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包括对PSⅡ捕光天线系统的影响、对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的影响、对PSⅡ反应中心及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的影响、对类囊体薄膜的影响、对碳同化过程的影响、对植物光合速率及其他气体换参数的影响、对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3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出苗率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3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出苗率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用10%草甘膦水剂15 kg/hm^2对水525 kg喷施,对胡麻、荞麦的出苗率及成活率影响较小,对大豆的出苗率及成活率影响最大。播前用72%2,4-D丁酯乳油600 g/hm^2对水525 kg喷施,对荞麦、玉米的出苗率影响较小,对玉米成活率影响也较小,对胡麻、黄豆、油葵、糜子的出苗率及成活率影响较大。播前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525 kg喷施,对荞麦出苗率影响较小,对糜子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次之,对大豆、胡麻、油葵出苗率的影响较大;对糜子的成活率影响较小,对玉米、荞麦、油葵、大豆、胡麻的成活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北部地区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大豆品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北垦5782、5440、5436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影响较小,对其他品系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大,干旱胁迫对蛋白质的影响要大于对脂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糖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年来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多糖受体的研究、多糖对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多糖对淋巴细胞信息传导的影响、多糖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影响和多糖对前列腺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技术的方式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秸秆还田的2种方式:直接还田与间接还田,同时,分析了秸秆还田的影响,包括: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土壤酶的影响、对作物的影响及秸秆还田的不利影响等,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钾肥和钾肥不同用量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处理对黄瓜产量及其他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除了单果鲜重外均不显著,对黄瓜果实中可溶糖和蛋白质、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显著,对黄瓜果实中VC和VE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钾肥用量处理对黄瓜产量、单果鲜重、单株瓜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黄瓜单株产量和畸形瓜率影响显著,而对果实长度、果实横径的影响不显著,对黄瓜果实中可溶糖和蛋白质、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显著,对黄瓜果实中VC和VE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杀青方法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烘箱法和微波法杀青不同部位的生长期烟叶,探讨了2种杀青方法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杀青法对生长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有差别;对总植物碱、总氮、氯、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对不同部位的生长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有差别;对生长期上、中部烟叶的总植物碱、总氮、氯、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对生长期下部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液体地膜覆盖对植烟土壤和烟株根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液体覆膜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烟株根系活力及根系生长的影响,认为今后应重点加强液体覆膜对土壤的影响及烟株生长影响的研究,增加液体地膜覆盖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和对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主要生态因子对福建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对福建柏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土壤的腐殖质、速效N、速效P含量与福建柏胸径、树高的生长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了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土壤K含量对福建柏生长没有影响;年降水量、3~7月份的降水量对福建柏的胸径、树高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年积温对胸径生长有明显影响,对树高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形条件与土层厚度对刺槐人工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徂徕山不同立地条件对二十五年生刺槐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刺槐树高、材积影响不显著(P>0.05),坡向和土层厚度对刺槐的树高及材积影响极显著(P<0.01);坡度对刺槐胸径、冠幅的影响不显著(P>0.05),海拔、坡向及土层厚度对刺槐胸径、冠幅的影响显著(P<0.05)。可以看出,土层厚度对刺槐人工林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CO_2体积分数升高对土壤-植物系统碳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和植物2个方面,综述了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升高对生态系统碳过程的影响。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提高了植物的光合速率,促进了生物量的累积,改变了植物的碳结构。高CO2体积分数导致植物基质(C/N)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通过影响植物生长而间接地对土壤生态过程产生影响。由于高CO2体积分数下碳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还不能推断高CO2体积分数下土壤碳库是增加还是减少。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对高CO2体积分数的响应状况也不一致。今后应定量研究CO2体积分数升高条件下生态系统各分室碳库的动态,明确土壤、植物和大气碳库储量变化及其之间的碳通量,以便定量化生态系统碳收支对高CO2体积分数升高的响应。另外,还应加强CO2体积分数升高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的耦合作用研究,探讨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将有助于全面了解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土CO2释放与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浙江省黄岩水稻土上开展的26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促使土壤有机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通过数学模拟,估算出每年施用猪厩肥16.5~49.5 t·ha-1相应释放CO2 10.04~21.61 t·ha-1·a-1。每年施入鲜猪厩肥16.5~49.5 t·ha-1则相应固定CO2 1.885~3.463 t·ha-1·a-1。为此,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削弱土壤碳释放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Fruits of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cv. Mopansh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CO2) gas on removing astringency after harvest. Treatment of 95 % concentration of CO2 gas gave the best results; fruits turned non-astringent after 20 h, and kept the fruit firm for 7 d at room temperature. Fruits, treated with 85 and 90 % concentration of CO2 gas, turned non-astringent after 24 - 28 h, and the firmness-keeping stage was 5 - 6 d at room temperature. While the CO2 gas was at 80, 70 and 60%, the de-astringency period was 48, 72 and 96 h,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rmness-keeping stage was 3, 2 and 1 d, respectively. Fruits, treated with 50 % concentration of CO2 gas,remained astringent.  相似文献   

14.
