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大力推广应用脲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 ,人畜争粮和蛋白质饲料短缺、昂贵的问题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据权威部门的测算 ,2000年我国短缺蛋白质饲料达1190万吨 ,相当于3216万吨饼粕或1 7亿吨谷物的含量。这种情况对于反刍动物养殖业来说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 ,人们在寻求扩大蛋白源、节省粮食和蛋白质饲料途径的实践中 ,发现反刍动物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能够将非蛋白氮(尿素)转化为自身可以消化吸收的微生物蛋白质。尿素可以顶替反刍动物饲料中部分(30 %)蛋白质饲料 ,饲养效果一致。根据理论计算 ,…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畜禽消费迅速增长。这也直接导致饲料用粮及其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从1980年的6800万吨增至2009年的1.2亿吨。这个数字相当于2010年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口粮需求为2亿吨,而饲料粮消费将增加到近5亿吨。我国"人畜争粮"矛盾将日益加剧。对于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将也帮不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预计达到11 051万吨,较2021年增长2.58%。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全年达到5 100万吨,较2021年增长7.37%。欧盟和美国的猪肉出口占世界猪肉总出口量的67%左右,鉴于美国、欧盟的猪肉产能继续下滑,叠加我国对进口猪肉需求下降等因素,2022年世界猪肉贸易总量预计将有小幅下滑。  相似文献   

4.
王亚辉  李娟 《中国猪业》2015,10(10):11-14
<正>我国是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2014年我国生猪出栏7.35亿头,家禽出栏100多亿羽。如此大的畜禽养殖规模对饲料的需求量自然也是巨大的;然而,我国又是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原料严重短缺的国家,这使得饲料原料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原料的缺口只能依靠调剂库存和进口粮食来填补。但这又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人畜争粮状况加剧。饲料产业高度依赖粮食资源,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用粮消耗占粮食总量的2/3以上;畜禽与人争粮,无疑会危及老百姓的口粮供给。二是饲料原料的长期大  相似文献   

5.
谈人畜分粮     
一、问题的提出人畜分粮是指人类生存所食用的粮食与发展畜牧业所用的粮食分开种植、管理和使用。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人畜混粮,粮食既是人们的主食,又是畜禽的主要饲料。由于人畜争粮,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既没有吃到好粮食,畜禽也没吃到好饲料。人畜分粮,就是要让人吃得更好,让畜禽长得更快。近十年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350公斤以上,按目前消费水平,每年人均200公斤成品粮即可满足需要。从1984年起,全国稻谷加小麦产量已经达到这一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据报道,按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600亿公斤计算,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仅为354公斤,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继续减少,粮食紧张程度将长期存在,因而饲料短缺也将长期存在。开发和利用非粮饲料是减少饲料粮消耗,解决当前饲料紧缺、人畜争粮矛盾、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方法。具有开发价值的非粮型饲料有以下十二类: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们养殖业的不断扩大,人畜争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全国粮食消费中超过一半用作饲料,开发非粮型饲料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之一。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来源广、种类多、总量大,仅《饲料原料目录》中就记载了7大类80种非粮能量饲料原料,此外非粮型饲料资源富含营养成分和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们养殖业的不断扩大,人畜争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全国粮食消费中超过一半用作饲料,开发非粮型饲料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之一。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来源广、种类多、总量大,仅《饲料原料目录》中就记载了7大类80种非粮能量饲料原料,此外非粮型饲料资源富含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用非粮饲料原料代替部  相似文献   

9.
畜禽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畜禽蛋白营养研究逐渐从日粮总氨基酸含量发展到可利用氨基酸。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引入氨基酸利用率和以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配制日粮可以:(1)准确地实现营养素间平衡,满足畜禽对氨基酸的真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生产潜力;(2)降低氨基酸供给量的“保险系数”,节约蛋白饲料和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配方成本;(3)合理利用谷物加工副产品、杂粕、羽毛粉、血粉等非常规蛋白质饲料,减少“人畜争粮”的压力,增加饲养量;(4)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的排泄量,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氨基酸利用率是一个受动物…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09,(3):38-39
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据报道.按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600亿kg计算,我同人均占有粮食仅为354kg,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继续减少,粮食紧张程度将长期存在,㈥祈饲料短缺也将长期存在。开发和利用非粮饲料是减少饲料粮消耗,解决当前饲料紧缺、人畜争粮矛盾、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方法。具有开发价值的非粮型饲料有以下12类:  相似文献   

