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以及腐霉利与福美双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7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百菌清、异菌脲、腐霉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52mg.L-1;腐霉利和福美双原药以5∶1、1∶3、1∶5混配后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1.44、124.22、128.46,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腐霉利WP 562.5g.hm-2、25%啶氧菌酯SC 112.5g.hm-2、50%啶酰菌胺WG 300g.hm-2 3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混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增效组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混配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并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药效试验对优选出的配比进行验证。[结果]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以有效成分质量比10∶40、8∶42、6∶44、5.5∶44.5、5∶45、4∶46和3∶47混配抑菌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现增效作用。混配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随百菌清含量增加而增强。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与720 g/L百菌清悬浮剂按照有效成分质量比8∶42桶混在900~1 500 mg/L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41.7%氟吡菌酰胺SC(400 mg/L)相当,略优于43%氟菌·肟菌酯SC(400 mg/L),显著优于720 g/L百菌清SC(1 260 mg/L)和50%异菌脲WP(1 000 mg/L)。[结论]氟吡菌酰胺与百菌清按有效成分质量比8∶42混配可以有效防控番茄灰霉病,推荐剂量为900~1 500 mg/L。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控制百合灰霉病对龙山县卷丹百合种植造成的危害,以25%啶菌噁唑EC、50%异菌脲WP、50%腐霉利WP、25%腐霉·福美双WP和75%百菌清WP这5种药剂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EC对百合灰霉病的防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以1 200 mL/hm~2对水900 kg连续施用3次,防效达85.66%,且对百合植株安全,产量高达17 550 kg/hm~2,投产比最高,为1︰1.64,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2015~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几种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及使用技术,可为设施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72%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540 g a.i./hm~2、48%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WG 252~288 g a.i./hm~2、50%烯酰吗啉·嘧菌酯WP 225~300 g a.i./hm~2、50%吡唑醚菌酯WG 169~225 g a.i./hm~2或60%霜脲氰·嘧菌酯WG 270~360 g a.i./hm~2,防效均可达到85%以上;在白粉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40%氟菌唑WP 90~120 g a.i./hm~2、20%氟硅唑·嘧菌酯SC135~165 g a.i./hm~2或430 g/L戊唑醇SC 116.1~139.3 g a.i./hm~2,防效均可达到85%以上;在灰霉病发生初期,可叶面喷施25亿芽孢/g坚强芽孢杆菌WP 3.3~4.7 g/hm~2、3亿CFU/g木霉菌WG 5.6~11.1 g/hm~2或60%丙硫菌唑·异菌脲WP 4.7 g/hm~2,其中,2种生防菌剂的防效均可达到65%以上,60%丙硫菌唑·异菌脲WP 4.7 g/hm~2的防效可达到82.0%。以上药剂用药间隔期均为7~10 d,连续喷施3次。在生产中,可以使用以上筛选到的高效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  相似文献   

5.
关于苹果炭疽叶枯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有效药剂,进行了5种杀菌剂对炭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4次药后26 d,25%吡唑醚菌酯EC 1500倍液和70%丙森锌WP500倍液对苹果炭疽叶枯病防效分别为93.62%和90.95%;80%代森锰锌WP500倍液和78%波尔.锰锌WP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7.24%和83.83%。以上4处理的防效均显著优于86.2%氧化亚铜WG2000倍液。在苹果炭疽叶枯病发生初期,均匀喷雾,间隔15 d,共喷药4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8种常用杀菌剂对沃柑溃疡病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27.12%碱式硫酸铜SC 500倍液、57.6%氢氧化铜WG 1000倍液、20%噻森铜SC 500倍液、47%春雷.王铜WP 500倍液、1.8%辛菌胺醋酸盐AS 500倍液、20%噻菌铜SC 500倍液、20%噻唑锌SC 500倍液、33.5%喹啉铜SC 1000倍液,且防效均达到79%以上,对沃柑生产安全,是防治沃柑溃疡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
针对井冈霉素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逐年下降的问题,2014年对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噻唑类、抗生素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及其复配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估。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12.5%氟环唑SC、75%戊唑·嘧菌酯WG、240g/L噻呋酰胺SC、17%井冈·嘧菌酯WP及40%嘧菌酯WP对水稻纹枯病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而24%井冈霉素AAS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偏低、持效期短。建议在水稻生产实践中,轮换使用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噻唑类及抗生素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8.
