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选育出的鲁西平长毛兔核心群100只种兔的生长发育及产毛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公、母兔体重分别为4.59kg和5.15kg,成年公、母兔年产毛量分别为1331.97g和1388.12g;体尺、体重、单次剪毛量间均吾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以体长与单次剪毛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116(P〈0.01)。  相似文献   

2.
1 参赛兔数1.1 大群赛:200只,公母比例1:4,替补公、母兔各为 20%。1.2 中群赛:100只,公母比例 1: 4,替补公、母兔各为 20%。1.3 小群赛:50只,公母比例1:4,替补公、母兔各为20%。2 比赛项目2.1 比赛项目:公、母兔估测年产毛量。2,2 比赛测定内容:73天养毛期(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一次剪毛量、体重。2.3 测定项目的计量单位:体重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0.05千克;产毛量以克为单位,精确到1.0克。2.4 测定项目的计算方法: 73天养毛期一次剪毛量=(净毛重量+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粗毛型长毛兔横交五世代6月龄体重(X1)、6月龄剪毛量(x2)及11月龄粗毛率(x3)三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体重和剪毛量样本数279只,粗毛率样本数156只。结果表明,6月龄体重、6月龄剪毛量和11月龄粗毛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4,0.2648和0.1312;6月龄体重与6月龄剪毛量,6月龄体重与11月龄粗毛率,6月龄剪毛量与11月龄粗毛率等均呈正遗传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7,0.0837和0.6374。同时利用本次估计的参数制订综合选择指数,I=0.0702x1+0.4095x2+0.2395x3,并对其选择效果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多胎品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新疆军垦型A品系多胎公、母羊本种累代选育和导入湖羊血液,通过严格选择、大量淘汰的手段,用系祖建系的方法,育成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多胎品系。该品系羊毛长度9.30~12.11cm,毛纤维直径20.72~23.65μm,净毛率56.54~66.62%,育成公、母羊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分别为8.24、59.3kg和5.98、37.88kg,成年公母羊毛量和体重依次为10.46、76.35kg和5.92、49.01kg,主要生产性能全面符合中国美利奴羊品种标准;繁殖率182.4%,比新疆军垦型羊提高60/以上。  相似文献   

5.
优质细毛羊母羊主要数量性状年龄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细毛羊母羊剪毛量和剪毛前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分别可建立起:二次函数曲线方程Y=-0.0741X2+0.5396X+4.8115和幂函数曲线方程Y=X(0.0077+0.0177X)-1。优质细毛羊是利用澳洲美利奴公羊和东北细毛羊母羊杂交培育成的品种,其主要经济性状剪毛量和剪毛前体重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搞清其变化规律对于制定育种目标,确定选种标准以及评估饲养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粗毛型长毛兔横交五世代6月龄体重、6月龄剪毛量及11月龄粗毛率三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体重和剪毛量样本数279只,粗毛率样本数156只。结果表明,6月龄体重、6月龄剪毛量和11月龄粗毛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4,0.2648和0.1312;6月龄体重与6月龄剪毛量,6月龄体重与11月龄粗毛率,6月龄剪毛量与11月龄粗毛率等均呈正遗传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7,0.0837和0  相似文献   

7.
1991~1996年在独山草种繁殖场和威宁种羊场通过对1987年引进的新西兰考力代羊的综合选育,成年百体重达46.79kg,剪毛量4.93kg,毛长12.3cm,分别比选育前提高22.72%,4.98%和9.49%,经t检验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成年公羊体重为64.52kg,剪毛量6.43kg,毛长13.05cm,分别比选育前提高2.91%,6.30%和0.13%差异均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8.
铜水平对幼兔早期生长及毛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40日龄断乳幼兔24只(公母各半),按二元配置法随机分成4组进行试验。在基础日粮含铜14.21mg/kg基础上,添加硫酸铜(CuSO4·5H2O)使其铜水平分别为24.21、44.21、64.21mg/kg。结果表明:各组日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提高不明显(P>0.05);不同水平铜对兔毛生长有影响(r=0.886),与兔皮的厚度呈负相关(r=-0.526);兔毛和兔粪中含铜量随日粮铜水平提高而增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和0.992。  相似文献   

