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粳稻"青香软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纯氮总施用量的增加,"青香软粳"的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每667 m~2纯氮总施用量为19 kg时,每667 m~2产量最高,达645.05 kg;同时,随纯氮总施用量的增加,"青香软粳"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呈增加的趋势,垩白度粒率呈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综合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在本试验条件下,"青香软粳"获得优质高产的每667 m~2适宜纯氮总施用量为19 kg。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对早熟中粳水稻"青角19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纯氮用量为225.0~292.5 kg/hm~2范围内,"青角198"的产量随着纯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纯氮用量达247.5 kg/hm~2以上时,氮肥增加对增产的作用不明显;不同纯氮用量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影响不大,但适当控制纯氮用量能降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经综合考虑,早熟中粳水稻"青角198"在青浦区作"国庆稻"采用机插种植,纯氮用量以247.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为配套"青香软粳"高产栽培技术、了解其生育进程中对氮肥的需求、确定最佳施肥量,特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青香软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香软粳"在青浦地区种植,全生育期以每667m~2施用纯氮20-22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适合优质水稻新品种"申粳1221"高产栽培的氮肥运筹技术,特进行了最佳施氮量和基蘖肥、穗肥最佳配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申粳1221"最适宜的纯氮施用量为282.63 kg/hm2,在此施肥量下"申粳1221"的理论产量最高,为7 844.637kg/hm2;基蘖肥∶穗肥的最佳配比为8∶2。  相似文献   

5.
根据鸟兰青稞生产特点,青稞的目标产量为250 kg/666.7 m'2时所需要的肥料用量减去土壤中养分的供肥量确定出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进行青稞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鸟兰地区氮、磷、钾配合施用量与青稞产量的回归模拟模型为:y1=91.0203 15.6409N 6.0123P 6.2516K-1.0504N'2-0.25P'2-0.075K'2.对青稞产量贡献氮肥最大,磷肥和钾肥次之.单独施用氮肥、磷肥、钾肥,都表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青稞的产量逐渐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青稞的产量随氮肥的增加不断降低.在乌兰现有的土壤肥力下,青稞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最佳配合的施用量、青稞最高产量分别为纯氮5.095 kg/666.7 m'2,纯磷8.121 kg/666.7 m'2,纯钾16.711 kg/666.7 m'2,207.511 kg/666.7 m'2;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氮、磷、钾最佳配合施用量、青稞产量分别为纯氮2.688 kg/666.7 m'2,纯磷1.524 kg/666.7m'2,纯钾 11.645 kg/666.7 m'2,190.632 kg/666.7 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青练茭2号"生产上氮肥的最佳施用量,为茭白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氮肥梯度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纯氮60 kg/667 m2,茭白的产量最高、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优质稻产业发展,特开展了同一氮肥运筹模式下不同施氮量对"青香软粳"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大区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纯氮总施用量为16 kg、基蘖肥∶穗肥=7.5∶2.5时"青香软粳"的农艺性状协调,穗粒结构合理,产量较高,且能保证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氮肥运筹对"青香软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青香软粳"的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后期穗肥施用量的增加会延缓水稻抽穗齐穗进度,从而延长水稻生育期。适当提高后期穗肥施用量,可提高水稻成穗率,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穗数,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结实率。合理氮肥运筹可有效提高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有效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综上,在每667 m~2纯氮施用总量为16 kg、基蘖肥∶穗肥为8∶2时,"青香软粳"更易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为不断优化萝卜在潢川地区的肥效,确定适宜的肥料施用量、养分配比及施用方式。本试验以"嫩头青"萝卜为试材,设置了"2+X"动态优化施肥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63.2~180.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对萝卜苗期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氮肥配比均显著提高萝卜的产量,且呈现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9 133.33 kg/hm~2,在氮肥等量的情况下,比优化氮区处理施肥增产3 866.66 kg/hm~2,增幅15.30%,施用优化氮+硼肥的处理产量与常规施肥和优化氮区施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共减少施肥次数2次,节约人工成本900.00元/hm~2,获得总经济效益比常规处理提高28.46%,比优化氮区处理提高19.34%;根据萝卜平均产量与纯氮施用量效应曲线计算出当纯氮施用量为150.7 kg/hm~2时,产量为23 791.0kg/hm~2,达到最大值。因此,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为萝卜的高产、高效、环保、轻简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青浦区水稻上氮肥的适宜用量,采用相同磷钾肥用量、不同氮肥用量在水稻上进行了肥料梯度试验,考察了氮肥不同施用量条件下水稻穗粒结构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目标产量为600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1.1~1.3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9.0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1.4~1.6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8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1.7~1.9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7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2.0~2.3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6kg/667m2。  相似文献   

