽垄上种植2行,设4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采用4种行间种植方式,研究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试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方式下,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量在7.5万株·hm-2时最高;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垄上双行行间距35cm垄距65cm的种植方式最好。最佳的宽垄增行种植模式是密度7.5万株·hm-2、垄上双苗带间距35cm垄距65cm,最高产量1.22万kg·hm-2。  相似文献   

3.
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绥化北部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以生产上表现较好的2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筛选并研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2011年对25个供试玉米品种进行鉴定,主要选择指标为熟期、抗病及抗倒伏性。筛选出10个同熟期、熟期适中(活动积温在2 300℃左右)、抗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即东农254、绿单1号、绥玉7号、绿单2号、丰单3号、丰单4号、绥玉19、兴垦5号、龙单59和绥玉22。2012年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产量试验。密度小于6.00万株·hm-2时,东农254产量最高(11 840kg·hm-2),其次为绿单2号,并对这两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密度和栽培方式试验,东农254最适栽培密度为6.00万株·hm-2,绿单2号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二者都不适合高密度栽培。二比空栽培方式、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与常规清种栽培方式均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尤其大垄双行栽培方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设计了2个密度,即6万株·hm-2和7.5万株·hm-2;以品种为副处理,选择吉单27、克单14、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哲单37等5个品种,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增大,吉单27、克单14、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哲单37等5个品种的增产率分别为2.56%、3.42%、2.54%、2.54%、7.15%;(2)吉单27在2个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9 525.6kg·hm-2、9 769.2kg·hm-2;(3)哲单37在高密度下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寡分蘖力水稻品种栽培模式,以绥粳4号为试材,研究密度与施肥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绥粳4号在产量最高(9 122.5kg·hm-2)时求得最佳密度为33.9万穴·hm-2,氮、磷、钾分别为141.2、60.0和58.4kg·hm-2;绥粳4号在食味品质最高(86.5分)时求得最佳密度为39.0万穴·hm-2,氮、磷、钾分别为116.6、80.5和74.4kg·hm-2。  相似文献   

6.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创新与集成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不同绿豆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下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了绿豆抗旱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豆品种同绿1号密度在18万株.hm-2,沟垄覆膜,群体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绿叶叶面积指数为2.046,产量1 819.5kg.hm-2达到最大,在旱区为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部分早熟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早熟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品种与密度互作产量差异显著;各品种最高产量密度不同,众德331、绥玉10和绥玉7为5.0~5.5万株·hm-2,绿单1、东农254、登海19、绿单2为7.0~7.5万株·hm-2,哲单37、登海20和德美亚1号为7.5~8.0万株·hm-2;最佳密度下平均单产最高的品种为德美亚1号和东农254.试验结果对我国北方早熟玉米生产中优良品种适宜密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先杂44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比较不同施肥量、不同密度条件下对高粱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相同,密度9.6万株·hm-2,产量相对较高(6 459.35 kg·hm-2);密度相同,施肥量750 kg·hm-2,产量相对较高(6 504.16 kg·hm-2)。肥密互作条件下,密度9.6万株·hm-2与施肥量750 kg·hm-2的栽培方式高粱产量相对较高(6 981.00 kg·hm-2),其单宁含量1.24%,蛋白含量9.28%,淀粉含量为65.53%,脂肪含量为3.64%,品质较好。试验表明密度9.6万株·hm-2与施肥量750 kg·hm-2的组合是杂交高粱先杂44较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挥超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的高产优势,探讨得到适宜当地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达到快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目的,试验对晋超甜1号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密度及肥料与密度叠加效应栽培试验,从产量及农艺性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正常条件下种植晋超甜1号经济合理的肥料施用量为1 528 kg·hm-2,密度为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定毕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毕薯5号为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实施不同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影响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影响马铃薯单株产量的顺序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的顺序为密度钾肥磷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商品薯率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当密度为54 485.40株·hm-2,施氮肥459.34kg·hm-2、磷肥590.09kg·hm-2、钾肥454.08kg·hm-2时,可获得最高单株产量为718g;当密度为34 434.60株·hm-2,施氮肥432.18kg·hm-2、磷肥735.08kg·hm-2、钾肥286.98kg·hm-2时,可获得最多单株结薯数为14.8个;当密度为58 527.90株·hm-2,施氮肥1 011.48kg·hm-2、磷肥2 614.89kg·hm-2、钾肥437.60kg·hm-2时,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为71.18%。