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以枯萎病植物疫苗工程菌(尖孢镰刀菌非致病性菌株FJAT-9290)为研究对象,以致病性菌株FJAT-282为对照,探索培养时间、碳氮源对2个菌株生长的影响差异,分析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株FJAT-9290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菌株FJAT-9290与致病性菌株FJAT-282在菌丝干重和发酵液的pH值方面无显著差异;而产孢量在第6d时达11.47×106 cfu·mL-1,显著低于菌株FJAT-282的108.33×106 cfu·mL-1;菌株FJAT-9290的还原糖含量较菌株FJAT-282下降得快。碳源的影响表明:淀粉利于菌株FJAT-9290菌丝生长,葡萄糖利于其产孢;木糖不利于菌株FJAT-282菌丝的生长,果糖利于其产孢。氮源的影响表明:有机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率快,铵盐既不利于菌丝的生长,也不利于产孢。氮源对菌落形态的影响比碳源大。  相似文献   

2.
以嗜热链球菌FJAT-7928、干酪乳杆菌FJAT-7929为菌株,以黄豆为基质,发酵得到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研究其在4℃保存条件下菌落数以及酸度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保存30d内,两菌种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乳酸菌可高达到3.5×109 cfu.mL-1,高于单独发酵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中的活菌数。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最终酸度为109.0°T,pH值为3.58;FJAT-7929单独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最终酸度为114.0°T,pH值为3.65;FJAT-7928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酸度为60.0°T,pH值4.09。4℃保存3种发酵处理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30d内乳酸菌活菌数和酸奶的理化性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温度对枯萎病生防菌地衣芽胞杆菌菌株FJAT-4生长和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基培养、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和含菌培养基等方法研究菌株FJAT-4在不同温度下的菌落生长特性、生长动力学及其对尖孢镰刀菌菌株FJAT-135抑制作用的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结果显示,菌株FJAT-4菌落、菌体的生长都表现为在20℃以下的环境中生长缓慢、生长曲线为直线型,在25~30℃时生长较良好、生长曲线为对数型,最佳的生长温度为35~40℃;不同温度培养的菌株FJAT-4培养液及其10倍系列梯度稀释液对菌株FJAT-135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不同培养液或稀释液抑菌作用之间的强弱差异远小于其活菌数之间的差异;温度对菌株FJAT-4抑制菌株FJAT-135的作用有显著影响,在15℃条件下,菌株FJAT-4对FJAT-135的抑制作用最弱,在20~30℃条件下,菌株FJAT-4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强,在35℃条件下,菌株FJAT-4的抑菌作用最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生防菌FJAT-4的生长和抑菌作用都有显著影响,35~40℃的温度是该菌株生长和抑菌作用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了解规模化生产羊肚菌液体菌种生物量变化情况,通过测定液体发酵期间菌丝生物量、发酵液中溶解性物质总量(TDS值)和发酵液pH值,考察发酵液TDS值、pH值分别与菌丝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菌丝生物量先增多后减少,发酵120 h为最高值,数据差异极显著;发酵液TDS值先减小后增大,发酵120 h为最低值,数据差异极显著;pH值变化范围为6~7,数据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发酵液TDS值和菌丝生物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905 4,相关性较强;pH值与菌丝生物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577 2,相关性较差。因此,在羊肚菌液体发酵期间,可以将发酵液的TDS值作为考察菌丝生物量变化的间接指标,为液体菌种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以分离自枇杷主干韧皮部的内生木霉P3.9菌株为供试菌株,以菌丝生长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组合液体发酵培养液,碳源、氮源、pH及其接种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液为马铃薯浸汁,碳源为D-果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pH 7.0,接种量为1.5%;正交试验表明其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马铃薯浸汁,在其中添加2%D-果糖、0.05%磷酸二氢铵、pH 6.0、接种量为1.5%。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培养,最高菌丝干重可达5.1 mg/m L。  相似文献   