陈强 《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29-130
通过对50%凯泽等5种不同药剂处理的试验,得知:50%凯泽WG用量为24-48克/亩对番茄灰霉病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非常明显,防效在79%-86%之间;比对照药剂处理30%翠泽SC45ml/667m3的防治效果略好;50%异菌脲WP30g/667m3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效达到65%左右。建议50%凯泽WG和30%翠泽SC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在甘肃发生危害,造成部分品种植株枯死,严重减产。为筛选防治玉米藤仓镰孢茎腐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对藤仓镰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12.5%戊唑醇EW、75%肟菌·戊唑醇WG和70%丙森锌WP对藤仓镰孢菌菌丝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该菌毒力最强的杀菌剂是12.5%戊唑醇EW,其EC_(50)值为0.0831μg/mL;较强的是10%苯醚甲环唑WG和75%肟菌·戊唑醇WG,其EC_(50)值分别为0.2927μg/mL和0.3914μg/mL;70%丙森锌WP和75%百菌清WP的毒力相对较强,EC_(50)值分别为0.6404μg/mL和0.7487μg/mL;2%春雷霉素AS毒力最弱,EC_(50 )值为45.6161μg/mL。玉米藤仓镰孢菌菌丝生长对75%肟菌·戊唑醇WG、0.3%四霉素AS、80%代森锰锌WP和2%春雷霉素AS的敏感性相对较强,对75%百菌清WP、77%氢氧化铜WP和50%烯酰吗啉WG的敏感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7种杀菌剂防治槟榔炭疽病的田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7种药剂对槟榔炭疽病进行田间防效评价。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SC的防效最好,为80.32%;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10%苯醚甲环唑WG,防效分别为79.22%、77.00%和73.46%;250 g/L嘧菌酯SC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防效一般,分别为70.85%和68.87%;80%代森锰锌WP最差,为66.62%。经比较分析,生产上建议使用430 g/L戊唑醇SC、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50%咪鲜胺锰盐WP等药剂轮换使用防治槟榔炭疽菌,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研制的技术路线、组方原理、试验研究结果等。用RPA进行常规蘸浆造林,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和生长量,可有效预防甘肃鼢鼠、草兔和牛羊的危害,定植2年后油松的高生长比对照提高8.0cm,对鼠类的综合预防效果提高10.2%~13.8%。用RPA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使苗齐苗壮,提高土壤的生产潜力。RPA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能够提高成苗率,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使苗木安全越冬,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起到以根提水,以水促长的作用,处理区油松幼苗保存量达0.5~0.8株/m2,对照区仅为0.07株/m2,处理区油松苗木平均高3~5cm,对照区为2~3cm。  相似文献   

12.
本从N×-3的结构,电子组态,价键出发来说明它所具有的高度活泼性和生物学效庆,交用酶学试验和杀虫效果来证实;对N^-3的杀虫机制,特点进行了探讨;对N^-3的杀虫应用前景也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4.
化感稻新品系抑制稗草能力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22 个化感稻新品系和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 抑制稗草的能力,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封 行前抑草率.竞争抑草率\灌浆期抑草率\伴生稗草平均株高和稗草单株干物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院化感稻的 抑草作用受环境条件影响,其中化感作用表现相对稳定,竞争作用随环境变化较大曰化感稻的抑草作用主要表现在 抑制稗草萌发和资源竞争力弱的稗草死亡,封行前抑草率是影响其抑草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灌浆期抑草率,初步 筛选到12 份抑草特性强且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化感稻新品系3\4\6\7\12\14\15\16\17\19\21\22,其中化感稻新 品系15\16 在2011 年晚季和2012 年早季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草特性袁化感稻新品系6尧15尧19 在2011 晚季的抑草特 性优于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这些强化感稻新品系的筛选将有助于化感稻商业品种的选育及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蜡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鲫鱼病害药物防治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芦荟等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对鲫鱼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均对致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甘草、鱼腥草、芦荟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槐米、桔皮的抑菌作用较弱。7种供试样品的最小杀菌浓度均远大于最小抑菌浓度,仅甘草、鱼腥草在500μg/ml时表现出弱的杀菌作用,其余样品在其选择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杀菌作用。[结论]所选择的7种药食两用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但仅具有弱的或不具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疆地区沙漠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货物的运输、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讨论了沙漠公路的生态价值,分析了其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的激素、年龄和位置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青海云杉插穗生根的外在因素和内在生理生化基础,采用网袋容器和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技术,系统研究了青海云杉插穗母株年龄、部位、类型及激素处理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插穗类型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嘌呤(IPA)、酚类化合物和糖类的含量。结果表明,以7年生母株枝条作穗条扦插繁殖效果最佳;一级侧枝的生根情况优于二级侧枝和顶枝穗条,树冠下部穗条生根优于上部枝条;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硬枝插穗的生根率,其中以IBA 200 m g/kg处理3 h的生根效果最好;邻苯二酸和儿茶酸2种酚类化合物可能对生根有抑制作用;枝条和针叶中三糖含量随母株年龄增加而增大,而葡萄糖含量却呈下降趋势;高含量的Z和ZR均有利于插条生根,IAA对生根无促进作用,IPA对插条生根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一的某种激素对青海云杉插穗生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8个早熟加工番茄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两组共8个早熟加工番茄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在不同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存在差异,同一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较大差异,而且各自交系均具有其优势性状.组合HT48×HT19 在始熟期、前期产量和总产方面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组合HT69×HT27 和组合HT71×HT21在始熟期、耐压力、前期产量和总产方面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从期望效应概念入手,阐述了期望效应对教育的影响,论述了为实现教员期望的良性循环,如何获得期望效应的方法,通过对学员全面客观的分析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员,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腐霉利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浓度的腐霉利在3种光源下的光化学降解途径,并考察了溶液pH、硝酸盐和H2O2对腐霉利水溶液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光源下,腐霉利水溶液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腐霉利的光解速率在紫外灯下是高压汞灯下的近2倍,其半衰期在高压汞灯下为43.6 min,在紫外灯下仅为28.2 min;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在浓度2~8 mg.L-1范围内,腐霉利的光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负相关;随着溶液pH的增大,腐霉利的光解速度加快;硝酸盐对腐霉利的光解表现为光猝灭效应;而H2O2对腐霉利的光解有显著的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