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采用100、300、600MPa高压对鲜切猕猴桃片处理10min(环境温度约10℃),将其在4℃条件下贮藏5 d,每天测定鲜切猕猴桃品质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超高压在鲜切猕猴桃保鲜中更好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下,猕猴桃组织细胞结构破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被抑制,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形成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D)、维生素C含量下降变缓;但亮度(L*)和色差(b)值下降加快,这些变化随压力增加而明显.综上,300 MP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1-MCP对鲜切生菜在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及货架期的影响,以新鲜生菜(Lactuca sativa)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0.5、1.0、2.0μL/L)熏蒸纯净水清洗的切块生菜12h,处理后贮藏于4℃的条件下,然后对其在12天贮藏期内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μL/L 1-MCP处理可以有效控制鲜切生菜贮藏期间重量的减少,抑制了PPO和POD的活性,使鲜切生菜的货架期延长5d。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鲜切生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和褐变发生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以新鲜圆生菜为试材,经切分处理,置于4℃下贮藏,观测贮藏期间鲜切生菜外观品质、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与褐变相关的褐变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经过切分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含水量逐步降低,失重率增大,后期腐烂明显;主要营养成分叶绿素、还原型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褐变度呈现上升趋势,组织中的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先升高后逐步下降;PPO活性在整个贮藏时期内呈现出下降趋势,POD活性在贮藏的后期迅速升高。综合分析认为,切分损伤能够诱使PAL活性提高,并促进酶促褐变底物酚类物质的大量积累,通过PPO和POD协同作用,加剧褐变发生;鲜切生菜随贮藏时间延长,其综合品质下降,建议最佳食用期0~3d,货架期0~8d。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真空度的包装处理在常温条件下对鲜切马铃薯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选择了2种真空度:0.05MPa和0.1MPa。在贮藏期间,每天测定鲜切马铃薯的硬度、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PPO、POD活性6个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真空包装处理不能保持果实硬度,不能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上升,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下降,不能延缓鲜切马铃薯的衰老和保持它较好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为鲜切马铃薯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莴苣保鲜效果的影响,把鲜切莴苣分别放入0.1%、0.5%、1.0%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放置在常温下贮藏,测定每1d鲜切莴苣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抗坏血酸溶液浸泡处理的鲜切莴苣,能在常温贮藏的6d内保持鲜切莴苣的品质,抑制褐变的效果明显,可以更好地维持鲜切莴苣贮藏期内维生素C、总糖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可以有效减缓多酚含量的上升,并降低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用1.0%的抗坏血酸保鲜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在常温条件下对鲜切莲藕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选择了0.1%和1.0%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鲜切莲藕进行贮藏。在贮藏期间,每天测定鲜切莲藕的硬度、可滴定酸、还原糖含量、MDA含量以及PPO、POD活性6个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抗坏血酸处理后贮藏有效地保持了果实硬度,延缓了可滴定酸、还原糖含量的下降,能更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且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其中用1.0%抗坏血酸处理后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延缓鲜切莲藕的衰老,保证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在常温条件下对鲜切马铃薯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选用了20μmol/L和50μmol/L 2种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浸泡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内,每天测定鲜切马铃薯的硬度、Vc含量、多酚含量、MDA含量以及PPO、POD活性六个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抑制了酚类物质消耗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且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可以延缓鲜切马铃薯的衰老,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贮藏温度对鲜切嘎啦苹果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切嘎啦苹果在常温、2、6、10℃下贮藏的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以探索低温贮藏对鲜切嘎啦苹果采后保鲜的效果及适宜的贮藏温度.结果表明:低温冷藏可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延缓鲜切苹果的褐变和衰老;同时冷藏抑制了总酚含量的上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保持鲜切苹果较高品质.但由于2℃条件下贮藏鲜切苹果会出现低温冷害,所以选择在6℃条件下贮藏鲜切嘎啦苹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新疆甜瓜在生长期受到各种病害特别是白粉病的影响,而传统的农药防治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人畜安全。植物抗性诱导剂SA(水杨酸)是一类新型的生物农药,可激发植物免疫系统,达到防病的目的。采用不同浓度SA溶液在甜瓜植株开花前1周、雄花开花后10 d、采收前10 d进行处理,在处理后3、6、9 d取新鲜的叶片测定其PAL、PPO和POD活性,处理后6 d调查病情指数,待果实成熟采收后测定产量、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处理均增强了PAL、PPO和POD活性,以100μg·m L~(-1)SA处理效果最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OD和PPO活性均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AL活性则呈现出了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POD活性在处理后6 d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3 d时达到显著水平。通过采收后测定产量、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100μg·m L~(-1)SA处理能有效减少白粉病对哈密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室温贮藏下鲜切库尔勒梨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库尔勒梨浸泡在蒸馏水、0.3%、0.6%、1.0%的壳聚糖复合溶液中5min,在常温下贮藏,每日测定鲜切库尔勒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多酚含量、PPO(多酚氧化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延缓果实的衰老,在常温贮藏下保持鲜切库尔勒梨的生理生化品质,可以维持鲜切库尔勒梨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多酚含量在较高水平,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有效抑制PPO、POD活性,降低了果实酶促褐变的趋势,延缓MDA含量增加的速度,提高果实的抗逆性。尤其是0.6%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最佳,保持了鲜切库尔勒梨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6.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7.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