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侯军 《农业考古》2004,(4):179-183
天下爱茶人都讲究“茶缘”二字。有缘者,一杯清茗足慰平生;无缘者,相识一世形同陌路。我与范曾先生结下茶缘是因了他的画,因而确切地讲,这是一种特殊的“茶画之缘”。因茶画而识茶而爱茶而迷茶,进而成了一介茶人,这在我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幸事,也足证我与范曾先生的茶缘确实是异常的深厚。  相似文献   

2.
品茶读画(续)《深圳商报》侯军茶画与琴韵“琴棋书画诗酒茶”一向被称作中国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茶与画的结缘占去了其中的两项,而茶画与其他五件雅事之间,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断,解不开,互相缠绕,浑然一体,构成了中国文人的整体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我...  相似文献   

3.
“茶仙”汪士慎安徽祁门县政协倪群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批书画家聚居扬州一带,非常活跃,名闻于世,人们称之为“扬州八怪”。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爱炊茶,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茶诗、茶画、茶书法作品。在这些人中,汪士慎的名气或许并不是最大,但其嗜...  相似文献   

4.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311-311
巍巍大中华,茶界多贤才。但是,像寇丹先生那样在茶文化领域取得多方面成果的还较少。寇先生不仅画茶、制刻茶壶,而且写茶事小说、写散文、写研究论文,还是有影响的茶文化活动家,为中国茶文化事业在海……  相似文献   

5.
茶联丰富了茶文化载体四川新津县人大常委会徐金华作为文学艺术的楹联,从古至今渗透在各个领域方面。茶虽是物,但有文化属性,为中国固有文化之一,和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人民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创作紧贴人民生活,楹联以其诗的语言,歌的旋律,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不是诗而胜于诗,不是画而胜于画──漫谈饮茶的审美价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谢珊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楼迭起,茶客遍地,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作为一种深层文化,渗透到国民的精神中。追本...  相似文献   

7.
品茶读画(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仇英的茶画仇英在明代画家的“排行榜”中,并非名列前茅。但是。在茶画这一独特领域中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因为,他是被西方茶文化研究家最早认识并记录在专著中的唯—一位中国画家。美国人威廉。乌克斯所著的《茶叶全书》,在西方茶学界被尊为最早的“权威性著作”,在中国茶学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在该书的第24章《茶与美术》中,作者写道:“中国古代之绘画以茶为题材者殊少,唯在英国博物馆中存有一幅,题名曰:‘为皇煮茗’,作者为明朝的仇英(ChiuYing)。图上绘一宫殿中之花园,地点可能为当时之首都南京。绘于一暗色之绢轴…  相似文献   

8.
茶墨情缘──记老画家林晓丹与他的茶画作品安忆浙江著名国画家林晓丹先生,十几年来潜心创作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引起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瞩目,成为当今中国茶文化热潮中的“新闻人物”。今年四月,“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林晓丹画展》应邀在外滩“亮相”,...  相似文献   

9.
李茂荣 《农业考古》2003,(4):196-196
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全力推动下,一个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宗旨,以饮茶、事茶、颂茶为创作题材,以诗、书、画为主要创作手法的艺苑——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日前在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乡、风景秀美的杭州西子湖畔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10.
茶妹     
案头上,一杯绿茶,为我泡开浓浓的思念。这绿茶,是茶妹从山里寄来的,每年,她总要给我寄一包新摘的谷雨茶。茶妹是我当年房东的女儿。那年,我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到武夷山脉中段的五府山。当时我们来不及盖房子,数百名上山干部都分散住在农民家中。房东的女儿茶妹,当时17岁,娉娉婷婷,梳一根长辫子,眼睛透着灵气。我把行李挑到她家,她父亲忙着在厅堂里为我搁铺,她在靠床的土墙上为我糊上报纸。自此,我成了她们的家里人。茶妹是摘茶能手,会双手摘茶,一天能摘上百斤茶青。那时山里还没有茶厂,全靠手工制茶。夜里,灶房里燃…  相似文献   

