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重庆市渝西地区14座大中型水库监测结果表明,所有水库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高,均已经达到产生富营养化条件的水平.14座水库TP含量范围为0.022~0.598 mg/L;TN含量范围为0.520~2.49 mg/L;CODMn含量范围为2.60~9.30 mg/L;透明度范围为0.65~1.95 m;Chla范围为1.59~39.3 mg/m3.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推荐使用的评价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重度富营养化水库3座、中度富营养化水库6座、轻度富营养化水库3座、中营养水库2座.渝西地区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饮用水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玉洁  张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36-5237
2005年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12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含量都较高。12座水库TP含量范围为0.017-0.258 mg/L;TN含量范围为0.718-5.941 mg/L;CODMn含量范围为1.30-7.03 mg/L;透明度范围为0.48-2.00 m;Chla范围为3.286-52.300 mg/m3。调查水库都处于中营养到富营养之间。其中,重度富营养化水平的2座;中度富营养化水平的4座;轻度富营养化的4座;中营养水平的2座。  相似文献   

3.
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优势种、指示种、细胞密度或生物量等指标和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等方法分别进行水体营养状况和水体污染程度评价,调查分析了黔南州芒勇水库和绿茵湖水库浮游植物的物种种类、现存量及藻类多样性指数和水质现状。结果表明:芒勇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33种,隶属于5门8纲10目18科23属;绿茵湖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25种,隶属于5门5纲10目16科19属。芒勇水库和绿茵湖水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分别为1.249×106 cell/L 和1.164×106 cell/L,生物量分别为2.992 mg/L和1.516 mg/L。芒勇水库的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为0.65,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1.91,均匀度指数为0.83;绿茵湖水库的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为0.81,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1.87,均匀度指数为0.75。芒勇水库和绿茵湖水库 TP 含量分别为0.16 mg/L 和0.10~0.13 mg/L,TN 含量分别为0.68~0.77 mg/L 和0.78~0.84 mg/L,NH+3-N 含量分别为0.19~0.13 mg/L 和0.12~0.10 mg/L。两水库水体营养水平为中-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城区水库型饮用水源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方法对重庆市城区12个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调查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污染主要表现为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CODMn范围在1.79~8.13 mg/L;TN范围在0.778~4.12 mg/L;TP范围在0.013~0.067 mg/L;Chla范围在2.99~212 mg/m3。评价认为,已建成使用的6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拟建6座水库中,2座达轻度富营养化,其余水库达中营养。水体污染来源主要为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城区备用饮用水源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俊  孟梅  陈明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20-8621,8673
对重庆市主城区的8个备用水源(水库)进行了富营养化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库水体中CODMn浓度为3.93-8.13 mg/L,TN浓度为0.778-2.86 mg/L,TP为0.039-0.067 mg/L,Chla含量高,部分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沉积物中TN浓度为0.940-1.898 g/kg,TP浓度为486.6-691.0 mg/kg,水体中TN、TP均超过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含量标准。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营养指标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其中中营养水平的水库1座,7座水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对山红河桥下处和养殖场进水口河水进行了周年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桥下河水在夏季水温最高时达极低值2.89mg/L,饱和度仅为39.7%,在冬季达最大值14.19mg/L,饱和度为116.9%。两处河水溶解氧周年平均值分别为7.09mg/L与5.03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周年均值分别为4.55mg/L与3.86mg/L、12.85mg/L与12.50mg/L;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较高,总无机氮年均值分别为2.994mg/L与2.815mg/L;活性磷PO4^3- -P年均值分别为0.179mg/L与0.229mg/L。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山红河监测河段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周年河水水质的变化状态属轻污染到污染水平,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最严重,其次是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7.
山红河廊下镇河段水质周年变化状况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对山红河桥下处和养殖场进水口河水进行了周年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桥下河水在夏季水温最高时达极低值2.89mg/L,饱和度仅为39.7%,在冬季达最大值14.19mg/L,饱和度为116.9%。两处河水溶解氧周年平均值分别为7.09mg/L与5.03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周年均值分别为4.55mg/L与3.86mg/L、12.85mg/L与12.50mg/L;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较高,总无机氮年均值分别为2.994mg/L与2.815mg/L;活性磷PO4^3- -P年均值分别为0.179mg/L与0.229mg/L。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山红河监测河段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周年河水水质的变化状态属轻污染到污染水平,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最严重,其次是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8.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逐月在淀山湖6个站点进行水质参数测定。水质参数在各站点的月平均变化范围为DO7.210~9.943(mg/L)、BOD53.810~4.940(mg/L)、CODMn6.016~7.053(mg/L)、TP0.137~0.366(mg/L)、NH3.N2.176~3.362(mg/L)、Chl.a29.814~56.02(mg/m^3)。对各站点2004年水质参数的月平均测定结果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富营养化程度和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六个站点全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六个站点的水质全部处于V类水等级。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过程中,权系数最大的是氮、磷及叶绿素a。因此,在淀山湖人工栽植水草进行脱氮除磷、放养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是改善淀山湖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4年逐月在淀山湖6个站点进行水质参数测定。水质参数在各站点的月平均变化范围为DO7.210~9.943(mg/L)、BOD53.810~4.940(mg/L)、CODMn6.016~7.053(mg/L)、TP0.137~0.366(mg/L)、NH3.N2.176~3.362(mg/L)、Chl.a29.814~56.02(mg/m^3)。对各站点2004年水质参数的月平均测定结果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富营养化程度和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六个站点全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六个站点的水质全部处于V类水等级。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过程中,权系数最大的是氮、磷及叶绿素a。因此,在淀山湖人工栽植水草进行脱氮除磷、放养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是改善淀山湖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推荐方法,对重庆市36座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为36座水库中达到富营养的有17座,占调查水库的47.22%(中度富营养占11.11%、轻度富营养占36.11%);达中营养的有15座,占调查水库的41.67%;贫营养水库3座,占调查水库的8.33%,表明重庆水库富营养化严重.作为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的27座水库达富营养化的有14座,占51.85%;中营养水库11座,占40.74%;贫营养水库2座,表明重庆市饮用水源水质受富营养化影响严重.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泼河水库富营养化水平以及氮、磷污染与水库富营养化的关系,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调查了河南省泼河水库的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含量。泼河水库的总氮最高含量为1.21mg/L,总磷最高含量为0.120mg/L,叶绿素a最高含量为0.033mg/L。总氮和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为0.489mg/L和0.059mg/L,叶绿素a为0.01mg/L,为蓝藻型富营养化水体。9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高达2.75×108个/L,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1月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降低到2.32×106个/L。调查结果说明,水库已经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象山港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2010年全年共6个航次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区水域环境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区DO、pH和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物评价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O和pH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养殖区DIN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726~1.133 mg/L,其中NO3-N占无机氮的74.83%,是象山港网箱养殖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P和SiO3-Si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43~0.082 mg/L和0.794~1.357 mg/L。DIN、DIP年均含量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调查网箱区N/P平均值为34.02,可见养殖水体呈现氮过剩状态。根据营养状态指数(E)和有机物评价指数(A)的评价显示,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且有机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3.
