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了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满意度调查表,选取了30个典型的拖拉机驾驶员样本,调查了其对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的评价,并用Excel软件对部分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对拖拉机驾驶室的外观颜色、造型以及内室的仪表、转向盘、指示灯的满意度较高,对座椅、踏板、操纵手柄的满意度较低;"密封性太差"和"夏天太热"是影响驾驶室总体舒适性的主要因素。该调查可为驾驶室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驾驶员在作业时的舒适性、安全性及工作效率。为此,以东方红LX1204型拖拉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采用Creo3. 0创建驾驶室三维模型,以CATIA软件平台为基础,建立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系统模型,对第5、50、95百分位驾驶员进行操纵舒适性、可达性及视野的仿真。结果表明:驾驶室可达性符合设计要求,视野良好,方向盘和变速杆的操纵舒适性一般。结合拖拉机驾驶室操纵舒适性的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调查评价的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对驾驶室的方向盘和变速杆进行优化,方向盘立柱中心线与垂直方向夹角由35°度调整到30°,将主副变速杆沿Y方向向左移动了30mm。改进后,方向盘对踏板的遮挡变小,俯视视野良好;不同百分位的驾驶员操作方向盘、前控台、变速杆、提升器杆时RULA数值都为1或者2,操纵舒适性变好。本研究可为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的工作一般是在驾驶室内完成的,因此驾驶室内的环境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随着高端拖拉机的日趋热销,拖拉机产品性能及品质也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也得以大幅提升,出现了密封性好、室内环境舒适的新型正压驾驶室。主要从拖拉机正驾驶室密封的原理进行分析,简述一种简便易用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驾驶室的固有振动特性对驾驶室振动响应预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拖拉机驾驶室进行自由模态仿真计算得知该驾驶室的前4阶固有频率在发动机激励频率范围之内,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容易引起驾驶室的共振,影响拖拉机的舒适性。通过对比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结果,两者固有频率误差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进一步改善拖拉机驾驶室的舒适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拖拉机驾驶室悬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橡胶减振器悬架的一般设计方法;通过对拖拉机振动传递路线的分析,引申出驾驶室振动特性测试的相关内容,并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拖拉机驾驶室振动舒适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Ramsis的拖拉机驾驶室脚操纵元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市场调查,拖拉机驾驶员反映某拖拉机驾驶室内脚操纵元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舒适性。利用Ramsis人机工程软件,对该拖拉机驾驶室脚操纵元件进行了位置和力的分析,通过对油门踏板位置、离合器踏板位置和离合器操纵力的分析,对该拖拉机驾驶室内脚操纵元件不舒适性进行了直观的展示,对改进设计、提升该拖拉机品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驾驶室舒适性及安全性,以国产某种收获机械驾驶室为研究载体,对人机工程学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对驾驶室进行舒适性分析,改进其驾驶舒适跨点、驾驶座椅及驾驶操纵装置,优化各器件间布局配置关系。基于CATIA软件人机工程设计模块,对驾驶员驾驶姿态、操作可达性和视野范围进行模拟仿真,检验驾驶室设计合理性。对改进前后驾驶室舒适性进行主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驾驶时间增加,驾驶员对两种驾驶室主观舒适性皆呈下降趋势;在0~20min驾驶时间内,对于两种驾驶室平均舒适性评价一致,在2 0~6 0 min驾驶时间内,改进前驾驶室驾驶员疲劳累积趋势加快;改进后的驾驶室总体布局合理,可满足对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需求。该研究证明了人机仿真系统分析驾驶室舒适程度的可行性,为驾驶室的人机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RAMSIS软件,对某拖拉机驾驶室进行了人机工程分析。通过建立满足中国人体库标准的第95百分位、第50百分位和第5百分位的男性人体模型,对驾驶室的舒适性、视野、可及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该拖拉机驾驶室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美国迪尔公司生产的约翰·迪尔7810型拖拉机配有自己生产的8.1升涡沦增压柴油发动机,额定发动机功率为128.6千瓦,最大扭矩储备为50%。该机特点是低尾气排放、低油耗、低噪声、高扭矩储备和高科技含量。操作简便、舒适。@驾驶室宽敞明亮、视野清晰驾驶室为迪尔公司专利ComfordGard""型(舒适保护型),这种驾驶室一问世就被誉为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方面的典范。室内噪声级别为72分贝,是目前全球市场上噪音最低的。拖拉机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通风和室温,使室内环境怕人。座位和方向盘的位置可以调整,不会由于长时间工作而感…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AR-CCM+的某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动力换挡拖拉机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驾驶室内风场进行了试验标定,随后基于该标定模型进行太阳辐射、空调制冷及热舒适分析。通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PD结果,对现有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驾驶室驾驶员处于过热状态,需要调整驾驶室空调进出风口位置,改善整个室内风场分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人机工程操纵性和舒适性存在的不足,根据GB/T 21935—2008标准对人体各个关节部位角度及长度的定义,结合GB/T 6235—2004对座椅标志点位置的推荐,通过理论计算建立人体各关节的数学模型。