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氨基酸维生素对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氨基酸为氮源、不同维生素为生长辅助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氨基酸和维生素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影响极显著 .以天门冬酰胺和 L -丙氨酸为氮源的培养液有利于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产孢量达 5.1× 1 0 9和 4.7× 1 0 9个孢子·L-1.在培养液中添加适宜的生长辅助因子能有效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 VB6+ VH或复合维生素 B能使绿僵菌获得较高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 (产孢量高达 1 7.8× 1 0 9和 1 6.4× 1 0 9个孢子· L-1) .同时 ,试验还显示 :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与培养基氮源的性质有关 ,复杂的氮源比简单的氮源更有利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对金龟子绿僵菌30103菌株在不同浓度吐温80、不同维生素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吐温80对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影响显著,培养基中吐温80含量在0.6%~1.0%时,可获最大产孢量;不同维生素对生物量和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影响显著,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维生素能有效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复合维生素、B2B1B6、B6B1H能使绿僵菌获得较高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金龟子绿僵菌30103菌株在不同浓度吐温80、不同维生素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吐温80对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影响显著,培养基中吐温80含量在0.6%~1.0%时,可获最大产孢量;不同维生素对生物量和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影响显著,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维生素能有效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复合维生素、B2B1B6、B6B1H能使绿僵菌获得较高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  相似文献   

4.
 对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a)3种鳞翅目昆虫罹病虫体上分离纯化的球孢白僵菌DBM001, XWYE001和PTM001菌株在液体培养基(萨氏葡萄糖培养基)及其在不同氮源添加物培养基中菌丝产量、产孢量、孢子形成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菌株中,分离自斜纹夜蛾的XWYE001菌株培养物浓度及菌丝生长量略高于分离自小菜蛾和马铃薯块茎蛾的DBM001和PTM001菌株,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类型氮源物质对分生孢子的形成及菌丝生长影响显著(P<0.05),加入(NH4)2SO4 后液生分生孢子产量较高,菌丝产量相对较低;加入NH4NO3 或L-酪氨酸后菌丝产量较高,液生分生孢子产量相对较低。研究结果为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液体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球孢白僵菌液体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发酵试验 ,研究了不同营养基质、不同发酵条件对球孢白僵菌液生分生孢子、芽孢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 5种培养基中 ,除“糖蜜 5 %、玉米浸提液 1%、K2 HPO4 0 1%”(代号D)外 ,其它均不产生芽孢子 ,以D配方生物量最高 ,孢子较大 ,为本试验选出的液体制剂的理想载体 ,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 2 5~ 30℃ ,pH6 0~7 0 ,通气量以瓶装培养液量为指标不超过 1/ 6瓶装量 ,发酵时间以 96小时为佳。白僵菌液体制剂的理想载体与最佳发酵条件的组合可使白僵菌液生分生孢子达 2 5× 10 10 左右 ,超过了目前四川固体发酵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以金龟子绿僵菌菌株M337和M104系列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液(1.0×1011-1.0×107个孢子.L-1)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体表接种试验,测定马尾松毛虫对供试菌株的感染反应。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作了拟合,并与球孢白僵菌(Bb01和Bb02菌株)进行比较。接种后第10-12天绿僵菌M337菌株的LC50分别为1.86×109、1.52×108和1.67×107孢子.L-1,在浓度梯度为1.0×1011-1.0×108孢子.L-1下的LT50为7.69-11.18 d。结果表明M337菌株对马尾松毛虫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7.
液体深层培养贵州绿僵菌分生孢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对贵州绿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生长量、液生芽孢子和液生分生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不同碳源对生长量和液生芽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但对液生分生孢子产量无明显影响.同时试验还表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与培养液的碳氮比、pH以及通气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温度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测试了6个温度对球孢白僵菌一菌株(分离自小猿叶成虫)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26℃温度范围内,球孢白僵菌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扩展)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6℃条件下,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达到最高,即产孢量为6.40×107mL-1、孢子萌发率为93.19%、菌落直径为22.80mm.在23℃条件下,虽然产孢量(5.95×107mL-1)与26℃的有显著差异,但孢子萌发率(91.32%)和菌落直径扩展(22.50mm)无明显差异.当温度升高到29℃时,各指标值均下降,在32℃条件下球孢白僵菌不能生长.同时还测定了田间常用的6种杀菌剂和8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完全抑制球孢白僵菌的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杀虫剂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部分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作用,说明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苏云金杆菌 80 1 0、白僵菌建瓯菌株、保丰 3种杀虫剂对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筛选出复合生物杀虫剂最佳组合为苏云金杆菌 1 .6× 1 0 6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6个孢子 / m L+保丰 60 0 0倍液 .应用复合生物杀虫剂与低浓度的 2 0 %杀灭菊酯混合 ,分别对2~ 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 ,试验表明 :苏云金杆菌 1 .6× 1 0 7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8个孢子 / m L+保丰 40 0 0倍液 +杀灭菊酯 1 0 0 0 0倍液为林间防治 2~ 3龄幼虫的最佳组合 ;复合生物杀虫剂添加低浓度的杀灭菊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菌药复配可弥补各自的不足,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明确球孢白僵菌SCAUJH19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的相容性及其联合毒力和复配制剂,本文测定了不同浓度甲维盐和球孢白僵菌SCAUJH19混合后对菌株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球孢白僵菌SCAUJH19与甲维盐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并根据最优菌药组合对复配制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SCAUJH19和甲维盐有较好的相容性;0.5~20 mg/L甲维盐处理的球孢白僵菌SCAUJH19在第3天时孢子萌发率为96.11%~98.01%;在第7天时0.5 mg/L、2.5 mg/L、5.0 mg/L甲维盐处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2.95 mm、44.50 mm、41.98 mm,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球孢白僵菌SCAUJH19和甲维盐组合1×108孢子/mL+1.5 mg/L、1×108孢子/mL+0.5 mg/L和1×107孢子/mL+1.0 mg/L第7天时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5%和95...  相似文献   