11.
1概述我国饲料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发展迅速。1984年-1995年十一年间,配合饲料产量每年以13.57%的速度递增,1996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突破5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为促进养殖业发展,繁荣城乡经济,保障养殖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所用原料以粮食为主,存在着严重的“人畜争粮”矛盾,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和挑战。为此,1984年国务院颁布《1984年-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接着农业部又制订了《关于1996…  相似文献   

12.
我国每年需要反刍饲料近5000万吨,而市售专用奶牛饲料只有300万吨-400万吨,随着奶牛养殖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牛专用饲料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我国,“人畜争粮”是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充分转化现有的饲料资源,发展反刍动物,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原料日趋紧张,人畜争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比较丰富齐全的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能用作矿物饲料的品种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十分广泛,如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资源。据山东省按“八五城市菜篮子工程规划”匡算:仅在猪鸡饲料中推广矿物饲料每年约70万吨,可节约粮食2.5亿公斤,直接效益可达5.6亿元。由此可见,开发利用矿物质饲料资源,对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麦饭石麦饭石是一种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矿物,含有钙、镁…  相似文献   

14.
牧草是饲喂畜禽的良好饲料,由于其具有高产及高营养价值的特性,故可代替饲料中的粮食,实现以草代粮,降低饲料成本,解决人畜争粮问题,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尤其利于反刍动物(如奶牛、肉牛和羊)的发展,使优质粗纤维饲料的常年供应有了保证。因此,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猪肉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多的肉类,而中国是主要消费大国。据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部门在2021年10月12日发出的简讯通报预计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42亿吨,中国猪肉产量接近4 380万吨,占总量的42.03%。  相似文献   

16.
对微生物开发秸秆饲料饲喂猪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我国的一大饲料资源,年产量约5亿多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年打草总量的50倍。但在猪禽生产中利用农作物饲料,由于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过高,仅可作填充料使用,而使这一巨大的饲料资源造成了浪费。如何突破农作物秸秆饲用含粗纤维过高的制约,而使这一丰富的饲料资源在猪禽生产中得以有效应用,是国内外畜牧专家学者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人多地少、人畜争粮日趋突出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饲草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报道,2000年、2010年我国能量饲料需求量分别为2.55亿吨和3.40亿吨,而资源供给量分别为1.89亿吨和2.57亿吨,那时的蛋白质饲料需求量分别为0.45亿吨和0.6亿吨,资源供给量分别为0.21亿吨和0.22亿吨,可见我国饲料原料缺口很大,而我国拥有丰富的林业饲料资源,大力开发利用林业饲料资源是解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人畜争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全国原粮消费中超过一半用作动物饲料,开发非粮型饲料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之一。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具有来源广、种类多、总量大,仅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就记载了7大类80种非粮能量  相似文献   

19.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与喂饲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作为粮、料兼用作物的籽粒苋利用途径更多的是用在饲料上。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农民又习惯于从畜禽那里获取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所以,家庭养殖较普遍,每家总有几头猪,几只鸡或一头牛,这就出现畜与人争粮食的问题。近年来,有些地区由于种植了籽粒苋,从而缓解了农村饲料不足而引起的人畜争粮  相似文献   

20.
立足科技创新 发展秸秆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以秸秆为基础饲料发展草食家畜养殖的必要性 根据21世纪我国粮食产量所能达到的目标和人口预计增长情况:2010年人口14.5亿,粮食产量5.6~5.8亿吨:到人口高峰16亿时,粮食产量6.2~6.4亿吨。很清楚,预计在中长期内,年人均占有粮食基本上是个恒量,即385,-4-00kg(白韵茹,1998)。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库存减少,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饲料的粮食约占粮食总消耗的30%以上,不可能拿出很多粮食作饲料用粮。20多年来,饲料用粮一直在持续增加.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5%增加到2002年的36%。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年递增速度为1.7%,而饲料粮为5.5%(沈镇昭,2004)。今后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粮总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在粮食总需求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饲料粮的缺口将逐年增大,饲料粮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在目前以至将来都面临粮食紧张这一严重问题.因而应开发和利用各种潜在的饲料资源.调整牧业结构,正如温家宝同志在对秸秆养畜的批示中所指出的那样“是实行农牧结合,推动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杨振海,199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逐渐改变,发展草食家畜已成为我国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结构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力度明显加大,牛羊生产特别是奶业的发展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