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连续3年引进种植不同的山药品种,调查其生长特性与产量。经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势品种九金黄、麻山药;特色品种紫山药。  相似文献   

2.
紫山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本文作者从栽培地情况、播种前准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衢江区无公害紫山药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同行和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紫山药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紫山药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山药为特色蔬菜新品种,其营养价值极高,是菜药兼用的天然绿色食品。为更好地推广种植紫山药,介绍了紫山药的育苗技术、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技术,为紫山药优质、高产、高效、规模化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常见的山药品种和种类比较多,有铁棍山药、细毛山药、日本山药、扁山药和紫山药等,是满薯蓣科草本植物,因此又被称为薯蓣、长芋。在过去,山药的种植主要是比较零星的房屋前后空地种植,随着发展和需求量的增加,大规模的山药种植也已经有了发展。本文就对山药的种植方法和种植过程进行分析,试总结山药种植当中所具有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1.品种的选择 目前国内常见的品种有细毛山药、铁棍山药、日本山药、紫山药、扁山药等,山药的种植可以用山药嘴、山药豆和山药块。山药豆经过一年的种植形成山药嘴。山药块是用山药块茎按8-10。最常用的是采用山药嘴种植,山药嘴种植当年种植当年高产。  相似文献   

6.
地膜紫山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山药为特色蔬菜新品种,其营养价值极高,是菜药兼用的天然绿色食品。为更好的推广种植紫山药,介绍紫山药的育苗技术、移栽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技术,以期为紫山药优质、高产、高效、规模化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品种的选择 目前国内常见的品种有细毛山药、铁棍山药、日本山药、紫山药、扁山药等,山药的种植可以用山药嘴、山药豆和山药块.山药豆经过一年的种植形成山药嘴.山药块是用山药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催芽后种植.直接种植山药豆第一年产量低,山药块切块种植由于消毒不彻底和催芽不均等原因不被采用.最常用的是采用山药嘴种植,山药嘴种植当年种植当年高产.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山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西北地区山药生产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西北地区山药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布局;改良选育地方特色品种,加大品种认证力度;引进和研发山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强山药储藏、加工与产品开发的研究;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宣传力度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全省范围内累计收集紫山药种质资源30份,经多年评价、鉴定,其中编号为JYW4的紫山药表现突出。JYW4属早熟紫山药品种,块根肉紫色均匀为扁块状参薯,其薯皮光鲜外观品质及商品性好,花青苷含量高,在连续2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增产显著,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合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开发前景好。作为一个特色农产品,为江西地区紫山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紫参薯及其同属植物铁杆山药中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新勇  宋曙辉  王文琪  罗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05-20007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紫参薯(Dioscorea alata Linn.)的营养成分,并将其与河南铁杆山药进行比较,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常规方法对不同产地紫参薯(浙江紫参薯、江西紫参薯、北京西郊农场紫参薯)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2种河南铁杆山药品种(河南铁杆山药1、河南铁杆山药2)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河南铁杆山药2的粗蛋白、粗纤维、铁、钾等含量丰富;河南铁杆山药1的脂肪、粗纤维、铜、钙、镁和硒等含量丰富;浙江紫参薯的铜、钙、锰、钾、葡萄糖和蔗糖等含量丰富;北京紫参薯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酸、磷和硒等含量丰富;江西紫参薯的Vc、磷和硒等含量丰富。[结论]不同产地的山药在其营养成分中具有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秸秆套网袋栽培对紫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秸秆(稻草)套网袋栽培技术对浙江黄岩紫山药(又名紫莳药)的产量、品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山药秸秆套网袋栽培可适当增加单株块茎数,同时块茎也相对较大,因此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秸秆套网袋栽培的紫山药块茎相对细长,外形比较受欢迎,同时还能在生长过程和收获时保护紫山药免受地下害虫危害和损伤,外形美观、光滑、完整,具有较好的商品性;另外,秸秆栽培有利于提高紫山药的山药皂苷、可溶性糖、粗多糖和黏液多糖等营养和保健养分含量。秸秆套网袋栽培也属于秸秆栽培,虽然套网有降低山药皂苷和黏液多糖含量效应,但其营养和保健养分的含量仍然较高,因此秸秆套网袋栽培紫山药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均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收集的10份福建地方山药种质及外来引进的铁棍山药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比较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德化芹峰淮山、明溪薯产量高,口感好,肉色白,刨皮后较不易氧化,适于加工,德化紫薇淮山氨基酸含量在参试的山药品种中含量最高,口感好,产量仅次于德化大薯。经遗传多样性ISSR聚类分析,将10个品种分成4类。综合评价,德化芹峰淮山、明溪薯、德化紫薇淮山发展潜力较大,适于作为商品深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基因组RAPD分析的紫山药品种分子鉴定方法.[方法]以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8个紫山药品种为材料,对RAPD技术在鉴定紫山药品种中的科学性进行技术上的验证与分析.[结果]不同引物的RAPD-PCR结果在8种紫山药中体现出谱带清晰度及数量方面的不同特点,其中引物S1255的多态性较高且谱带清晰,可以此为基础鉴定紫山药的不同品种.[结论]理想的反应条件能保证RAPD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是适用于鉴定紫山药品种的简易与理想的DNA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8─2020年),主要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科研现状、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淮山主产区之一,全区种植面积约18336 ha,主要分布在桂林市、贺州市、贵港市和南宁市,主栽品种为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7号及当地品种,种植模式有定向结薯栽培、打洞栽培和机沟栽培;广西淮山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广西淮山的加工均为初加工,主要加工产品有淮山片、淮山粒,其中,贵港市桂平金田镇淮山干片加工量位于全国前列。广西淮山产区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广西淮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淮山产业也存在着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产业;品牌辨识度低、经营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科研投入不足、研究进展缓慢,影响产学研联合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重点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扶持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壮大地方品牌,打造桂字号品牌;重视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紫山药的引种与标准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在徐州地区成功引种紫山药,提出紫山药垄栽模式,介绍了紫山药在徐州地区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山药资源。[方法]选取4个野山药品种进行人工栽培试验,分别从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供试的4个野山药品种中,FHS-3产量最高,为45 742 kg/hm2,但其品质表现最差;FHS-4产量最低,为17 616 kg/hm2,但其品质表现最好;FHS-1与FHS-2的产量与品质则介于二者之间。[结论]FHS-1与FHS-3适宜培育成菜用品种;FHS-2与FHS-4适宜开发成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品种浙产山药根茎膨大期四个生长时段的总多糖含量、单株鲜重及干鲜比,为浙产山药高效栽培及其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前期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药根茎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不同品种山药在不同生长时段多糖含量及单株鲜重差异较大;四个品种中,南湖糯在11月20日多糖含量及单株鲜重均为最高;各品种山药根茎干鲜比随时间影响不大,其中南湖糯水分含量略高、适口性较好。结论:以山药多糖总量及干鲜比为评价指标,11月下旬采收的南湖糯米山药最优,可作为主推品种进行大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18.
"怀山药"是河南省沈丘县种植的一个优质高产山药品种,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于山药的生长,历史上就有种植山药的习惯。详细介绍怀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选择适合无土栽培的山药品种,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山药品种进行了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农大长山药1号对基质栽培比较适应,综合性状最优,汾阳山药次之,以下依次为平凉山药,蠡县麻山药,温县怀山药,定兴棒山药,太谷山药,北京自皮山药,农大短山药一号,济宁米山药,丰县水山药和安顺山药。农大长山药1号在基质栽培中表现突出,是无土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0.
紫山药酚酸类化合物鉴定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