11.
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1~ 1 .0× 1 0 7孢子· L-1浓度下 ) .M1和 M2 的 LC50 分别为 3.1 2× 1 0 7孢子·L-1和 7.0 1× 1 0 7孢子· L-1,LT50 分别为 6.5 0~ 1 1 .65 d和 7.66~ 1 1 .5 3d.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力试验表明 ,供试的 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 .试验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防治刚竹毒蛾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曲条跳甲高致病力绿僵菌的筛选及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8株绿僵菌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感染黄曲条跳甲的高致病力菌株,为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筛选获得1株对黄曲条跳甲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Ma6;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25℃下,菌株Ma6孢子悬浮液浓度8.0×108个·mL~(-1)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其LT_(50)为4.09d;致病力复测试验结果表明,7d累计死亡率达到100%,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表现较强的致病力。菌株Ma6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产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产孢温度为25℃,最适产孢pH为pH=7,光照条件为先黑暗6d再光照8d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13.
九株绿僵菌液体振荡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对九株绿僵菌液体振荡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和菌株对菌丝生长量和液生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某些绿僵菌菌株可以微循环产孢形式直接产生液生分生孢子,但微循环产孢现象发生与否可能与菌株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用画线接种的方法把58株从堆肥中分离的细菌接种于只含琼脂粉和水分的平皿上,室温培养数天后发现有1株细菌(BR5-1)能明显长出菌落。用这株细菌接种于含琼脂粉(2、8g·L-1)的无菌水悬液以及对照生理盐水和LB中,摇床培养48h后稀释倒平皿测活菌数。结果表明,活菌浓度在含琼脂粉的液体中(6.5×103、6.0×103cfu·mL-1)明显比在对照处理生理盐水(6.1×102cfu·mL-1)中高,但是明显比在对照处理LB培养基(1.1×108cfu·mL-1)中低。试验表明这株菌能够降解琼脂粉。  相似文献   

15.
 用7种培养基培养的结果,在麦芽汁培养基(MEA)上(23℃)得到最大产孢量(4.7×109分生孢子/皿);用6种谷物的固体培养基试验中,大米粒培养基最适宜产孢,发酵培养10d得到最大产孢量1.5×109分生孢子/g,孢子萌发率95.14% 。3种储藏条件试验的结果,以4℃冰箱中黑暗下6个月的孢子萌发率最高(91.47%)。  相似文献   

16.
嗜热侧孢霉生物学特性及其液体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嗜热侧孢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进行分子分类发现嗜热侧孢霉与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ium)及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2种嗜热菌相距最近.嗜热侧孢霉的生长pH值范围较宽,在初始pH值4.0-12.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长,以4.0-8.0时生长较好.以还原糖含量变化和蔗渣减少量为指标,以蔗渣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发酵,在30 g.L-1蔗渣、11.45 g.L-1NH4NO3、初始pH值4.0和接种量15%(孢子悬液浓度106个.mL-1)条件下,蔗渣降解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用电化学预处理法制备了新型的玻碳电极(PGCE),并在此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FLX)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3 mol.L-1,pH为5.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电压为+0.20V条件下富集120 s后,GFLX在+1.05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吸附峰。氧化峰电流ip与GFLX浓度在6.0×10-8~1.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1.0×10-8mol.L-1。该电极可用于直接测定尿样中加替沙星的含量,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