对嘉陵江不同断面营养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为1.11 ̄4.18 mg/L,年均值2.16 mg/L;TP为0.03 ̄0.67 mg/L,年均值0.14 mg/L。不同形态N、P营养盐浓度存在季节性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NO3-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的80% ̄90%,三态无机N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中;流量与TN、TP年输出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n=12)、0.996 3**(n=12),说明水体氮、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对嘉陵江全年营养盐输出作了初步估算,对比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口营养盐排放量,表明嘉陵江全年TN、TP通量分别达到三峡库区67个主要城市污水口排放量的33.2、27.9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规模化栽培羊栖菜对浙江洞头县三盘港海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羊栖菜养殖期间连续监测养殖区水体中氮、磷等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2008年5月,海区的羊栖菜生物量达2250t,增殖75倍;养殖区海水的P含量从0.038mg/L下降到0.015mg/L,减少60.5%;N含量从0.426mg/L下降到0.296mg/L,减少30.5%;叶绿素a含量从0.80μg/L上升到2.63μg/L,增加228.8%;在藻类养殖后期,该海域海水中的N、P含量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结论]羊栖菜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产量高,并通过羊栖菜生长过程中的吸收、固定作用与长成后的收割,实现N、P等营养物质由海洋转移到陆地,有利于防治局部海区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羊栖菜增殖对大型海塘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海藻羊栖菜的增养殖对允泊湾大型海塘水环境因子的影响,发现羊栖菜对餐厨废水中N、P有明显的吸收效果.2011年2~4月羊栖菜的增养殖期间,试验鱼排区海域的COD含量从140.3 mg/L下降到65.7 mg/L,减少53.2%;NH4+-N含量从0.72 mg/L下降到0.53 mg/L,减少26.4%;P含量从0.35 mg/L下降到0.17 mg/L,减少51.4%;叶绿素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大型海藻的增养殖对降低近海海水富营养化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0年8月厦门湾海水水质监测资料,阐述氮磷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并探讨厦门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厦门湾表层COD、DIN和 PO4-P分布趋势大致从厦门西海域、马銮湾和九龙江口向湾外递减;相关性分析说明调查海域COD、DIN和PO4-P主要来源是厦门湾沿岸陆源排放和九龙江河流营养盐的输入;COD、PO4-P与N H4-N的来源可能相同,有着相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NO3-N可能主要来源于九龙江。厦门湾的N/P值变化范围为2.26~117.30,其中九龙江口、东南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的大部分地区的 N/P均大于16,从N/P值来看,营养盐结构为磷限制。而西海域北部、同安湾和马銮湾则属于氮限制海域。厦门湾海域富营养化指数(E )范围为0.013~118.168,马銮湾、西海域北部和高集海堤附近海域的富营养化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文心兰品种"黄金2号"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水平及组合对文心兰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2水平(140 mg/L)、P2水平(110 mg/L)、K2水平(156 mg/L)对文心兰"黄金2号"的营养生长促进效果最佳,最优的氮、磷、钾组合为N2P2K2。  相似文献   

18.
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由网箱养殖区、贝类底播区、海藻养殖区和人工鱼礁区等4个不同的功能区构成.为了了解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海水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根据海洋牧场2011-2012年春、夏、秋、冬4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功能区海水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N/P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不同功能区的海水营养状况及其营养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海洋牧场海域的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P)全年呈现自西北部柘林湾向东南海域递减、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变化趋势.(2)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NO3-N/DIN的最大值出现在柘林湾内的网箱养殖区,且网箱养殖区DIN和PO4-p的年均值均远高于其他功能区,分别为0.726 mg/L和0.036 mg/L.(3)根据营养等级评价的结果,网箱养殖区和贝类底底播区全年平均处于磷中等限制的潜在性富营养状态,海藻养殖区全年平均处于磷限制的中度营养状态,人工鱼礁区全年平均处于良好的中度营养状态.因此,可以推断海洋牧场的建设对海洋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