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皖南山区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53—2003年实测气象资料,通过与秭归地区脐橙种植的主要气候指标及脐橙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了皖南山区的水热特点以及近年的变化趋势,评价了当地脐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与秭归相比,皖南山区的降水、日照条件相似,但热量条件差异较大;皖南山区≥10℃积温偏少影响脐橙品质,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过低是脐橙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近年来气候变暖使得皖南山区的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对提高脐橙品质有利,但冬季热量条件与脐橙安全越冬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因此,目前脐橙在皖南山区只能利用暖坡地带有限种植,还要注意防范冬季冻害和伏秋旱。  相似文献   

2.
从热量、水分、光照等方面分析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的种植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广西百色乐业县的热量和水分均能满足油茶树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求,并有利于提高产量,但光照条件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种植发展造成不利。此外,影响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种植的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和洪涝,这2个气象灾害不利因素,会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发育。基于此,针对广西百色乐业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利于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种植的建议,旨在为广西百色乐业县种植和开展油茶树产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田间不同开花期挂牌单铃品质鉴定资料,分析棉纤维伸长和细胞壁增厚时期所要求的温度和积温指标,结合南北疆棉区花铃期热量条件对比,笔者认为南疆棉区种植中熟棉品种,铃期热量条件不足,加之秋后夜间低温频繁,是造成南疆棉单强低,含糖量高的气候原因。因此南疆棉区应种植早熟品种并采取促进早熟措施,是提高棉纤维品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气候突变后伊犁河谷两熟制作物种植区的变化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伊犁河谷1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0℃和≥10℃积温、无霜期逐日气象数据指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及t-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伊犁河谷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地两熟制种植方式即冬小麦-早熟玉米、冬小麦-早熟大豆和冬小麦-牧草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气候突变前后两熟制种植区的变化情况;利用突变后历年热量资料计算各地热量大于两熟制所需热量临界值的保证率,分析了两熟制种植区的气候风险.结果表明,(1)50a来伊犁河谷≥0℃和≥10℃积温、无霜期分别以89.9℃·d/10a、88.0℃·d/10a及5.4d/10a的倾向率上升(P<0.05),并均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2)突变后伊犁河谷热量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平原最多,丘陵次之,山区最少的特点.(3)伊犁河谷各区域突变前热量条件无法满足两熟制种植要求,突变后平原区域≥0℃和≥10℃积温、无霜期年平均分别达4217.7℃·d、3649.6℃·d和197d,均超过两熟制热量要求,且最低热量条件保证率85.7%,成为伊犁河谷两熟制最适宜种植区,若平原麦后复播大豆,其热量保证率可达93%以上,但复种早熟玉米仍有一定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伊犁河谷乃至整个北疆地区发展多熟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品种气候区划的订正及风险棉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疆棉区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棉花区划不应只考虑热量条件,还应考虑品种属性,应把北疆乌苏、精河、莫索湾和博乐塔拉河下游一带由原来的次宜棉区划为优质早熟棉宜棉区,与南疆大片棉区同级,这样北疆棉区就能提升一个等级;同时系统地划出了南北疆风险棉区范围,风险棉区或是热量条件不够,或是7、8月热量强度不足,不宜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6.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温度、湿度以及pH都影响其生长和品质。阐述了在茶树种植中,温度、光照、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认为适中的温度,较低的日照和充分的水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来促进茶树的优育。  相似文献   

7.
张蕊  田原 《南方农业》2022,(7):158-161
选取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气象局2011—2020年日照时间、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逐月观测数据及大蒜生长所需气候条件等资料,对大蒜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兰陵县光照、水分及热量条件非常适宜大蒜的生长发育,但在种植期间时常会遭遇部分灾害性天气,对大蒜种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提出建立健全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沙县1986—2015年气象测站资料及2009—2015年32个区域自动站点的温度、降水、海拔高度、经纬度资料,分析金沙茶树种植的温、水等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年温度只有高坪和新化略低,茶树生长期间的温度在最适宜范围内,热量条件优越,对茶叶生长十分有利;茶树生长季中,前期降水量较少,中后期正常到较多,茶树水分的要求是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金沙茶树种植气候指数变化敏感区域高温热害多,降水量偏多,不宜种植;两维图论聚类方法分析金沙乡镇茶树种植气候特征相似区域分为4类,一类、二类在茶树种植气候条件适宜区内,重点发展茶树种植,三类、四类在茶树种植气候条件指数敏感区域,茶树种植气候条件不太适宜,避免茶树不适宜区盲目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9.