11.
陈俊  姜慧 《上海农业科技》2023,(2):133-134+137
为探明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8.0 kg时,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略有下降;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8.5 kg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基本持平,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9.5 kg时,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猪粪和牛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试模拟稻田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畜禽粪便的能力,并对畜禽粪便的二次污染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湿地系统消纳猪粪肥和牛粪肥的能力均较大,但2种肥料使用后表现出不同的后续效应。施用猪粪肥,施用量超过P4水平(纯氮551.76 kg/hm2,纯磷234.96 kg/hm2)时水稻产量不再增加,植株吸肥量在大于P5水平(纯氮1103.52 kg/hm2,纯磷469.92 kg/hm2)后不再上升,使用量超过P4水平后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增大;施用牛粪肥,施用量超过C4水平(纯氮806.13 kg/hm2,纯磷207.2 kg/hm2)后水稻产量也不再增加,牛粪施用量超过C3水平(纯氮403.06 kg/hm2,纯磷103.6 kg/hm2)后水稻植株吸氮量不再明显上升,施用量在C5水平(纯氮1612.25 kg/hm2,纯磷414.4 kg/hm2)时水稻吸磷量达到最大值,使用量超过C4水平后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3.
夏芝麻施肥决策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各种施肥配方对夏芝麻产量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高肥力田块,目标产量为1 110.0kg/hm2,氮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纯氮106.5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52.5kg/hm2;中肥力田块,目标产量1 011.0kg/hm2,氮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纯氮129.0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117.0kg/hm2;低肥力田块,目标产量759.0kg/hm2,氮肥合理经济施用量为纯氮147.0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64.5kg/hm2。氮肥以底追结合和2次追施方式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34%~35%。叶面肥增产幅度为7.7%~10.4%,以喷磷酸二氢钾和喷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探究小麦品种周麦22需氮量,以周麦22为材料,设120、150、180、225、240、270、300 kg/hm2和360 kg/hm28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周麦22产量呈"先增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施氮量3 000 kg/hm2有利于周麦22高产,单产可达7 5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不断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特设置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纯N为3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高值8 279.5 kg/hm2,比其他处理增产6.0%~46.9%,增效8.9%~32.5%,与其他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滨海玉米种植推荐施氮量为纯N 3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油菜施用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州区当地试验条件下,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施肥不足或过量会导致油菜产量的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分别为202.5、45.0、81.0 kg/hm2时,最高产量为2 785.9 kg/hm2;当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分别为174.8、42.8、45.6 kg/hm2时,最佳经济产量为2 763.5 kg/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湘早籼45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湘早籼45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0 kg/hm2到180 kg/hm2纯氮施用量梯度上升时,湘早籼45号的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在180 kg/hm2纯氮的基础上再增加氮肥的用量反而会使湘早籼45号的产量降低.综合分析在生产上湘早...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关中西部丘陵山区春玉米“3414”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农业部推荐的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对丘陵山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中西部丘陵山区春玉米施P2O5 6 kg/666.67 m2、K2O 10 kg/666.67 m2的条件下,最佳产量的纯N施用量为15.2 kg/666.67 m2,最佳春玉米产量为589.6 kg/666.67 m2;取得最大产量的纯N施用量为16.8 kg/666.67 m2,春玉米最大产量为591.5 kg/666.67 m2,N、P2O5、K2O施用比例为1∶0.36∶0.60。  相似文献   

20.
研究玉米产量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的表现,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意义。选用春玉米中单509为试验材料,氮、磷、钾肥各设置5个施用水平,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不施钾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3.00 kg/hm~2、纯磷量为87.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磷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8.00 kg/hm~2、纯钾量为82.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氮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磷量为73.00 kg/hm~2、纯钾量为69.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纯氮量为114.65 kg/hm~2、施纯磷量为73.03 kg/hm~2、施纯钾量为60.9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 363.13 kg/hm~2。其中,氮肥施用量对中单509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施用量。说明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