基于RAMSIS软件对人体操纵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针对GB/T 21935—2008标准中规定的人机操纵舒适区和可及区优化后的范围,构建驾驶座椅两侧人体操作舒适区三维模型,结合RAMSIS软件对现有的拖拉机驾驶室内部操纵部件进行了校核优化。脚油门踏板面由最初与地板面夹角45°调整为35°,并将脚油门位置整体向外移25mm,制动踏板面宽度减短40mm,同时将主变速杆距离地面265mm处结构向外调整20mm,手制动初始位置抬高45mm。对优化后样机内各部件操纵力和行程进行实际测量及场地试验,验证了提出的人体操作舒适区三维模型的正确性。本研究为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操纵部件布置位置舒适区的数学模型,为后续拖拉机驾驶室设计提供参考,拓展了人机工程学在拖拉机设计领域内的应用,并提高拖拉机驾驶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人体工程学在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机工程学的相关要求和在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便于我们正确地设计舒适、高效的拖拉机驾驶室。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产农用运输车的驾驶室比较简陋,驾驶员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从发展的观点看,农用车驾驶室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要点是:驾驶室的刚度、强度、减振及降噪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0引言 拖拉机驾驶员在工作时受到振动、噪音、酷热、严寒和风沙等恶劣环境的作用,给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所谓职业病害。偶然的翻车事故还会造成驾驶员的伤残或生命危险。因此,必须从设计和使用上加强安全保障和环境控制,以改善驾驶员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对各种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为此,笔者对拖拉机的安全框架、安全皮带、驾驶室等方面,就国内外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2009汉诺威国际农机展看国外拖拉机技术的发展(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0前驱动桥悬架的普遍应用由于拖拉机的最高速度普遍达到50 km/h甚至更高,为减小振动,获得良好的驾乘舒适性,拖拉机在采用驾驶室悬架以外,还普遍在前驱动桥上安装了弹性悬架。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装有舒适的驾驶室和坐椅的拖拉机数量明显地增多,振动状况和操作条件有很大改善。在拖拉机的行驶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减小振动变得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显式算法的某拖拉机防翻架后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拖拉机驾驶室悬置橡胶在防翻架分析中有重要作用。建立了包含橡胶悬置的某拖拉机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显式算法理论对该拖拉机防翻架进行了后推分析。分析了橡胶及防翻架本体变形及吸能情况,分析结果合理,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拖拉机驾驶室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大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差的问题,在对热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进风风速、风温和出风角为研究因素,采用ANSYS 18.1Fluent软件进行正交仿真,并基于仿真结果进行了人体热舒适性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整个驾驶室降温过程平稳有效,驾驶室内温度可调节范围为18~22℃,驾驶员周围风速为0.2m/s,耗时21min后驾驶室温度达到人体最适温度且人体各热舒适性指标均处于人体热舒适性区间内。正交仿真结果表明,空调风速和风温对降温效果影响显著,出风角对降温效果影响不显著。人体局部温度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第41秒时人体脸部温度开始下降,头部首先进入舒适区,10min时人体各部分进入舒适区并在第21分钟人体各主要部分达到最舒适点,满足人体对降温速度的要求。若持续降温,在50min后驾驶室平均温度进入人体不舒适过冷区。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曲线表明,平均投票数评价曲线成直线下降趋势,说明所设计驾驶室的温度场能以较快速度达到人体舒适区;不满意百分数评价曲线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表明整个降温过程人体首先从过热区进入舒适区,若继续降温则又会进入寒冷区,再次对人体产生不舒适。综上,仿真结果符合驾驶室内的实际降温情况和人体生理反应过程,为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和驾驶室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机驾驶操作比较复杂,合理的驾驶室设计能有效保证的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准确性,能有效减少过早疲劳和事故的发生。为此,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与人体尺寸数据,用Rhion对农机驾驶室进行虚拟现实建模,并将其导入人机工程学软件JACK,在JACK中创建01%、05%、50%、95%、99%男女数字人模型。通过研究驾驶舒适H点、驾驶员背部受力危险临界值,以及手拉手刹、脚踩离合踏板的静态强度受伤风险值,对座椅及操纵装置进行改进。对驾驶室内部空间布局进行仿真及舒适性、可达域、可视域等模拟并进行评价,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试制费用,有效提高农机驾驶室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是改变拖拉机驾驶平顺性的重要元件。对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针对某型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优化,为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