6.
一株解磷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生长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真菌f2的解磷能力及其生长曲线。[方法]从进口肥料中筛选出青霉属真菌f2,分别采用以Ca3(PO4)2、卵磷脂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真菌f2,在振荡培养12、24、36、48、60、72、84、108、120、132 h时测定培养液的pH值、速效磷含量、菌丝重和真菌所吸收的磷含量。[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值逐渐降低,菌株的溶磷量逐渐增加,菌丝重增加,当培养时间为108 h时,培养液pH值最低,菌丝重最重,速效磷含量最大。培养液pH值与菌丝重、菌株的溶磷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真菌f2解无机磷的能力强于解有机磷的能力。[结论]在振荡培养108 h时,真菌f2的解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花生根际解磷真菌及测定其解磷能力。[方法]利用土壤稀释平板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解磷真菌PFK-2,接种于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24、48、72、96、120、144、168 h时测定培养液的pH值、速效磷含量、菌丝混合物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液pH值先降低后升高,菌株的溶磷量先增加后降低,菌丝混合物重量增加,当培养时间为120 h时,培养液pH值最低,速效磷含量最大。培养液pH值与菌丝重、菌株的溶磷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振荡培养120 h时,溶磷真菌PFK-2的解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从保藏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到产蛋白酶且抑制肠道细菌的美丽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formosus FJAT-10011,研究该菌株发酵上清液的蛋白酶酶学性质以及抑菌性质。结果表明,上清液中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0。此外,在pH5.0~9.0、低于40℃的范围内酶稳定性较高。发酵上清液中拮抗大肠杆菌的抑菌物质具有高的热稳定性,80℃处理30min后抑菌活性仅降低20%。在pH6.0~8.0的范围内抑菌物质稳定性相对较高,且对蛋白酶K、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不敏感。除肠道细菌外,FJAT-10011还能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效果相当于1mg·mL-1的潮霉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快速了解规模化生产羊肚菌液体菌种生物量变化情况,通过液体发酵期间菌丝生物量、发酵液中溶解性物质总量TDS值和发酵液pH值测定,考察发酵液TDS值、pH值分别与菌丝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为在试验期内,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菌丝生物量逐渐增多,第120h时为最高值,数据差异极显著;发酵液TDS值逐渐减小,第120h时为最低值,数据差异极显著;进一步分析发酵液TDS值和菌丝生物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9054,相关性较强;试验期内pH值变化范围在6~7,数据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pH值与菌丝生物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5772,相关性较差。因此,在羊肚菌液体发酵期间,可以将发酵液的TDS值作为考察菌丝生物量变化的间接指标,为液体菌种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猴头菌株猴杰2号母种为材料,研究其液体菌种最佳发酵条件,为其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单因子试验结合正交优化试验,以发酵所得菌丝球平均干重为衡量指标,并对所有平行数据进行SPSS方差分析,研究猴杰2号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营养组合,以及最佳初始pH、摇床转速、摇瓶装液量、摇瓶中玻璃珠数等摇床培养条件组合。结果表明,猴杰2号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2%+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0.225%+硫酸镁0.075%+维生素B1 20 mg/L,菌丝球平均干重可达8.33 g/L;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组合为初始pH 5.0、转速160 r/min、装液量120 mL/250 mL、玻璃珠5颗/瓶,菌丝球平均干重可达8.50 g/L。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淀粉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从选取的140株芽胞杆菌中初筛出8株具有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复合酶芽胞杆菌,经酶活力测定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8754(Bacillus amyloliquef aciens)具有较高的淀粉酶、纤维素酶活力。通过研究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8754的生长、产酶曲线以及酶学特性,确定在发酵28 h后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培养44 h时发酵液中活菌数达到最大为4.41×109 cf u · mL -1,在36 h时纤维素酶、淀粉酶均达到酶活最高峰,酶活分别为135.8、1543.3 U · mL -1;纤维素酶反应最适p H值为5.5、最适温度为50℃,Vmax为5.14×10-3 mg · mL -1· min-1、 Km值为7.71×10-1 mg · mL -1;淀粉酶反应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55℃,Vmax为3.35×10-2 mg · mL -1· min-1、 Km值为6.03×10-3 mg · mL -1。采用3因素7水平,即U 7(73)均匀设计法优化解淀粉芽胞杆菌产酶条件,确定产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最优条件均为:初始pH值6.2、培养温度37.5℃、转速180 r · min-1,优化后解淀粉芽胞杆菌 FJAT-8754纤维素酶活力为202.9 U·mL -1、淀粉酶活力为2392.9U·mL -1。  相似文献   

12.
深层发酵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快樟芝的应用和发展。[方法]选取碳源及碳源浓度、氮源及氮源浓度作单因素试验,碳源、氮源、无机盐组合和生长因子作正交试验,优化深层液体发酵法生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的培养基。[结果]玉米粉作碳源时,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最大,胞内多糖次之,质量分数4.00%的玉米粉作碳源最合适。以麸皮作氮源时,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最大,硝酸铵最少,质量分数0.8%的麸皮作氮源最合适。玉米粉和麸皮是影响菌丝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深层液体发酵法生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4.00%玉米粉,0.60%麸皮,12mg/LVB1,0.25%KH2PO4,0.05%MgSO4·7H2O。  相似文献   