哲盟热量资源与棉花开发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云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1):32-34,20
哲盟在温度偏高、雨水调和的年份,种植棉花的纯经济效益比种植其他作物都好得多。但农业气候条件严重地制约着棉花的开发生产,其中以低温冷害的影响最为严重。搞好热量条件的分析和预报,实行以覆膜为核心,促进生育,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一整套农技措施,是棉花开发生产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气候条件对甘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2~2002年田间人工甘草种植试验,研究了气候条件对甘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影响甘草生长发育的主要是热量条件,日平均气温10℃时甘草开始萌芽,≥10℃积温达250℃·d左右时开始返青,返青期至种籽成熟始期要求≥15℃积温在2200~2300℃·d。据此确定了河西走廊不同海拔高度的甘草适生种植区,为建设人工种植甘草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西藏高原农业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区。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占全西藏一半以上。春麦(春青稞、春小麦)是主要农作物,而且垂直地带分布十分明显,从河谷地区至海拔4750米的山地都能种植。农业生产的发展,急需了解热量条件对春麦栽培的影响。因此,阐明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或土温与春麦种植上限的关系,对开发西藏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南红黄壤丘陵区水稻生产中的几个农业气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红黄壤丘陵区的气候条件虽然适宜种植双季,量要使该地区的双季稻取得稳定产、高产、高效、首先要做到不同热量地区早、晚稻熟性的合理搭配,其次应重视寒害(倒春寒、五月寒、寒露风)、高温热害以及季节性干旱发生对双季稻危害等问题的研究和防御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精细化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热量条件、热量条件变异性及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得出低温冷害综合风险指数,运用逐步回归建立其与地理信息的空间推算模型,基于GIS和1∶5万地理信息数据,对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进行空间展布并分区,得出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精细化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低温冷害高风险区位于纬度和海拔较高的呼伦贝尔市北部和西部地区;通辽市中南部、赤峰市东南部和兴安盟南部等海拔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低温冷害风险最低;低温冷害风险程度基本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受海拔高度及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低温冷害风险分布又具有错落的局地性特点。研究结果有利于规避玉米低温冷害风险,发掘可利用气候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和布局,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粮食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从食物营养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区域食物供给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结合食物营养成分转化率和国家营养物摄入量的要求,将各类土地农产品折算成食物热量统一核算,分析和估算广西土地农产品食物热量供给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供需平衡。结果表明:1)2015年广西农产品食物供给热量为4.46×1014 kJ,主要来源于谷物杂粮类和蔗糖(占85.47%以上),单位人均食物热量为9.31×106 kJ·人-1。2)2000—2015年间,广西蔗糖和果蔬类供给热量增长最多,粮食和油类则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广西食物热量总量上持续增长且较为富余,按照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食物热量理论上可供养人口高于广西实际人口数;但食物热量分布不均衡,谷类食物供给热量占比逐年下降,个别县市食物热量人口承载能力低。3)在空间上,广西食物供给丰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水土光热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广西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平原、盆地和缓丘台地等农业主产区,未来应加强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护。广西应重视和加强谷物杂粮类粮食的生产和保护,因地制宜、合理分区,优化农业主产区种植结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加强区域间粮食流通与贸易,以实现食物供给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酒泉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末该区玉门市花海乡引进种植孜然开始.以所生产的孜然产品具有色泽鲜绿、香味浓郁、粒大饱满、成本低、销路好、效益高等优势。短短10多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该市农民或国营农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重庆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品质与气候资源条件紧密相关。选取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1∶25万DEM资料,分析与甘薯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确定年平均气温、伏旱频率作为关键区划因子,得到甘薯生长的区划指标。通过利用Arc GIS平台对区划因子分别进行空间扩展,制作重庆市甘薯气候生态区划图,可将全市划分出热量丰富伏旱高发、热量丰富多伏旱、温热多伏旱、温热少伏旱、冷凉伏旱偶发以及寒冷不适宜等6个不同生态气候类型的甘薯栽培区,为重庆市甘薯种植优化布局提供客观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热量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本文用热量条件分析云南省水稻安全栽培的上限高度。首先求得不同高度上的热特征量,然后与水稻常规品种所需要的热量作比较,从而划分水稻安全栽培高度的垂直带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浙江省除海岛县外的59个气象站及站址的地面热量、经度,纬度以及海拔高度等资料,应用多元统计学原理,建立了地面热量状况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地面热量的空间递变规律。据此,根据马尾松对热量条件的最低要求,确定本省马尾松自然分布的垂直上限,从而推演出马尾松垂直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既受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制约,又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而饲草产量和品质又决定于水热量的多寡及其配合的程度。基于这种思路,本文用牧业气候相似理论和区域区划方法,以水分条件为一级指标,热量条件为二级指标,把新疆划分为八个牧业气候区,对每个区的牧业气候特征和牧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科技条件能够促进柑橘的种植和生长,反之,不利的自然条件则会对柑橘的种植和生长产生阻碍作用。自然条件中,气候环境对于柑橘种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很好地说明了气候环境对于柑橘种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