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原生植被,对原生植被的群落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类型、分布及其格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原生植被种类丰富,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其群落结构处于相对稳定和旺盛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水生植被的组成,种类及分布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初步划分了水生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3.
梁子湖水生植被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梁子湖水生植被的种群组成、植被类型和生物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梁子湖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为35科62属92种,全湖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75kg·m~(-2)。根据梁子湖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结构全湖分为12个水生植物群落。梁子湖水生植被带状分布不显著,其特点是挺水植物和漂水植物未形成一个独立的植物带,沉水植物占绝对优势,分布面积接近全湖。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植被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植物区系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植被的基本特征,介绍了主要群落类型的分布、种类组成、特点,并分析阐述了植被演替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隶属205科、792属,计1607种,按其药用功效可分为清热解表、祛风除湿等11类,其中,清热解表类拥有种类最多,占全部药用植物种数的27.69%,药用植物水平分布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具原生性热带植被类型的种类集中分布在东北向坡面,而具次生性植被类型的种类则主要分布于西南向坡面;垂直分布上57.7%的种类集中在700-1700m的海拔高度段,而700m以下的种类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6.
以杭州湾南岸一线新围垦海塘的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研究,分析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结构特征,探讨滩涂围垦地的植被更新及其潜力。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一线海塘植被可划分为2种外貌类型、4个群落类型。自然植被以灌丛植物群落为主,辅以少量草本群落。非地带性因素主导植被的发生和演替.短期内人工栽培耐盐碱树种是进行滩涂绿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对潜在物种入侵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庆平湖的水生植被及其渔业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庆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渔业利用潜力。该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14科16种,优势种为芦苇,菹草,狭叶香蒲,小茨藻等。植被类型可划分为三个亚型,全湖有7个主要植物群丛,水生植物总生物量为4968t,以植物生产量计草食性鱼类年生产力约为13382.5kg。并对该湖水生植被特点及渔业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宁夏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流动、半固定、固定沙地上选取典型样地,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油蒿群落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以油蒿为主,伴有花棒、羊柴等,油蒿高度在0.51~0.62m,并且呈明显的集群分布;草本层种类稀少,共有11种,隶属9科10属,以菊科、禾本科为主;样地有3个植被分布区型,其中蒙古一华北区型种类最多(45.5%),其次为蒙古-东北-兴安-华北区型(36.4%),蒙古-东北-华北分布区型种类最少(18.2%);3个水分生态类型中,旱生植物最多(54.5%),中旱生的和中生的分别占36.4%和9.1%;在4个生活型中,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6.4%。  相似文献   

9.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古田山森林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均具有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在中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较为罕见.植被的垂直分带现象明显,同时在同一海拔的不同地段植被类型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广东乳源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原生植被种类丰富,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区内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组成以热带-亚热带和热带成分为主,热带性分布的植物类群甚多。使得区内沟谷常绿阔叶林具有某些雨林特征。小型板根、茎花现象、附生植物、藤萝密布等随处可见。而在其它中亚热带地区这种现象很少见;保护区内的植被有8个类型,包括具有雨林特征的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林、崖壁常绿矮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竹丛、亚热带灌丛草坡等,以及假苹婆、榕树林等18个群系;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多样性植被类型具有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赣南红壤侵蚀地植被概况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赣南典型红壤侵蚀区自然恢复植被群落和人工植被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严重侵蚀地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贫乏、群落结构单一、覆盖稀疏,是以中生或旱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所组成的次生植被,属于灌草丛植被类型。植被恢复初级阶段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植被由单层次结构向复层次结构发展,物种多样性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12.
东北林区,系指大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的主脉,以及辽宁东部山地的广阔地带。本区产的苔藓植物种类较我国南部为少,形成的苔藓群落类型也比较简单。本文是根据陈邦杰教授(1963)对苔藓植物类型的划分意见,结合以笔者野外调查的实际资料,将东北林区的苔藓植被初步分为:水生和沼生苔藓植被(Hydro-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16-119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铁丝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福铁丝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组成成分多源、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14.
河南植被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的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的分布、组成植被的区系地理成分、古地理、古植物资料以及森林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分布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表明,河南植被的特点和性质为: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伏牛山脊和淮河主流一线是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的分界线:组成植被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温带成分为主,显示了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过渡的特征;是第三纪残余植被;与华北植被相似,与华中、西南、华东紧密联系,其次是东北和西北,与华南联系最弱,显示多方植物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植物类型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鄱阳湖周围植被调查,系统地报道了目前鄱阳湖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植被类型和分布,依其生态环境和群落特征可划分为水生群落、沼泽、草甸、沙洲4类型60余个群系,阐述了鄱阳湖植物的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安徽大别山北坡森林植被(主要类型有4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8个群系),对各植被类型的分布、结构和种类组成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记述,对如何合理地经营安徽大别山北坡现有森林进行了讨论;建议将本区的大部分森林植被作为水源涵养林经营;并把金寨县白马寨和霍山县黄巢寺的原始植被划为“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过渡带和荒漠草原3个生境昆虫种类、数量及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个生境昆虫群落在组成种类和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昆虫群落类型既不相同又相互关联,主要昆虫数量与植被种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初步分析了蓟县盘山风景名胜区的土壤主要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为了解区内植被分布、种类组成和植物群落的概况,找出植物群落和土壤类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主要表现为种类丰富和植被类型多样,在整体保护、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的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和加强管理、普及生物学知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南段。据样方调查,该区植被共包括5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暖温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约有162种,隶属于46科,115属,优势科有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等,优势属有蒿属、委陵菜属、苔草属等;该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种在该区植被组成及群落特征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被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