13.
利用碳法滤泥和木薯渣生产有机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碳法滤泥和木薯渣堆肥发酵研究,为滤泥和木薯渣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碳法滤泥和木薯渣为原料,设3个处理进行好氧堆肥发酵:木薯渣单独发酵处理(T1,对照)、木薯渣和碳法滤泥干重比1∶1(T2)、木薯渣和碳法滤泥干重比2∶1(T3),测定堆肥化过程中物料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堆肥过程中,T1处理由于初始pH较低,发酵过程受到抑制,在30d堆腐结束时,未达到基本无害状态,种子发芽指数(GI)<50%,不能满足快速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堆腐结束时,T2处理和T3处理在55℃高温上维持时间均超过15d,水分含量均高于35%,pH升高呈弱碱性;导电率(EC)降至安全范围;有机质的降解率分别为52.68%和51.75%;总养分(N+P2O5+K2O)分别为:3.12%和3.31%;发酵过程中腐植酸含量呈下降趋势;20 d左右达到完全腐熟状态,GI≥80%;满足无害化指标标准要求.[结论]木薯渣与碳法滤泥干重比为1∶1或2∶1,经过20 d的堆肥发酵后均达到无害化的腐熟标准,有机质降解率高.堆肥产品质量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有机肥的标准,可用作土壤底肥或是添加N、P、K等营养元素制成高质量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对番茄青枯病植物疫苗菌株FJAT-1458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发酵过程状态参数研究。采用摇瓶培养和单因素试验研究菌株FJAT-1458的培养条件,确定最适培养基为SPA(蛋白胨5g·L~(-1),蔗糖20g·L~(-1),KH2PO40.5g·L~(-1),MgSO40.25g·L~(-1)),最适培养温度为30℃,25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35 mL。用50L发酵罐发酵FJAT-1458,发酵过程中菌体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FJAT-1458的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0~6h为发酵适应期、6~36h为对数生长期、36~60h为稳定生长期,72h后为消亡期。发酵过程中,菌体的致病性指标-弱化指数变化小,介于0.832~0.855,方差分析表明其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液pH值从7.23上升至8.78;菌体细胞为短杆状,大小为(1.0~1.5)μm×(0.5~0.8)μm,随着发酵进程,细胞颜色变深,发酵后期细胞开始变形、裂解。  相似文献   

15.
林芝地区温室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海梅  庄华  旺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23-13224,13321
[目的]研究林芝地区温室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为该地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的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研究林芝地区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条件。[结果]番茄灰霉病菌在10~30℃均能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最佳温度为25℃,30℃以上的高温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产孢。pH值5.0~9.0范围菌丝均能生长,以pH值6.0为最适,中性条件下不利于产孢。碳源以果糖对菌丝生长最佳,产孢以蔗糖溶液中最多。氮源以蛋白胨对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缺氮条件下不产孢。[结论]番茄灰霉病在林芝地区日光温室中流行,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不一定最利于其产孢,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氮源同时也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甲醚的抑菌活性,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测定了该物质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物质抑制6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在186.48~711.78 mg.L-1之间,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在171.93~337.85 mg.L-1之间,且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普遍低于抑制菌丝的EC50。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菌丝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86.48和171.93 mg.L-1。同时,比较了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甲醚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对番茄早疫及梨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抑制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虽然稍高于甲基托布津对病菌的EC50,但均低于多菌灵,表明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已构建‘香菇135’菌丝生物量与提取DNA量关联标准曲线的基础上,分析了香菇培养基质的DNA本底量和基质对‘香菇135’菌丝DNA提取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测定了‘香菇135’三角瓶培养物和不同出菇状态的菌棒中的菌丝相对生物量,估算了测定的误差范围。结果表明:三角瓶中后期菌丝占培养物重量的21%左右,从丽水采集的出菇状态为好、中和差的香菇菌棒中菌丝分别占培养物重量的39%、50%和61%(以相对菌丝干重占培养物干重的百分比计)。  相似文献   

18.
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粉拟青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在25℃条件下,实验了真菌培养常见的9种碳源物质,7种氮源物质、6种无机盐对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是粉拟青霉菌丝生长较好的碳源物质,采用这几种碳源液体培养72h后干菌丝产量可达7.33~8.04mg/mL;牛肉膏蛋白胨是较好的氮源物质,72h干菌丝产量为8.87mg/mL,是其他氮源的3.5~6.0倍.磷酸二氢钾较适合该菌生长,72h干菌丝产量为7.62mg/mL,硫酸亚铁和硫酸钙不是菌丝生长的最适无机盐,但这两种盐有利于该菌在液体状态下产生节孢子,节孢子浓度可达108个/mL.  相似文献   

19.
pH条件对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C-MS对10种不同初始pH条件下发酵的FJAT-0809-GLX发酵液的丙酮萃取液进行初步成分鉴定,从这10种发酵液中得到匹配率≥90%成分11种,各发酵液中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共有成分1种,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在匹配率≥90%成分中,功能性成分按其功能可分为2类,一类为挥发性或芳香类物质,与该发酵液具有的特殊香气有关,包括5-甲基呋喃醛、2-甲基-3-羟基-4-吡喃酮、苯乙醛、棕榈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甲基环戊烯醇酮;另一类为防腐或抑菌类成分,包括2-甲基-3-羟基-4-吡喃酮、2-呋喃甲醇、六氢-吡咯[1,2-a]吡嗪-1,4-二酮和5-羟甲基糠醛。初始pH 6~12的发酵液对大肠杆菌K88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初始pH为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到20.33mm。不同的初始pH影响着发酵终点pH,进而影响着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液体深层培养贵州绿僵菌分生孢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对贵州绿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生长量、液生芽孢子和液生分生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不同碳源对生长量和液生芽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但对液生分生孢子产量无明显影响.同时试验还表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与培养液的碳氮比、pH以及通气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