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肠炎是指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炎症的总称。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以及毒血症。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按其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肠炎是东北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也是威胁东北虎生存与繁殖的头号疾病,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常常会造成虎只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NE)等,是一种可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猪病[1,7]。该病在急性和慢性病例中可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3.
幼鸵鸟肠炎     
幼鸵鸟肠炎马丰忠梁成珠徐彪朱来华马佐喜(青岛动植物检疫局266002)幼鸵鸟肠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肠道炎症,表现为腹泻、腹痛、脱水、精神不振,6周龄以内的鸵鸟最易发生。该病分为原发性肠炎和继发性肠炎。1病因1.1营养因素鸵鸟对某些饲料消化不良,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猪增生性肠病(PPE)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在文献中描述相似疾病的名称还有:增生性肠炎(PPE)、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局限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猪肠腺瘤病(PIA)、猪回肠炎(PI)、猪增生性肠道病(PBD)、猪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猪肺腺肿症候群.  相似文献   

5.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l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中药肠炎康[1]对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猪进行治疗性试验.用大肠杆菌O301对试验组猪进行人工感染后,分为肠炎康低、中、高剂量治疗试验组,庆大霉素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拌入饲料肠炎康(拌料10 g/kg体重 ,连用3 d)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疗效可靠,效果明显.对人工感染引起的猪大肠杆菌病治愈率为86.7%,有效率100%,并能显著降低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正> 同义名:宫川氏休病,肺肠炎,新立克次体性肠感染。牛羊衣原体性肠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的某些株系引起的一种呈地方流行性经过的疾病,以真胃和不同部位的肠道病变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猪增生性回肠病(PPE),又称坏死性肠炎、猪回肠炎、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PE是由专性寄生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弯曲杆菌(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病。多发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在临床上尤其以急性增生性回肠炎致死率  相似文献   

9.
胃肠炎是胃、肠壁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中兽医称急性胃肠炎为肠黄。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机能紊乱和器质损伤,容易相互影响,因此,临床上很多胃炎和肠炎往往相伴发生,故合称为胃肠炎。胃肠炎按病程经过分为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胃肠炎;按病因分为原发性胃肠炎和继发性胃肠炎;按炎症类型可分为黏液性、化脓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和坏死性等。  相似文献   

10.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意大利、丹麦、比利时、巴西、阿根廷、韩国、我国台湾省等均有发病报道。  相似文献   

11.
乐清市雁荡镇现有存栏獭兔2万余只,肠炎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獭兔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据2004年统计,全镇因肠炎死亡的獭兔数达3000余只.肠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可分为肠原性毒血症,泰泽氏病和单纯的粘液性肠炎和球虫病等.  相似文献   

12.
种猪的急性、亚急性死亡病例中,有时表现为典型的出血性肠炎征候群,依其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与传染性因素有关的疾病可能是梭菌性肠炎、荚膜杆菌性肠炎、弯曲杆菌性肠炎、螺旋体性肠炎、增生性回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等;与饲养管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毒继发症、代谢障碍、过敏性肠炎等。对于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猪群,导致种猪出血性肠炎发生的传染性因素多为条件性致病因子,当猪  相似文献   

13.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相似文献   

14.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相似文献   

15.
猪的回肠炎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增生性回肠病 (回肠炎 )最早在 1 931年被发现 ,但直到约 60年后 ,本病的病原体由爱丁堡大学的 lawson等人命名为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随后的 1 0年中由于许多特有技术的发展 ,使得人们可进一步研究这种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它的各种临床表现 -即地方性回肠炎 ( RI)、增生性肠病 ( PE)、坏死性肠炎 ( NE)和急性出血增生性肠病 ( AHPE)。所有疾病的控制方案都是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的。有关病原体和传播方式的许多问题仍待解决。1 流行病学分子诊断技术可用于整个畜群抽查并可检测它们粪便中的 L intracellularis。西班牙对 7…  相似文献   

16.
猪增生性肠炎(简称PPE)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此病是由一种细胞内劳森菌(亦有人称之为细胞内罗松菌,编者注)引起猪的一种肠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正>猪增生性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猪肠腺瘤(PIA)、局部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引起的接触性肠道细菌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仔猪、生长育肥猪和种猪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腹泻(带血或不带血)、消瘦、生长缓慢、饲料报  相似文献   

18.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综合征,在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诸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  相似文献   

19.
瘤胃臌气是牛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急剧膨胀的一种常见疾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臌气和继发性臌气;按病的性质分为泡沫性臌气和非泡沫性臌气.  相似文献   

20.
正胃肠炎是胃、肠壁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中兽医称急性胃肠炎为肠黄。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机能紊乱和器质损伤,容易相互影响,因此,临床上很多胃炎和肠炎往往相伴发生,故合称为胃肠炎。胃肠炎按病程经过分为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胃肠炎;按病因分为原发性胃肠炎和继发性胃肠炎;按炎症类型可分为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