9.
繁殖母兔对蛋白质和能量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毛母兔繁殖期对营养素的需要量,选用40只成年母兔,分成三组,观察其妊娠期和哺乳期的特殊变化。结果表明:1、在日粮纤维素基本满足时,母兔对日粮蛋白质(CP)和消化能(DE)的要求是,哺乳期比妊娠期高。未试验条件下,妊娠期母兔以每日摄入45.02克/头CP和700千卡/头DE为宜;哺乳期增加到65.54克/头CP和950-1000千卡/头DE.2、繁殖期母兔通过摄食士的调整以满足自身生理需求。摄食量与体重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妊娠期r=0.38,哺乳期r=0.63,它们的直线方程分别为y妊=18.74+0.31x,y哺=874.03-2;17x.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通径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群三、四、五世代11月龄粗毛率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发现5、8、11月龄粗毛率分别为10.73±1.33%、12.56±1.75%、13.05±2.07%,相互呈中等以上正相关;5、8月龄粗毛率与相应的体重、产毛量呈弱负相关(P<0.05);11月龄粗毛率与相应的体重、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直接影响11月龄毛率最大的性状是8月龄粗毛率,其相关和通径系数较高(r(yx6)=0.7034,P(yx6)=0.),其次为5月龄产毛量和粗毛率,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因此,选育粗毛型长毛兔应以8月龄粗毛率为主要选种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12条随机引物对20只成年东北细毛羊全血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利用SPSS对其多态性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东北细毛羊基因组DNA多态频率为52.08%;多态标记f21328E、f21326A、f21327F、g2739C与产毛性状及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绵羊1、2、3、9号染色体上选取了22个微卫星基因座,对实验绵羊群体所有的表型资料按基因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体重影响显著。标记BMS835的基因型AD(182/190)、BMS1126的基因型DG(107/113)、BMS1636的基因型AC(124/128)、OARCP79的基因型EF(109/111)和BMC1009的基因型DE(292/284)为体重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腊梅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9):25-25,27
通过对青海半细毛羊羊毛纤维长度方向1cm区段含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青海半细毛羊纤维不同长度区段的含硫量不同,含硫顶峰值公羊1岁9cm,2岁14cm,成年14cm,母羊1岁12cm,2岁8cm,成年10cm。毛纤维垂直方向上,中,下三段中,含硫量以中段最高。二岁公羊毛长与含硫量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75735,一岁母羊呈中等正相关,R=0.31762,其余各性别年龄组内呈弱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01016-0.23774。  相似文献   

15.
在祁连山海拔3 000 m的高寒牧区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探明了甘肃高山细毛羊在自然放牧条件下年内体重降升循环的临界期限。认为气温和放牧草地牧草数量和营养含量是影响细毛羊体重降升循环的主要因子,并对其与细毛羊体重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寒牧区细毛羊最佳的补饲期和出栏时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羊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是体现毛细度的重要参数。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分析各品系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品系(P〈0.05)。毛纤维直径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大,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毛纤维直径与年龄及细度标准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纤维直径越小,细度标准差越小,毛品质越好,各品系羊的毛细度特点与培育目标一致,其中,超细毛品系羊毛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新吉细毛羊作父本、斯达夫洛普细毛羊作母本进行级进杂交,抽样测定级进各代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级进各代母羊细度逐代变细、净毛量逐代上升、毛长逐代增长、体重逐代下降,其中:成年母羊级进3代和育成母羊级进1代净毛量提高显著(p<0.05);育成母羊级进2、3代净毛量提高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萨福克羔羊0~65日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完善肉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为萨福克羔羊0~65日龄的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新疆华兴牧场惠康畜牧种羊繁育基地进行,供体母羊为纯种萨福克羊,受体母羊为哈萨克羊,并对出生的萨福克羔羊进行体尺、体重测量和记录,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整理,并通过SPSS 16.0软件分析各性状平均值和各个体尺指标与体重平均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30日龄萨福克羊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公羔臀宽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89;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638;母羔臀宽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81,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654。0~30日龄萨福克羊公羔各性状的生长发育比母羔快,45~65日龄生长速度一致。羔羊0~15日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等生长速度最快,而30~65日龄体高、体长、体重等部位生长速度较平稳;由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可知,臀宽与体重相关系数最大,管围和体重相关系数最小。由研究可知,0~30日龄营养要求关键,公羔与母羔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欲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则要注意羔羊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提供营养并提高饲料质量与管理水平。今后对萨福克羔羊的饲料管理中应该注重不同时期的饲养配方,合理改善饲养环境,使其发挥最大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终年放牧的青海藏羊毛纤维长度5cm区段含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青海藏羊毛纤维不同长度区段的含硫量不同,含硫量顶峰值前,随着长度增加含硫量逐步增加,但成年公羊顶峰值后随机度增加,含硫量逐渐减少。青海藏羊毛长5cm各区段各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毛长与含硫量除成年公羊为强的负相关(r=-0.56964),其余各性能年龄组内均为弱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16182-0.3548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