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世界农业》2002,(12):23-25
中西太平洋(WCPO)的金枪鱼渔业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太平洋国家在沿海水域作业的小型的、手工作业,以及在太平洋国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水域的大型的、工业围网、竿钓和延绳钓作业。金枪鱼渔业的主要目标种类是鲣(Katsuwonuspelamis)、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大眼金枪鱼(T.obesus)和长鳍金枪鱼(T.alalunga)。一、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渔获量自1991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获量比较稳定以后,从1998年以来,在WCPO中,4种主要金枪鱼(鲣、黄鳍、大眼和长鳍金枪鱼)的年渔获量明显增加。2000年在WCPO,金枪…  相似文献   

2.
公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迫切要求对公海捕捞作业进行有效的养护和管理。金枪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公海渔业资源,有众多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对其进行管理,对公海金枪鱼渔业的管理无论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管理实践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简要介绍了公海渔业概念,陈述公海金枪鱼渔业管理现状,分析公海金枪鱼渔业管理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现状,提出发展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的建议:(1)加强我国在际金枪鱼管理组织中的政策决策影响力;(2)规范我国公海金枪鱼生产作业,完善远洋渔业数据库;(3)调整远洋渔业结构,积极开发新渔场;(4)发展金枪鱼加工产业;(5)开发国内消费市场;(6)开展对台远洋渔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世界上渔获量最大的渔区之一,中西太平洋区域是世界上金枪鱼最大的产区。该区域的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和少量的陆地资源。岛国的地理特征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依靠海洋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通过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和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合作,采取兼容性的渔业管理政策,控制捕捞努力量,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西太平洋区域的渔业管理措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捕捞能力过剩、渔业数据缺乏、非法捕捞、养护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偏低,以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该区域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管理目标受到挑战。对中西太平洋渔区渔业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域金枪鱼渔业管理政策的发展走向,为我国远洋渔业政策的后续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经生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也将开始正式运作。中西太平洋是金枪鱼类的最大渔场,《公约》的生效,必将对中西太平洋地区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在简要介绍《公约》背景、主要内容、我国在该海域金枪鱼渔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约》对我国的几点主要影响,如发展规模的限制、船旗国责任的加大和生产成本的增加等,并给出了主要的对策与建议:合理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健全法规,加强管理及培训;积极参与,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经生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也将开始正式运作。中西太平洋是金枪鱼类的最大渔场,《公约》的生效,必将对中西太平洋地区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在简要介绍《公约》背景、主要内容、我国在该海域金枪鱼渔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约》对我国的几点主要影响,如发展规模的限制、船旗国责任的加大和生产成本的增加等,并给出了主要的对策与建议:合理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健全法规,加强管理及培训;积极参与,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2021年公海自主休渔措施的通知》要求,我国自今年起,在西南大西洋、东太平洋部分公海海域正式实施公海自主休渔措施。自主休渔期间,所有中国籍鱿鱼捕捞渔船均应停止捕捞作业,以养护公海鱿鱼资源。实施公海自主休渔的海域和时间具体为:7月1日至9月30日,在32°S~44°S、48°W~60°W,有关国家专属经济区外的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大型加工拖网远洋船队集中北太平洋生产,造成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经过连续三年的探捕活动,我国于2003年开始正式在东南太平洋公海捕捞生产智利竹笑鱼,而此区域处于南太平洋常设委员会(CPPS)的管辖范畴。为此简要介绍了智利竹笑鱼渔业状况、CPPS渔业管理趋势。分析了这些趋势对我国发展智利竹笑鱼渔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确保渔船遵守《执行协定》和《框架协议》的规定;(2)加强与智利方面的沟通;(3)健全情报体系,加强船员培训。  相似文献   

