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目的]探讨鳞叶菊组织培养技术。[方法]以鳞叶菊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增殖培养、IBA和NAA以及继代周期等对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鳞叶菊的组培苗需要低浓度的植物激素,继代周期显著影响其生根培养;鳞叶菊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增殖系数可达4.25;继代周期为28d的组培苗生根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IBA0.1mg/L+NAA0.05mg/L+蔗糖20g/L+琼脂5.5g/L中,其生根率为95.9%,平均根数和根长分别达到4.69条和1.68cm。[结论]该研究为鳞叶菊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F1大丽花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志新  李志清  宁显宝  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74-6375,6401
用F1大丽花的种子、嫩芽及开花茎段做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5个分化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出芽,在4个继代培养基上扩繁增殖,在4个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在4种无土基质上出瓶培养成生产用苗。得出F1大丽花组培苗速繁适用程序为:嫩芽及开花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在MS+6-BA 0.5 mg/L+NAA 0.2 mg/L→增殖在MS+6-BA 1.0 mg/L+NAA 0.2 mg/L+B90.1mg/L→生根在1/2MS+0.1 NAA mg/L→落叶松针叶+细沙出瓶培养。试验采用简易材料和药剂,降低了组培苗生产成本,选取可控花期的不同部位外植体,可缩短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3.
庞发虎  周索  杜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45-3046
以驱蚊香草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3 mg/L+6-BA 2.5 mg/L,分化率为92%;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2 mg/L+6-BA 1.5 mg/L,增殖倍数为7.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5 mg/L+NAA 0.5 mg/L,生根率为9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缩短长白山牛皮杜鹃增殖、生根培养周期。[方法]以长白山牛皮杜鹃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以及椰乳对牛皮杜鹃组培苗增殖分化的影响,探究了牛皮杜鹃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驯化移栽基质。[结果]改良MS+IBA 3 mg/L+ZT 1.5mg/L是牛皮杜鹃组培苗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且在培养基中加入150 ml/L椰乳可明显促进其增值倍数和植株平均高度。牛皮杜鹃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改良MS+IBA5.0 mg/L,接种后8 d即开始生根。沙培15 d进行催根处理,适宜基质为草炭土∶腐殖土∶珍珠岩=2∶1∶1,成活率为95.66%。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6-BA、NAA组合对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带腋芽嫩枝的芽诱导、芽增殖与生根的影响以及软枣组培苗的移栽技术。结果表明,带腋芽嫩枝做外植体,经诱导,腋芽萌发获得无菌苗,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8 mg/L NAA,猕枣1号和猕枣2号的腋芽萌发率分别为95.8%和97.5%。获得的软枣无菌苗切成带2~3片叶的茎段,接种于芽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5 mg/L NAA,芽周期增殖系数分别可达4.3和6.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IBA,生根率均达100%。生根组培苗直接移栽至智能温室,移栽3个月后成活率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3 mg/L NAA+ 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相似文献   

7.
基于消毒成功的黑麦冬无菌组培苗,对继代、壮苗、生根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4 mg/L+NAA 0.4 mg/L;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IBA 0.1 mg/L。增殖过程中进行小丛芽增殖,光照强度设定为800~1 300 lx,可以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和生长量;在培养过程中制定分级标准,对组培苗进行分级,可以节省接种材料,得到一致性较好的种苗。  相似文献   

8.
广东崖豆藤的继代增殖培养基采用改良MS+6-BA 0.3~0.4 mg/L+NAA 0.2 mg/L,增殖倍数达到3.9~4.2;生根培养基采用1/2改良MS+IBA 0.4 mg/L+NAA 0.7 mg/L+GGR 6 0.8 mg/L+水杨酸0.2 mg/L,瓶苗生根率达到90%,形成了产业化的广东崖豆藤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9.
以头花蓼种子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顶芽直接诱导丛生芽、丛芽增殖、生根、移栽,以建立头花蓼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头花蓼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10mg/L,增殖倍数7.1;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05 mg/L,增殖倍数为10。组培苗生根以1/2MS+NAA 0.10 mg/L最好,生根最快,根数量最多,生根率达100%。在腐殖土中,幼苗移栽成活率达100%,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玫瑰天竺葵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天竺葵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NAA0.1mg/L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BA0.5mg/L+NAA0.05mg/L为宜,芽增殖倍数为5.8;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A0.6mg/L为宜,生根率达97.5%以上,平均生根数13.8条;移栽基质以泥炭土∶珍珠岩=3∶1为宜,成活率达98.3%。  相似文献   

11.
将银边富贵竹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结果表明,以MS+BA3 mg/L+NAA0.3 mg/L对芽继代增殖效果最好,并伴有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将筛选出来的胚状体转接到MS+BA6 mg/L+NAA0.1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则可分化出较理想的丛生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IBA0.5 mg/L+NAA0.1 mg/L,生根率90%,移栽成活率94%。  相似文献   