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合黑河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选取新选育的2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年间2个品种不同密度下性状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对小区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随着种植密度加大,玉米各生育时期会相应推迟1~2d。在密度加大的情况下,各品种在不同时期的生育进程、株高和穗位并没有因为密度的增加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德美亚1号适宜种植密度90 000株·hm-2;边单3号适宜种植密度7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播种期和密度对荞麦产量性能的影响,选用甜荞麦品种吉乌1号,设计了5个播种期,分别为5月5日、5月25日、6月14日、7月4日和7月24日以及三个播种密度,即36、45和54万株·hm-2。测定了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株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播种期和播种密度显著影响甜荞麦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吉乌1号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4万株·hm-2,适宜种植播期在6月14日~7月4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以龙香稻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龙香稻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1~2d。种植密度小处理比密度大处理生育期延迟2~4d;密度和氮肥对水稻有效分蘖数有直接影响,低密度条件下(15.00万穴·hm-2)适当施用氮肥可促进大量分蘖而提高有效分蘖;密度和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实现;龙香稻2号的最佳氮肥和密度配比方案为:密度16.67万穴·hm-2,尿素160kg·hm-2,产量为8 001kg·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40株·m-2,比密度32株·m-2的处理增产14.7%,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30株·m-2,比密度26株·m-2的处理增产8.4%,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密度为40株·m-2)的产量比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密度为30株·m-2)增产37.5%,两种模式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应用本项研究取得的成果,集成组装了寒地花生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对推动黑龙江省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理密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并且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明确主攻方向是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本研究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黑土条件下,以德美亚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9万株.hm-2、9.5万株.hm-2、10万株.hm-2、11万株.hm-24个密度处理,研究各处理产量、农艺性状及三值变化。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10万株.hm-2产量最高,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德美亚1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5~10万株.hm-2。在试验设置范围内植株重心变化不大,抗倒伏调节能力较强。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提高穗粒数和百粒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边单3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单3号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67 500株·hm-2密度时达到最高,为8 997.6 kg·hm-2;株高、稳住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在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进行,选用垦薯1号马铃薯品种,采用大垄双行,整薯播种,随机区组设计。3个行距,每个行距下3个株距,即3个种植密度。比较各行距下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大中薯率、小薯率及产量影响,旨在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小薯率和产量随种植密度减小呈递减趋势,大中薯率呈递增趋势;各行距下主茎数、结薯数、小薯率和产量均是种植密度为121 200株·hm-2最高,大薯率均是种植密度为72 700株·hm-2最高;总体来看,不同种植密度间对主茎数、结薯数、产量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密度121 200株·hm-2小薯率较高,适合生产种薯,其中以株行距为15 cm×20cm最适合生产种薯;种植密度72 700株·hm-2大中薯率较高,适合生产商品薯,其中以株行距为25 cm×20 cm最适合生产商品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露地直播、平膜内播、垄膜外播三种处理方式对生育环境、苗情基础、生育进程、产量构成、抗逆性及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籽棉产量以垄膜外播最高,为1 336.74 kg·hm-2,平膜内播次之,为1 986.40 kg·hm-2,露地直播最低,为3 115.66 kg·h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秦薯5号甘薯品种在关中地区适宜施氮量,在磷肥、钾肥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设置了5个施氮处理(纯氮0、37.5、75、112.5和150 kg·hm-2),研究其对甘薯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甘薯茎叶平均产量为50 274 kg·hm-2,较对照增产6 759 kg·hm-2,增幅15.5%;鲜薯平均产量为43 110.02kg·hm-2,较对照增产3 648.92 kg·hm-2,增幅9.2%。施用氮肥提高了甘薯茎叶和鲜薯产量。底施纯氮112.5 kg·hm-2产量最高,鲜产为44 872.91 kg·hm-2。综合分析,在关中地区速效氮69.44 mg·kg-1的中高产田,底施纯氮112.5 kg·hm-2,秦薯5号甘薯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杂交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其最佳栽培密度和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边单3号是一个产量潜力较高、耐密能力中等的品种,最适密度达到7万株·hm<'-2>,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