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12月,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某黑山猪养殖场发生了疫病,采集11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抗体检测,采集2份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经过综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对送检的发病藏香猪病死因进行确诊,本试验采用常规PCR、RT-PCR及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病理剖检等实验室检测对送检病料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病死猪心脏、肺脏充血出血,肺脏肉变,气管内充满白色泡沫,全身淋巴结出血;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呈阳性,PCR方法检出猪伪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条带,未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条带,RT-PCR方法未扩增出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特异性条带;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猪附红细胞体。结果表明病死猪为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采用经实验室诊断给出的综合防治方案治疗后,疫情得到控制。本次病例的诊治为养猪业可能发生的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猪瘟、猪附红细胞体和猪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时有发生,已有研究证明,附红细胞体感染可以影响和干扰猪对其它疾病免疫抗体持续时间,引起其它疾病免疫失败.2007年9月,河南信阳市某猪场发生一起疫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瘟、猪附红细胞体和猪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24日笔者于接某农户送检病死猪一头,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初步确诊为猪水肿病与附红体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贵阳市某商品猪场病猪进行确诊,通过观察临床症状、病理解剖、采集病料进行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及细菌学诊断,查到病原,最后确诊为猪弓形虫与猪附红体混合感染,从而为该养殖场猪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674头保育猪出现以气喘、关节肿胀,个别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死亡疾病。通过临床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方案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5年10月,某规模养殖场发生了一起肉鸡的传染性、快速死亡病例,发病鸡表现出呼吸困难、下痢、病死率和死亡率较高、浆膜和黏膜出血等临床特征,从临床诊断疑似为新城疫病毒感染,无菌取病料送实验室进行PCR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等进行确诊,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确诊该养殖场发生了新城疫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体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至8月,河北唐山市某猪场猪群发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高达20%,给该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体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猪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混合感染,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加大,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2013年8月,山东省费县某养猪场育肥猪陆续发生一种以关节肿大、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腹泻等症状为特征,并有猪只死亡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弓形虫病由刚地弓形虫引起。弓形虫感染后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可检测流产胎儿体液中是否有抗体。猪嗜血支原体病由猪嗜血支原体引起,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笔者介绍了以上2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7年2月,贵州某猪场发生以仔猪皮炎和持续性腹泻为特征的临床病例。为查明病因,送检发病保育仔猪2头于实验室进行病原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与PCR/RT-PCR检测,确诊该猪场送检保育猪存在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2.
2017年2月,贵州某猪场发生以仔猪皮炎和持续性腹泻为特征的临床病例。为查明病因,送检发病保育仔猪2头于实验室进行病原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与PCR/RT-PCR检测,确诊该猪场送检保育猪存在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24日笔者于接某农户送检病死猪一头,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初步确诊为猪水肿病与附红体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应用猪瘟兔化弱毒苗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大规模流行,但是一些散发性的猪瘟仍在我国不问断地流行。笔者发现一起猪群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耳朵、体躯下部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出血点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5.
当前猪传染病的发生以混合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居多,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因此实验室诊断至关重要,而整头猪的送检又存在诸多不便,采集合适的病料既可满足诊断需要,又便于运输和防止疫情扩散。在多年兽医实践中作者发现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性,但普遍缺乏病料采集、处理、送检的知识,本文就这个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玛纳斯一个体养殖户饲养的2000羽海赛斯蛋鸡发生以消瘦,瘫痪,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检验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黄迪 《广西畜牧兽医》2007,23(6):261-262
2005年7月,梧州市长州区倒水镇某村猪群暴发以高热、皮肤发红,腹下及四肢下部出现出血斑点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倒春寒”环境气候的影响,每年的3~5月份总是猪病的高发期。近日猪只不断出现以关节肿胀、黄疸、贫血、发热、腹下及四肢末梢发生紫斑、发病后期尿液呈茶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经采取有效措施很快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16日我市某猪场60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瘟与猪水肿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相应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1]。该病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2018年10-11月份,广西武鸣双桥镇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376头28日龄左右的保育猪相继出现以精神沉郁、高热稽留、食欲下降、咳嗽、关节肿胀、跛行、共济失调和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与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猪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病极其相似,临床观察无法确定病原,因此需要配合实验室诊断。根据该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