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国内外图书馆服务理论研究及探索实践现状,针对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四种主要服务形态中所包含的智慧因素进行述论.同时抽取出最核心、本质、规范和简约图书馆职业价值理念——“转知成慧”,指出显性技术智慧和隐形人文智慧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多元化智慧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创新性地对国内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未来给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提出新时期智慧农业发展的内涵,包括农业智能生产、网络经营、智慧管理、为农信息服务"四位一体"。结合南京实践,分析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的推进的路径和智慧农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智慧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运作模式,它具有深入的协同共享、透彻的智能感知、积极的交互沟通、泛在的便捷服务等比较优势。中国当前已开始了智慧图书馆的初步实践,并形成了一些智慧服务模式。笔者通过对这些智慧服务模式加以归纳和分析,认为应从物质、技术、管理、服务、人文5个层面构建智慧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迎来了大发展,智慧馆员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大力发展智慧馆员核心要素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方法/过程]依据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结合智慧图书馆的特征与智慧馆员的工作特点,提出智慧馆员智慧服务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即专业职业素养、信息服务素养、协作沟通素养、自主发展素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给出智慧馆员核心素养发展路径。[结果/结论]通过采取多元培养方式、营造“意义建构”环境、构建实践共同体、建立进阶机制等培养措施提升了智慧馆员的核心素养,为智慧图书馆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智慧馆员培养探索出了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对智慧馆员的培养以及团队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嵇知明  陶林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87-191
在强调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必要性、服务内容、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面对参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6大主体构建了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具体模式。并总结各地实践出现的问题和经验,以期为后续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于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服务工作有着积极作用。将智慧气象应用于农业气象服务,可借助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统为农业种植和生产工作提供详细的气象信息,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结合智慧气象的定义、特点及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作用,根据巴楚县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分析了智慧气象在当地农业气象服务中的运用情况,并提出了巴楚县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以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老龄化社会,现有养老模式不能满足老人对养老品质的追求,养老模式创新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安徽乐庭健康养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和推行的全景式智慧养老模式,其系统架构包括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和家庭养护院智慧养老服务四个子系统,能够覆盖各类服务对象的养老场景。全景式智慧养老模式人性化的服务体验、精准化的服务项目和高效化的服务速度充分弥补了现有养老模式的弊端,但其发展面临需求、成本和人才困境。因此需要提出解决思路,不断创新养老模式,满足老人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知识组织与服务经历三个时代: 1.0时代,即纸本资源自动化系统时代;2.0时代,即纸本资源自动化系统与电子资源发现系统双轨并存时期;3.0时代,即智慧图书馆服务时代。四个阶段:卡片目录阶段、机读目录阶段、纸电并存阶段、智慧服务阶段。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集成,没有数据作为支撑则谈不上智慧图书馆服务。因此,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维护安全、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文化中心,如何应对大数据环境的挑战,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等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及其特点,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智慧服务发展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将类Chat GPT人工智能系统嵌入图书馆以催生其智慧服务发展的新方向,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旨在对Chat GPT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Chat GPT核心技术并调研国内部分图书馆实际应用案例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其可能助力图书馆服务的应用场景及方向,阐述了该技术现有的局限和对图书馆及其从业者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结论] Chat GPT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未来图书馆应持续强化面向Chat GPT的智慧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不断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向纵深发展,从而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1.
智慧时代用户对于信息需求呈现出了全新特征,目前高校图书馆所采用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在此,设计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应用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建立了图书推荐服务系统,确保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不仅有效的减小了读者获取图书信息时间成本,也确保高校图书馆和用户之间拥有更强交互性,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流通数量。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市为例对当前河南省城市交通公众智慧出行系统建设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强认识、加大投入,将智慧出行系统纳入城市交通规划中,积极建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满足公众智慧出行。  相似文献   

13.
浅议智慧农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本文在回顾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农业的概念,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由单项应用走向综合应用的必然体现。智慧农业涵盖智慧管理、智慧生产、智慧组织、智慧科技、智慧生活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延安市绿色果业信息化的发展,围绕果业资源管理,以果业专家系统为依托,设计并构建了基于Browser/Server市级尺度的智慧果业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果业资源管理、果业基地管理、病虫害管理、服务体系、营销企业、社团组织于一体,全面梳理和整合果业综合信息资源,搭建可查询、可分析、助决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数据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应用表明,该平台有助于促进果业转型升级,实现果业管理精准化、手段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涡轮机去骨拔除法(试验组)与凿骨劈冠法(对照组)在拔除中位和低位阻生智齿时的优劣.方法100例(200颗中/巾毛位阻生智齿)均采用自体左右对照,通过掷硬币随机抽样决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涡轮机拔除法,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拔除法.对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术后肿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于低位阻生齿,涡轮机去骨拔除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及术后肿胀轻.对中位阻生智齿,涡轮机去骨拔除法的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大于凿骨劈冠法.结论涡轮机去骨拔除法较凿骨劈冠法在拔除低位阻生齿时具有优势,凿骨劈冠法较涡轮机去骨拔除法在拔除中位阻生智齿时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并论述了智慧农业的概念、特点和架构,结合物联网技术,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与典型应用,事实表明,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严重生态危机,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文化,特别是老子的生态智慧则备受关注。“道家是一种基本的生态或环境哲学原理体系”,人们把老子奉为生态与环境哲学的先祖。“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东方。”老子高瞻远瞩的预见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因此老子的生态智慧成为西方解决危机的一剂良药。老子与生态女性主义相隔二千多年,两学派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反对父权文化、反对父权制的呼声,要求重估女性与自然的价值,引导人类重返伊句园,走向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还是示范应用。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发现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规划协调不完备、技术不成熟、成本制约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等问题。为了加快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步伐,可选择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框架。一方面,政府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市场拉动智慧农业发展。还应构建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产、研协同系统,着力培育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机制,可从规划协调机制、技术体系推进机制、政策扶持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四个方面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9.
古人对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是融入到传统文化中的,是在中国锦绣 河山和主流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本文根据古人兴造园林的理论和园林实例窥见中 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20.
徐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10-8512
从村落规划、民居建造2方面解析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智慧,为现代村镇规划、住宅设计提供新思路,推动现代村镇建设的合理化、人性化、生态化发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