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业保险法制化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跨越商业性和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立法模式已然成为阻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病因”,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专门立法。基于日本《农业保险法》,分析日本农业保险法的发展历程、法律框架和基本特点,探讨我国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研究表明,日本在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之初就对其进行了单独立法,法律条款不仅包括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责、保险责任、保障水平、违规处罚办法等基本内容,还基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性特征对财政、再保险等各项配套支持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法律内容全面、规定强制性保险项目、与其他法律协同配合等特点。我国颁布的《农业保险条例》虽然填补了农业保险法规制度的空白、初步确立了农业保险制度架构、明确了农险经营的法律责任,但与日本相比仍存在立法目标未能体现战略意义、与其他相关法律错位、对政府行为缺乏规定、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立法经验,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中规定制度模式、财政支持方式、费率厘定要求、大灾风险分散体系等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浅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41-142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助于发挥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功能、科技创新功能和社会辐射功能等。通过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应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优化农业保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对现代农业形式的保险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业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规避农业生产的风险.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切实利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问题,改进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不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执行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扩大保障范围,健全农业保险动作机制;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贾万军  王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409-3412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调查吉、辽、蒙、鲁、苏、京等6省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研究安华保险公司供应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问题.辅以网上收集其他5家涉农保险公司(共保体)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资料,推断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共性问题,其成因是:“私办公助、商业保险公司代行、窄范围、高保费、低标准、低理赔”等特征,“自上向下”供应的“准公共产品”难以满足广大农户的保险需求.提出了我国克服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对策: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构建“以国家专营为主的金字塔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构建完善的财政支农体系;建立农业巨灾专项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5.
程丹  常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02-10404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结合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果,仍存在农民认识不充分、参保意愿不高、法规体系不完善、财政补贴方式不科学、抵御巨灾能力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信贷保险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巨灾基金、发展再保险、明确监管责任等方面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走政策性发展之路。在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3,(14):51
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前期主要种植业保险进行较大幅度调整的基础上,近期又制定下发《关于完善政策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条款内容的通知》,完善、新增24个高效设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发展。主要政策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两取消"取消现行条款中保险机构因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发生变化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农业保险合同;取消保险机构主张对受损的保险标的残余价值的权利。"多调整"对现有12个高效设施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农业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运用法学理论辅之以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指出2013年3月1日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存在诸多问题:地方政府经济干预权不明确,干预不适当;互助合作保险和农业保险中介组织没有具体法律规范;缺乏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议对《条例》中没有规定的,如经济干预权的规范、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责、互助合作保险及保险中介组织、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在今后制定的《农业保险实施细则》中进行规定。具体指出:进一步规范政府经济干预权,引入政府干预经济契约化手段;以培育社会中间层主体为中心构建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以建立财政、税收优惠制度为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153-156
在全国试点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近十年来,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对广东省试点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的成绩及其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立法;构建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投保方式;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创新农业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激发农户潜在购买需求,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作用,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利用黑龙江省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66.7%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但仅有17.7%的农户非常关注农业信息,9.8%的农户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54.2%的农户表示对保险公司不够了解,58.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6.1%的农户完全不懂保单条款,同时,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公司服务、财政补贴力度及相关法规完善等方面满意度均不高。在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因素中,种植面积、农户对农业信息的关注度、对公司了解程度、险种能否满足需求、农户对保障水平评价、财政补贴力度、相关法规完善程度等7个指标作用显著,且除农户对保险公司了解程度外,其余6个指标均对农户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研究阐明了为提升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应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三个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降低信息成本;创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障水平,降低谈判成本;分档设计补贴比例,完善相关法规,降低执行成本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作制农业保险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易遭受灾害的产业,农业保险作为为农业提高保障的工具亟待大力发展。我国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都远远不够,原有的体制正在瓦解,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农险体系。本文分析了农险的特点和难点,并参考国内外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建立合作制农业保险的可行性,并试图构建一种农业保险合作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保险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仍然存在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农业风险本身的可保性差;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农民收入低,政府投入少;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等。我国农业保险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改进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建立有效的再保险机制;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实行以支持农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使农业保险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农业保险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341-343
将GIS技术和农业保险相结合,研究与开发了基于GIS的农业保险系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属性信息管理等功能,与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等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建立灾害预测与防灾减损模型,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威胁,增强其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农业保险管理的科学性,实现农业保险工作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互动机制,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健全既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也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间互动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法制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丛军  付世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71-9672
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滞后于农业风险赔付需求的法制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旺共同生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长期萎缩趋势。必须对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自愿和强制相结合、多层次体系互动、多渠道支持、多模式并存以及多主体经营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必须紧紧地围绕“三农”的总体政策,在制度安排中要将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扶贫以及农村其他保险等问题纳入到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是为了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降低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而出现的一项保险制度,需要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来为其保驾护航。河北省目前已经针对农业保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其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保险的财税政策支持,并针对该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国内现有几种较为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还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统保、共保、再保等经营方式,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平台,实行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张峭  王克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2):4778-4786
鉴于准确厘定农业保险费率在保障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起学界围绕农业生产风险的科学评估和农业保险精算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尚不完善,评估结果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提高农业保险定价的可信度,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精算技术的发展,本文作者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和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保险费率厘定不确定产生的根源及应对之策。研究发现,数据的稀缺性、技术问题的模糊性以及风险评估和保险定价的空间不匹配性是造成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和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的3个主要原因,提高农业保险定价结果的可信度成为国外学者最新研究的努力方向。在大数据时代,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厘定不确定性、提高农险定价信度最终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融合多种数据资源,但农业保险的精算定价并不能完全解决逆选择问题,还需要提供更加多样更具有弹性的农业保险产品进行配合。  相似文献   

20.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金融手段,而农业保险补贴又是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补贴对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改善农业保险补贴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补贴陷入困境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破解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