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吕素霞 《新农业》2006,(9):28-29
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但随着套袋面积的扩大,黄粉虫入袋为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当前梨树生产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一、发生规律黄粉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内、老翘皮下越冬,春季梨树开花时,开始孵化幼虫吸取树液。此虫在河北中南部梨区,套袋梨园6月下旬至7月初开始入袋,8月为害最重。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入袋处)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处群集为害。使梨果变黑腐烂,黄粉虫喜阴怕光多在背阴处从内膛开始为害,逐步发展到中上部,严重时遍布全树。二、严重发生的原因1.果袋的保护套袋是绿色果…  相似文献   

2.
果实套袋目前已成为梨果生产尤其是新品种梨生产中的一项常规技术。果实套袋不仅使果面洁净,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而且还可以防止一些病菌侵染和食心虫类害虫对果实的为害。但是,近几年梨果套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套袋黑点、黑斑、黄粉虫、康氏粉蚧入袋危害以及  相似文献   

3.
套袋梨病虫害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袋技术是目前生产高档梨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梨果套袋后避免了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减轻了病虫危害,提高了果面光洁度和果实的商品价值。但果袋所提供的微域环境加重了梨果黑点病、褐斑病、中国梨木虱、黄粉蚜等病虫害的发生。文章综述了套袋梨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梨果的无公害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酥梨套袋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虫的为害,但仍有隔袋为害的害虫,如梨椿象、梨黄粉蚜。尤以梨黄粉蚜为害最为严重,如防治不及时,可使70%-80%的果实受害,现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随着南方优质梨套袋面积的增加,入袋黄粉蚜的为害也随之增加,经济损失很大。分析梨黄粉蚜的发生为害规律,提出3个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冬季清园;适时采取药物防治;规范果实套袋程序。  相似文献   

6.
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但随着套袋面积的扩大,入袋黄粉虫的为害也随之增大,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黄粉虫已成为当前梨树生产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7.
翠冠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梨的品质,对适合桐乡实际的果袋类型和套袋时间进行了研究.绿皮组中小林袋的效果较好,套内袋时间宜早,建议在疏果后及时进行,外袋套袋时间应在内袋破裂之前完成.黄皮组中,在盛花后30d采用双层袋对梨果进行套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牟水元 《新农村》2008,(9):15-15
近年来梨果套袋技术发展较快,对于提高梨果品质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生产中也有少数套袋梨园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摘袋时间把握不准,摘袋后忽视管理。有鉴于此,必须加强摘袋和摘袋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梨果套袋减轻果实病害,提高梨果商品价值,但也加重了某些病害的发生。本文对目前套袋梨果实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做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品质,、经近几年的观察和监测,掌握了其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梨小食心虫在周口地区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与防治技术要点.以供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梨果套袋技术发展较快,对于提高梨果品质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生产中也有少数套袋梨园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不是套袋前管理和套袋中管理不周,而是摘袋时间把握不准,摘袋后忽视管理。有鉴于此,故必须加强摘袋时间和摘袋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日本,梨果实袋的研制、生产及有袋栽培技术体系日趋完善.继日本后,韩国等也实行了梨果套袋技术,成为高档梨果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不同类型的梨果纸袋,采用一次套袋和二次套袋、疏果、解袋等不同技术对翠冠梨[Pyrus pyrifolia a(Burm.f.)Nakai cv.Cuiguan]进行套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小林袋F-PK2+小林袋1-KK二次套袋,套袋前每隔20~25cm疏成单果,套大袋时不解小袋,采收前10d解大袋,则综合效果最好。这样处理收获的梨果,果面较光滑,果皮呈绿色,果锈少,果点小,果实美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果肉硬度小,果皮硬度大,果肉疏松、脆,口感好,套袋后病虫果少,果大,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14.
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近年来,梨果经套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并多分布于近果柄基部、肩部和胴部,表现为抑制果实生长,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经调查,套袋好果率仅为76.5%,为了提高套袋梨果好果率,我们进行了试验与摸索,总结了几条技术措施,使好果率提高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5.
梨果套袋是生产无公害梨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但在近几年的套袋实践中,梨黄粉蚜对套袋后酥梨的侵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着套袋酥梨的质量和套袋效果,钻进果袋里的梨黄粉蚜也给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我们在太谷县北洗乡白城、三台等村,进行田间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华酥、翠冠和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使梨果皮颜色变淡而且均匀,果面也由暗变亮,果锈由多变少,果点由明显变为不明显,套袋明显改善了果实的外观;不同类型果袋相比,套“好果袋”牌果袋的梨果实外观品质最好;套袋对华酥梨的糖度、酸度无影响,对翠冠和丰水梨的酸度没有影响,但对糖度有一定影响,不同处理间虽有一定差异,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梨小食心虫是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害虫之一,对果树树势生长和果品品质造成较大影响。为提高果品产量及品质,降低农药残留,本文总结阿克苏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最佳防治时期及有效防治措施,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优质梨套袋技术,包括套袋前的果园管理工作、套袋时期与方法、摘袋时期与方法、套袋果实着色技术、套袋后果园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优质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梨的品质,对适合浦江实际的果袋类型和套袋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皮组中小林袋的效果较好,套内袋时间宜早,建议在疏果后及时进行,外袋套袋时间应在内袋破裂之前完成;黄皮组中,在盛花后30d采用双层袋对梨果进行套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果袋内温、湿度的变化对果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梨果套袋微域环境下,纸袋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袋内温度与果锈指数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袋内湿度与果锈指数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