席磊  王永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22-3423
在温室内对不同Zn浓度土壤中生长的印度芥菜进行2种不同浓度的CO2施肥试验。结果表明:CO2施肥能显著增加Zn污染土壤中印度芥菜的生物量。在3种Zn浓度下,CO2施肥组根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24%、38.05%和37.63%,且在0.01水平上有差异;地上部重分别增加37.50%、9.72%和31.05%,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CO2施肥均显著地促进植株体对Zn的积累,各器官中的Zn含量均高于CO2对照组,且根中Zn浓度在0.01水平上有差异,茎、叶中Zn浓度在0.05水平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60-1563
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的数量和组成及其测定方法、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释放的主要途径——土壤呼吸过程及其观测方法,最后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造林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对因大气中CO2含量大幅增加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CO2吸收汇,已成为减少CO2排放之外的一项重要措施.造林再造林项目的碳汇能力会受制于与其相关的碳基线、碳泄漏和碳汇非持久性3个主要因素,因而引出项目碳汇能力的有效性问题.以此3个主要因素作为判别指标,构建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判别体系,并详细分析各指标的识别与计量技术.最后提出判别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碳汇能力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lean-to greenhouses were built by sharing a wall of piggeries.The vents in the wall allowed the air exchange between the piggeries and the greenhouses,so that carbon dioxide (CO2) could be released from the piggeries to the greenhouses,and oxygen (O2) could be released from the greenhouses to the piggeries.In the greenhouses,tomato,Chinese cabbage and muskmelon were planted and their quality indices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ir response to elevated CO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2 concentration in greenhouse was increased,and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all tomato,Chinese cabbage and muskmelon wer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评价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在伊春市友好林业局岭峰林场设立了标准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量土壤CO2和CH4的排放通量,调查小兴安岭5种天然森林沼泽生物量,并建立了生物量回归模型,以推测乔木净初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森林沼泽各类植被物种碳质量分数范围为40.2%~49.3%,毛赤杨(Alnus sibirica)沼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沼泽、落叶松(Larix gmelinii)—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落叶松—藓类(Moss)沼泽和落叶松—泥炭藓(Sphagnum spp.)沼泽植被净固碳分别为161.202、73.562、42.18、205.02、295.33 g.m-2.a-1,小兴安岭天然毛赤杨沼泽、白桦沼泽、落叶松—苔草沼泽、落叶松—藓类沼泽、落叶松—泥炭藓沼泽土壤排放的碳(包括CH4折算成的碳)分别为226.49、253.57、191.86、169.53、127.33 g.m-2.a-1,小兴安岭天然白桦沼泽、落叶松—苔草沼泽、落叶松—藓类沼泽、落叶松—泥炭藓沼泽生态系统分别是大气CO2净吸收碳汇19.99、50.323、5.491、68.00 g.m-2.a-1,毛赤杨沼泽为大气CO2净排放碳源(65.29 g.m-2.a-1)。  相似文献   

19.
姜林林  贾黎明  刘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77-8283
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相互作用及功能耦合规律的研究是揭示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也能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与养分之间的作用规律,涉及到林地持久生产力的生态学机理问题。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以气孔行为为结点,耦联成有机的整体。因此,着重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综述了碳、氮、水循环耦合作用研究的一些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孟祥江  周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38-11040
根据重庆市2010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资料,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等对重庆市森林植被碳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森林植被碳储量达15918.95万t,折合CO2约为58422.55万t。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13697.22万t,占总碳储量的86.04%;乔木经济林75.12万t,占总碳储量的0.47%;竹林1838.23万t,占总碳储量的11.55%;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308.38万t,占总碳储量的1.94%。表明重庆市森林碳储量较大,碳汇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