8.
我国渔业管理运用渔船监控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后 ,由于世界性主要传统经济渔业资源的衰退 ,国际社会要求加强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各沿海国对其所辖海域内渔业资源的管理也不断被加强。继 1 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定以后 ,1 993年 1 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与管理措施协定》 ,1 995年 1 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国际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1 995年 1 2月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执行 1 982年 1 2月 1 0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这些协定除对公海捕鱼的限制作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渔业管理运用渔船监控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后 ,由于世界性主要传统经济渔业资源的衰退 ,国际社会要求加强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各沿海国对其所辖海域内渔业资源的管理也不断被加强。继 1 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定以后 ,1 993年 1 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与管理措施协定》 ,1 995年 1 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国际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1 995年 1 2月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执行 1 982年 1 2月 1 0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这些协定除对公海捕鱼的限制作了…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我国大型加工拖网远洋船队集中北太平洋生产,造成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经过连续三年的探捕活动,我国于2003年开始正式在东南太平洋公海捕捞生产智利竹笑鱼,而此区域处于南太平洋常设委员会(CPPS)的管辖范畴。为此简要介绍了智利竹笑鱼渔业状况、CPPS渔业管理趋势。分析了这些趋势对我国发展智利竹笑鱼渔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确保渔船遵守《执行协定》和《框架协议》的规定;(2)加强与智利方面的沟通;(3)健全情报体系,加强船员培训。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西部太平洋海域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总渔获量为85050吨,比2017年的渔获量峰值少8365吨,其中96%的渔获量由延绳钓渔船捕捞。2018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最新的资源评估结果表明该鱼种既没有资源型过度捕捞,也没有努力量型过度捕捞。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于2005年首次通过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旨在限制公约区南纬20°以南的捕捞努力量。2014年WCPFC通过了捕捞控制规则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并制定了发展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策略的工作计划。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目标,目的是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维持在临时目标参考点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路线图,修订新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养护和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的制定和修订历程,分析南太平洋岛国提出的基于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制度对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的调整方向和初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与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鳍金枪鱼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2008至2010年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ALB)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海表温度特征。结果表明:以尾数统计时,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纬度位置为15°~40°N和10°~45°S,该区域渔获尾数占总渔获80%以上。高CPUE渔区主要位于25°~40°N和10°~40°S,其南北分布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半球冬季时多分布于北太平洋,夏季时多分布于南太平洋。2008-2010三年间渔业资源丰度分布状况基本一致,2009年在北太平洋以及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高CPUE渔区数相比另两年减幅较大。北太平洋主要渔场表层水温为16~22℃,南太平洋主要渔场表层水温为16~24℃及26℃左右的海域。  相似文献   

13.
温跃层特性与金枪鱼表层渔业的捕捞成功率有关,但温跃层特性随海域与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对于捕捞成功率的影响也不同。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我国金枪鱼围网船队作业渔场的温跃层特性,并结合海上实测的围网沉降性能与对应的生产资料,探讨了金枪鱼围网捕获成功率与温跃层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91.2%的网次所对应的温跃层顶界深度超过100 m,温跃层顶界深度较深是该海域渔场温跃层的重要特征;(2)围网最大沉降深度的95%置信区间为[185.0, 197.8] m,渔场温跃层顶界深度的95%置信区间为[146.0, 158.3] m,网具穿越温跃层顶界后继续沉降的深度的95%置信区间为[34.3, 44.0] m;(3)相关分析表明,本研究中金枪鱼围网的捕获成功率与温跃层特性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这可能是由于当地渔场较深的温跃层顶界深度使得目标鱼种在网具到达温跃层之前拥有充分的逃逸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温跃层内急剧变化的温度梯度失去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方蓝鳍金枪鱼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属高度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南半球30~50°S之间水域,是金枪鱼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之一;南方蓝鳍金枪鱼养护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outhern Bluefin Tuna , CCSBT)是当前管理该鱼种的唯一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是CCSBT面临的挑战。结合南方蓝鳍金枪鱼种群分布、资源开发状况以及CCSBT现行养护和管理措施,本文探讨了南方蓝鳍金枪鱼渔业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认为CCSBT通过实施一系列养护和管理措施,比较有效地遏制了南方蓝鳍金枪鱼资源的衰退趋势,而且近几年生物量呈现增加迹象,但仍然面临诸如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IUU)捕捞活动、有效实施管理措施、全面有效监管非成员船队在其他金枪鱼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管辖范围内误捕和兼捕情况、完善渔获统计数据等挑战,并就配额分配、提高数据质量、打击IUU捕捞,履行观察员最低覆盖率,以及妥善解决重叠区内SBT的兼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可为研究或希望了解CCSBT渔业的有关企业和渔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溶解氧垂直结构是影响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垂直活动的重要因素,为了解中西太平洋围网黄鳍金枪鱼渔场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围网渔业生产的影响,基于WOA18溶解氧三维数据集和中西太平洋2008-2017年间围网黄鳍金枪鱼渔业的生产数据,分析渔场区溶解氧浓度的垂直结构特征及其与渔获量(catch p...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西太平洋人工集鱼装置禁渔期措施对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鲣Katsuwonus pelamis产量特征的影响,通过收集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的渔捞日志数据,对漂流人工集鱼装置(FADs)禁渔期和非禁渔期鲣的产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12—2015年鲣产量占总渔获量的比例均超过80%,并没有发生明显波动;鲣渔获产量比例在2015年的非禁渔期出现明显的下降;2012年以后,鲣的平均单船产量和平均网次产量均明显下降,这可能与禁渔期的延长有关;K-S检验结果显示,2012—2015年,禁渔期与非禁渔期鲣的平均单船产量和平均网次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禁渔期结束后第一个月鲣的平均单船产量和平均网次产量均达到或接近全年最高水平。研究表明,中西太平洋海域FADs禁渔期的实施和延长会对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业界需提高针对自由鱼群的捕捞效率,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延绳钓适宜水层的空间分布,分析黄鳍金枪鱼垂直空间分布对渔获率的影响,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挖掘热带中西太平洋17℃和距海洋表层水温8 ℃(△8℃)的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17、△8℃等温线深度值和下界深度差,量化黄鳍金枪鱼游动水层,并结合中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