12.
结球甘蓝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77-18078
[目的]研究适合结球甘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最佳方法与培养基种类。[方法]以结球甘蓝无菌苗的胚轴和子叶为材料,以MS为诱导和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以1/2MS为生根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生长调节物质对增殖及防止玻璃化苗的影响。[结果]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中的子叶可长出愈伤组织,胚轴可直接分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6-BA 1.00 mg/L+NAA 0.10 mg/L上生长的组培苗生长势强,玻璃化苗数最少,增殖率最高,平均增殖系数为3.8;接种于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0 mg/L和1/2MS+IBA 0.20 mg/L上的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100%。[结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0 mg/L+NAA 0.1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NAA 0.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0 mg/L和1/2MS+IBA 0.20 mg/L。  相似文献   

13.
以单瓣茉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对茉莉继代生根的影响;此外,以优良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茉莉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茉莉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5.0 mg/L 6-BA+0.01 mg/L NAA,适宜茉莉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0.8 mg/L IBA,移栽基质以纯泥炭较佳,移栽成活率可达100.0%,且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激素配比对辣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木嫩梢茎段为外植体,在25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辣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并在6种不同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MS+6-BA0.02~0.5mg.L-1+NAA0.02mg.L-1+蔗糖3%的培养基上辣木组培苗生长良好,增殖倍数达5.6~8.1。在1/2MS+NAA0.2mg.L-1+蔗糖2%的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达79%。用形态学上端朝上与朝下两种方式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均能在形态学下端生根。  相似文献   

15.
以豆梨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体系研究,探讨4种基本培养基(MS、AS、NN69、WPM)及6-BA、NAA不同配比对豆梨组织培养增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豆梨组培苗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6-BA0.6mg/L+NAA 0.2 mg/L;适宜的培养方式为,在MS+6-BA 0.6 mg/L+ NAA 0.2 mg/L培养基上继代2次后转到空白培养基继代培养1次;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1.5 mg/L.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优良健壮的组培苗,建立头花龙胆的无性快繁体系,以六盘水采头花龙胆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芽的增殖与继代、根的分化培养。结果表明:MS+NAA0.2mg/L+6BA0.4mg/L培养基适宜诱导,诱导率为93.3%;MS+NAA0.1mg/L+6BA0.3mg/L培养基适宜增殖分化,增殖系数达10.2;MS+NAA0.1mg/L+6BA0.1mg/L培养基适宜生根,接种30d即可生根,生根率100%,同时也适宜增殖。  相似文献   

17.
以曼氏袋鼠爪(Anigozanthos manglesii)的根颈、花莛、叶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结果表明:根颈是曼氏袋鼠爪组培快繁的最适外植体;诱导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1 mg/L,诱导率为93.3%;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1 mg/L,增殖倍数为7;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 6-BA 0.01 mg/L NAA 0.1 mg/L,每苗生根数为6~8个;蛭石 草炭土 河沙(2∶2∶1)是组培苗成活及生长的最适基质配比,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8.
火焰南天竹叶片不定芽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焰南天竹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营养物质、暗培养时间、接种方式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30~35 d的火焰南天竹组培苗叶片适用于叶片不定芽再生;外植体在添加1.5 mg/L TDZ、0.2 mg/L 2,4-D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4 d,再生率可达80.6%,平均每张叶片的再生芽数达到3.1个,且玻璃化现象较少,为最佳组合;生根试验表明,再生芽在1/2MS+0.4 mg/L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76.3%。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非洲紫罗兰上部嫩叶或侧芽嫩叶诱导得到的无菌材料进行继代培养和壮苗生根培养,探讨外源激素对其不定芽分化、继代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激素水平范围,优化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体系,提高其植株再生率。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均对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的植株高度、叶数、不定根数、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增殖培养基1/2MS+6-BA 1.0 mg/L+NAA 0.1 mg/L对非洲紫罗兰增殖生长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05 mg/L+3%蔗糖对非洲紫罗兰的壮苗生根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万载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万载龙牙百合当年成熟的鳞片为外植体 ,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鳞茎 ,然后 ,转入较高激素配比的继代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 ,并进行快速增殖。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鳞茎诱导过程中 ,暗处理有利于小鳞茎的生长 ,最佳诱导培养基为 :MS +NAA 0 .5mg/L +CH 30 0mg/L ;快速增殖以培养基MS +NAA 0 .2mg/L +BA 2 .0mg/L +CH5 0 0mg/L的效果最好。百合试管苗容易生根 ,在附加较低浓度IBA或NAA的 1 / 2MS培养基上均能 1 0 0 %生根 ,但以附加IBA 0 .2mg/L及 0 .1 %活性碳的培养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