11.
1月31日下午,珠海市红茶馆别开生面的组织了一次珠海茶人迎新春“茶画”联谊会。岁尾的珠海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来自重庆国画院的著名人物画家于湘华先生,受红茶馆韩之光先生之邀与珠海、澳门等茶艺界及茶友们参加了这次茶与画的联谊会。于先生带来了30幅水墨人物精品,他的作品有浓郁的诗意和现代意识,用笔飘逸、格调高雅、颇具禅意。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与茶有关,如“陆羽煮茗图”、“东坡品茗图”、“村茶比酒香”等。有高山流水、有古松篱笆、有明月清风、有吟诗品茗、童子煮茶等等。深得茶人与同行的赞许,为这次联谊会增添了高…  相似文献   

12.
品茶读画(续)《深圳商报》侯军刘松年的传世茶画宋代在南渡以后,建都临安(今杭州)。虽是偏安一隅,但画事依旧繁盛。南宋的皇帝们个个皆得宋徽宗的遗风,重文轻武,雅好书画,致使南宋的画坛群星灿烂,高手如林。刘松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据《画史会要》记载:“刘松...  相似文献   

13.
参加"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之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对中国茶感兴趣已经有十年之久了。起初是因为我的工作与红茶有关,所以开始对红茶感兴趣,并学习了一些有关红茶的知识。至于中国茶方面,我只是泛泛地知道中国茶在制造工艺上的主要分类及其代表茶叶。因为我一直从事与茶有关系的工作,所以从红茶到日本茶,  相似文献   

14.
儿童茶歌五首湖北大冶石义泱摘茶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去摘茶。姐姐摘了一大筐,我摘几支小丫丫。要与姐姐比多少,姐姐对我笑哈哈!送茶(一)绿茶叶,川芎茶,人人爱喝它。爸妈在劳动,我要去送茶。提到地头摔一跤,茶泼人翻叉。爸妈忙来抱起我,还夸好娃娃!送茶(...  相似文献   

15.
在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陕西省安康地区作家协会丁文我们第一组推举我来代表大家发言,这是茶学界前辈对我的提携,是同道们对我的抬爱。今天我能有勇气上台发言,是茶给了我勇气和智慧,给了我力量。我是陕西人,家住陕南紫阳县,就是陆羽《茶经》中所...  相似文献   

16.
平生最爱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17.
致富新经     
盆栽人参果,编制宠物筐,棚栽珍稀菜,布艺对联,加工“苦菜茶”,麦秆贴画,加工石磨,搓背,民间工艺画,加工冻肉,……  相似文献   

18.
墨池飘茶香──中国茶文化大型系列组画(国画)108幅之题画诗108首江西南城胡定元编者按:著名国画大家、诗人胡定元先生,从去年开始创作大型中国茶文化组画,一画一诗,共108幅。何以画108幅?盖茶道之茶字乃由"二十"、"八十"、"八"组成,共108数...  相似文献   

19.
茶就是生活     
有一幅茶园的画 ,摆在我的书桌上 ,起初它只是为我醒目提神而已 ,而今却有别样的意义。学茶于我 ,开始于一种心情 ,也许是在走进那古色古香的茶庄时 ,不经意间感受到的那分古朴与厚重吧……几天来 ,一直都在感受茶文化背后蕴藏着的奥妙的禅机 ,那字字句句给人带来些许的清明 ,多少的感悟……忘不了在品味每一盏茶的时候 ,享受到的那分醇美、宁静 ,就是现在仍然也可以感觉与回味的那分甘甜……是谁让我深信 ,茶是有生命的 ,有灵性的 ;是谁让我感受 ,喝茶的趣味不仅在于其味其香 ,更在于使人把心放在闲处 ;是谁让我知道 ,茶是一种学问 ,更是一…  相似文献   

20.
茶思     
我喜欢雨,丝丝柔柔的绵绵小雨。 我喜欢茶,每一种茶都能让我有无限遐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