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郑忠福 《林业科技》1992,17(5):38-39
目前,降低纤维板吸水率比较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是施加石蜡防水剂或茶皂素乳化剂,后者效果更好一些。从各纤维板生产厂看,施加石蜡防水剂大致有两种方法,即采用传统石蜡乳化液和采用熔融施加法。其中熔融石蜡直接施加法在近几年逐渐被各厂采纳,其特点是工艺简单、维修操作方便、成本低,并能有效降低纤维板吸水率。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熔融石蜡施加法中既可调节石蜡量,又可计量石蜡施加量的石蜡计量泵。  相似文献   

2.
纤维板防水剂用石蜡-松香乳液的组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专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转相法制备了系列石蜡-松香乳液,并考察了这些乳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石蜡与松香的质量比对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苯乙烯和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为单体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HS)和烷基苯聚氧化乙烯醚衍生物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LS)的混合物能制得稳定的石蜡-松香乳液。表面活性剂用量为5kg/m^3时石蜡-松香(质量比1:2)乳液使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少23.8%,而弹性模量增加了12.2%。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和石蜡与松香的质量比都显著地影响乳液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用胶体磨生产石蜡乳液防水剂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新型石蜡乳液制备工艺与设备。利用该项工艺与制备的石蜡乳液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性能好及无氨水刺激性气味等优点。生产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刨花板用石蜡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标准对刨花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石蜡乳液防水剂是刨花板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助剂之一,其质量的好坏与成本的高低对刨花板影响较大。试验表明,此种石蜡乳液防水性能好,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蜡和丙烯酸(酯)在木材防水改良应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利用丙烯酸酯乳液共混改性石蜡乳液。探究丙烯酸酯乳液对复合乳液成膜性及其对复合乳液处理材疏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合乳液粒径、离心稳定性、成膜性以及处理材吸水率、表面润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等。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乳液可被用于木材浸渍改性处理,复合乳液平均粒径约180.0 nm。2)相比于石蜡乳液处理,复合乳液中丙烯酸酯乳液可协助石蜡在处理材内部形成有效疏水膜层,提高木材疏水性和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改性石蜡提高纤维板防水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石蜡防水剂用于纤维板的使用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对普通石蜡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用复配优选的工业植物油改性石蜡,可以明显提高防水效果,并代替30%左右的石蜡.  相似文献   

7.
刨花板工业用耐酸型石蜡乳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海江 《林业科技》1998,23(3):32-35
采用表面活性剂相(D相)乳化法,制备石蜡乳化液。通过对4种乳化剂材料进行试验,确定按表面活性剂A相对石蜡用量14%、助剂B相对石蜡用量2%的比例进行复配,可制得质量稳定、防水性能优良、遇酸性介质不破乳析出、成本较低的高质量石蜡乳液,为刨花板用石蜡乳液最佳剂型。  相似文献   

8.
非离子型石蜡乳液增强防腐木材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厚荚相思木材为研究对象,将配方优化的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稀释液及其与木材防腐剂的混合液分别处理木材,增强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能。研究表明,制备的非离子石蜡乳液平均粒径0.107μm,木材渗透性能好;经石蜡乳液处理的马尾松木材尺寸稳定性可达85%;石蜡乳液能分别与CCA、ACQ木材防腐剂混溶达到稳定状态,耐强酸强碱;石蜡乳液对ACQ木材防腐剂的载药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竹材的防霉性能,以毛竹作为研究材料,先对竹材进行超声预处理,制备了抗菌石蜡乳液对竹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竹材的含水率、吸水率、防水效率和防霉性能进行了测试。选用天然植物中的2-羟基-1,4萘醌作为防霉剂,选用司班80(Span80)和吐温80(Tween80)作为58号食品级石蜡的复配乳化剂,考虑了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对石蜡乳化的影响,制得稳定的抗菌石蜡乳液。利用抗菌石蜡乳液对超声处理后的竹片进行浸渍处理,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以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为因子,以含水率和浸泡768 h后的防水效率为测试指标。结果表明,当Span80和Tween80的质量比为2∶3、HLB值为10.72时,石蜡乳液的稳定性最好。对改性后竹材含水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当石蜡乳液固含量为5%、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1.5 h时,试件含水率最低为4.11%。浸泡768 h后对竹材防水效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干燥温度、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时间;当石蜡乳液固含量为15%、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5 h时,试件防水效率最高为32.15%。超声处理并不能有效阻止竹材的霉变,超声联合抗菌石蜡乳液改性后的竹材防霉性能有明显提高,改性竹材在28 d霉变试验后表面无菌丝、霉点。  相似文献   

