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立足甘肃水果产业的优势和问题,通过分析水果保鲜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现状,提出了甘肃省产地保鲜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建议:立足产地,发挥节能贮藏设施的作用;充分利用水果产区的自然冷源优势;推行改良节能贮藏设施;推广以MA为主的材料保鲜技术;逐步推广微型节能冷库技术;建立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以中空纤维(涤纶)为保温材料的充气式新型微型保鲜冷库的应用,包括发明库体的结构、优化设计、热工性能检测、控温评价,还验证了该库对红提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涤纶纤维棉的密度为5.3 kg·m-3;导热系数为0.031W·m-1·K-1;涤纶纤维的吸湿率0.2%;拉伸强度0.37 MPa;断裂伸长率140%;选用阻燃的涤纶纤维不燃烧,阻燃效果好。充气式微型保鲜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0.097 W·m-2·K-1,总热阻R总=10.20 m2·K·W-1,达到了国际商业冷库和土建式、拼装式微型冷库的设计标准,且葡萄保鲜效果优于常规土建式微型冷库。  相似文献   

3.
蒜薹微型节能冷库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蒜薹贮藏特性和微型节能冷库保鲜技术特点,明确蒜薹贮藏工艺、贮前准备、采收、防霉处理、装袋处理和温度、气体调控管理技术要点,使实生蒜薹微型节能冷库中PVC保鲜袋贮藏330d,腐烂率4.4%,商品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4.
关帅 《新农业》2010,(8):27-28
<正>南果梨不耐贮藏影响其商品价值。微型节能保鲜冷库属农民家庭式冷库,投资少,见效快,实现了南果梨采收就地就近贮藏,减少损耗,排开供应,增加效益。一、贮藏果采前注意事项1.明确耐藏性高山丘陵地区采收晚的品系耐藏,低山坡地采收早的品系耐藏性差些,但口味好。  相似文献   

5.
微型保鲜节能冷库(以下简称微型库)的开发着眼于农村农民,库体建造如同普通民房,设备自动化,库温在-5~15℃内任意调节,温差±0.5℃,使用环境-30~45℃,可广泛地用于我国南北方地区贮存保鲜式预冷销售各种果蔬.该库造价低,材料来源方便,操作简便、易行,保鲜效果显著,目前已在四川、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河北、辽宁、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现笔者以贮存蒜薹为例,详细介绍微型库的建造、使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7,(7):20-21
葡萄是一种浆果类的果品,对储藏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储藏不当会导致葡萄脱水或腐烂变质等现象。应用微型节能冷库技术,能够有效延长葡萄的储藏期,从而延长葡萄的销售期,保证葡萄的品质不受太大的影响,增加收益。本文将探究葡萄微型节能冷库储藏保鲜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型节能冷库,简称微型库,可广泛地应用于贮藏各种果、菜、粮、花卉等农副产品和食品、精细化工原料及产品,适合农村家庭和乡村集体.使用方法与保鲜效果均优于国内标准商业冷库,使用该库当年即可收回成本,并有盈利.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贮藏保鲜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是广大农村最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之一。而冷库则是农产品保鲜贮藏的重要设施。由于冷藏设施严重不足,以及采后贮、运保鲜技术落后等因素,致使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高达20%~30%。微型节能保鲜库及配套技术是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情开发研制的实用……  相似文献   

9.
微型节能冷库蒜薹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赤峰市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贮藏保鲜由过去的简易贮藏(堆藏、埋藏、沟藏、土窖贮藏)逐步向机械冷藏(冷库)方向发展,并且微型节能冷库(容积在60~200m3,贮量10~50t)贮藏保鲜期长,产品质量稳定,在产地农村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目前赤峰市发展贮藏保鲜业的基本设施。在赤峰市的部分旗县区如喀旗、阿旗、林西县、松山区等地,陆续建起微型节能冷库,用于贮藏蒜薹、香菇、菜花、甘蓝等。在赤峰市蒜薹是贮量较大、贮期最长(150~300d)、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现将蒜薹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耐藏品…  相似文献   

10.
黄河 《今日农村》2004,(1):41-41
果蔬季节差价大,旺贮淡销能发家。微型冷库及配套贮藏保鲜技术是结合我国农户分散生产的实际,研究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考虑到目前经济特点,着重介绍较为经济的两种保鲜冷库,其特点是投资小、见效快,有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鲜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西主要栽培木薯品种华南205鲜薯在常温、亚硫酸钠处理和沙藏3种处理方式下贮藏指标呼吸强度、失重率、淀粉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藏效果最好,可显著降低鲜薯的呼吸作用,抑制其失重,减缓了淀粉的减少及还原糖的增加。呼吸强度与失重率相关系数为0.6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含粉率与还原糖含量相关系数为-0.909,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鲜薯贮藏中还原糖的增加是由于淀粉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席恺媛  柯巧  王滢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96-3698,3712
以武汉市蔬菜市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找相关数据,对武汉蔬菜市场上本地产大白菜的各个流通环节主体间的利益分配现状做了具体分析,发现生产者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仅获得不足20%的利润,而批发商和零售商则获取了相对较高的利润。针对目前农产品流通环节利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证监会“会计新规”为切入点,构建基于“会计新规”的上市公司损益效应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上市公司损益效应演进的二维微观机理,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设计基于损益效应的上市公司增发认购策略。该研究成果可为上市公司理性对待被投资企业的增发认购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实现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双赢局面”,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6年3月,饱受争议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终究退出历史舞台。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种植端、物流端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玉米价格下跌为下游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机遇;进一步分析玉米加工企业产能情况,得出玉米淀粉开机率开始复苏,利润率逐渐回暖。提出了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玉米现代流通体系,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同时加强信息监测预警,完善综合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的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越来越重。目前,虽然已有大量关于天然气供应链优化的研究,但多集中于单一供应方的最优需求分配,对多方竞争市场下的天然气供应链优化研究鲜有报道。针对两供应方竞争同一市场,以两方所获总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供需平衡约束、管道建设约束、站场建设约束以及储气库建设约束等,对两方分别建立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MIQP)模型以及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并结合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模型应用于某一沿海地区的天然气供应链系统,求解得到各供应方的供气方案和建设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模型求解的稳定性较好。研究成果对于考虑市场竞争的天然气供应链优化、保障天然气资源供应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养猪生产投资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经济评价方法分析了双鸭山双兴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种猪场的投资效益。分析结果,投资利润率20.82%,财务净现值658.4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1.56%,投资回收期3.97年,盈亏平衡时生产能力利用率41.61%。结果表明,该项目投资回收快,效益较高,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强,经营风险小,属高效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17.
美蕉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等特点,适应于海拔400-700m的山区种植,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由于美蕉传统管理比较粗放,生产上不够重视质量,为增强美蕉的市场竞争力,出口国际市场,通过调查,从园地选择及处理、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及贮运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美蕉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沈立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19-12421
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业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特点,说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存在集中度过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劳动力过剩、农业利润率和产业贡献率不足、农户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等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加强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土地流转,明晰产权制度;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降低退出壁垒;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改善流通渠道,增强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相对其它产业风险大、赔付率高,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渔业保险市场,从而导致我国渔业保险市场的萎缩。而政策性渔业保险具有非盈利性,以渔民利益为中心,在国家的支持下能为渔民的生产和经营提供良好的风险保障,成为化解渔业保险现存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阶段,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渔情的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是化解现存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产规模指数和生产效率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