10.
我厂以前制备的石蜡乳液,由于制备工艺不当,与水混合的均匀性不好,与胶粘剂混合后出现较多的不溶性颗粒状石蜡,扩散力差,贮存不当就会出现不易溶化的结块,现经研究改变了配方和制备工艺,所制备的石蜡乳液能在20℃水中很快分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我国特有的金丝楠木古建筑是中国历史建筑的文化瑰宝,但对其进行旧蜡清除及施蜡保护,没有技术规范可循。目前,我国现存完整的金丝楠木建筑,宫殿、王府和坛庙陵寝约10座,认定的民间建筑4座;局部使用金丝楠木的建筑约100座,以及大量金丝楠木家具,在文物的定期修缮过程中,急需有一套成熟、可靠的施工技术。因此,笔者对古建筑金丝楠木旧蜡清除及涂蜡保护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国古建筑修缮保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白蜡虫蜡酯合酶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白蜡虫(Ericerus pela)是我国特有的资源昆虫,泌蜡是白蜡虫二龄雄虫最为特化的性状[1]。白蜡虫分泌的白蜡在食品、医药、纺织等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白蜡的主要成分是26酸26酯[3],已有研究表明,蜡酯的生物合成在动植物中存在保守途径[4]。蜡酯生物合成的第一步由脂酰辅酶A还原酶催化脂酰辅酶A转化为脂肪醇,第二步由蜡酯合酶(WS)催化脂肪醇和脂肪酸的酯化反应[5]。W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吐温水溶液对人真皮乳头细胞(HFDP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的的接种数量,接种第2天给药,给药48 h后采用MTS法研究不同浓度吐温80、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吐温水溶液对人真皮乳头细胞的作用。[结果]人真皮乳头细胞在吐温80用量1.56 6.25μg·m L~(-1)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在安全范围内,白蜡(增溶量为0.31 1.25μg·m L~(-1))吐温水溶液、白蜡高级烷醇(增溶量为3.12 12.5μg·m L~(-1))吐温水溶液均能促进人真皮乳头细胞的增殖,其中,水溶液中含有6.25μg·m L~(-1)吐温80和1.25μg·m L~(-1)白蜡、水溶液中含有6.25μg·m L~(-1)吐温80和12.5μg·m L~(-1)白蜡高级烷醇时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高于非那雄胺。[结论]吐温80作为增溶剂,其用量低于6.25μg·m L~(-1)时对人真皮乳头细胞安全。在保证吐温80对细胞安全的条件下,白蜡及白蜡高级烷醇可显著促进人真皮乳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物理吸附脱色的方法,在水浴搅拌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漆蜡脱色条件,并采用GC-MS分析脱色前后的漆蜡主要脂肪酸G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漆蜡物理吸附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以活性炭与硅藻土(质量比1∶1)为吸附剂,并按照漆蜡质量的5%添加、液固比20∶1(mL∶g)、温度80℃、脱色...  相似文献   

15.
木蜡油简介     
江京辉 《国际木业》2007,37(10):39-40
介绍了木蜡油的概念、特点、用途、涂饰工艺。将木蜡油与传统油漆进行比较,对于木蜡油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木蜡油;特点。用途;涂饰工艺;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人工白蜡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人工白蜡园的种群结构,寄主树生长,经济产品产量,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选出优型白蜡园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群林农混作的生态经济型白蜡园,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群结构,使寄主树茁壮生长,白蜡虫种虫提高产量30%,农作物产值达5400余元/hm^2,从而有效提高白蜡园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白蜡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In spring, tubular wax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on the needle surfaces of new Norway spruce needles and also on previous-year needles. In young plants, as in mature trees, the fusing and eroding of the wax tubes on needles of increasing age had taken place in relation to their exposure, particularly to wind and precipitation. The quantity of needle wax and certain fractions of the extracted wax differed in mature trees at two field sites and in young clonal plants. No difference in wax quantity and only small differences in wax composition occurred among young plants which had undergone different treatments (fumigation with O3, SO2, ambient air, filtered air, or planting at the sites).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wax structure, wax quantity and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compounds in the wax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8.
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虫白蜡皂化法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探索研究,得到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的工艺优化条件:10 g虫白蜡皂化加碱4 g,皂化温度90 ℃,皂化时间10 h,氯化钙加入量为碱物质的量的一半,在80 ℃条件下,保温搅拌2 h后,抽滤,滤饼烘干,用乙醇为抽提剂,然后再用乙醇-丙酮混合溶剂将高级烷醇粗品重结晶3次,结晶体在70 ℃左右干燥,可得到纯度为93%的高级烷醇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白蜡虫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蜡是一种由白蜡虫2龄雄若虫分泌的天然化工原料.传统白蜡生产采用"高山产虫、低山产蜡"的异地生产模式.本研究在白蜡虫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基础上构建白蜡虫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新模式.白蜡虫具有雌虫先孵化,雄虫后孵化特征,卵从10℃以上开始孵化.在15~20℃条件下,若虫16~20天孵化完毕,雌虫孵化高峰期在第9~11天,雄虫孵化高峰期在第14~15天;在25 ℃条件下,若虫约12天孵化完毕,雌虫孵化高峰期在第4~5天,雄虫孵化高峰期在第10~11天;在30 ℃条件下,若虫约10天孵化完毕,雌虫孵化高峰期在第3~5天,雄虫孵化高峰期在第6~8天.根据不同温度下白蜡虫孵化速率,建立雌虫孵化的回归方程为:D=12.5-0.35T.在自然状态下,根据白蜡虫孵化率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Ha(♀)=(33.767+0.465K)%.在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中,雌虫和雄虫分别放养在产虫区和产蜡区.根据雌虫先孵化、雄虫后孵化特征,将种虫在产虫区放养10,15和18天后转移到产蜡区.放养10天后转移,产虫区雌虫占65%左右,雄虫占15%左右;放养15~18天后转移,产虫区雌虫占70%~80%,雄虫占65%~75%.在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中,培育种虫产量与传统产虫区相同;产蜡量低于传统产蜡区,约为传统产蜡区70%左右,可以通过台理密植寄主植物和选择阴湿环境提高白蜡产量.分析和讨论高山产虫不产蜡、低山产蜡不产虫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